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泻心汤

2011-08-26 21:36 楼主
甘草泻心汤--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甘草(炙.三钱),干姜(炮.三钱),黄芪(一钱半),黄连(一钱半),人参(一钱半),半夏(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医反下之,并自利,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安。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别名】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甘草12克(炙),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功能主治】益气和胃,消痞止呕。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伤寒论》

甘草泻心汤--《圣惠》卷十

【处方】甘草1两(炙微赤,锉),黄芩半两,黄连半两(去须),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木通半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中风下之后,日数多,腹中雷鸣,心下痞坚而满,干呕而烦,非是结热,是胃中虚气上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2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13 19:13 2楼
名称:甘草泻心汤

组成:甘草4两(炙),黄芩3两,干姜3两,半夏半升(洗),大枣12枚(擘),黄连1两。

出处:《伤寒论》。

功效: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狐惑病;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产后口糜,泻痢。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升,去滓,再煎取3升。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故君以甘草、大枣和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2.《医宗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芩、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3.《金匮要略释义》:湿热肝火生虫而为狐惑证,故宜清湿热,平肝火;由于虫交乱于胃中,又当保胃气,因人以胃

附注:《金匮》有人参三两。
⬅ 防己地黄汤 老茶馆 当归百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