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精品必读:国学中医研习丛书

2009-10-25 08:36 楼主
国学中医研习丛书 人民军医出版社畅销书 《中医基础知要》《中药方剂精要》《中医临床备要》《针灸推拿概要》《脉学粹要三字经》 主审
国医大师
周仲瑛

序——苦中有乐研中医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与http://www.haodf.com/jibing/neike/l...是真正的中医,也许就能力挽沉舟,非同寻常的收获会让你因选择了中医之路而骄傲和自豪。 王惟恒 套书调色 拷贝.jpg 书签5.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10-25 09:40 2楼
发点内容吧,让大家鉴定下值不值得买。不是说国医大师写序的书就货真价实吧
2009-10-25 10:06 3楼
《中医基础知要》选读


第一章 趣说中国医学史
一、从神农尝百草说医药起源
二、黄帝与《黄帝内经》
三、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四、“起死回生”话扁鹊
五、“外科鼻祖”华佗
六、“药王”孙思邈
七、针灸铜人与王惟一
八、开医学百家争鸣之先河的“金元四大家”
九、药物学家李时珍
十、免疫法的先驱——人痘接种术
十一、“温病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十二、早期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中西医汇通派
十三、伟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中医之“最”
十四、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 古典哲学的巧妙应用
一、从太阳和月亮谈阴阳学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与中医学
四、认识世界说“五行”
五、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第二节 人体的五脏六腑
一、五脏六腑都是“官”
二、“奇恒之腑”为何奇
三、“官官相护”的脏腑关系
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神奇莫测”的气
二、营养身体的血
三、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
四、濡养人体的津液
五、气血精津液,相生性相依
第四节 四通八达的经络
一、独特的生理系统——经络
二、“奇经八脉”为何奇
三、奇妙的经络现象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五、熟悉经络有妙用
第五节 使人生病的内外因素
一、外邪伤人话“六淫”
二、“疫疠之气”从何来
三、从范进中举说“七情”
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致病因素
五、话说痰饮与瘀血?
六、邪正盛衰与疾病
七、阴阳失调与疾病
八、气血失常与疾病
九、津液代谢谢失常与疾病
十、精的失常与疾病
十一、话说内生五邪
第三章 中医诊法述要
第一节 望而知之谓之神
一、从扁鹊望齐桓侯之色谈起
二、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三、“望而知之”的“五色诊”
四、望形体与望动态
五、皮肤上的疾病信息
六、观舌辨病
七、望小儿指纹与辨病
第二节 闻而知之谓之圣
第三节 问而知之谓之巧
一、问寒热
二、问 汗
三、问头身及疼痛
四、问二便
五、问饮食口味
六、问睡眠
七、问经带
八、问小儿
第四节 切而知之谓之工
一、趣说中医“三指禅”
二、勤于实践 指下易明
三、切脉述要与平脉
四、常见病脉与相兼脉
第四章 中医辨证述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胃病辨证
四、肝胆病辨证
五、肾和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气血同病辨证
四、津液病辨证
第四节 外感病辨证
一、六经辨证
二、卫气营血辨证
三、三焦辨证
第五章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一、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治病同必求于本
三、正邪相争与扶正祛邪
四、“三因制宜”与治法
五、正治、反治及治疗“八法”
六、中医“以情胜情”治法撷趣


六、中医“以情胜情”治法撷趣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这里所谓的“心药”,即是中医“以情胜情”之心理疗法。

以情胜情疗法简称情胜疗法,是根据中医脏象学说五行生克的理论来治疗病人的。人有七情,分属五脏,五脏及情志之间存在着五行相制。不良的情志活动会导致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而正确运用情志之偏,补偏救弊,则可以纠正阴阳气血之偏,使肌体恢复平衡协调而使病愈。但实际上,情胜疗法与情志之间阴阳属性的对立制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情绪变化有阴阳属性之分,有对立而言,当情志活动出现了阴阳的偏盛偏衰,只要采用与之相对的情志之偏,即可进行矫正,而并不一定拘泥于五行相制理论。如怒与恐、悲与喜、惊与思、乐与愁、喜与怒等,都是彼此相反的情感活动,它们可互为调节控制,使阴阳重新趋于平衡。

在古代典籍中记载了大量情胜疗法的案例,在此略述一二,以飨读者。

(一)以喜胜忧治郁症

心之志为喜,肺金之志为悲,火克金、喜胜悲。喜为良性情绪变化,因而可以治疗因郁怒、思虑、悲哀等不良情绪活动所致病变,以及与喜乐相对立的表现为阴性情绪状态所致疾病。

清代名医魏之秀所著《续名医类案》记载:金元医家张子和善用攻法治病,被后世称为“攻下派”。其实,他还是心理疗法的一代大师。

有一次,张子和应邀为项夫人黄氏诊病。这位举人项关在老年得子,夫妻俩对孩子爱如掌上明珠,不料孩子未曾活到一周岁,便患上噤口痢而丧了性命。项夫人黄氏失去了爱子,终日思虑,悲伤过度,饮食不进,神志恍惚,终于酿成大病。虽经多方求医,服过百剂药物,仍不见疗效,项关举人也整日闷闷不乐。 这天,张子和应邀被请到项家,他详细问明病情,又认真替黄氏诊脉。诊脉时,他突然双眉紧锁,站起身来说:“哎呀,大事不妙,我老伴让我买油豆腐嵌肉,我还没有办好,我得马上回家,不然,老伴会拳打脚踢毫不客气地对待我,容我今日先走,明日我一定上门送药来。”说罢乃出门就走,黄氏一听,忍笑不禁。

第二天,张子和身背药袋而来,一进屋就开始伸手掏药,但药袋里装满红丹绿粉,染满了他的五指,却没找到一粒药丸,急得他面红耳赤,不慎竟涂了个大花脸,忙对黄氏抱歉说道:“请夫人原谅,药丸忘在家中,明天一定送到!”黄氏夫人一见他这个花脸样子,禁不住“咯咯”笑出声来。

第三天,张子和身穿长袍而来,到黄氏房中,伸手到长袍袋找药,找了半天,又没找到药物,他干脆脱下长袍来找,却露出了里面红红绿绿的女人衣衫,连忙对黄氏说:“让夫人又见笑了,我真糊涂,怎么把老伴的衣服错穿在身上了呢。”黄氏一见,笑得前仰后合。 张子和走后,黄氏对丈夫项关说:“官人,你这是请的什么医生,第一次来说怕老婆,第二次来涂了个大花脸,第三次来穿了一件老婆的花衣裳,这能治好我的病么?!”说罢,黄氏不由得又捧腹大笑。

从此之后,黄氏逢人便讲,边讲边笑,说来倒也奇怪,不到半月,黄氏的病竟在笑声中渐渐地好了。张子和三次为黄氏诊病,没用一粒药物,而黄氏却病愈了,项关感觉到其中必有奥妙。项关便登门拜访张子和想问个究竟。张子和微笑说:“你夫人的病乃为哀愁所生之郁症,用药难以奏效,我三次去为她诊病是有意逗她发笑,因为笑能遣愁,使忧愁得散,郁气得开,病就不用服药而自愈了。”从此,张子和献三笑驱病患的事便被传为佳话。

又传,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却一天天严重。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此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不药而愈。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泄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愈的。”巡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谢。

(二)惊则平之治惊恐

有个叫卫德新的人,其妻一次外出在旅店住宿,当晚碰上一群强盗抢劫,吓得她从床上跌到地上。此后,凡听到些许声响,她便会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诸医用药治疗,病逾一年而不见好转。

张子和经过细心观察、分析后,认为属胆气伤败,应采取心理疗法。他让两名侍妇抓住病妇的两只手,将她按坐在高椅上,然后在她的面前放一张小茶几,张子和指着茶几说道:“请娘子看这里!”话音未落,“砰”地一声,他用木棍使劲打在茶几上。病妇见状大惊,张子和说:“我用棍子打茶几,你怕什么呢?”待她心神稍定,张子和又敲打小茶几,这回她果然不那么惊怕。张子和重复以上动作,并用手杖敲门,暗中让人划病妇背后的窗户纸。病妇渐渐稳定,笑问道:“你这算什么治法呀!”张子和回答说:“《内经》说:‘惊者平之’。平,即平常的意思,见惯不怪,自然不惊。对受惊者,治疗时要设法让他对受惊的诱因感到习惯,觉得跟平常一样。”这一番解释,说得病家点头称是。当晚,张子和又派人敲打病人的门窗,通宵达旦地折腾她。以后,病人即使听见雷响也不再惧怕了。

(三)以怒胜思救齐王

愤怒有忘思眠、解忧愁、消郁结、抑惊喜之效,在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中医认为,肝木之志为怒,脾土之志为思,木克土、怒胜思。愤怒虽然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但它属于阳性的情绪变动,因此对忧愁不解而意志消沉、惊恐太过而胆虚气怯等属于阴性情绪变化所致疾病,均可用激怒疗法治之。

据《吕氏春秋•至忠》记载: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理疗才能治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恭请不到,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野话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郁症也好了。

齐闵王病好后,不能谅解文挚对自己的无礼,也不听太子和王后的百般解释,最终还是把文挚投入鼎中活活煮死。

文挚的惨死,成为古代医学史上第一个以身殉职的悲壮事件。但文挚根据中医情志治病的“怒胜思”的原则,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治愈疾病的案例,给中国医案史上留下了一个心理疗法的典型范例。

文挚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属于中医情志相胜的疗法,齐闵王忧郁过度而伤脾土,针对这一病因,文挚采用“以下犯上”的办法激怒齐闵王,怒属肝木,肝木能胜脾土。这种做法,金元名医张子和称之为“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的激怒疗法。

明末著名医家张景岳的《类经》也记载了一个“以怒胜思”的医案:有一老妪,早年丧夫,与女儿相依为命。女儿成年后远嫁他乡,老妪孤独积郁成疾不治而亡。女儿甚是悲切,因伤心过度,久而成疾,渐至沉疴,诸医无功。其夫请名医韩世良诊治,韩世良详察病源后对其夫说:“此病得之于思,药不易愈,当以术治之”。又对病人说:“汝病是鬼魅缠身,去请巫婆驱邪吧”。

其夫遵韩世良所嘱,买通了一个请神驱鬼的巫婆。一日,丈夫对妻子说:“你念母如此情真意切,不知母亲在地下是否如此念你,我为你请来了巫婆,她或许会知道”。经妻子应允,巫婆在病人榻前焚香拜神,假说召来的鬼魅是她母亲的“亡灵”,该女上前痛哭,而假托亡灵“附身”的巫婆却厉声斥之曰:“你不要哭!你生来命中克我,致使我早离人世,我在九泉之下决不饶你。今在阴司,欲报汝仇,你的病就是我弄出来的。我生与你为母女,死则与你为仇人,你知道吗!”女儿听了“亡母”的话,恼怒交加,心想:我因母病,母反害我,何缘之有?因断然绝去思念,病遂渐愈。

(四)悲哀疗法制狂喜

悲哀属于阴性消极情绪,但在一定条件下,悲哀可平息激动、控制喜悦、忘却思虑,从而转化为积极的治疗作用。肺金之志为悲,肝木之志为怒,悲则气消,怒则气上,金能克木,悲可胜怒。喜与怒同属阳性亢奋情绪,与忧悲相对立,故悲哀疗法亦可治疗狂喜。

《续名医类案》中亦有悲哀疗法的案例:明朝有个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勤奋好学,头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乡试,又中了举人,第三年会试,又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传来,务农的父亲,高兴得连嘴都挂到耳朵上了,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便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李大谏不得已便请某御医治疗。御医思考良久,才对李说:“病可以治,不过有失敬之处,还请多加原谅。”李说:“谨遵医命,不敢有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给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李大谏的父亲听到噩耗后,顿时哭得死去活来,由于悲痛过度,狂笑得症状也就止住了。不久,御医又派人告诉李的父亲说:“你儿死后,幸遇太医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被救活了。”李的父亲听了又止住了悲痛。就这样,历时十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好了。

按:中医认为,喜性心志为火,过喜则伤心。心主神明,一旦有病,就会出现意识障碍,喜怒无常。李父过喜伤心,以致笑病发而不止。突获其子死讯,悲恐万分,恐伤肾,肾主水,以恐制喜,即水克火。故病可愈。

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著《徊溪医书》中还载有一则医案:某书生状元及第后,喜不自胜,得了个嘻笑不休的毛病。在回家的途中,求某名医。这位医生问了病情根由,对状元说:“阁下得的是不治之症,请赶快起程返里,否则将殁于异乡。”这状元神情沮丧,星夜兼程,提心吊胆,待七日回归后竟如常人。他正要讥讽医生几句,此时,书童递上医生一封信,书云: “公自及第后,大喜伤心,非药力所能愈,故仆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无妨矣。”状元佩服不已。

按:此殿选状元新及第,喜乐至极,正气耗散,难以药治。名医以死相诈,惧死恋生,人之常情,新状元悲忧气结,上焦气闭不行,下焦回还不散,耗者得益,散者得敛,故能不药而愈。
……
2009-10-25 10:17 4楼
《中药方剂精要》选读: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中药方剂常识及学习指要

一、 中药学常识及学习方法
(一)中药与“本草”释义
(二)中医眼中的“地道药材”
(三)病有阴阳 药分温凉
(四)巧辨五味 各寻所归
(五)用药有禁忌 三思再下笔
(六)生病用药时 饮食重忌口
(七)煎药器皿哪种最好
(八)煎药用水与煎药“火候”
(九)区别药材质地 掌握不同煎法
(十)用药剂量——中医治病的“不传之秘”
(十一)服药方法——中医疗效的“决胜之机”
(十二)如何学好中药学
(十三)中药记忆妙法多
二、方剂学常识及学习方法
(一)制方如治国 — 处方也有君臣序
(二)变不离宗 — 浅议方剂的变化
(三)法“制”方剂 — 谈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四)选贵的不如选对的— 选对剂型能增效
(五)方药界的“导游”— 谈谈“药引” 的作用
(六)学习方剂学的四个要素
(七)方剂记忆有诀窍

第二章 常用中药选议
一、 解表药
解表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麻黄—外感第一药
(二)趣说紫苏的由来
(三)白芷止痛又美容
(四)幸得辛夷鼻病瘥
二、清热药
清热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石膏与清代名医张锡纯
(二)滋阴润燥“知母”情
(三)巧得黄连救父命
(四)黄芩—良药苦口救时珍
(五)清凉解毒金银花
(六)肺痈要药鱼腥草
(七)蒲公英—内服外用治痈灵
三、泻下药
泻下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大黄—推陈致新猛将军
(二)芒硝与玄明粉
四、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威灵仙—灵验赛神仙
(二)桑寄生—擅治风湿瘫
五、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苍术—祛湿明目消毒灵
(二)砂仁—化湿行气安胎良
六、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茯苓—苏辙疗疾重茯苓
(二)金钱草—利胆排石疗良药
(三)利尿通淋话车前
(三)茵陈—三月茵陈治病神
七、温里药
温里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附子—药虽有毒疗效好
(二)吴茱萸—令楚王垂青的中药
八、理气药
理气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陈皮—化痰除胀功效良
(二)佛手—理气良药仙女赐
九、消食药
消食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山楂消积又降脂
(二)神曲治愈光绪宿疾
十、止血药
止血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三七止血效如神
(二)血证良药仙鹤草
(三)端午时节艾飘香
十一、活血化瘀药
活血祛瘀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川芎—化瘀祛风善止痛
(二)丹参—心血管病人的守护神
(三)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奇
(四)妇科良药益母草
(五)神农奇遇骨碎补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化痰止呕半夏良
(二)亦药亦食话桔梗
(三)贝母家族成员多
(四)杏仁—止咳平喘更美容
十三、安神药
安神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远志成就功名 妙得枣仁安神
(二)安神良药柏子仁
十四、平肝息风药
平肝息风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天麻—天赐圣物药神奇
(二)治“龙体”之疾的地龙
十五、补虚药
补虚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从“人参状元” 翁同龢谈人参功用
(二)山药—转败为胜输者遇
(三)常服刺五加 强壮有寿加
(四)甘草—本草王国中之“国老”
(五)杜仲原来是人名
(六)淫羊藿—中药中的“伟哥”
(七)当归—妇人调血为要药
(八)熟地黄—难民获救遇名医
(九)何首乌—乌发养颜益精血
(十)益肾延年话枸杞
十六、收涩药
收涩药述要
药苑撷英
(一)桑螵蛸与海螵蛸
(二)五味子与五倍子

第三章 代表方剂节说
一、解表剂
天然绝配之“经方”——麻黄汤
“和方之祖”的桂枝汤
温散肺饮小青龙汤
“辛凉平剂”银翘散
益气解表败毒散
附:解表剂类方
二、泻下剂
峻下热结的大承气汤
麻子仁丸以润求通
温阳通下的温脾汤
逐水峻剂十枣汤
附:泻下剂类方
三、和解剂
和谐表里共平安—小柴胡汤
肝气舒畅心也开—逍遥散
调和肠胃的半夏泻心汤
附:和解剂类方
四、清热剂
清气分热剂—白虎汤
清营凉血剂—清营汤
清热解毒剂—黄连解毒汤
外科痈肿良方—五味消毒饮
热毒血痢要方—白头翁汤
清热湿热剂—龙胆泻肝汤
清虚热代表方—青蒿鳖甲汤
附:清热剂类方
五、温里剂
理中汤—疗中焦脾胃虚寒
小建中汤—“治腹痛如神”
四逆汤力专救逆扶危
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
黄芪桂枝五物汤血虚风痹用之良
六、补益剂
益气升提除大热—补中益气汤
补益心脾治血虚—归脾汤
补阴基础方—六味地黄丸
补肾之祖方—肾气丸
附:补益剂类方
七、固涩剂
涩肠固脱治久痢—真人养脏汤
补肾涩精用金锁—金锁固精丸
附:固涩剂类方
八、安神剂
天王补心丹 何以冠“天王”
治脏躁良方—甘麦大枣汤
附:安神剂类方
九、开窍剂
“凉开三宝”之一的安宫牛黄丸
苏合香丸—温开代表方
附:开窍剂类方
十、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 专治“梅核气”
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喘咳方
旋覆代赭汤治胃虚痰阻
十一、理血剂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治偏瘫
生化汤宜产后尝 恶露腹痛服之良
小蓟饮子治尿血
附:理血剂类方
十二、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风邪头痛服之良
消风散—风湿痒疹用之康
镇肝熄风汤 功专制亢阳
附:治风剂类方
十三、治燥剂
杏苏散—轻宣凉燥方
百合固金汤—肺燥咳血保安康
附:治燥剂类方
十四、祛湿剂
燥湿健脾的平胃散
芳香化湿的藿香正气散
治黄疸良方—茵陈蒿汤
独活寄生汤 久痹服之康
十五、祛痰剂
二陈汤—治痰通用之方
钟龄止嗽散 救其一条命
附:祛痰剂类方
十六、消导剂
保和丸—保“胃”和平
附:消导剂类方
十七、驱虫剂
乌梅丸治胆道蛔虫症
附:驱虫剂类方

(十二)如何学好中药学

中药学是中医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品种极多,容易混淆,不易记住,自学者往往不容易抓住重点。如何学习《中药学》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抓重点,明功效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学习的重点,掌握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掌握功效不是简单地背诵功效术语。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一方面要运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以黄连泻火功效为例,它的泻火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火邪,由于它归心经、胃经、肝经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见长,适用于心火亢盛的热病神昏,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胃火所致的脘痞呕吐及肝火目赤等。这样以泻火功效为中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火功效的理解,又突出了重点。切不可孤立地死记硬背一些性味、归经和主治证。
掌握功效还须理解其所具功效之含义,例如:肉桂有引火归原之功效,引火归原即温肾阳使虚火下归于肾,治命门火衰虚阳浮越之证。其次要明确功效范围,如泻火与泻心火,前者包括泻各脏腑之火,含义广,后者是泻火功效的一个方面,含义狭。
2.识共性,重特性
中药学按药物的功用分类,同一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范围,又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则本章节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和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自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作用。这样既容易记忆,又不易混淆。
对性味归经、用量用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如理气药大多辛温芳香,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再如矿物药由于质地重,一般可用30克左右,而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是毒只可用0.3~1.5克。再以用法为例,大多数药物可以入煎剂,但逐水药甘遂有效成份不溶于水,驱虫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入汤剂。
至于配伍,学习时可有个一般性的了解就可以了,不必把过多精力放在方剂的组成和运用上,因为这不是本课程重点,应与方剂学有所区别。
学习中药学,既不要毫无区别地逐条硬记,也不要把特殊内容作一般普遍性对特轻易滑过。而特别要注重掌握其特殊性。
3.善归纳,辨异同
学习时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其异同点,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等内容。
首先是将功效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点,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半夏与南星等。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
其次是将主治证相近的药物进行比较,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如黄连、干姜、党参均能治泄泻,麻黄、黄芩、北沙参、五味子等均治咳喘,生姜、半夏、竹茹、藿香等均治呕吐,但其功效有异,主治有别。
再者,同一药物因品种不同、炮制不同及药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别,通过比较可加以区别,避免混淆,如川贝母与浙贝母,生地与熟地,生大黄与制大黄,附子与乌头等。
总之,自学过程中注意掌握应用以上学习方法,可以综观中药学的全貌,从纵横两方面掌握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中药学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学好中药学。

(十三)中药记忆妙法多

1.五行配属记中药
五行配属记忆中药是通过五行配属的五色、五味的关系来记取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等的一种记忆中药的方法。
(1)五色记忆中药:利用药物的青、赤、黄、白、黑的五种颜色,按照五色入五脏的关系来记忆药物的功效、主治。如:
青色入肝,青色药物多治肝经疾病。如青皮入肝经,能疏肝破气,散积化滞,善治肝气不疏而致肋肋疼痛或乳房胀痛之证;青蒿清泄肝胆之功,善治湿热黄疸;青箱子清肝明目退翳,善治肝热目赤之证。
赤色入心,赤色药物多治心经疾病。如丹皮入心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善治热入血分之出血证;丹参为植物丹参的根,色红紫入心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善治瘀血证。
黄色入脾,黄色药物多治脾经疾病。如:黄芪色黄而柔软,能健脾益气、固表升阳,善治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之证;黄精色黄而带黑,有补脾润肺之功,善治脾虚食少或少气无力之证。
白色入肺,白色药物多治肺经疾病。如石膏清肺泄热,除烦止渴,善治肺热咳喘之证;贝母止咳化痰,清热散结,善治痰热壅肺之咳嗽痰稠之证。
黑色入肾,黑色药物多治肾经疾病。如熟地为地黄反复蒸晒后呈黑色之饮片,有滋补肾阴之功,善治肝肾阴虚而致腰膝酸软、眩晕盗汗、消渴、遗精之证。制首乌是何首乌的块根经加黑豆煮汁蒸晒而成,色黑入肾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善治阴虚血枯,须发早白之证。补骨脂为补骨脂的黑色种子,功能补肾壮阳,善治下元虚冷所致的阳痿、腰痛、早泄、遗尿等证。
(2)五味记忆中药:利用药物的辛、甘、苦、酸、咸的五种味道,按照五味入五脏的关系来记忆药物的功效、主治。如:
辛味的药入肺(卫)经,善治肺卫之表证。如: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善治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所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证。荆芥辛温解表,善治肺卫表证,感冒头痛。薄荷辛凉,疏散风热、清喉利咽,善治风热外感或温病初起,病在肺卫之表证。
甘味的药入脾(肉)经,善治脾胃病变。如:白术甘苦性温,能补脾益气、燥湿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纳少便溏、气短、倦怠之证;甘草甘平,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主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及胃腹疼痛等证;山药味甘性平,补脾益胃、养肺固肾,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等证。
苦味药入心(血)经,善治心经病变。如:黄连味苦性寒,清心除烦,又泻火解毒,主治心火亢盛,烦躁不眠等证;牛黄味苦性凉,清心解毒,主治温病逆传心包,高热谵语,痉挛抽搐,神昏等热闭之证;莲子心苦寒之品,清心除热而治温热病烦热神昏。
酸味的药入肝(筋)经,善治肝经病变。如:木瓜为酸温,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不能转侧之证;白芍酸苦微寒,有养血柔肝,平肝抑阳,缓急止痛之功。
咸味药入肾(骨)经,善治肾经病变。如龟板味咸、性平,能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盗汗遗精,或阴虚阳亢,眩晕耳鸣等证;鹿茸咸温,有补肾壮阳,生精补血,强筋健骨之功;蛤蚧咸平,有补肾益肺,纳气定喘之功。
2.异部擅长记中药
清代张仁安在《本草诗解药性注》载歌赋云:
质轻上行入心肺,质重下行入肝肾,
中空发汗内攻实,枝达四肢皮行皮,
为心为干走脏腑,枯燥入卫润入营,
上下内外以此分,气血亦以类相从。
我们从这首歌赋中可以体会到,中药药用部位的不同,其功效会有差异,而利用其不同药用部分的擅长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记取中药药性。
(1)以皮行皮:动、植物的表皮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皮肤或皮里膜外、肌肉部位,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及水肿病。如:冬瓜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利水消肿;槟榔的果皮,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之功。再如动物药蝉蜕为蚱蝉羽化后脱落的皮壳,能疏散卫表风热,透疹止痒,治外感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常用;蛇蜕(皮)善于疏风,可治皮肤瘙痒。
(2)以枝达肢:植物的枝、枝梢、根尖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四肢及人体末梢部位,常用于治疗四肢、手指、足趾及阴茎等病证。如:桑枝祛风湿利关节,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酸痛,麻木拘挛;桂枝发汗解表,又温经通络,主治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
(3)以仁润肠:植物的果仁入药,由于果仁多含润质的油脂,多有润肠通便之功,可治疗便秘等证。如: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益脾,主治老人虚秘;火麻仁润燥滑肠,主治肠胃躁热,大便秘结;郁李仁润肠缓下,主治气血虚弱,津枯便秘;松子仁润肠益脾,主治老性习惯性便秘;决明子祛风明目、润肠通便,主治肠道积热,大便不畅。
(4)以藤通络(筋):缠绕性藤本植物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之筋络部位,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病变。如:络石藤祛风通络、化瘀止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筋骨疼痛之证;鸡血藤活血、通络、补血,主治风湿痹痛,关节酸痛,手足麻木等证;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主治风寒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挛等证;千年健祛风湿、健筋骨,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等证。
(5)中空发汗:用植物呈中空的梗、茎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上部或肌表部位,具有发汗解表,疏散风邪的作用,常用治疗表证、痘疹等。如: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升麻发表透疹。
(6)根多补益:用植物的根部入药,其药性擅长滋补人体之不足,治疗人体虚证。由于植物根植深土中,营养物质丰富,故有“根多补益”之说。如:人参补气救脱、补益脾肺,主治气虚欲脱或脾肺气虚证;党参补中益气主治脾盛气弱,纳少便溏等证;山药补脾益胃、养肺固肾,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喘咳等证;黄精补牌润肺、生津养液,主治阴虚肺燥、阴血不足、脾胃虚弱等证;何首乌补血益精、滋补肝肾、乌须发,主治肝肾两虚、精亏血虚证。
(7)以脏补脏(以腑补腑):是依照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与动物的脏腑组织器官对应关系,通过进食对应动物的脏腑组织器官,达到以脏补脏(以腑补腑)的目的。如:鸡肝、羊肝、鱼肝等补肝明目,主治目盲;猪腰、羊腰等补肾壮腰,主治肾虚腰痛;猪肚(猪胃)、 鸡内金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猪心、牛心等补心安神;鱼脑、猴脑、猪脑等补髓养脑,主治髓海不足,健忘失眠等。再如牛蹄、猪蹄、熊掌、鸭掌等有补益足力之功,主治脚跟疼痛等;虎骨、牛骨、猪骨、狗骨能补髓壮骨,主治小儿先天不足,足软无力等证。
3.顾名思义记中药
通过从药物的名称理解和记忆药物的药性、功效,顾其名而思其义,正是记忆中药的常用方法之一。如:益母草是妇科经产要药,有活血调经之功,故名为益母之草。番泻叶是泻下药物,产于“番”而药用“叶”,“泻”即通便泻下。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有筋骨折断可以续之,故治挫伤骨折等。寒水石有寒水如冰之意,足显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通草寓有“通利”之意,能通络下乳,通利水道。接骨木有寓接骨续筋之意,有理伤接骨之功。断血流之药名有阻断血流之意,因而可治各种出血证。骨碎补即骨碎能补,肾主骨,故能补肾强骨,活血祛风。
4.音同(近)义通记中药
由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承是由汉字作为工具的,在汉字的使用上也和汉字的发展变化一脉相承,尤其是古今字和通借字使用频繁,其中通借字尤为多见,即两个字的形体和意义本不相同,由于读音一样或比较接近,甲字被借作乙字,而甲字与乙字意义就相通了。如“藏府”通“脏腑”、“鞠华”通“菊花”、“蚤”通“早”、“利”通“痢”等。在中药药名上也常常使用这种音同(近)义通的通借字。利用这种音同(近)义通来记忆中药也是记忆法中经常应用的。如:泽泻通“择泻”,具有选择性地泻邪作用,故泻浊而不泻清,利水而不伤津;藁本通“高本”,人之高本在巅顶,故善治巅顶之头痛;磁石通“滋石”,石,五行属水,与肾配属,故有滋肾之功,主治肾虚之耳鸣。萆薢通“痹解”,即能解除风湿之痹痛;破故纸通“补骨脂”,即能补骨强筋、补养肝肾,主治下元虚损、手足沉重。
5.形态象征记中药
把药物的形态与人体及病证的征象进行抽象联系,以达到记取中药药性的目的。如:人参其形态似人形,人以气为本,故人参为大补元气之要药;钩藤形态似四肢抽搐,故有平肝熄风之功;怀牛膝其形态如牛之膝关节,故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主治腰膝关节疼痛,曲伸不利等;狗脊其形似狗脊椎,故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胡桃仁其形如人之脑,脑为髓之海,故有补肾助阳之功;海狗肾其形若男子**,故常能补肾益精,壮阳起痿。
6.因地取效记中药
药物的产地、生长环境对药物的功效有影响。因地取效记忆中药就是通过对药物的产地、生长环境有共同特点的加以归类并记取药性的一种方法。
生于背阳阴寒之地的药物多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如:黄连生于高山荫蔽的草丛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龙胆草生于山坡阴湿地和灌木丛中,有清热泻火,清泄肝胆湿热之功;鱼腥草常生于阴湿的沟、塘边,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之功;凤尾草又名井边草,生于井边(内侧)、山石背阴处,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之功;垂盆草生长在阴湿的岩石、山沟、溪边,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夏枯草常生于竹林、树木阴湿之地,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之功。
长于水泽湖沼之地的药物多有利水渗湿之用。如:车前子生于路边低洼积水处,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之功;瞿麦生于山脚、溪坑、湿地之处,能利水通淋,治小便淋漓涩痛;川木通生于山沟、溪边半阴湿地,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之功;泽泻为沼泽植物,有利小便,清湿热之功;萹蓄生于路边低佳积水处,有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之功。
成于海滨大洋之中的药物多有软坚散结之性。昆布、海藻软结散结,消痰利水;海蛤壳、浮海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主治由肺热咳喘;牡砺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主治阴虚阳亢,烦躁失眠,痰火郁结,痰核累疬。
7.因质取效记中药
中药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动物、矿石,又有根、茎、叶、种子、花卉之别,故中药质地有轻重之分。根据药物质地而分为不同的类别,同一质地的药物其药性有相同之处,通过药物质地来分类记取忆中药的药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质取效中药。
(1)质重多降,镇逆潜阳:如代赭石平肝降逆,既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又疗肺胃气逆之咳喘、呃逆等;磁石镇惊安神、潜阳纳气,治阳亢之耳鸣;龙骨、龙齿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治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等;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诸证。
(2)质轻多升,升浮发散:如马勃质轻如粉末,清热解毒又利咽,主治热邪火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火失音;薄荷叶芳香清凉,疏散风热,清理头目;桑叶祛风清热,治头目之疾。
(3)子类多降,泄降下气:如苏子下气消痰、止咳平瑞,治咳逆痰喘之证;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祛痰,治食滞胃院、嗳气吞酸;白芥子豁痰除饮、散结止痛,治痰饮壅滞,胸胁胀满,咳嗽上气等;葶苈子泻肺行水、祛痰定喘;治咳逆上气、一身浮肿之证;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肺气上逆咳嗽气喘。
(4)花类升散,舒心解郁:合欢花宁神解郁,治情志不遂,忧郁忿怒、虚烦不眠;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治肝胃不和,胸胁胀满,月经不调;绿萼梅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治肝胃郁滞,胸胁胀满,嗳气纳差;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外感风热表证及肝阳上亢所致头目眩晕,目疾等。
(5)虫蚁搜风,解痉止痛:如蜈蚣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治急慢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等;全蝎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治急惊风及中风所致口眼歪斜;僵蚕熄风止痉,治惊风、癫痫;地龙(蚯蚓)清热止痉、通经活络,治高热惊痫及中风后半身不遂;水蛭(蚂蟥)破血、逐瘀、通经,治瘀血阻滞的经闭,癥瘕。
(6)血肉补益,填补精血:动物类药物多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补精血。如:龟板滋阴潜阳、补肾健骨;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补血,强筋健骨。猪脊髓有补阴益髓之功;鸡子黄有滋阴润澡之效。阿胶补血止血,治血虚眩晕及出血证;紫河车补肾益精,益气养血。
(7)炭类药物,止血止泻:血余炭止血化瘀,治尿血、吐血、便血等;侧柏炭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证;藕节炭止血消瘀,治各种出血证;棕榈炭收敛止血,治无瘀滞的各种出血证;地愉炭,凉血止血,治各种出血,尤适宜于便血、崩漏等。再如:大黄生用泻下,炒炭则可止泻。
8.背诵歌诀记中药
把中药的药性,编成歌诀诗赋加以背诵,是中医传统的一种记忆方法。由于中药歌诀编排的内容紧凑,朗朗上口,只要熟读顺口,背至滚瓜烂熟时,定能永久不忘。较早的如《药性赋》,文字简练,但不便理解,故1962年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又编辑了《药性赋四百味白话解》,更适合初学者背记和理解。书中还附录了“十八反药歌”、“十九畏药歌”、“妊娠禁忌药歌”等。
9.巧用联想记中药
《中药学》每一章节中含有多种药物,要想记住所有药名,必须要动一番脑筋。如解表风寒药,可以通过联想编成歌诀,如:“苏麻藁桂细白薷,生活夷耳荆防风”。——含中药紫苏、麻黄、藁本、桂枝、细辛、白芷、香薷、生姜、羌活、辛夷、苍耳子、荆芥、防风等。
此为联想记忆法,谐音寓意可读作:“苏麻高贵细白濡,生活宜耳谨防风”。你可以想像为:在《康熙王朝》中有一位苏(紫苏)麻(麻黄)喇姑,她倍受康熙垂爱,其高(藁本)贵(桂枝)之处是有着细(细辛)嫩洁白(白芷)而濡(香薷)润的肌肤。要保持美白高洁之态,生(生姜)活(羌活)中何法最宜(辛夷)耳(苍耳子)?那就是谨(荆芥)防风寒伤体。根据这种想象法,你便在趣味联想、谐音寓意之中记住了13味辛温解表药。
2009-10-25 12:04 5楼
[font=华文彩云]《 中 医 临 床 备 要 》(选读)[font=华文彩云] [font=华文彩云][font=华文彩云]【内 容 提 要】
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临证技能是基本功,是检验学习中医成效的唯一依据;治病疗效是硬道理,是检验中医水平高低的金指标。因此,学习中医的最终目标是做一个临床好医生。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重点阐述了中医临证与读书的关系,选书与读书的诀窍,学习临证基本功的途径,临证时应具备的要素,中医辨证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中医诊疗的基本原则等,意在交给学习中医者一把临床入门的钥匙。
本书第二章主要介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证治;第三章有选择性地介绍了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的多种杂病证治。所选病种从当前临床实用考虑,从读者易于学习、理解和掌握的立足点出发,联系临床实践的独特经验进行分析,强调分型合理,立法严谨,辨证清晰,治法新颖,形成了中医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书中每个病种标题醒目切要,名称以西医病名为主,中西医病(证)名互参的形式列出,有利于初学者及西学中人员查阅,有利于临证时能在辨病的基础上学会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指导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是本书一大特点。书中证治述要,点击要点,述证治之准绳,体现其指导性性作用。分型论治,不囿于教科书,而是根据临床实践需要,着眼于常见证型,既有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又在分型论治中详述治法、方药及药物参考用药剂量,理、法、方、药齐全,切合实际,易于掌握,便于应用。

“精方选议”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每一病(证)所列入的经验方大多出自名家真传,也有作者三十余年临床经验的真知灼见,专病有专方,百家之精华,更适合中医初学者和西学中人员在辨病的基础上更便捷地运用中医药疗法。对每一精方、医案解析之按语,释疑解惑,意在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启发临证思维。
本书具有普及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的特点,既可作为医务人员学习和掌握中医诊疗技术的一本实用性教材,又是基层医生的临证备要和广大医学生难得的参考书,而且还是指导众多中医药爱好者自学中医的良师益友。
[font=方正姚体]目
第一章
中医临证指要

一、熟读王叔和
还要临证多
(一)临证须读书
活水源头来
(二)择书有讲究
读书有技巧(三)学名医经验
采百家之长二、中医临证四要素
(一)理论实践相结合
(二)多问多记多领会
(三)病历医案要完整
(四)总结经验常自省
三、中医辨证论治要领
(一)中医辨证七步聚
(二)中医论治六原则
第二章 内科临床诊疗
治疗感冒
毋忘辨证……………………………………………………………………(
)
感冒流行
防治并举……………………………………………………………………(
)
慢性支气管炎重在扶正固本……………………………………………………………(
)
病毒性心肌炎治宜扶正祛邪……………………………………………………………(
)
冠心病心绞痛注重标本兼治……………………………………………………………(
)
治疗高血压病勿忘调整阴阳……………………………………………………………(
)
治肥胖病重在清痰祛湿…………………………………………………………………(
)
糖尿病毋忘清热养阴……………………………………………………………………(
)
消化性溃疡辨病之中重辨证……………………………………………………………(
)
辨治慢性胃炎抓住“四要点”…………………………………………………………(
)
治胃下垂以健脾升阳为要………………………………………………………………(
)
治呕吐毋忘和胃降逆……………………………………………………………………(
)
疗泄泻重在升清降浊……………………………………………………………………(
)
治溃疡性结肠炎当分标本缓急…………………………………………………………(
)
细菌性痢疾当注重清利调气……………………………………………………………(
)
便秘治疗不可专用通下之法……………………………………………………………(
)
病毒性性肝炎重护肝……………………………………………………………………(
)
肝硬化当标本兼治………………………………………………………………………(
)
降脂化浊治脂肪肝………………………………………………………………………(
)
急性肾炎以疏风利水为先………………………………………………………………(
)
慢性肾炎当扶正培本为要………………………………………………………………(
)
清利下焦治尿路感染……………………………………………………………………(
)
治失眠首当调神安神……………………………………………………………………(
)
偏头痛扶正祛邪并重……………………………………………………………………(
)
明辨虚实治梅尼埃病……………………………………………………………………(
)
治自汗莫忘益气固表……………………………………………………………………(
)
治盗汗最宜清热养阴……………………………………………………………………(
)
治“类风关”应标本兼顾………………………………………………………………(
)
坐骨神经痛从气从血论治………………………………………………………………(
)
第三章 杂病证诒节录
慢性胆囊炎宜舒肝利胆…………………………………………………………………(
)
泌尿系结石当清化通淋…………………………………………………………………(
)
急性乳腺炎首当疏肝清胃热……………………………………………………………(
)
乳腺增生病重在理气调冲任……………………………………………………………(
)
前列腺炎实则清疏虚则补………………………………………………………………(
)
前列腺增生症皆“以通为用”…………………………………………………………(
)
阳痿为病
实者在肝虚责肾……………………………………………………………(
)
不**症
实则通利虚则补……………………………………………………………(
)
女子痛经
“通则不痛”………………………………………………………………(
)
女子倒经
“逆者平之”………………………………………………………………(
)
闭经之治
虚者补之实则通……………………………………………………………(
)
妊娠剧吐
调气和冲兼降逆……………………………………………………………(
)
先兆流产
止血安胎宜治本……………………………………………………………(
)
治不孕症
求嗣之道重调经……………………………………………………………(
)
急性盆腔炎宜先行清热解毒……………………………………………………………(
)
慢性盆腔炎当调理冲任气血……………………………………………………………(
)
子宫颈炎重在清解湿毒…………………………………………………………………(
)
子宫肌瘤不离行气化瘀…………………………………………………………………(
)
小儿遗尿重补肾…………………………………………………………………………(
)
小儿厌食当健脾…………………………………………………………………………(
)
小儿百日咳
化痰降逆贯始终…………………………………………………………(
)
小儿夏季热
清暑养阴是大法…………………………………………………………(
)
神经性皮炎
宜疏风养血………………………………………………………………(
)
中医治斑秃
养血兼调心………………………………………………………………(
)
复发性口腔溃疡清火辨虚实……………………………………………………………(
)
耳鸣·耳聋
分虚实而治法有别………………………………………………………(
)
过敏性鼻炎
标在肺窍本于脾肾………………………………………………………(
)


第一章
中医临证指要


一、熟读王叔和
还要临证多
医界有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原意可能是指学医人不要只是死钻故纸堆,而要多多真枪实干,理论结合实践。在这个意义上言,这一说法的确是不错的。但是今天,新生代的中医人理解错了。他们认为,除了读好几本教材,可以不读书。事实上,太多的中医学子甚至连几本基本的教材都没有读好。读不好书,拿什么来临床?书到用时方恨少,你不读书、书读得少或书不读熟,临床诊疗时,脑袋里货少,甚至空空如也,一片空白,可以设想那会是什么结果。因而,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路志正教授就曾强调指出:要想成为一名好中医,必须“熟读王叔和,还要临证多”。二者不可偏废。(一)临证须读书
活水源头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天下名士游”,是古人对治学之道的高度总结。读书与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大法门。历代医家在繁忙的诊务之余,笔耕不辍,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名著。这些文献既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亦是历代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积淀和理论的升华。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术、根基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蕴藏于历代医药典籍之中。博览群书,精研覃思,从中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是造就自身良好学术素质和提高临床技能的必由之路。“十阅春秋,然后有得”。举凡有成就的名医,尽管他们的成长道路各有千秋,或家传,或师承,或自学,都离不开读书。自唐代以来,“学医必须读书”,就成为医家之共识。宋代史崧叙《灵枢经》曰:“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清代名医徐灵胎在《慎斋刍言》中说道:“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并开列出了“学医必读之书”的名单,如《灵枢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外台秘要》、《千金方》等等。古代医家对读书与临证关系,有许多精辟的阐述。《医宗金鉴·凡例》云:“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王孟英医案》云:“苟非读书多而融会贯通于心,奚能辨证清,而神明化裁出其手,天机活泼,生面别开,不愧名数一家,道行千里矣。”“识见之超,总由读书而得。”临证不可不读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指出:“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许勤勋《勉斋医话》进一步论述了读书与临证的关系,说:“评论国医之优劣者,向分两途:一谓学识渊博者优,一谓经验丰富者优。前者以为览书愈多,则识见愈广,见识既广,则认证明确,对症发药,病无不可治矣,故优。后者以为诊病愈众则经验愈多,经验既多则辨证不误,药必中鹄,病亦无不可治矣,故优。予独以为学识、经验相辅而行,不可偏废者也。有学识而无经验,则为纸上谈兵,无补实际,虽优亦劣;有经验而无学识,则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刻舟求剑,必难化裁,虽优亦劣。故予谓学验并富,始得为国医之秀者也。”不仅古代医家如此,现代名医亦然。如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先生“日理临床夜读书”,任应秋先生“十三经都已背诵如流”……总之,凡有造诣的古今医家,莫不以读书为第一要紧之事。只有多读书,多读中医古书,才能加深对中医的认识,领会其内涵,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岳美中先生在谈到读书的妙用时,深有体会地说过:“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于得心应手。”历史已经证明,认真继承中医经典名著与临床诊疗经验,是每位医家成功的门径。不读书,就谈不上扎实的继承;无继承,学术的发展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无从奢谈创新和进步。然而,当今的临床医生,潜心读书的人不多,尤其是潜心读中医古书者更少。或因诊务工作繁忙而无暇读书,或因古文水平所限而无力读书,或因轻视古籍价值而无心读古书……因读书太少,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则难以登堂窥奥,临证则辨证不精、用方不活,仅能知常而难达变,要想提高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是很难的。而要想成为高层次中医人才,就必须钻研中医经典理论,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名著,结合自身的专业,泛读相关的古代医籍,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培育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才有可能。 (二)择书有讲究
读书有技巧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往往使初学者无所适从。因此,初学者必须掌握选书与读书的诀窍。1.熟背启蒙书
中医几千年走过来,其优势在于疗效确切,疗效就是硬道理,就是发展中医的金指标。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效。故中医历来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汤头”即“方歌”。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解》辅行。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自如。“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当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理求真》等。《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尽管有些内容已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中医界前贤们认为,无论是跟师、自学、科班出身,当先从背诵“四小经典”——《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诀》、《医学三字经》开始。还有,对针灸学有兴趣者,“针灸歌赋” 是不可忽略的启蒙书。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诸如:十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诀均应熟背如流。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临证时,只有触机即发,才能得心应手。2.精读入门书
中医著作甚多,有难有易,有浅显,有高深。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先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入门之作。如清代陈修园撰述著书深入浅出,以流利通俗的文字表达高深隐奥的医理,使初学者容易理解。《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中的《医学三字经》《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长沙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女科要旨》和《时方妙用》等医书,皆为初学者较好的医书。其他,如明李士材的《内经知要》,近代秦伯未的《内经知要浅解》等都是熟悉和理解中医理论的通俗医书。初学者还应精读一些小作。小作一般为十万言以内的医学著作,往往写作精细,颇多创新,言简意赅,朴实无华,有的还是作者晚年著作,多为精华之结晶,值得仔细精读。如明代张景岳的《质疑录》、王肯堂的《灵兰要览》都是其晚年所作,颇能启迪后学。再如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仅3万余言,公元1830年首次刊印行世,至1950年再版近40次,其影响之深远,为古代任何医籍无法与之相媲美。故读医书当先选浅显,后选高深。3.学好医古文加强古文和医史的学习,掌握中医入门金钥匙。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医文化,不愧是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而这些文献均是用古文写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势必很难理解。如文字的构成、词汇的衍变、语法的差异及古代文学常识、古天文学知识等等均需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学习医古文非常困难。文言文学得好,犹如与古人相与对坐应答,能进行跨时代的交流,实乃人生一大快事,而且学好古文是打开中医药宝库大门的钥匙。学习医古文,可先读《古文观止》,或一般的《医古文》读本,并购买一本《难字表》,对个别字必须弄懂、弄通。古代医学书籍,是两千余年遗留下来的不同时期的古典文献,生字、僻字与异体字随处可见,对于这些不容易理解的字、词,切忌不求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采取望文生义的简便方法对号入座。无论字音、字义、词义,都得请教老师,或勤查字典、词典,养成一丝不苟、认真研究阅读的习惯,日久自可贯通无阻,似慢反快。……
4.熟读古医典
待稍入门,而且又掌握了一些医古文知识后,就应有选择地读几本高深的医学典籍。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神农本草经》、《医学心悟》等,要学会读原著和白文,通过读原著和无注文章,能拓宽自己思路,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可避免人云亦云或以讹传讹的现象。《内经》、《难经》是中医基础的奠基。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诊法治则、五运六气均需从《内经》、《难经》二经中探求。已故名医岳美中在《当读古医书》中指出:不懂《内经》,即不懂阐述的生理、病理,就不懂中医的基本理论。然《内经》中《灵枢》、《素问》各八十一篇,《难经》八十一难,共二百四十余篇,要想快速通读,谈何容易?故初学者可选用明代李中梓的《内经知要》或近贤秦伯未的《内经知要浅解》为读本,部分章句还要力求熟背。
《伤寒论》是六经辨证的典范;《金匮要略》辨脏腑经络,是辨治杂病的基础。《温病条辨》系统论述三焦辨证,与《伤寒论》相对而言,使“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温病条辨•凡例》)。《温热经纬》以《内经》、仲景为经,以叶、薛、陈、余诸家为纬。其中“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主要论述卫气营血辨证系统,也应熟背。《神农本草经》是方药学之祖,自然也是必读之书。清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可视为初学者较好的读本。《医学心悟》一般视为入门的启蒙书,它是系统论述“八纲八法”之作,且书中载有很多疗效高、实用性广的方剂,如启膈散、开噤散、半夏白术天麻汤之类,皆临床习用之方。这些医籍的精读,可使中医理论的框架构架起来。这种“构架功”对医者的日后临证大有裨益。博览群书固然好,但不可蜻蜓点水漫无边际式地泛读,应有所选择。岳美中生前对初学者就曾开出了一些颇有实用价值的书,如:巢氏《诸病源候论》是病理专著,辨证细微,甚为可贵,应当置于案头,时时取观。各家学说中以《景岳全书》、《张氏医通》、《丹溪心法》、《脾胃论》、《刘河间六书》为好。金元四大家,各有所长,只是张子和太偏,不善学者,反而有害。岳美中还说,温病学方面,叶、薛、吴、王四家,以王孟英著作为最好,用于临床多效验。……药物学方面:先学《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之后可看《本草备要》等。类书方面,《医宗金鉴》甚好,各科齐备,辨证详而方药精。其它,如《六科准绳》、《张氏医通》、《东垣十书》也是好类书,宜一并披阅。学杂病以《医宗金鉴》为好,看妇科以《济阴纲目》、《傅青主妇科》为优,特别傅青主的书最好。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值得借鉴。研究经典,博览群书,随师临证,积累经验,是老一辈名医成就大业的切身体会。学中医比学西医难学,必须钻进去,再钻出来,才体会到中医理论的真谛。正如著名中医学家任继学所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如对中医经典著作中重要章句都必须烂熟于心、出口成诵。要成为一名好中医,必须“熟读王叔和,还要临证多”。日中诊病遇到疑难杂症,要在夜深人静之时阅读大量医案,学习前人治验,并深入研究探索。久之,必有大悟独识,而后验之实践,使自己的医术铢积寸累,运用得心应手而疗效日增。只有长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善于发皇古义,知常达变,融会新知,有所创新,才能解决疑难杂症,得到病人的信任。(三)学名医经验
采百家之长
……二、中医临证四要素……
2009-10-25 15:37 6楼
《 中 医 临 床 备 要 》(选读)

(三)学名医经验 采百家之长

我们从许多名医成长经历和培养后学的经验中,得出了一条重要启示: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没有疗效,一切无从谈起!而良好疗效的取得,则是来源于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临证基本功。而且只有多临证多实践,才能学以致用,并不断地提高临床疗效。

1.良师益友 多方请益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师承教育就是名医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师徒相传对学习中医非常重要,医圣张仲景、金元四大家都有师传的记载;清代叶天士先后拜师达17人之多,兼收并蓄,才能成为大家;现代名医陈可冀院士,也曾先后拜冉雪峰、赵锡武、岳美中等名家为师。西方的学问都可以用学院式的方式来学习,用不着拜师。而学习传统文化最好拜师,跟老师好好学,而且这个老师有真传。

跟师学习这种传统教育方式就是既临证又学习,可以说是能够真正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为中医的许多理论知识、基本辨证技能和辨证思维如舌象、脉象、脉证舍从、四诊八纲等问题,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慢慢领悟、感受,真正有所认识、体会和真正掌握。特别是通过侍诊临证,亲眼目睹一些疑难重症经老师诊治后而霍然病愈的实例,才能感受到中医确实的疗效,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专业兴趣,自发主动学习钻研业务的兴趣,为中医事业而献身。这些单靠书本是不能完全表达清楚的。这就是师承教育的特点和关键所在。

择师很重要,要找“明师”,并不一定非得是“名师”。 提倡拜师访友,不一定必须是名家前辈。名家前辈当然更好,但名家前辈不是所有学中医的人都有机会遇到。实际上,即使不是名家,不是前辈,也都可以受到启发与教益。因为人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就是愚者也会有千虑之一得么。许多问题可以是友人们相互探讨,得到启发后解决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诚然,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最好能得到具备医德好,有一定中医理论基础、临床经验丰富,并善于言谈交流的医生作为自己的老师,三者不可缺一。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求师要达到三全齐美,如愿以偿,也是很难办到的。这就需要靠自己勤奋来弥补,因此,在自己侍师应诊时,要做到勤抄医案、勤记诊病特点、勤思考、勤分析、勤整理、勤复习。

(1)勤抄医案,揣摩老师诊病特点。为老师抄医案,俗称抄方,即老师口述,学生记录成案。除交付患者的病历、处方外,自己最好留存一份,便于诊余时分析、归纳老师的理、法、方、药的特点和规律,学习老师的诊治经验。在通过较长的抄方之后,要了解老师的学术思想,崇尚哪一家、善治哪种病、惯用哪些处方、喜用哪些药,以便今后进行总结。

在侍诊时,出除了学习老师的诊经验,用药法度外,在诊断方面也不可忽视。了解老师除四诊外的特殊诊断方法,如有的老师善于眼诊,有的老师善于指甲诊断,有的注重耳郭视诊,有的在诊断某一疾病时有自己独特的诊断经验等,都应该去认真揣摩并加以掌握。

(2)勤整理,分析思考自成杼机。对白天侍诊过程中记录的医案,要勤整理,并将自己的心得记下来。整理老师医案,一般可分病种分类整理、用方分类整理、用药(药对)分类整理;病种可按西医病分类,如肾病、肝胆病、心脏病、支气管炎等;也可按中医病证分类,如头痛、呕吐、咳喘、消渴、痢疾、感冒等。可将老师常用方所治病证进行用方分类,在方剂下归纳若干病证。用药方面,主要是整理老师用药规律,如治某证习用何方、何药;治专病有何专方、专药;注重药物在治疗某种疾病上出现频率的统计,以分清用药之主次;掌握常用药对的应用规律,如麻黄与桂枝、桑叶与菊花、银花与连翘、桃仁与红花……等等。

侍诊和诊余勤思考,主要是将医案中老师的辨证方法、方剂配伍、用药经验进行思考,找出老师贯用的药物、药对,并进行必要的分析。董汉良大夫在《新编中医入门》中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教学实习时,有一次,一位痢疾患者里急后重十分明显,带教老师在白头翁汤的基础上加了全栝楼、薤白、杏仁等3味药,乍一看让人不得其解,后根据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才识其妙用:痢疾里急后重为大肠气机不畅之证,临床多用木香之类,然木香香燥伤阴,而全栝楼、薤白、杏仁能调畅气机,又能润肠泻浊,而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用肺经药以畅达大肠气机,又避燥伤阴液之弊,所以在复诊时,效果十分明显。通过思考分析,这才领略了老师用药之巧妙。因此,对老师的一字一句要勤思考,多分析,才能学到老师的真正经验。

学习老师的学术经验,必须要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如果死搬硬套业师的经验和方药,不能融会贯通,到用的时候,就无所适从,所谓左右逢缘,也就无从谈起。要从老师的医术中获得心得体会,关键是学会独立思考,有谓“俯而读,仰而思”,意即日记病案,夜理其要,反复揣摩,还要仰起头来仔细思索一番。因为老师的经验不同于通常教科书,即或是老师的经验与书本的理义相通,但其独到深奥之理,却需要我们去反复思考,这样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如浅尝辄止,就只能是一知半解。学习和运用运用老师的临床经验,若离开具体的对象、时间、地点、条件而生搬硬套,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取其精华,择善而从,下一番领悟的功夫,非常必要。“君子深造,欲其自得”,此之谓也。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一个医生,是学无止境的,只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追求,才能达到“上工治未病”的境界,才算是一个好医生。每一位老中医,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积累,都各有独到的经验,这些活的经验是很宝贵的,我们不仅要认真地继承,还要发扬光大,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多作一点有益的贡献。

2.精读医案 易走捷径

学习医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广开思路,扩大眼界。古今许多医案都是名医临证实录真传,古有“读医不如读案”之说。说明多读名医医案是学好中医的一个有益捷径。读医案可以帮助你找到总结临床经验的方法,启迪思路,所谓“医之有案,如弈者之谱,可按而复也”(清代俞震《古今医案按》)。

中医诊治疾病过程的记录,后发展为中医著作的一种类型。西汉医家淳于意(即仓公)的“诊籍”是现知最早的医案。《史记》转载了其中的25位患者的姓名、里籍、职业、病证,以及有关的诊断、处方用药和转归。此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许多医方书中常夹带记载治疗案例。现一般认为宋代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为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明清以后,医案著作越来越多。

医案有独家医案和诸家医案合编两大类。独家医案著名的有明代汪机《石山医案》,明末清初喻嘉言《寓意草》,清代叶天士《临证医案指南》、吴鞠通《吴鞠通医案》,近现代的《丁甘仁医案》和《蒲辅周医案》等。汇萃诸家医案的代表作则有明代江瓘《名医类案》,清代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俞震《古今医案按》之类。此外,还有按时代编集之医案,如《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徐衡之等)、《清代名医医案菁华》(秦伯未)、民国间《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余瀛鳌等)。
怎样学好前人医案?必须注意四点:一是前后对照,层层剖析:对诊治次数较多,而其中病情又有变化,药、方又有更动的医案,应该用“前后对照,层层剖析”的方法进行推敲,从中学习其有益的经验。二是反复阅读,仔细揣摩:对理、法、方、药比较完整并有较详细的论述和分析的医案,应该用“反复阅读,仔细揣摩”的方法,加深理解和领会其中的含义。三是以方测症,审症求因:对内容比较简略的医案,我们可以采用“以方测症,审症求因”的方法,加以探讨、钻研。四是虚心学习,触类旁通:近年来各地出版了许多著名老中医医案,这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虚心学习。并在钻研、理解的基础上,触类旁通,不断提高我们的临床水平。

读医案、医话也要有选择。岳美中认为,在众多医案中,以《王孟英医案》、《全国名医医案类编》为好。医话以《冷庐医话》《止园医话》为佳。而就某些专科而言,也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如在内科方面,可选《古今名医内科医案赏析》肝胆病诊治方面,可选《关幼波治肝病经验》;另外,应多选读有论有案的书,如哈嘉言的《寓意草》、《先哲格言》之类,读后不仅知其然,更能帮助初学者知其所以然。

历代名中医的医案,是一代又一代前贤毕生从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其中许多医案,思路独特,疗效卓越,各有特色。学习这些经验对年轻中医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只有精读名医医案,才可能揣摩到历代名家的临床技巧。

二、中医临证四要素

临证治疗是自学中医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自学水平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是师徒式的学习,或中医院校的学生,或单独自学的人,在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后,都要进行临证学习,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他将医生分为五等:开方医生、用药医生、辨证医生、入细医生、最上等医生,并把四、五等医生称为名医,名医为医林妙手。这就是临床中医家的概念。临证学习,是做一个临床好医生的开端。岳美中还指出:“中医是一门艰深的科学,易学而难精,医生也不是泛泛地认几味药,记得几张方剂就是中医,要成为新一代的中医临床家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成为新一代的中医临床家,必须做到两大方面:一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有系统坚实的中医理论和纯熟的临床技能,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善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和优势。二要具有时代精神,掌握必要的现代科学知识(包括西医知识),并能在本学科的临床研究方面解决疑难问题,有所创新和突破。

那么,如何在临证中真正实现上述目标呢?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理论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学与用的结合。大家知道,学习《内经》、《伤寒论》,直至药物方剂,虽然可以学到前人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却不能代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只有通过临床,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将中医学到手。这种从学到用,从用到学,其实就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又由实践到理论的反复不断的提高过程,只有通过这个飞跃,才能在临证中随机应变,灵活裕如。

因此,临证治疗时,初学者首先应十分认真地运用四诊八纲,将实际病例与书本知识挂上钩,从中探索病性原因是外感还是内伤,病变的部位是在表还是在里,在经络或在脏腑,并以何经何脏为主,何经何脏为次。然后,再结合证候性质,分别寒热虚实,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制订相应的治则。如“脾胃虚寒”,当“温补脾胃”,用“小建中汤”或“理中汤”治疗等等。这样一来,就自然地把六经、八纲、脏腑等辨证方法与治法、方剂、药物连贯起来了。

学习理论的目的就在应用于临床,而在临证中常常会遇到新的问题,许多名医的成长过程正是由于他们不断的充实与提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彭静山教授说:“治病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治病,两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这是其最深切的感受。大凡名医大家都能做到学以致用,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再通过向书本学,向民间学,吸取各种有用的经验,提高临床疗效。郭士魁教授在对冠心病的研究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反复临床实践,在查阅文献中,看到一治牙痛验方“哭来笑去散”而受到启发,终于研制出宽胸丸,使中医对心绞痛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岳美中教授在总结他的学医过程中介绍,其开始只是学习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后在临床中发现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然后转学温病,再到钻研《伤寒论》继而涉猎《千金方》、《外台秘要》,正是通过他的实际应用,然后悟出了 “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病易涉于轻谈”的经验。所以说著名医家的学术构成正是在学以致用中得到了充实。

(二)多问多记多领会

学问者,学必问也,学而不问不成其为学问。即便是懂得不透彻的知识,也要不厌其烦地不耻下问,切忌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只有多问,才能长知识,增才干。如开一张处方,要问一下这是什么方剂的加减?为什么要加这几味药而减那几味药?这张方子的君、臣、佐、使是怎样搭配的?是遵循什么法则立方的?运用这个治疗法则的根据是什么?……等等。如果面对应诊病人的用方,这样进行自问,并得出符合实际的解答,那么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也就比较清楚了。

特别是用常法治疗失败以后,更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如茵陈蒿汤或茵陈栀子柏皮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无效时,就要细察原因,从而会得出湿热内蕴固然是急性传染性肝炎的主要矛盾,但不是唯一矛盾的结论来。何况每个病人有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的不同情况,而且不少患者还有肝气郁结、脾胃不健、瘀血内阻的差异呢!因此,治疗虽以清热化湿为主,然应针对个体差异,采取同病异治之法。这样,通过反躬自问,不断摸索,就能对传染性肝炎的一般治疗常法和它的各种特殊情况下的对症治疗,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指导今后的临床实践积累经验。

临证治疗,必须做好笔记。要把患者的四诊情况,诊断、用药,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症状错综复杂,如何在这盘根错节的证情中,运用中医理论探寻疾病本质,从而确立治疗方案等,都要认真记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临证病案分析,典型病例讨论,书本精妙处,同道好经验,都要勤摘录,做笔记,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温故知新,随手拈来,时常会给你带来意外之喜。总之,学然后知不足,才能促使你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必然达到“灯火阑珊处’,反之不去学习,无知者无畏,终将害人害己,离医疗差错和事故就不远了。

再者是多领会。医疗经验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如脉象的滑涩、肤色的隐显、舌苔的厚薄润燥、小儿指纹的颜色深浅等等,都只有通过专心致志地观察、思考,才能领悟。同时,临证时如何知其常,达其变,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多领会不能不算是一个“诀窍”。如对失眠证的施治,初学者往往只知道用朱砂安神丸等镇静安神剂,或用养血安神之剂,虽都用的是安神治失眠之药,有的却收效甚微,甚至全然无效。这时,就需要我们初学者开动脑筋,深究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探讨更切合病机的治疗方法。因为失眠可因多种原因所致,如痰浊内阻,宜化痰和中,用温胆汤;因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者,宜用甲类潜阳,用珍珠母丸;因心肾不交者,宜交通心肾,用交泰丸;因心热移于小肠而失眠者,又宜清小肠实火,用导赤散。

再如,在处理出血性疾病时,单用止血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原因何在呢?原来,出血的原因很多,治法也不尽相同。如脾气虚“脾不统血”而出血者,应健脾益气以统血摄血,宜用归脾汤类;当瘀血停滞而引起出血时,应活血止血,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之属。前者是治气,因虚而补气益气;后者是治血,因瘀而用行血止血之法。

(三)病历医案勤整理

临证医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医病历。它是疾病发生、发展以及临床症状、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总结经验、检验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这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如果我们平时不去钻研医案,不重视写好医案,在看病的时候,上面写一些症状,下面写几味药,这样简单草率的做法,久而久之,成为习惯,见症用药,甚至光凭化验单用药,把中医固有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等特点,束之高阁,弃而不用,变成只要药物,不要理论。这样,不仅临床疗效提不高,即使看好了病,也不能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更谈不上如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了。

中医医案的写法不一,或繁或简,风格各异。好的医案应该融合理、法、方、药于一体,反映辨证论治全过程。医案要求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脉象、舌象等,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并据此立法、处方、用药。医案虽不求有症必记,但须突出有辨证意义的主症。有些古代医案每例仅寥寥数语,但却能画龙点睛,如实反映治疗过程和思路,如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也有些医案系追忆而成,并加评述,其特点是能展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和治疗心得,如喻嘉言《寓意草》。此类型的医案又兼有医话(医学随笔)的性质。近现代中医医案逐步汲取西医病历的长处,日趋规范化,但仍保持理、法、方、药齐备的特色,发挥着及时总结交流现代中医临证经验的积极作用。
在此,仅就中医门诊病案记录一般要求简述之。
……

如何写好医案?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初诊的医案尽可能写得详细些,发病的时间,简要的病史要记一下。例如名医黄文东的医案:“胸闷、心悸及早搏已二年,近一年来早搏频繁”。这样扼要的提一下,简单明了。

(2)叙述症状要具体,同类症状,尽可能放在一起。例如:“头昏耳鸣,心慌失眠,便秘,口干”,不要写成“头昏,便秘,耳鸣,口干,心慌”等。否则症状写得凌乱,层次不清,也会影响辨证时的思路。

(3)在辨证时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把症状写好后,作一个概括性的辨证分析,例如黄老医案把肝气病例归纳为“肝胃不和,痰湿交阻,通降失司”;把心悸病例归纳为“胸阳痹阻,气失宣通,络脉瘀塞,血流不畅”;另一种是把症状写一段,分析一段,例如肝气病例也可以这样写:“患者肝气郁滞,胃失和降,以致饮食甚少,时有嗳气,胃不和则卧不安,痰湿交阻,故舌苔厚腻,脉象濡滑,治拟调理肝胃而化痰湿,四七汤加味”。

(4)复诊时的医案,可以相对的简要一些。但对症状、辨证分析的变化,均应有所反映。例如初诊时“饮食甚少,时有嗳气,舌苔厚腻”,复诊时“胃纳略振,嗳气大减,苔腻渐化”,这样把服药后的变化情况都反映出来,有利于进一步辨证用药。如果在病机方面有变化,也应该写清楚。例如用了四七汤中的厚朴、半夏等温燥药,如果“苔腻渐化,舌尖红,口干欲饮”,可以说明“痰湿渐化,须防胃阴受伤。再拟调理肝胃,略佐清养胃阴。原方去厚朴、半夏加南沙参四钱、麦冬三钱”等等。

(5)在缮写医案时,还要体现中西医结合。例如心悸的病例,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并把心电图、胸透等结果都记录在医案中,这样更有利于搞好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和便于总结经验。

(四)总结经验常自省

总结临床经验,是不断提高诊疗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一次整理可收益不少;经过一次总结在认识上还会求得新知。因此,对于初初学者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我国古代的不少医家为我们作出了典范,如张仲景的《伤寒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就是一次大总结。前者,建立起六经辨证的纲领;后者,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这些独树一帜的辨证纲领,迄今仍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临床。至于历代名医的医案、医话,虽然文字简朴,但所涵的经验丰富,形式活泼,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过,初学者总结经验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病例积累较多的可采用论文式,将病因、症状、治则、疗效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某些比较突出的治验病例,可采用病案式,用短小简洁的文字来表达,但对疾病的演变过程及用药加减,治愈情况,都必须写清楚,使人看后能明白诊断和治疗的全部过程及治愈的关键所在。

有一点必须提醒:在总结成功的经验时,千万不要忘记反省自己临证时失败的教训!误诊、误治是任何临床医生都可能发生的事,不仅初上临床的医生如此,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同样也会发生。只不过失误的范围有大小、程度有轻重,失误后有易发现及时改正和不易发现不会改正的差别。从我国历代医籍中不难看出,中医并不讳言误诊误治。比方说在《伤寒杂病论》的六经部分398条原文中就有120余条谈到误治,误治条文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宋代医家许叔微撰写的《伤寒九十论》中记载了89个医案,其中误诊误治的病例就有31个之多。清代医家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曾举例说,叶天士将一例蓄饮呕吐当作肝胃不和“用泄肝安胃药年余,几殆”,薛生白则把一例“暑厥”误作“痰厥”治疗,所以他得出“夫叶薛为一代良医,犹不免有失,况其他乎(!)”的结论。因此,任何希望有成就的中医学者,都应该正视自己的过失,做到及时总结,不文过饰非,勇于自省,敢于自责,找出症结,避免重韬复辙。

总而言之,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总结正面的经验,同时也要不断地汲取反面教训。从本人和众多医家多年临床实践来看,及时对临床中的失误进行反思并汲取失败中的教训,对提高诊治能力更直接,也更深刻。而对误诊误治的逆向思维能力也是临床中医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2009-10-25 17:52 7楼
趣味性读物?
跟教材的差距在哪里?
面向医学生、专业人士,还是爱好者?
2009-10-25 19:50 8楼
不值得买!要买就应该买《黄元御医学全书》!须知黄元御是宋元以来唯一一个达到融会贯通的医家!
2009-10-25 22:59 9楼
此书有没有电子版的?先开开眼见。
2009-10-26 08:07 10楼
一是抓住要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万山磅礡,必有主峰”,“书帙九章,但挈一领”,为入门者指点迷津,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把握重点,攻破难点,解决疑点,突出一个“要”字。本丛书分《中医基础知要》、《中药方剂精要》、《中医临床备要》、《针灸推拿概要》和《脉学粹要三字经》等5个分册,每册所选内容不求全,唯求要点突出,足以使初学者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必需的中医药知识。在正文点评栏中,又用画龙点睛之笔,朱批要点,提纲挈领,让人一眼见底,及时受益。
二是摸索窍门,激发兴趣,事半功倍。中医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是一门妙趣横生的学问,并不是那么死板的如同嚼蜡式的“八股文”。如果你真心地想学习中医,只要你对本套丛书兴趣,她就能帮你找到一条轻松快乐的入门途径。本丛书内容丰富,浅显通俗,易懂易学。同时,力戒刻板式的说教,力求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插入趣味记忆法、技巧记忆法、有韵味的歌诀,或将能说明某个知识点的短小趣闻轶事、医事典故穿插其间等),以激发读者兴趣,帮助理解和记忆。本书把着眼点瞄准选书与读书的诀窍,理解与记忆的方法,识病与辨证的思维,立法与处方的技巧,常法与变法的融通,意在引导读者在拚弃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陈腐学习方法的同时,交给读者打开学习中医窍门的钥匙,通过轻松愉快的研习掌握新知,从理性思维中领悟真谛。
2009-10-26 08:13 11楼
任何行道中人都不能靠诋毁他人而获益!戒之!戒之!!
黄元御的书就是统领百家之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书吗?可惜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到这方面的评价——也许是孤陋寡闻吧!
⬅ 中医药如何走出生存困境 老茶馆 中医入门好读本:《中医诊法辑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