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六一汤

2011-08-27 07:52 楼主
黄耆六一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别名】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

【处方】黄耆(去芦,蜜炙)180克,甘草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治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疖,或病痈疽后而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黄耆六一汤--《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

【别名】黄耆汤、黄耆饮

【处方】黄耆(去芦,蜜炙)6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平补气血,安和脏腑。主治气虚津伤,肢体劳倦,口常干渴,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后生疮疖,或患痈疽之后而口渴;或卫虚自汗;或痔漏脓水不绝。

【用法用量】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黄耆饮(《证治要诀类方》卷二)。

【摘录】《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

黄耆六一汤--《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黄耆(半生,半蜜水炒)6钱,甘草(半生,半炙)1钱5分,人参1钱。

【功能主治】流注溃后,脓水出多,口干作渴,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黄耆六一汤--《外科精要》卷下

【处方】绵黄耆6两(用淡盐水润,饭上蒸),粉草1两(半生半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渴补虚,免痈疽。主治渴疾痈疽,溃后作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侵晨、日午以白汤调下;不应,作大剂,水煎服。古人号黄耆为羊肉,可见其能补也。

【摘录】《外科精要》卷下

黄耆六一汤--《直指》卷九

【处方】黄耆(炙)6钱,甘草(炙)1钱,白术3钱,白芍药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九

黄耆六一汤--《朱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黄耆、当归、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湿相搏,肌肉瞤动。

【用法用量】本方治上症,宜先服渗湿汤,次用是药。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冬葵子散 老茶馆 冬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