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正骨--福建

2009-10-11 20:20 楼主
陈氏正骨--福建
【发源地】:福建德化城东隆泰村
【家族姓氏】:陈氏正骨
【现从属主要医疗机构简介】:德化县医院
【简要历史沿革】: 在福建德化城东隆泰村乐陶人,有德化县一代中医骨科名医师陈祖德、陈侯科、陈阳春。他们父子祖孙世代献出一颗“救人善心”,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名驰遐迩。

【特色专长】:中医骨科
【代表人物简介】:陈祖德、陈侯科、陈阳春。
【常用自制制剂】:
【背景资料】:陈氏正骨

在福建德化城东隆泰村乐陶人,有德化县一代中医骨科名医师陈祖德、陈侯科、陈阳春。他们父子祖孙世代献出一颗“救人善心”,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名驰遐迩。

陈祖德(1841~1914) 乳名珪茧,字作忠,号兰春。生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父陈嘉音,又名行有,为县武生。母张氏桃娘,永春县苏坑人,出生于习武兼中医正骨之家,粗谙武术,精通正骨。张氏与陈嘉音结婚后,将娘家所学正骨医术传授于丈夫,夫妇互相切磋;医术精益求精,医疗效果很好,深受乡间邻里赞誉。祖德自幼秉承父母所传武术兼中医正骨,长成后武功、正骨医术尽皆通晓。

陈祖德幼时家贫,13岁即到窑场当杂工,有时割山笔出售,帮助家庭作辅助收入。稍长,即学习制瓷工艺,农忙种田,农闲业瓷,白天劳动,晚上习武。后来又学骑射,终以弓马之功考取武生,援例捐加千总,钦赐五品衔驻永春州(辖永春、德化、大田三县)城汛。祖德一生重视公益事业,乡里有事,不遗余力,甚得众望。他为人处事公正,乡里有忿争滋事,常请他出面以理调解,群众无不心悦诚服,遵从他的裁断。最可贵者是其为人治疗骨折疾患。凡有人不慎摔跌或其他事故挫伤骨折,不论早晚,随请随出诊,以救人治伤为己任。远方伤员登门求医,热情接待,认真诊治。且不收诊费,人以金钱财物相赠则致谢谢璧还,远途来医者兼以便饭相待。在任千总驻永春州城汛期间, 陈祖德日夜亲临其衙门求医者不可胜数,求医者不论乡人、商贾、同僚,一视同仁,给予义诊。有一次一位乡间缠足妇女腿骨摔折,伤势极重,疼痛异常,用轿抬至署门外等候诊治,不敢抬进署内,又未便惊动他,直等他办完公事回寓所才由差役禀知。这时伤者已疼得浑身冷汗,几乎昏厥。祖德对此极为惋惜同情。由是想到,“行医治伤救民与为官难以两全其美”,遂生隐退之念,于同治十三年(1874)辞官,回到乐陶故里,以正骨治伤救人为己任,兼设武馆教授拳法拳术。

陈祖德正骨医术高明,凡骨折伤患者就医,疗效好,复康快,不留后遗症。他的医术医德声名远播,泉州、厦门、永安及邻县永春、大田、永泰、仙游等地患者“不远千里”接踵而至,治后无不感恩戴德,众口咸钦。祖德的武功很好,臂力惊人,当年用的一把重120斤的大关刀,直保存至1950年代初,经由当时的隆泰小学校长周玉清出具借条,命师生扛至县展览馆展览,后交由县文化馆保管(今借条尚存)。祖德于民国3年(1914)辞世,年74岁。他一生行善,正骨医术世代相传。生前立下誓愿,要后代子孙效行他的医德,济世救人,不得违犯。高阳、乐陶《德化顶头陈氏族谱》赞曰:“学习武艺,早游泮池。例加品级,守汛得时。……济世所难,独在名医。祖传接骨,恩德迭施。四方急请,未尝延迟。骨碎能“补”。履险为夷。清风可挹,雅操自持。积德为本,遐迩名驰。”

祖德元配赖氏雪娘(约1847~约1893),三班龙阙人。继妻林氏芹娘(1860~1933)城关岳尾人。生5子2女。生前,他将正骨医术传给第五子侯科。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10-11 20:20 2楼
陈侯科(1879~1946) 字信及。
生于清光绪五年农历三月初五日,卒于民国35年元月初3日。他深得家传,亦精正骨,继承父志,医德可风。后来,他为了便利远途病员就诊治疗,于家庭设置简易病床,提供炊食具,免费解决远途伤病员与护理家属住宿之困难,对伤患者之关怀,可谓备至。凡经其治愈者感恩不尽。因此,声名远播,社会称誉,病者及部队、地方官员给予竖匾致谢谢表彰。民国时期有19路军某连长,手臂摔折,经其治愈后赠匾“华佗再世”。19路军362团卫生队长某,侯科传给骨科医术,赠巨匾“是我尊师”。永春县长王信岳、黄心田(德化城关凤池人)亦相继赠匾表彰称誉。1942年前后,侯科次子陈阳春兵役“中签”,时阳春已婚育,家庭负担重,如果应征,侯科年已六十有四,田间家务劳动难以负担,势必影响日常医务,遂雇人代征。未几又到签,众乡亲为顾全社会需要,使侯科免于家庭之重负,以利专心为社会伤患者治病,隆泰保13位甲长及保长、联保主任等一致联署盖章,向当时的县长申请给予陈阳春缓役。时德化县长卓高煊体察民情,顾全人民大众需要,特准其所请,并赠以“救世真心”匾额。以上匾额,皆于“***”祸劫中被毁。

侯科妻苏岁(1884~1961),城关宝美人,亦谙正骨。一生协助丈夫为人治病,关心疾患,不遗余力。陈侯科、苏岁夫妇,将正骨医术传与次子陈阳春。
2009-10-11 20:21 3楼
陈阳春(1918~2003) 乳名冬桂,字隆甲,

侯科次子,祖德第五孙。生于民国7年(1918)农历12月初3日。他从小随父母学得中医正骨,遵承祖训,对伤疾患者极尽关怀,四方急请未尝延误。年轻时以农瓷为业,农忙务农,农闲时设家庭作坊,从事陶瓷烧制,兼正骨医务。1958年应德化县医院之聘,任中医骨科医师。他医术高明,疗效显著,时晋江地区(今泉州市)卫生部门几次要调他到地区医院骨科任职,因德化县医院、县卫生部门与人民群众恳切挽留而未于赴任。

阳春为人敦厚,对疾患者态度和蔼,治疗认真细致,深受伤患者及人民群众赞誉。他在德化县医院一直工作到1983年(66岁)时才退休。退休后仍继续发挥余热,于隆泰居所接受部分伤疾者来诊。他一生接收治疗的伤疾者有德化及邻县永春、南安、晋江、泉州城区、安溪、仙游、莆田、永泰、尤溪、大田和永安、三明、邵武等县市,鸣谢谢锦旗挂满当时他所工作的德化县医院骨科诊室及隆泰本宅厅堂。1978年、1979年分别被评为德化县科技工作与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从事中医药工作30年”荣誉证书。陈阳春为政协德化县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福建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农历2月24日,陈阳春辞世,享年86岁。

阳春妻苏秋英(1917~1989),德化城关宝美人,生前长期协助丈夫为伤患者正骨,亦晓正骨医术。阳春不在家,凡来求医伤患者,均由她给予诊治,疗效无异。她又将正骨医术传授予长媳颜英知。颜英知,德化三班泗滨人,原为小学教师,曾在德化水口、隆泰小学等校任教,1976年随夫陈天锡调福建永安尼龙厂,1986年又随夫调福建厦门感光厂,1994年退休。她所到一地,凡有骨折患者求医,均于业余时间热情为其诊治。阳春又将正骨医术传授与第四子陈天来。1974年,天来随父到德化县医院工作,后任中医骨科医师。1988年秋,阳春又动员其第三孙子陈庆辉(天来子)考入福建中医学院骨科深造,1994年夏毕业分配于德化县医院骨科,现为骨科主治医师。

陈祖德中医正骨医术,承其母张氏桃娘由永春苏坑娘家传人本家,至今已历六世,家族成员参与骨科医疗工作者逾10人,济世扶伤救人不可胜数。
⬅ 牛氏正骨 老茶馆 吴忠张氏回医正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