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312):歇止脉

2011-09-08 07:21 楼主
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前言

百度百科,一部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访问并参与撰写和编辑,分享及奉献自己所知的知识,所有人将其共同编写成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并使其不断更新完善。

百度百科本着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提倡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网络平台,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充分调动草根大众的力量,汇聚上亿网民的头脑智慧,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同时实现与搜索引擎的完美结合,从不同的层次上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临床工作之余,喜欢上网浏览,百度搜索,查阅资料,以备临床之需。久之,便发现百度百科中某些中医学词条的解释有欠尽完善之处,遂搜求医史文献,查考相关典籍,予以补漏拾缺,以求完善。截止目前,共参与编辑词条376条(极少数词条编辑2-3次),通过版本362条,通过率86%,并创建词条45条,复杂版本数138条,字数约16万多字,而且成为核心用户(编辑通过率≥85%,复杂版本数≥50条)及中级编辑--四级。某些相关词条内容若有雷同之处,并非为凑数,乃为完善该词条内容,特此说明。

下面是在百度百科词条中参与编辑的第312条辑录。内容若与此不尽一致,或系贤达之士予以重新编辑之故。不当之处,还请同道网友、贤达之士给予斧正,多谢了。

312 歇止脉

歇止脉,又称间歇脉、止脉,属脉律失常,非为一脉,乃脉搏有间歇、停跳之统称。在心律失常(指节律不齐)中,脉有间歇之多见者,包括过早搏动(早搏)、心房颤动(房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等,并非都是中医的促、结、代脉。中医常见28病脉中结、代、促、散、涩(短)脉当属间歇脉。在心律失常中,常见的有间歇的脉象:早搏者是结、代、促3脉;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是结脉;病窦者是结、代2脉;快速房颤者是散(涩)脉;慢性房颤是涩(短)或涩结(代)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09 07:17 2楼
百度词条对歇止脉的解释
歇止脉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歇止脉
英文名称:stopped pulse
定义:脉搏跳动时有间歇的脉象,是促脉、结脉、代脉的统称。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诊断学(二级学科);诊法(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以上是原来的解释,目前仍保留。
2011-09-09 07:23 3楼
历代脉学著作对歇止脉的记载:

1.晋·王叔和《脉经·卷第一·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促脉,来去数,时一复来。
结脉,往来缓,时一复来。
代脉,来数中,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复来。《新校正》云: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
(《脉经》云:“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

金栋按:若按王叔和《脉经》及《新校正》语,涩脉“且散”、“或曰散”,当与散脉共见,即涩可散,散涩并见。

王叔和《脉经》对脉学的总结--王叔和所撰《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脉经》的脉学成就是巨大的,它不仅辑集载录了《黄帝内经》以来,扁鹊、张仲景、华佗以及“王、阮、傅、戴、关、葛、吕、张”等历代诸家的脉法论述,而且通过其分析归纳,系统整理,对诊脉方法、脉学理论及脉诊临床意义作出了统一规范或明确阐释,使脉学更趋科学实用。在诊脉部位和方法上,《脉经》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独取寸口”的诊法,首次提出腕后高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这一寸口三部定位法,清楚地划分了寸关尺的部位和各占的长度,并且明确了左手寸关尺分主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主肺脾命门等人体生理、病理反应,这不仅解决了寸口脉诊的有关技术问题,而且使独诊寸口法在分布主病方面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内容。
在脉学理论的建设方面,《脉经》重点对脉象的名称和形态描述加以规范统一,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且对每种脉象的形态作出了比较明确的阐述,对各种反常脉的病理意义亦作出比较详细的论述。这样,《脉经》所载脉象由于名称划一,指标明确,临证实用,易于推广,因而得到广泛承认,并成为后世脉法的准则。
在脉诊临床联系上,《脉经》把脉象主病与证候辨识结合起来,使脉法成为临床使用的诊断技术,使脉象成为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了脉诊的临床价值及意义。后来脉诊几乎成为中医诊病的标帜,这与《脉经》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总之,《脉经》的撰成,完成了对古脉法的改革和完善,使脉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而《脉经》被誉为脉学之圭臬、脉学发展的里程碑,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脉经》所确立的脉法规则及原则,沿用至今近两千年,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此外,《脉经》收载编辑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除《内经》、《难经》及仲景、华佗之书外,尚有《脉法赞》、《四时经》等,其中有的原书已经散佚,幸赖此书得以存其吉光片羽。因此本书对于研究古代脉学,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脉经》不但对中国医学有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早已流传阿拉伯、土耳其、朝鲜、日本等国,对世界医学也有很大影响。

《脉经》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
《脉经》第一次系统地论述各种脉象,总结归纳脉象为24种,奠定了诊脉指下标准的基础,使之规范化。《脉经》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概念。
2.奠定脉名种类基础。
3.首开脉象鉴别先河。
4.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
5.总结脉象临床意义。

总之,《脉经》对当时的脉学成就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奠定了中医脉学的脉象、脉名基础,在脉象主病和相类脉象鉴别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脉经》确立的寸口诊脉分寸关尺三部脉位和脏腑分候原则,解决了寸口切脉的关键问题,推进了独取寸口脉法的临床普遍应用。这些成就奠定了我国脉学诊断学的基础。
2011-09-09 22:15 4楼
2.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平脉·指下形状第三》基本上是抄录《脉经》的记载,对促、结、代、涩、散等脉的论述相同。
2011-09-09 22:27 5楼
3.宋·崔嘉彦《崔氏脉诀》记载:
促结俱止,促数结迟;代止不然,止难回之;三脉皆止,当审毫厘。
如雨沾沙,涩难而短;涣漫不收,其脉为散。

金栋按:《崔氏脉诀》以四言韵语形式写成,共682句,内容大体包括脉的生理、脉与阴阳气血营卫的关系、诊脉部位、诊脉方法、六部配脏腑、上中下配三焦、七表八里九道脉、中风伤寒等各种杂病脉、六经病脉、妇人小儿脉、四时五脏脉等,提及的脉象有27种。由于该书以《难经》浮、沉、迟、数四脉为总,以风、气、冷、热四气主病,提纲掣领,言简意赅,因而备受历代医家重视。书成不久,崔氏弟子刘开即加修订而成《刘三点脉诀》。金代李杲曾为此书批注,后收入《东垣十书》中。明代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予删订,改名为《四言举要》、李时珍辑入《濒湖脉学》中。
2011-09-09 22:32 6楼
4.宋.施发《察病指南·卷中·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记载: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时一,轻手乃得,重手不得,按之数浮,如轻刀刮竹。或三五不调,如雨沾沙,故名曰涩也。
促脉:按之极数,时复来曰促。
结脉:脉往来迟缓,时一复来曰结。
代脉:往来缓动而中,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金栋按:宋代,施发《察病指南》是现存较早的诊法学专著,内容以脉诊为主,兼及一般诊法。全书首论脉法基本理论、基本技巧,此按七表八里九道脉分类法,记述24种脉象的脉形主病等,末论诸病生死脉法及妇人、小儿脉法等,内容精要,颇切实用。尤其书中载有33幅脉象示意图,在《脉经》脉图久佚的情况下,实开脉象图示之先河,不仅对推广和传授脉法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完善脉学作出了贡献。李时珍《濒湖脉学》云:“参伍不调名曰涩”,或导源于此,亦未可知。
2011-09-10 06:15 7楼
5.元·滑寿《诊家枢要·脉阴阳类成》记载:
促,阳脉之极也。脉来数,时一复来者,曰促。
结,阴脉之极也。脉来缓,时一复来者,曰结。
代,更代也。动而中,不能自还,因而复动,由是复,寻之良久,乃复强起为代。
涩,不滑也。虚细而迟,往来极难,三五不调,如雨沾沙,如轻刀刮竹然,为气多血少之候。
散,不聚也。有阳无阴,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漫无根蒂。

金栋按:元末医家滑寿编撰《诊家枢要》一书,在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曾多后世医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滑氏认真总结了《内经》、张仲景辨脉法、《难经》、《脉经》流传以来的精华,对脉法研究透彻精当,条理清晰,文字短小明白,是明代医家喜闻乐见的脉学读物,如王伦、皇甫中、薛己、汪机、张介宾等医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曾以各种方式对《诊家枢要》的内容予以引述,以彰明自己赞同滑寿脉法的观点。滑氏对脉学的贡献,在于为诊脉规范化研究提供了可能。
又,《诊家枢要》为滑寿的匠心之作,书中论及脉理脉法、四时五脏平脉、三部九候之脏腑分属、诸种病脉,颇有新见。尤其书中“脉阴阳类成”篇,以两种相反的脉象对照比较的方法,对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缓、滑、涩、长、短、大、小、紧、弱、动、伏、促、结、芤、革、濡、牢、疾、细、代、散30脉的名称、形态、主病进行了重点论述,条分缕析,简明扼要,颇切实用。
2011-09-10 18:17 8楼
6.明•李时珍《濒湖脉学》的记载:

促(阳):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经》)。如蹶之趣,徐疾不常(黎氏)。[体状诗]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

结(阴):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经》)。[体状诗]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盛欲亡阳。

代(阴):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仲景)。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吴氏)。[体状诗]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相类诗]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途。

涩(阴):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脉经》)。参伍不调(《素问》)。如轻刀刮竹(《脉诀》)。如雨沾沙(通真子)。如病蚕食叶。[体状诗]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相类诗]参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

短(阴):[体状相类诗]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

散(阴):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脉经》)。涣漫不收(崔氏)。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柳氏)。[体状诗]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

金栋按:明•李时珍《濒湖脉学》摘取前人脉学研究之精华,分详27种脉。对同类异脉鉴别,各种脉象主病,既能博考,又能精研,编成歌诀,便于习诵。李时珍的脉学观点,得到了其后中医界的一致赞同,至今尚未有学者公开提出过异议。脉学自《濒湖脉学》之后,学者更加普及,诸说渐趋统一,遂得到普遍而又正确的发展。

脉学发展到魏晋时代,由于王叔和《脉经》的撰成,可谓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脉经》理论精微,内容广博,学习者欲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本非易事,加之卷帙较大,传抄习诵殊为困难,因而在推行传播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六朝之后,有高阳生氏托名王叔和撰成《脉诀》1卷,以歌诀形式阐述脉象脉理及其临床意义,内容简明,习诵极便,很快就流行传播开来,甚至出现了“《脉诀》出而《脉经》隐”的现象。但由于《脉诀》系伪撰之作,加之“文词鄙俚”,内容也有错误失实之处,因而引起学界不满和诽议,出现了脉学史上对《脉诀》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批判风潮。李时珍《濒湖脉学》是这次批判风潮的终结之作。他在驳正《脉诀》内容的基础上,沿用《脉诀》的歌诀体表达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叔和之学,既防止了《脉诀》的“谬种流传”,又解决了一般习医者的教材之需,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脉学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脉学专著,即便今天仍是学习脉学的重要参考书。

所以说李时珍《濒湖脉学》是中医脉学一部重要专著,为中医诊断学--脉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对脉学非常有研究,但仍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决病。如李时珍指出:“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中,按之又按”、“俨若脏腑居两手之间,可扪而得”、“实则自欺之甚也”,故在撰写《濒湖脉学》中有非常客观论说。《濒湖脉学•自序》云:“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耳。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王叔和《脉经》确立并规范了24种常见脉象名称和特征,使脉象有了明确的命名标准;李时珍《濒湖脉学》可谓集前人研究脉学之大成,二位前贤皆系涩散(短止)并提,临床确实如此,涩散脉可以并见。
2011-09-11 11:48 9楼
7.明•李中梓《诊家正眼•下卷》记载:
促脉:促为急促,数时一
结脉:结为凝结,缓时一
代脉:代为禅代,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
(按:结促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常数。结促一止,一止即来;代脉之止,良久方还。)

涩脉: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
(按:涩者,不流利、不爽快之义也。《内经》曰“参伍不调”,谓之凝滞而至数不和匀也。《脉诀》以“轻刀刮竹”为喻者,刀刮竹则阻滞而不滑也。通真子以“如雨沾沙”为喻者,谓雨沾金石,则滑而流利;雨沾沙土,则涩而不流也。李时珍以“病蚕食叶”为喻者,谓其迟慢而艰难也。伪诀云“指下寻之似有,举止全无”,则是微脉而非涩脉也。王叔和谓其“一止复来”,亦有疵病。盖涩脉往来迟难,有类乎止而实非止也。又曰:“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涩)者”,乃浮分多而沉分少,有类乎散而实非散也。)

短脉:短脉涩小,首尾俱俯。

散脉: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
(按:散有二义,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也。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及中候之,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渐重渐无,渐轻渐有。明乎此八字,而散字之义得,散脉之形确著矣。故叔和云:“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字字斟酌,毫不苟且者也。崔氏云:“涣漫不收”,盖涣漫即浮大之义,而不收即无根之义;虽得其大意,而未能言之凿凿矣。柳氏云:“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夫杨花散漫,即轻飘而无根之说也;其言至数不齐,多少不一,则散乱而不整齐严肃之象也。此有补叔和未备之旨,深得散脉神者也。)

金栋按:明•李中梓《诊家正眼》亦是一部重要的脉学专著,该书对后世影响巨大。今之28病脉,就是在《濒湖脉学》27病脉基础上,再由《诊家正眼》加一“疾脉” 增定脉象28种而成。
《诊家正眼》系李中梓晚年经验久深之作,书中阐释脉学的基本理论,批驳高阳生《脉诀》的错误,介绍浮、沉、迟、数等28种脉象的形态主病,言简意明,辨精析详,且文字通俗,切于实用,流传甚广。李中梓虽对脉学造诣至深,但又不偏执一端,却十分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书中对此都有扼要论述,尤其对当时社会上“凭脉测病”之弊端,批评甚剧,其弊端至今仍有临床意义。
2011-09-11 11:49 10楼
8.清•李延昰《脉诀汇辨》对促、结、代、涩(短)、散等脉的论述,秉承其叔父李中梓《诊家正眼》而作,基本相同。
2011-09-11 11:49 11楼
9.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之六-七》记载:促、结、代与涩(短)、散脉的体状诗及相类诗等与《濒湖脉学》、《诊家正眼》相同,或是仿作而成。
⬅ 东风菜 老茶馆 新生儿败血症中医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