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四逆汤

2011-08-27 15:32 楼主
茵陈四逆汤--《卫生宝鉴·补遗》

【别名】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医门法律》卷六),茵陈姜附汤(《类证治裁》卷四)。

【处方】干姜45克,甘草(炙)60克,附子(炮)1枚,(去皮,破8片),茵陈180克。

【功能主治】治黄疸阴证。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迟无力而发黄者。

【用法用量】上锉。每服酌量多少,水煎,凉服。

【摘录】《卫生宝鉴·补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06 20:29 2楼
名称:茵陈四逆汤 别名:茵陈四逆汤

组成:甘草2两,茵陈蒿2两,干姜1两半,附子1个(破8片)。

出处:《伤寒微旨论》卷下。

主治:阴黄。病人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出。阴黄。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迟无力;皮肤冷,心下硬,按之痛,身体重,背恶寒,目不欲开,懒言语,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脉紧细而发黄。

用法用量:水4升,煮取2升,去滓放温,作4服。

制备方法:上为末。

各家论述:《医方考》:此阴证发黄也。阴寒盛于下,则戴阳于上,故上体见阳证,下体见阴证;阴盛于下,故见阴脉之沉迟,兼阴证之四逆;阳戴于上,故见阳证之发黄,上体之自汗也。茵陈,治黄之要药,故无分寒热而用之;附子、干姜、炙甘草,回阳之要品也,故有阴寒即用之。然必冷服者,恐姜、附发于上焦阳盛之区,而下部阴寒之分反不及也。

附注:加味姜附汤(《寿世保远》卷三)、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医门法律》卷六)、茵陈姜附汤(《类证治裁》卷四)。
⬅ 消肿膏 老茶馆 射干消毒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