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运用专题

2008-05-10 13:30 楼主
作者:华佗
-- 发布时间:2005-3-10 19:33:22
-- [讨论]坏疽
病人足底发黑近2年,足部寒凉,颜色略淡,抚之则消,足背动脉搏动有,舌苔黄腻脉细食欲极差,3天不食,便溏,面色萎黄,前期用大量的温热药物所致,
病人前期因服用大量各种药物和激素,对药物不甚敏感,所以所开药量都偏大,味数偏多。前期的温热药物用通脉四逆加阳和汤加桃红四物加减,因惧其伤胃伤阴(有镜面舌出现),改用阳和汤药量减下来1月就发生足趾溃烂、剧痛难忍,无奈重复前方加细辛15克干姜用到5克全蝎蜈蚣各5克,土鳖虫10克,黄芪用到90克当归30克薏米、土茯苓、拊子30克 肉桂、.共20味
1付痛消,2付止溃,3付收口。共吃5付出现口舌肿痛不能食、言!遂挂双黄连液。
现用方黄芪60 肉桂10 细辛6 麻黄6 当归30 赤芍30 川芎15 土茯苓30 厚朴20 薏米150 苍术20 川牛膝20 桃仁红花各15 通草10 鹿角胶42 黄柏10 陈皮10 砂仁10 生甘草10克
以观后效!请诸位给予指正!!谢谢歪兄的前期指导!!

-- 作者:格烈朗杰
-- 发布时间:2005-3-11 13:17:59
-- 坏疽属于微循环障碍,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大法,继发感染的也不少。
临床上对于此症多用温阳燥烈药物,孰不知阳和汤也是阳中求阴,而并非偏颇独温燥。麻黄鹿角胶与熟地之配伍体现此法则。
一味燥烈则阴血所伤。脾胃损及。一派阴伤燥热征象。
有感染时医家多以为热症而予以解毒活血药物,如四妙勇安类或加五味消毒饮等予以控制。事实上大法偏移则延误颇深,有以上述法则治疗糖尿病坏疽者,本已控制,用四妙勇安则复加剧导致最终截肢!
寒热错杂时处方最难,孰重孰轻,标本变异,极其值得斟酌。
华佗兄此方尚对现症,故疗效显,如果再考虑适当顾护阴血则全亦。
控制症状后不必用此大剂量,方药对症,非大剂量效果亦佳,坏疽顽固,反复发作。应坚持长期调理,方能收得全功。

-- 作者:华佗
-- 发布时间:2005-3-18 11:20:20
-- 谢谢歪兄指点,此病人经此方7付,现胃口转佳,气色变好,舌苔黄腻已去,只是口内还有部分口疮,但已无碍饮食了,足部亦感觉晚上睡觉时似乎不太冷了,(也可能和天气转暖有关。)
现在原方基础上加 熟地30 黄芩10黄连6 土鳖虫10克 骨碎补10 煅自然铜6克
考虑长期服用大量药物,现予以适当补血加熟地、补肾加骨碎补与自然铜,同时也取其活血逐瘀之效也。
歪兄以为如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05-10 13:30 2楼
作者:华佗
-- 发布时间:2005-3-10 19:33:22
-- [讨论]坏疽
病人足底发黑近2年,足部寒凉,颜色略淡,抚之则消,足背动脉搏动有,舌苔黄腻脉细食欲极差,3天不食,便溏,面色萎黄,前期用大量的温热药物所致,
病人前期因服用大量各种药物和激素,对药物不甚敏感,所以所开药量都偏大,味数偏多。前期的温热药物用通脉四逆加阳和汤加桃红四物加减,因惧其伤胃伤阴(有镜面舌出现),改用阳和汤药量减下来1月就发生足趾溃烂、剧痛难忍,无奈重复前方加细辛15克干姜用到5克全蝎蜈蚣各5克,土鳖虫10克,黄芪用到90克当归30克薏米、土茯苓、拊子30克 肉桂、.共20味
1付痛消,2付止溃,3付收口。共吃5付出现口舌肿痛不能食、言!遂挂双黄连液。
现用方黄芪60 肉桂10 细辛6 麻黄6 当归30 赤芍30 川芎15 土茯苓30 厚朴20 薏米150 苍术20 川牛膝20 桃仁红花各15 通草10 鹿角胶42 黄柏10 陈皮10 砂仁10 生甘草10克
以观后效!请诸位给予指正!!谢谢歪兄的前期指导!!

-- 作者:格烈朗杰
-- 发布时间:2005-3-11 13:17:59
-- 坏疽属于微循环障碍,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大法,继发感染的也不少。
临床上对于此症多用温阳燥烈药物,孰不知阳和汤也是阳中求阴,而并非偏颇独温燥。麻黄鹿角胶与熟地之配伍体现此法则。
一味燥烈则阴血所伤。脾胃损及。一派阴伤燥热征象。
有感染时医家多以为热症而予以解毒活血药物,如四妙勇安类或加五味消毒饮等予以控制。事实上大法偏移则延误颇深,有以上述法则治疗糖尿病坏疽者,本已控制,用四妙勇安则复加剧导致最终截肢!
寒热错杂时处方最难,孰重孰轻,标本变异,极其值得斟酌。
华佗兄此方尚对现症,故疗效显,如果再考虑适当顾护阴血则全亦。
控制症状后不必用此大剂量,方药对症,非大剂量效果亦佳,坏疽顽固,反复发作。应坚持长期调理,方能收得全功。

-- 作者:华佗
-- 发布时间:2005-3-18 11:20:20
-- 谢谢歪兄指点,此病人经此方7付,现胃口转佳,气色变好,舌苔黄腻已去,只是口内还有部分口疮,但已无碍饮食了,足部亦感觉晚上睡觉时似乎不太冷了,(也可能和天气转暖有关。)
现在原方基础上加 熟地30 黄芩10黄连6 土鳖虫10克 骨碎补10 煅自然铜6克
考虑长期服用大量药物,现予以适当补血加熟地、补肾加骨碎补与自然铜,同时也取其活血逐瘀之效也。
歪兄以为如何?
2008-05-10 13:31 3楼
阳和汤治疗尿闭症

zhenfeng

“中医快还是西医快”这句话本来是不合逻辑的,因为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类,不能相比。然而看病的人很多都会这样问。做医师的实在不好答复。有人看过很多西医,总是医不好,最后被另一位西医看好了;有人看过很多中医都没好,最后被另一位中医看好了。这说明不仅中医与西医不好比,连西医与西医、中医与中医也不好比。有的人看过很多有名的中西医都没有好,却被一位毫无名气的小医师看好了。为什么?缘分也。缘分就是机缘巧合,佛家叫做造化。也许都不是医师看好的,而是病出头了。讲老实话,所谓缘分、造化只是说明任何名医师,所知所识都很有限,“一味单方,气死名医”就由此而来的。

生了病总是想尽快痊愈,这点心情可以理解。我碰到有人问这个问题时,如果觉得自己有一点把握,就说:“中医比西医快。”当然也是胡说。读者可看我的《临床感悟》篇中已经讲过,医师只知道这个病该用什么药,却不知道这个病会不会好。只有等用药后,病人的反馈说,病好了,这才知道自己用药的结果。临床多的医师,把握性较大,但不绝对。

临床最值得医师注意的,是病人的求生精神。当然谁都不希望死去。我指的是病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认为自己能活下去的一种自信。这十分重要。因为,只要人还活着,体内机能随时在抵抗疾病。因此,病人的精神奋发,能起到药物不能起的作用。

我的妹夫是一个老实厚道的教师,退休多年。五年前秋夏之交的一个大热天,胞妹韵琴来说,妹夫玩鸟在翠微山烈士墓从上平台摔至下平台,昏晕,成了一个血人。抬到市三医住院治疗一个月,弄得不能尿了。医院说没有办法,问我是否可用中药治疗。当时气温是摄氏37度,我穿着汗衫仍汗下如雨。我去三医一看,见他全身还盖着棉被,说自己自脐以下冷如水中浸泡,食欲一点也没有。我觉得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阴寒症。症状一点也不复杂,为什么这样一个温州市第三大医院,有很多中医师,没人敢治。这是不可思议的。当然,中医讲理、法、方、药,都要周到,才能愈病。知理、知法、知方,药用得不对,也不会好。不管怎样,院里有中医,也应先试一试。这样让病人家属自己寻医师,也太不负责任了。我告诉他,这个病容易治,不过,时间要长一些。妹夫的胆子小,给他信心很要紧。虽然这样做近乎吹牛,不合我的性格。
我用的是阳和汤加减,将鹿角胶换成血茸,加用高丽参、淫羊藿、仙茅、苁蓉等温肾阳药物,始时食欲逐渐恢复,寒冷感逐日减轻,服了一个月,能尿了即出院回家。治得尿不出来是一个月;服中药拔掉导尿管也是一个月。前后正好二个月。
我这个例子不是证明中医比西医快,而是要说明一个问题:药能中病,都快;药不中病,都不好。还有一点:在这个方里的熟地,是我自己用生地加工的。其方法是大生地用自制的黄酒浸透,在高压锅里蒸20分钟,熟透。晒干。再以黄酒拌湿,再蒸20分钟,尝其味甜,晒干即可使用。我方中的熟地,每帖药中都有40~50克,重用是关键。
2008-05-10 13:32 4楼
乳腺小叶增生

野木瓜

女,30岁,体检时发现乳腺小叶增生.无明显周期性疼痛,仅情绪不畅时始痛作数日.经带尚属调和.素畏寒,腰膝酸重疼痛,遇阴雨天其症尤著.舌淡苔白腻,脉沉弦.患者惧生癌变,屡访专科求治未果.视前医数方,大体以疏肝散结温肾建脾为主,近服之方:
柴胡10.当归10.白芍10.
白术30.茯苓10.浙贝15.
橘核30.法夏20.莪术15.
灵脾20.焦楂30.狗脊15.

常法不应,或求之它法.患者强调治乳疾为务,医者焉能专治乳疾乎?宗其所苦,当为阳虚寒痰凝结.以阳和汤出入:
熟地黄30.麻黄3.白芥子9.
威灵仙30.苍术9.制川乌6.(先入)
法半夏12.白芷9.生鹿角6.(分冲)

守方服14帖,腰腿症状缓解,乳房结块渐消.苔仍白腻,脉见弦象.寒既已去,当重以化痰散结.上方稍以出入:
熟地黄30.麻黄3.白芥子9.
制南星10.僵蚕20.苍术6.
威灵仙30.海藻15.甘草5.
当归尾20.青皮12.鹿角6.(分冲)

守方又施14付,结块基本消失.患者感倦怠乏力,纳减,舌淡,脉稍见弱征.祛邪太过使然,疏善后方:
生黄芪15.莪术5.内金9.
怀山药18.白术9.枳壳9.
仙灵脾15.川贝3.橘白5.
蒲公英12.党参9.茯苓9.
瞩服六七付.之后患者再未复诊,或其疾已愈耳!
此案患者病程达五六年之久,愚之治实计穷之法,幸得其效,或赖两对反药应用。
2008-05-10 13:34 5楼
腰椎间盘突出治验1例

林御刁
515800广东省澄海市中医医院

患者男,46岁,农民,1998年11月7日初诊。患者当天扭伤腰部,自觉腰部酸痛,四肢麻木乏力,两胁刺痛,难以行走;便溏,每天2~6次不等,小便数而欠畅。X线照片:椎间盘突出(腰2~3)。自拟苓枝术甘汤加味治疗之。桂枝10(单位g,下同),白术15,茯苓15,炙甘草8,北芪20,炒苡米20,川芎6,元胡15,生姜5片。服药4剂。1998年11月11日二诊,腰部酸痛,难以行走症状稍减,泄泻次数减少,两胁刺痛及两腿麻木乏力,双膝怕冷,脉细濡,舌淡苔白厚。此寒湿之邪着于腰肾也,采用温通驱寒之法。拟用阳和汤加减,干姜8,熟地25,白芥子10,炙麻黄8,肉桂8,鹿角霜20(溶化),蜈蚣2条,北芪25,白术15。连服12剂。1998年11月23日三诊。腰酸痛减轻大半,大便次数正常,较烂,四肢麻木乏力,时有冷感,舌淡苔白,脉细沉,病症大有转机。惟沉寒积冷,着于腰肾。阻滞骨节,非大剂温通之药,不能愈也。转用甘草附子汤以温经散寒。方药:炙甘草10,桂枝15,白术20,干姜8,茯苓20,炮附子15,半夏15,水煎分2次服。连服15剂。1998年12月8日自述腰及四肢麻木乏力消失,大便正常。继用甘草附子汤调理10余日,腰及四肢活动正常,各症俱愈。

讨论本例拍片检查示椎间盘突出,中医辨证属寒湿痹症,腰及四肢酸痛,麻木乏力,屈伸不利,显属寒湿之患,治以温剂。盖沉积冷,着于腰肾,凝结筋络,非多服大剂温通之剂,不能取得明显效果,何以初用自拟苓枝术甘汤加味,后转阳和汤加味,终服甘草附子汤。笔者认为治法多端贵在辨证。患者初诊脾肾阳虚、腰酸痛及四肢麻木乏力,大便泄泻,故应温补脾肾、温通经络之法。二诊泻止,脾阳健旺,惟腰四肢酸麻乏力,此乃寒湿之邪,着于腰肾,故转暖土胜湿之法,故其治法,不在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三诊腰及四肢乏力麻木,究其沉寒积冷,非温通而不能却之,故用甘草附子汤,重用附、桂以温壮腰膝、驱散寒邪。标本缓急,收效甚大。
2008-05-10 13:35 6楼
阳和汤加减

潘德孚医案

阳和成汤加味治疗“老慢 支”,近代中医泰斗秦伯未氏已先得我心。秦氏谓:“我常用外科的阳和汤治疗顽固的痰饮咳嗽,效果胜于小青龙汤。理由很简单。小青龙汤是治疗风寒引起的痰饮咳喘,阳和汤却与痰饮的发病原因和病理相吻合,且能结合到痰多的证壮”(《谦斋医学讲稿》第231页)这里所指的痰饮咳喘证,实则包括了大部分肾阳虚的“老慢支”患者。本人认为阳和汤治疗痰饮咳喘效果满意,除秦氏列举上述二点原因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方中以大剂量的熟地为君。故有此奇效。

[例二]某男,56岁,咳喘十余年,遇寒则发,以冬为甚,原为一年一发,愈发愈频,甚者一月数发。此次发作已逾月余,经多种抗生素与止咳平喘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证见咳痰稀白,量多。动辄喘咳不止,不能平卧,畏寒祛冷,眼睑浮肿,小便频清,舌淡边暗,脉迟弱,宿有慢支,肺气肿病史。治宜温阳补肾,化痰 平喘,宗阳和汤加味:炙麻黄5克、大熟地30克、鹿角胶10克、干姜5克、紫油桂1.5克、炙甘草6克,白芥子10克,杏仁10克,炙苏子 10克,三剂。
药后咳嗽均减,夜能平卧,胃纳不馨,合四君子加味,续服五剂而愈。

[按]阳和汤为清王绪洪《外科证治全生集》所创,原“主骨槽风流注、阴疽、脱骨疽、鹤膝风、乳癌、结核、石疽、贴骨疽及漫肿无头平塌白陷一切阴凝等症”。王氏认为“麻黄得熟地不发表,熟地得麻黄不凝滞,神用在此”。扩大此方来治疗“老慢支”,补肾药与平喘化痰药配伍应用,切中痰饮咳喘的病机外,还有一个更显著特点是温补肾阳之法从峻补肾阴中去求取。滋阴药熟地用量是补肾阳药鹿角胶的三倍多,温命火肉桂的二十倍,符合中医“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内经》)”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原则,实得张氏“善补阳者,必于阴 中求阳,则阳得阴助,源泉不竭”之真髓。对于“老慢支”偏于肾阳虚者,效验昭彰。
2008-05-10 13:36 7楼
在《中医误诊误治》中看过的一则医案“喘证误用温化痰饮案”很经典,摘于此,供分享。

王姓,女,25岁。患者3岁时患“气喘证”,12岁后逐渐好转,近3年来气喘又作。每日服安茶碱控制症状。患者面色苍白,喘息抬肩,稍活动则气喘吁吁,气不得续。背部有掌大一片发冷。气喘冬夏皆然。不咳嗽,不吐痰。经本县医院胸透,判定为肺气肿。

见舌胖苔白滑,脉细弱。据“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证属饮留心下无疑。予苓桂术甘汤:茯苓12克,桂枝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8克。

二诊,服上药三剂,背冷消除,气喘依然。药不对证,细思此证,病始幼年抬肩息短,不惟饮留心下。其肾也虚不能纳。苓桂术甘虽可温阳化饮,却不能补肾纳气。服之,阳虽暂振,饮未全蠲,肾气未纳,所以气喘如故。况患者气喘多年,肺气上逆,痰水也随逆气上行,胸肺空旷之区,定为痰饮留聚之处。因其留饮深匿,咳吐难出,故唯喘而已。

欲治此症,必具其三,一应纳气以镇水府;二振阳气以消寒饮;必剔陈垢以清空旷。此三者舍一病必不除。而一方有此三用者,阳和汤也。熟地24克,白芥子10克,鹿角胶10克,干姜8克,肉桂3克,麻黄6克,甘草2克。

三诊,患诉:服药一剂气喘大减,三剂尽,病若失。异日上街往返10余里,不觉气喘。纳食增加。唯觉头昏汗出。上方去麻黄,加五味子10克,服十剂以除根。
2008-05-10 13:37 8楼
先师顾伯棠回忆顾先生

潘群整理

如先父用阳和汤,熟地只用三、四钱,麻黄只取二、三分,人每怪以先父不敢用王氏法,数月之后,质之病家,便叹其神也。先父尝云,阳和汤乃久服之剂,少则半载,多则逾年,人苟受之。麻黄伤气,熟地碍脾,必难耐久,惟小其制,缓缓与之,积微而渐功。先父如此用阳和汤多效。”由是余始悟“方贵平淡,大医善守”之说果不谬。
2008-05-10 13:41 9楼
颜亦鲁先生医术述要

阳和汤是《外科证治全生集》方,由鹿角胶、熟地、白芥子、炮姜、麻黄、肉桂、甘草等七味药物组成。王洪绪氏诋手术及腐蚀等外科法为刽徒,因而创用此方。此方寓开于补,治疗阴疽确有良效。颜氏曾用治李某,女,33岁,患腰椎结核,投阳和汤8个月后,经X光片证实腰椎椎体硬化而痊愈。此外,颜氏发挥阳和汤和解阴凝之功,灵活运用,异病同治,曾以此治痹症风寒湿偏胜者、寒性哮喘、冠心病心律迟缓等,皆有效果。如曾治张某,女,38岁,四肢关节疼痛数年,天冷则作,发作时全身怕冷犹以下肢形寒明显,予服阳和汤14剂而见愈。又如刘某,支气管哮喘,每年冬季皆发作,咳喘、痰稀量多、舌淡苔白、脉弦滑,经用此方20余帖,年余未作。
2008-05-10 13:41 10楼
阳和汤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

女,26,顺产后两月,受凉后出现咽痛,流涕等症,经服西药、打针、输液等治疗一月后,诸症均消失,唯有咽喉如有物堵,自觉影响呼吸及吃食物。患病来稍活动即觉心累。到我们巿中医院五官科检查(是西医老师,现在的中医院除了门诊有中医而外,其它基本都全是西医了),说是扁桃体肿大,要做手术切除扁桃体。马上入了院,又是静脉点滴抗生素,准备第二天做扁桃体切除术。正好那天我回家,那病人是我的一个亲戚,我一听说此事马上打电话叫她马上回来。我说:“这个扁桃体是个免疫器官,不要随便切,先吃中药再说。”

一望:面色略显苍白(顺产后两月),自诉:咽喉如有物堵,自觉影响呼吸及吃食物。患病来稍活动即觉心累。查:扁桃体3度肿大,颜色苍白,扁桃体上有约5个细小的脓点,脓点也是苍白。咽后壁并无充血。脉浮缓。

辩证:气血不足,寒凝血滞,余毒未尽。

依据:顺产后两月,气血尚未恢复,气血亏虚,加之反复用西药、打针、输液等治疗一月,伤人阳气。(长期用抗生素伤人阳气是很多的,尤其是输液,不知诸位医友可有体会),先应该是感受风寒,寒性咽痛(假如在初期应用桂枝汤之类的,我想就不会出现现在的情况了。)经西医伤人阳气后,致风寒内闭,郁而成毒,寒凝血滞,气血不通,形成硬结故扁桃体3度肿大。为何辨为寒性?依据:扁桃体颜色苍白,扁桃体上有约5个细小的脓点,脓点也是苍白。咽后壁并无充血。脉浮缓。

处方:阳和汤加减

方药:
熟地20g,鹿胶15g(烊化),肉桂3g,炮姜6g,麻黄6g,白芥子20g,甘草6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夏枯草20g,金银花20g每两日1剂水煎服。每日三次。

方解: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胶、炮姜、白芥子、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是治疗外科阴疽的代表方。笔者用此方加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夏枯草20g活血散结,加金银花20g清余毒。

服药一付,自觉稍好转,第二付服完诉:明显好转。三付服完扁桃体已是一度肿大了,其余诸症均消失。

体会:临床上除了热性咽痛而外还有寒性咽痛及其它类型的。如阴虚等。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报导的大多是热毒型的,加之片面的宣传是病毒引起的,故治疗扁桃体类的疾病,大都喜用板兰根清热凉血或是银翘马勃散之类的加减。习惯套用,灵活辩证者少,尤其是初学中医者。

题外话:有此辩证的思路均来自于看伤寒论的结果。其实我只是看了三四遍而已,自认为此证辨的精当(银花的应用在此方中是否精当,还请诸医友批评指正)。结果我昨晚看了一下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有三篇讲白喉的,也是用了四逆汤,为什么?所以沾沾自喜的心情一下平静了不少。自认为我是找到了学中医的门了,就是医书读的太少,看来还是应该多读经典,灵感自然而来。
刘医生
2007.4.19.20:06
2008-05-10 21:42 11楼
: 谢谢斑竹的资料汇总,使吾之学又丰!
⬅ 蒲辅周谈方剂中的药物剂量 老茶馆 河间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