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部六病历程回顾

2011-09-10 10:39 楼主
学习三部六病历程回顾


我学三部六病,源于临床需求。

不知是所学专业的原因,还是平素涉猎太少之故,我用药偏温补、少凉泻,临床疗效肯定受影响,而且大有缩手缩脚的感觉。多年来,学过张子和,学不进去---总觉的张氏在顾护正气方面功力不到;学过张锡纯,有收获,但不系统---散碎,无自己的系统认识。

偶然浏览中医药论坛,看到有三部六病版块,并看到一些不同的见解。我就想,一位近百岁的老中医,会犯常识性错误?会擅改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和治法、方药?凭直觉,我觉得刘老有金刚钻。

首先,刘老认为伤寒论不存在六经辨证,张仲景只提到六病,何来六经?只此一点,我断定刘老有自己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者。稍微深入,果然是别有洞天!

先是看到了马文辉主任发表的几篇介绍三部六病的文章及多篇临床应用体会,颇受触动。继而阅读了宋玉山、宿明良、闫云科等先生有关三部六病的体会、治验,很受鼓舞,萌发了系统学习三部六病的念头。
恰好此时看到马主任主编的《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出版发行,遂到临沂新华书城购买,营业员告诉,这本书只到了二十本,前几天即已售罄。情急之下求助于马主任,喜出望外的是三日后收到了马主任寄来的两本书《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和《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
初读之,颇有将伤寒论改头换面、面目全非之感,很是迷茫;再浏览《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发现里面大量的勘误、补缺、拾遗,见解卓越、气度不凡。所言皆有理论依据和临床支持,一改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的注释陋习,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关键是能和临床密切相连了。譬如“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满”非阳明病,乃太阴虚寒所致,故起首“阳明病”三字系错简,应改为“太阴病”。
回头再读《传讲录》就顺畅多了。伤寒论条文我很熟,刘老勘误或移动的地方,多是我早已心存疑虑之处。至于“借伤寒论之名,行非伤寒论之事”的指责,我也能理解了:那是他们对伤寒论还不太了解,或者是脱离开临床去解读伤寒论,甚至是将错就错解读伤寒论。所谓“书非校不可读”,将错就错,强解经典,常闹笑话,不足为奇。

在基本理解和接受了三部六病的理论框架后,对其局部病的调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头扎进了刘老的方剂海洋。调神汤、调心汤、调胃汤、调肝汤、决渎汤、调肾汤、理血逐瘀汤、攻坚汤、解肌汤、解郁攻坚汤

众多方证,易学、易记、易使用。尤其是聚关脉、溢脉、覆脉、紊脉分别对应调胃汤、调神汤、调肠汤、调心汤,只要平脉准确,依脉遣方,效如桴鼓。

学习三部六病月余,我用其理法方药治疗过皮肌炎、牛皮癣、慢性胃炎、食管癌术后复发、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肝豆状核变性等,均取得较好疗效。

初步体会,刘老方剂攻补较为均衡。但总体说,刘老攻邪的理念还是占优,这正好弥补了我偏于扶正的弱点。不过刘老用药很灵活,尤其在寒热、补泻的药物对比上,需用心领会,否则易犯虚虚实实之戒。

前几日有一糖尿病患者,突发心慌,脉之现紊脉,径予调心汤。三副,心慌、胸闷、乏力加重。细审之,其脉虽有紊脉之表象,但缺乏忽强忽弱之特征,而是一派虚弱之像。验之于证,气滞痰淤之象不明显,而纯以心胆气虚为主,故调心汤中的乌药、丹参、郁金、瓜蒌等驱邪之品极不相宜。二诊改方:归脾汤合坚胆汤(出自陈士铎辨证奇闻),一剂证减,三剂症状完全消失。
学艺不精,险些误事,后虽纠正,也吓出我一身冷汗!

较之马文辉主任等三部六病的专家们来说,我这点体会还显得很幼稚,毕竟我学习的时间太短了。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希望能更多地得到论坛诸多高手的指导。 谢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10 10:45 2楼
网络就是有个好处就是网络了不同地方、不同层次的有同一爱好的人,更有利于 学习!
2011-09-19 20:20 3楼
lqs70 说:
网络就是有个好处就是网络了不同地方、不同层次的有同一爱好的人,更有利于 学习!

高见。
富含哲理。
2011-09-20 19:30 4楼
伤害没学好 对于三部六病比较纠结
2011-09-24 10:29 5楼
einxy 说:
伤害没学好 对于三部六病比较纠结

是啊,学三部六病的前提是先学好伤寒论。兄弟加油。
⬅ 原创首发 胆总管结石梗阻 6剂中药免去手术之苦 老茶馆 原创首发 中医望诊从舌头中看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