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浅论猩红热【丹痧】

2009-10-04 03:51 楼主
猩红热,中医称丹痧,又称“烂喉痧”,西医称之为“猩红热”。多见于小儿,尤以2--8岁婴童多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
丹痧为传染性较强的急性热病。临床以高热,咽喉肿痛、腐烂,全身满布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疹后有脱皮为特征。本病发病较急,危害较大,传染十分迅速,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及时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则本病治愈亦很快。若治疗不及时,或延误诊断则有可能并发肾炎、风湿热、心肌炎等疾病,治疗十分棘手。
【诊断注意事项】
1.忌不了解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丹痧系因患儿感受痧毒疫疠之邪气而发病。所谓疫疠痧毒是引发本病的一种热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它存在于空气中及病人呼吸道中,一旦遇有合适的时机,如天气时令不正,该热不热,该冷不冷,或倒春寒季节,加上人体机体抵抗力较弱,便可侵犯体弱之人而发病。经呼吸道入侵咽喉部产生炎症及化脓性病变,然后进入血循环,引发全身毒血症而出现发热、出皮疹等全身症状。
2.忌不了解其临床表现丹痧起病较快,可突然发热,并且以高热为主,常持续在38--39摄氏度,重者可达40摄氏度以上,部分小儿会因发热较高而出现抽风。同时患儿伴有咽部不适、咽红、咽痛等,影响进食,扁桃体肿大、化脓。舌红苔白,继而脱苔而出现杨梅状舌。皮疹一般在发病的24小时内出现,先见于腋下、腹股沟及颈部,然后为躯干部,再遍及全身。皮疹为猩红色、针尖大小的皮丘疹,触之如鸡皮样感,压之退色。口唇粘膜无皮疹,在周围猩红色皮疹的衬映下,显示为苍白色,称之为“口周苍白圈”。在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处,皮疹较为密集,颜色深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形成一条深色的横线。称之为“痧线”,西医学上称之为“帕氏线”。发病一周后,开始脱屑,部分肢体呈大片脱皮,甚至呈手套、袜套状,脱屑后,无色素沉着,皮肤干净如初。
3.忌不知其诊断要点丹痧的诊断,一靠临床症状及特殊体征,如杨梅舌、口周苍白圈、痧线;二靠化验检查:西医学认为,本病为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属细菌性疾病。因此,其末梢血中,白细胞一般较高,其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要确定诊断,需作咽拭子培养,若A组β溶血性链球菌阳性,即可确定诊断。
4.忌不清楚与其他出疹性疾病如何区别小儿出疹性疾病较多,应掌握其特征加以鉴别。
(1)麻疹:麻疹热度较高,皮疹较多,亦有咽红、咽痛等表现与丹痧确有相同之处,但麻疹发热三四天,才出皮疹,且皮疹呈玫瑰色后转暗红色,疹粒较大,无“口周苍白圈”,但有麻疹粘膜斑,且为病毒性疾病,咽培养链球菌阴性,二者多有不同。临床细心观察,应可区别之。
(2)风疹:风疹虽与丹痧同有发热,同在一天左右出疹,但风疹病情较轻,发热亦轻。
其皮疹为淡红色,无杨梅舌、痧线及口周苍白圈等体征,临床亦不难区别。
(3)川崎病:川崎病与丹痧同有发热、杨梅舌、皮疹及大片膜状脱皮,但川崎病无丹痧的其他特殊体征,而常有眼炎及手足硬肿症状;其皮疹亦比丹痧少而轻,多在发病第三天才开始出皮疹,病程较丹痧长;青霉素治疗效果不好,故二者亦不难区别。
5.忌不了解其中医分期丹痧中医可分为三型,每型常见症状如下:
(1)邪侵肺卫型:发热骤起、头痛无汗、咽红咽痛,或伴有呕吐,皮肤潮红,可见隐约细小红点。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毒在气管型:壮热不解、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身起皮疹,色红如丹,重者如瘀斑瘀点,皮疹先由颈胸开始,然后布满全身。舌红呈杨梅舌,剥苔,脉数有力。
(3)疹后阴伤型:发热渐退,咽喉疼痛减轻,皮疹渐退,开始脱屑,伴见纳食少,大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临床检查禁忌】
忌不了解常规化验检查丹痧最常规检查为查血常规,其白细胞总数多增高,中性粒细胞亦增高。而咽培养中若培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再结合临床特征,即可确诊。
【治疗处方禁忌】
1.忌不知中药如何治疗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初期邪侵肺卫型,治以辛凉解表,清热利咽。主要中药有连翘、浮萍、荆芥、射干、马勃、蝉衣、葛根、牛蒡子、甘草等。若呕加竹茹;头痛重加僵蚕。中期毒在气营型,治以清气凉营。主要中药有生石膏、薄荷、连翘、生地黄、丹皮、赤芍、黄连、栀子、竹叶、元参、白茅根、芦根等。若疹出未透,虽壮热但少汗,可去生石膏、黄连、栀子,加浮萍、淡豆豉以促疹外达;若大便秘结、口臭,加大黄、元明粉以泻火通腑。后期疹退阴伤型,治以养阴清余热。中药常用沙参、麦冬、天冬、石斛、元参、芦根、桔梗、地骨皮、银柴胡、甘草、麦芽或神曲。
2.忌不知西医如何治疗西医治疗猩红热,首选青霉素,一般多采用静脉注射,每日3--5万U/kg体重,以7--10天为一个疗程。若青霉素过敏,可换红霉素类药,口服与静点皆可,一般早期急性多采用静点,后期采用口服。
3.忌不知本病的外治法患本病在服药同时,应配合外用药效果更好,如使用锡类散、珠黄散、双料喉风散等药,吹于咽喉部,直接作用于咽喉部,以清热解毒。
在发热、咽痛时,可以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在脱屑期间,可予炉甘石洗剂外涂皮肤,以减轻瘙痒。
4.忌不知能用何种中成药本病在发热期可酌情选用银翘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金果饮、金嗓子喉宝、双花口服液;发热重者,也可酌加牛黄清热散、紫雪散、安宫牛黄丸等清热泻火之剂。
在后期应重在调脾胃清余热,若伴有少许咳嗽,可用养阴清肺丸,配合健脾消食丸等。
【医嘱禁忌】
1.忌不知发热护理在小儿发热时,一定要多给小儿试表,掌握其体温的随时变化;多饮水,保持体内的水分;及时应用退热药,在体温持续38.5摄氏度以上时,每4小时应用一次退热药,可多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在小儿高热、无汗情况下,可采用物理降温的办法,如酒精擦浴、温水浴、冰枕等。
2.忌不知本病饮食调理患本病期间,饮食宜清淡,尤其在发热时,更应以流食、半流食为主。少吃或不吃油腻之食物。即使发热已退,仍应坚持数日不食鸡鸭鱼肉等厚味之品,否则,极易引起病情反复。
3.忌不知患本病2周后要查尿本病为链球菌感染所致。部分病人感染链球菌后,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最后免疫复合物附着于肾小球上而产生肾炎,此时间约2周左右。因此,患猩红热或扁桃体发炎的病人,二周后一定要查尿。以查看其肾有无损伤的情况,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10-04 18:07 2楼
这个病现在还有吗?
好像在城市里已经见不到了吧。
有没有人治过,来给说说看
⬅ 关于小儿急惊风刍议 老茶馆 【清杰居士】医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