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针灸疗法

2011-09-13 10:29 楼主
发热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使人体维持正常体温,一般来说腋窝温度为36~37.4℃,舌下温度为36.7
~37.7℃。若体温超过正常值0.5℃,即称为体温升高,由于疾病使致热物质作用于体温洞节中枢,致产热超过散热,以致体温升高的现象就称为发热。体湿增高不超过38℃者为低热。38—39℃为中等热,39—40℃为高热,体温超过4l℃为过高热。严格而言,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人体内在疾病的反应。发热是人自然抵抗力的一种体现,是一种良性的保护性反应。
中医对发热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有阐述,如《灵枢·热病》曰:“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燥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而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泻。”又如《景岳全书·寒热》曰:“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以上论述表明中医对发热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既有针灸的疗法,又有中医对发热证的辨证分型。
【发病机制】
发热是多种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理过程,尽管疾病的性质有很大差异,但就其发热的发生发展规律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侵入人体,在引起疾病的同时也引起发热。这种发热称为传染性发热,相当于中医所说的外感发热,在各种发热中占绝大多数。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称为外源性致热源,它们都不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其致热作用主要通过促使体内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内源性致热源是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是由病原微生物刺激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而产生。
2.非感染因素 由各种非病原体以外的各种致热物质引起的发热,称为非传染性发热,如克菌性炎基、恶性肿瘤、变态反应等引起的发热。有些类似于中医所说的内伤发热。非感染性发热的致病机理较为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可能是通过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为中介而引起发热的。这些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单胺类物质、环磷酸腺苷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推测感染性发热的最终途径也可能与此有关。
【针灸作用机制】
针灸退热的主要机制与途径有以下5个方面:
(1)针灸通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加快人体白细胞、吞噬细胞等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作用。现已证实,针灸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有增强作用,从而解除发热的外致热源。
(2)针灸在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发热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来降低机体的代谢谢并提高皮肤血流量以调节体温。
(3)针灸通过刺激外周神经,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放电,使之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一作用在有致热原时更为重要。其调节过程的具体途径尚不完全明了,可能是通过神经一体液的过程而实现。
(4)针灸能够降低发热机体内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单胺类物质(如去甲上腺素、5-羟色胺)、环磷酸腺苷(cAMP),现在认为,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是引起人体发退热效应。
(5)有患者主观感觉体温升高而实际检查时体温并没有升高甚至低于正常,这类病人多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发热(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针灸对这种“发热”病人的治疗上要是通过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状态而实现的。
针灸通过以上过程或几个过程的综合作用使机体发热症状得到治疗。
【辨证论治】
中医对发热的辨证、分型、治疗在很早就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发热可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现分述如下。
(一)外感发热
是指外感邪气,正邪相博而发热。按照感受邪气之不同义分为:
1.外感风寒
主症:鼻塞流涕,喷嚏,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周身酸楚,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疏风散寒,解表宣肺。
处方:列缺,曲池,大椎,风池,合谷。
方义:列缺、曲池宣肺解表,曲池配大椎为退热效穴,合谷解除周身酸楚,风池祛风散寒。
随症选穴:咽喉肿痛加少商点刺,热甚刺大椎出血。
2.外感风热
主症:发热或有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头痛,目赤,鼻塞而干,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疏散风热,清利肺气。
外方:尺泽,大椎,曲池,鱼际,外关。
方义:鱼际为手太阴荥穴,配合尺泽清泄肺热,以化痰止咳而利咽喉,大椎配外关可以疏散高热、解除头痛目赤。
随症选穴:便秘加承山、支沟。
3.阳明实热
主症:但热不寒,热而无汗,日晡热甚,口渴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洪大。
治则:清热宣肺.凉膈通腑。
处方:大椎,少商,承山,支沟,合谷,膈俞。
方义:本证热在阳明,热邪炽盛故取大椎、少商点刺放血以解高热,承山、支沟、合谷三穴合用以通腑气,使秘结之便解,是为釜底抽薪之法,膈俞为血之会穴与上穴合用可宽胸凉膈。
随症选穴:高热惊厥加人中;便秘甚可刺厉兑出血。
(二)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 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多表现为低热,亦可有高热。有些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亦属内伤发热。可分为中气亏虚、阴血亏虚和气滞血淤三种证型。
l.中气亏虚
主症: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高或低,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益气健牌,甘温除热。
处方:足三里、三阴交、公孙、脾俞、关原、气海。
方义:本方足三里、三阴交、配公孙健运脾土,以资化气之源;灸关元、气海以资全身之气,是为甘温除热之法在针灸治疗中的演化。
随症选穴:中气下陷脱肛者加灸百会。
2.阴血亏虚
主症:多为低热,常于午后或夜间发热、头晕眼花、身疲乏力、心烦少寐、心悸不宁、面色少华或颧红,或有盗汗,舌红或淡,脉细数或弱。
治则:养血滋阴清热。
处方:血海、三阴交、阴郄、足三里、膈俞、关元、公孙、太溪、阴谷
方义:膈俞为血会,酝血海以养血;足三里、公孙健脾以资血液生化之源;三阴交、阴郄合用可滋阴除热并治盗汗;关元为全身之强壮穴,用之以补气健脾益肾;太溪和阴谷滋肾水以制虚火。
随症选穴:便秘者加支沟、承山;少寐加神门;心悸加内关。
3.气滞血瘀
主症:身热心烦,热势因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午后或夜晚热甚,面色黯红,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则:疏肝解郁,活血行气。
处方:太冲、行间、血海、膈俞、气海。
方义:太冲、行间和气海可解郁疏肝,通调气机;血海、膈俞活血化瘀。全方合用可收气畅血活之效;虚热亦随之而解。
随症选穴:烦躁易怒加神门;头痛加阿是穴。
【典型病例】
(1)1993年8月,余自校返乡度假,有邻妇求诊,主诉近一年来精神不振,浑身无力,每至乍后则发热头晕。稍动则喘息汗出,甚则欲呕,基本丧失劳动力。观其面色淡黄少华,语声低微,时时欲息,其舌淡、苔薄白,按其脉细弱无力而浮。诊为气虚发热,证属气血亏虚。八珍汤剂甚为合证,然其不愿服食中药,求余为其针灸治疗。遂取: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内关、脾俞,针上加灸。一日一次,并嘱每晚用艾条灸关元、气海。经7日治疗,食欲大增,精神好转,午后虚热之症亦解。休息两日,原方又针灸20日,各症俱无,病人万谢谢而去。(杭群医案)
(2)张××,男,39岁,农民。于1979年10月5日日初诊。自诉:头痛、发热、咳嗽、鼻塞、肝痛已历3日。查:体温38.5℃,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肝脾末扪及,腹软,舌质胖,苔薄黄微腻,脉象滑数。证属时行感冒。治以疏风清热解表为法。乃取大椎、风门、肾俞、肺俞、合谷留针20分钟,每日1次。经针灸1次后,患者身热减退,鼻塞已通,头痛亦除;经针灸2次后,诸恙消失而愈。(南京中医学院肖少卿教授医案。选自《现代针灸医案选》)
【按语】
针灸治疗发热疗效确切,是历代中医退热的常用方法,大椎、曲池已是公认的退热效穴。现代临床工作中,当各种降温方法都无效时,用针灸退热常有立竿见影之效。由内伤发热所需疗程较长,且常用灸法,配服中药则疗效尤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常灸关元足三里保健康 老茶馆 中医针灸术治疗面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