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老中医之路》有感

2011-08-29 23:24 楼主
今天晚上,拿出好几年前买的《名老中医之路》又看了看,读着读着,又难以抑制澎湃的心情,对中医的炽爱又燃烧起来了,于是写下了我和这本书结缘的故事:

学校图书馆的医学书籍都在三楼,四楼都是文史哲、小说类图书。大一上学期的一天,偶然在四楼历史书柜里发现了这本《名老中医之路(三辑合本)》。借回宿舍后,看得相当入迷,等还书期限到了,发现馆中这书一共才2本,于是把手上的书还了,又把另一本借了回来。
好书不厌百回读!看完了之后,我发现这本书是这么地优秀以至于我迫切地想自己拥有一本,可惜出版时间很久了,我去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要么没有展列要么一直缺货。我又拜托在南开的大姐帮我去北京书市、书会寻找,也没有找到。最后我还给该书的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的编辑打电话,那是一个临近放寒假的雨天,我站在一号教学楼下,可惜结果也是冰冷的,说出版社也没货,再问何时再版或再印,也答复我不知道。
一直到大一下学期,4、5月份了,我才在网上的中国互动出版社找到该书。立马就买回来了。全书一千二百多页,32开,精装硬壳,65元,字迹大而清晰,纸张轻而厚实,第一、二辑为当代名老中医的回忆文章,第三辑为门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后故去的名老中医文章。
我为何如此喜爱此书?
翻开目录,看看那一位位耀眼的医学巨擘吧:岳美中、任应秋、刘渡舟、何任、方药中、张伯臾……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还有咱们湖南中医院五老中的刘炳凡、谭日强、李聪甫……只能说那是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一个辉煌的时代,余生也晚,只能从书中领略斯人风采、心向往之……

(左起:欧阳錡、刘炳凡、李聪甫、谭日强、夏度衡)

古人读书首先注重目录学,要知道读些什么。而看了该书,我就首先对近现代中医史上的大家有个了解,比如说何任对金匮有研究,关幼波是治肝病的名家,凌耀星主攻内经,郭士魁善治冠心病等等等等。他们分别又有哪些著作,就可以有根据地去找来学习。再者,他们会把自己学医过程中,他们的师者长辈列给他们的必读书目回忆出来,也可作为我们的参考。比如说网上有人归纳出来有65位提到《伤寒论》,62位提到《金匮》,58位提到《内经》……
同时,那个时代的老中医们经验丰富,在他们的文章里列的一些医案、一些方剂虽然数量不多,但都历经千锤百炼,是他们扎实中医功底的体现。时常回顾,自然大有裨益。
当然,通过他们的文章,也可知道一些医林掌故,要知道,这些老中医的前辈,那可就得追溯到清朝去了,像民初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卫生部顾问秦伯未,蒲辅周、程门雪、章次公、陆瘦燕……由于年代久远,第三辑里后人门生都有对他们的追忆。
而这一批20世纪初期出生的老中医们,基本上都是成才之路坎坷,历经磨难才发放光彩的,经历过民国的废除中医浪潮与文革乱世,见证与推动了3·17中国国医节的诞生。在今天这样一个,政府不重视中医、某些伪专家要废除中医、民众不信任中医、医院轻视中医科室、学校教不好中医、中医师自己不会用中医的生死存亡关头,看此书,看那些大师的成才史,能振奋人心,给我们以鼓舞,先辈前贤一路上遇到的坎坷困难不比我们少呐。看此书,惊叹于大师们高超的技艺,娴熟的内功的同时,会重拾对中医的信心,不是中医不好,而是我们不好,所谓“中医院校培养的是中医的掘墓人”!
名老中医之路,路,就在诸位中医老前辈的谆谆教导和嘱托之中!!!

P.S:该系列如今已出了续编第一、二辑,但怎么说呢,虽然也是现在的名家,虽然也有不少经验可供学习,但和第一本相比,这个年代的什么“大师”多多少少都打了些折扣了,写的文章也没前辈那么真切,有点泛泛而谈,就像写论文写惯了一样……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08 08:21 2楼
一我都完了,当时我基本被弄入迷了,后果是我电话在静静的书店里响了很久,我竟然没听到还是我对象告诉我你来电话了.可见,但是求知欲的急迫啊.
2011-09-14 19:35 3楼
我曾读过两遍,每次都有不同的笔记不同的心得。
2012-04-01 20:09 4楼
没每次读这本书,都能给我很大鼓励。让我学习中医的热情是分高涨啊。真是好书。良师益友
⬅ 清代名医——黄元御 老茶馆 尖锐湿疣特效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