经络”是怎么起源的

2009-12-12 21:47 楼主
【4】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所以,曾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医学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起源时,中医学早已有了一定规模。中医学是在发展过程中引用了哲学领域的阴阳学说。医学史可以证明,春秋初期,“阴阳”的概念逐渐进入到中医学领域。如《左传 昭公元年》记载秦国名医医和为晋候治病时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这说明,在春秋初起,中医学领域逐渐有了“阴阳”的概念。
【5】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法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阴”和“阳”,是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由“阴阳”衍化出的“三阴三阳”,也是论理工具。如《灵枢·阴阳系日月篇》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说明,所谓“阴阳”,不是具体的有形物体,而是事物性态的抽象概念,可以用“阴”和“阳”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及其内部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可以用“三阴三阳”对“阴”和“阳”两方面的层次进一步分化。所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划分阴阳。比如:指天地,则天为阳,地为阴;指日月,则日为阳,月为阴;指日光的向背,则向阳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指气候的寒热,则寒者为阴,热者为阳;指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则上者为阳,右者为阳,外者为阳,下者为阴,左者为阴,内者为阴;指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则躁动者为阳,宁静者为阴;再如,《灵枢·寿夭刚柔篇》说:“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是《内经》将人体主要结构划分的阴阳,其阴阳属性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若以脏和腑相对而言,则五脏属阴,六府属阳。若以五脏相对而言,则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若以心肺相对而言,则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若以肝脾肾相对而言,则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按照这种方法,人体各部位、各种结构和各脏腑组织器官,乃至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症状和证候等,都可划分为阴阳两大类。在划分阴阳的基础上,若进一步划分,则可以划分为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比如,脏皆属阴,但心和肾属少阴,肺和脾属太阴,肝和心包属厥阴。再如,六府皆属阳,但小肠和膀胱属太阳,大肠和胃属阳明,胆和三焦属少阳。所以,阴阳学说对天地自然和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都有普遍性的指导作用。
【6】在中国古代,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机动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也是机动代名词。所以,“阴阳”和“三阴三阳”的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很多领域,逐渐成为认识世界和解释自然现象的论理工具。因此,古时代的很多学科都引用阴阳学说。如天文、历法、地理、建筑、军事、医学、数学、音律、宗教、风水堪舆、奇门遁甲、四柱预侧等。
阴阳学说的历史和现存于世的古文献资料表明,中医学领域是春秋初期逐渐引用了“阴阳”的概念,但是,到战国时期,《内经》问世时,经络学说已经形成了理论体系。由此可知,“经络”的起源和初步形成,一定是在春秋战国期间。
【7】《内经》为深入探讨“经络”的起源提供了历史依据。《内经》虽是战国时期的文献,但其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收载了中医学各学说在稚生时期几乎全部的理法,甚至可以上溯至殷商时代的医学成就,基本上能把“经络”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和逐渐应用的历史过程体现出来。比如,《灵枢·经脉篇》的记载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人出生时没“经络”。这就说明,“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所谓“六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律制,是十二律的简称。十二律包括六律和六吕,代表十二个音阶,合称十二律,简称六律,其核心是“三阴三阳”。因此,这里所说的“六律”,仍是“三阴三阳”。《灵枢·邪客篇》说:“天有六律,人有六府”,这说明,六府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但六律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十二经是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理由是:十二经是按六律创建的,其核心也是“三阴三阳”,由于六律和三阴三阳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所以十二经也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所谓“建”,即“创建”或“建立”的意思。所谓“阴阳诸经”,即十二经。很明显,“建阴阳诸经”的过程,就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此外,《素问·阴阳离合论》记载了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时为足六经命名的方法,如果《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合起来看,也能证明,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根”和“结”的过程,就是“建阴阳诸经”,确实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正确理解“建”字,有助于探讨十二经的起源。因为,《内经》的记载表明,“阴阳诸经”是“建”的,即“建阴阳诸经”。在中国文化史上,“建”是动词。会意。从廴,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说文》的解释是:“立朝律也”。《广雅》的解释是:“建,立也。”例如,建法,是制定法律。建中,是定立标准。建极,是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除此之外,“建”字可以引申为建立、创建或创设。如《周礼·天官序》记载:“官惟建国”。《周礼·小宰》记载:“掌建邦之宫刑”。《礼记·王制》记载:“州建百里之国三十”。诸如,建官、建候、建国、建都、建封、建堰、建树、建本、建筑、建造、建设、建言、建议、建倡、建策、建制、建帐、建交、建寅、建卯等,是“建”字的通常用法。以上可以看出,根据《内经》“建阴阳诸经”的记载,再根据“建”字的词性、本义、引申义和用法,十二经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在人体上创建的,也可以说是建立的、定立的、制定的、创设的。因此,不能把十二经误解为人体的组成部分。
【8】根据阴阳学说的历史,再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可以证明,由“阴”和“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原本不是“经”,也没“经”的含义。古代医家将“少阴、太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命名为“经”,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是从创建“根”和“结”开始的。“经”是经纬之“经”,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所谓“根”,是“经”的起点,都在四肢末端。所谓“结”,是“系结”的意思,是“经”的另一端,分别在头或胸腹部。“根”和“结”之间,构成各“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创建“根”和“结”时,主要根据人体各部位的阴阳属性和“少阴、太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的阴阳属性。比如,人的肢体内侧属阴,外侧属阳,所以,凡命名为“少阴、太阴、厥阴”的“经”都分布在肢体内侧,即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凡命名为“太阳、阳明、少阳”的“经”都分布在肢体外侧,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再如,根据“三阴三阳”的“开合枢”,三阴以厥阴为枢,太阴为开,少阴为合,所以,厥阴经都分布在四肢内侧中间,太阴经在前,少阴经在后。三阳以少阳为枢,太阳为开,阳明为合,所以,少阳经都分布在四肢外侧中间,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后。并且,凡以足趾末端为起点的“经”为足经,即足六经。凡以手指末端为起点的“经”为手经,即手六经。通过创建足六经和手六经的“根”和“结”,才有了十二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比如,“至阴”穴在足部,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阳,与太阳相对应,所以命名为太阳经的“根”,为足经,即足太阳经起始的一端。“结”在命门,为足太阳经的另一端,这是足太阳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再如,“涌泉”穴也在足部,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少阴,与少阴相对应,所以命名为少阴经之“根”,为足经,是足少阴经起始的一端。“结”在喉部廉泉穴处,为足少阴经的另一端,这是足少阴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十二经都是按这种方式创建了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所以,“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
【9】《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其中,对“根”的记载很完整,每一经都以“根”为起始的一端。对“结”的记载虽不完整,但有规律可循,基本上能把十二经的“结”表现出来,合起来看,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创建的。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历兑,名曰阴曰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这是创建足三阳经时的命名过程。所谓前曰、后曰、名曰,即命名过程。再如,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是创建足三阴经时的命名过程。其中,有的“经”虽没记载“结”在何处,但《灵枢·根结篇》的记载可以补充。因此,根据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各“经”都以“根”为起始的一端,“结”是另一端。
“根”和“结”的作用,就是根据阴阳属性把“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落实到人体的相关部位。比如,以“至阴”穴为“根”,以“命门”为“结”,落实了足太阳经的分布。以“厉兑”穴为“根”,以“头维”为“结”,落实了足阳明经的分布。以“足窍阴”穴为“根”,以“听宫”为“结”,落实了足少阳经的分布。以“隐白”穴为“根”,以“太仓”为“结”,落实了足太阴经的分布。以“涌泉”穴为“根”,以“廉泉”为“结”,落实了足少阴经的分布。以“大敦”穴为“根”,以“玉英”为“结”,落实了足厥阴经的分布。其余诸经也是如此。十二经都是这样创建的。显然,这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10】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十二经本身,根本不是人体客观存在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的身体上创建的。也就是说,所谓十二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而不是把人体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称为十二经。因此,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应用,并不是把十二经当成人体的组成部分,而是借助十二经对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相互关系、相互联系、以及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其次是用十二经反映时间、空间、地域、方位和气候变化,并用十二经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指导开创诊疗方法,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这种综合性的作用,决不是人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可以具备的。比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再如,《灵枢·经别篇》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所谓十二经水,是中国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所谓“外合十二经水、内属五脏六腑”,说明十二经并不单纯用于对人体的研究,也能用于河流、地域、以及时间、空间、方位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所以,十二经的实质,决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论理工具。
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概念范畴,阴和阳、金木水火土、经和络,都是论理工具。这三种论理工具,各有各的来源,各有各的实际意义。其中,阴阳和金木水火土,都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其实际意义,是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经”和“络”,是古代医家独创的,其实际意义,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医学领域的论理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常和解剖学概念或人体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很容易相混,但是,决不能把论理工具误认为是人身体上客观存在的东西。比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肝阴、肝阳、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阴血、阴津、阴液、阳气、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等。其中,心肝脾肺肾、手足、气血津液等,都是人体客观存在的东西。但是,阴阳、金木水火土、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等,都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都不是人身体上客观存在的东西。因此,千万别把十二经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千万别把经络系统当成人体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而是应该用经络系统对人体进行研究,这是千万不能混淆的。必须明确,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根据“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创建的,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络”是“经”的分支。由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构成的经络系统,根本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而是非常系统的论理工具。
【11】对古文献资料的综合考证可以证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比如,从《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等历代文献的记载看,十二经的名称虽是同时产生的,但十二经与脏腑的联系不是同时完成的,而是逐渐完成的。据考证,最早是十个“经”联系五个脏和五个腑。后来是十一个“经”联系五个脏和六个腑,补充了三焦,仍缺心包。最终才完成了十二经与六个脏和六个腑的联系,心包与手厥阴经的联系是最后完成的,《难经》可以证明这一点。并且,腧穴的归经也是逐渐补充的。比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文献,都对腧穴的归经作过修改和调整。最明显的是,从《内经》以后,归经的腧穴逐渐增加。《内经》成书时,归经的腧穴只有161个,主要见于《灵枢》。到晋代,《针灸甲乙经》问世时,归经的腧穴增到349个。到清代,《针灸逢源》问世时,归经的腧穴增到了361个。在此期间,《十四经发挥》对腧穴的归经作了大量修改和调整。这都说明,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由历代医家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并不是在人体上逐渐发育而成的。
【12】《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13】以上说明,根据《内经》和《难经》等古文献的记载,根据阴阳学说的历史、以及“三阴三阳”和十二经的关系,可以从根本上澄清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经络”的起源和初步形成,一定是在春秋战国期间。战国以后,仍有充实、修改和调整。
二,十二经起源较早,奇经八脉稍晚。
三,十二经的名称,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源于“三阴三阳的衍化。十二经的分布,是古代医家根据“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创建的。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
四,“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古代医家建“阴阳诸经”的过程,是“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
五,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根本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而是非常系统的论理工具。
六,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以及经络学说的系统内容,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不断修改、不断调整、逐渐完善的。
七,近代以来,把“经络”当成人体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是错误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12-12 22:25 2楼
我完全认同以上看法,对于经络是血管神经一说不以为然
2009-12-12 22:51 3楼
所以,少阳经都分布在四肢外侧中间,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后。

后面的这个应为太阳吧?可惜现在编辑功能有问题,无法修改。
2009-12-12 23:12 4楼
七,近代以来,把“经络”当成人体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是错误的。

无法认同这个观点,古人把阴阳、五行这些哲学的东西拿过来作为医理的说明工具,那也当然可以把这三阴三阳拿来作为对人体内经络的命名。
⬅ 钟南山:我不主张中西医结合 老茶馆 祝諶予经方用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