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探讨之崩漏案两则

2009-09-28 17:06 楼主
案例一:
患者姜××,女,成。崩漏下血两个多月。面色皓白无华,神疲乏力,食纳几废,经血淡而兼有血块,腹部冷痛,口苦尿黄,肢厥苔黄,脉沉细而涩。多方求医不效。某医始见其腹部冷痛,予胶艾四物汤而崩血反剧,继见其口苦口干,舌苔黄,而认为系血热妄行,予清热泻火之剂而腹痛如绞,且崩血不减;不得已,易医治之。医云:脾不统血,予归脾汤治之,不效,又以升阳举经汤加棕炭治之,仍不效。请根据案例提供的四诊资料及前医的治疗结果谈谈你对此案的看法,写出相应的病机、治法、方药。
案例二:
患者李××,女,成。突然经血大下,血块甚多,面色皓白无华,气短息微,腹胀腹痛,苔黄干,大便秘结,数日未行,脉沉滑数。经数医治疗无效。某医始以独参汤治之不效,继以收敛固涩之法治之,仍无功。乃易另一医治之,医云:血热兼有瘀血所致,急予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法治之,3剂后,诸证不减。不得已,至某院妇科诊治,查血色素5克%,输血500毫升,并配用其他西药三天仍不效。请根据案例提供的四诊资料及前医的治疗结果谈谈你对此案的看法,写出相应的病机、治法、方药。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9-28 17:13 2楼
欢迎诸位各抒己见,踊跃探讨。参与者都有鲜花相送。
2009-10-02 13:28 3楼
此案贴出四天竟无一人发言,使我大失所望。是案例简单不屑一论还是案例复杂难以下手?我觉得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对于高手来说觉得案例简单不屑一论,况且是纸上谈兵没啥意义不愿意说。对于普通者来说觉得案例复杂无从下手,想说而不敢说恐怕自己的诊断与原案不合而被别人笑话。其实这两种人的想法都不正确。对于高手来说,这是您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您的演说使您的经验得到了分享,无形中在论坛增加了威望,树立了高大形象而被人拥护爱戴。对于普通者来说通过探讨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这个活动对论坛对自己都是有益的,这样的好事大家何乐而不为呢?在这方面我们论坛的版主、讲师及有临床经验的医生要其带头作用,为了论坛的兴盛我们每位岐友都要尽职尽责。
2009-10-02 13:40 4楼
案例诊断提示:从案例提供的四诊资料来看。病机为寒热虚实夹杂证。治疗显然不能纯补虚,纯泻实要寒热虚实兼顾。但这四者孰多孰少是组方的关键,是疾病有无效果的重点。
2009-10-04 22:39 5楼
呵呵!诚管激动了……
我觉得还是题目有点难吧,再加上过长假心思跑远了
我说几句,因为对妇科实在陌生,选药用方可能不着边际,献丑如下:
第一案病漏下日久达两月,揣摩案中文字,似属因实致虚,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其热属无形,其实乃瘀滞,可以考虑用黄连阿胶汤+桂枝茯苓丸;
第二案病暴崩,案中未明言但想来不过一二天事,细味原案,似指有实热蕴蓄下焦,暴崩又致气血大亏,可以考虑用当归补血汤(或圣愈汤)+桃核承气汤。
真让我遇见病人,恐怕我这方子还真是开不出手
2009-10-09 16:29 6楼
我把此帖顶起来供大家继续探讨。病案探讨相当于临床演习,只有参与这种演习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
2009-10-09 17:38 7楼
才发现这个帖子,随便说说吧。
第一例,个人认为非寒症,尽管有小腹冷,应该是气滞血瘀,阳气不达,也可能是冲任不固,阴损及阳。从口苦,尿黄考虑应属于肝火,肝旺疏泄太过,导致崩漏,火旺灼血为淤,随下血日久,虚证已显,表现出了虚实夹杂症。治疗当攻补兼施,用药当兼顾兼症,比如大剂量仙鹤草,血余炭能补虚止血活血,阿胶能补血止血,白芍能补血凉肝敛肝,桑叶能养阴清热止血,具体方剂基本围绕肝旺以及血热,兼顾瘀血以及脾虚,个人观点。
第二例,突然发病,必有诱因,找出诱因针对治疗为上策,从目前资料看,属于气滞血瘀热结,用独参汤容易助热,收涩容易敛邪,均不为首选,行气活血虽然对症,但对于暴崩病人实为不妥,所以比较棘手,但还是上例的那几点,选药用兼顾兼症的多可以解决矛盾,记得在我的用药心得里面提及过那几种药,仙鹤草,血余炭,乌贼骨,桑叶等,本例治疗思路以凉血止血为主,活血扶正为辅。个人观点,望斧正。
2009-10-09 19:01 8楼
一病例,乏力虚弱加淤血口苦。是虚实皆有,当分治之。以虚为主,用理中类,黄土汤,小腹冷用附子,口苦用黄芩,瘀血用元胡,蒲黄。
二病简单,大便不行,先通大便,何况脉象沉而滑数??
2009-10-11 20:17 9楼
谢谢诸位的参与,现在公布原案的治疗结果,如有异议欢迎继续探讨。
案例一:
患者姜××,女,成。崩漏下血两个多月。面色皓白无华,神疲乏力,食纳几废,经血淡而兼有血块,腹部冷痛,口苦尿黄,肢厥苔黄,脉沉细而涩。多方求医不效。某医始见其腹部冷痛,予胶艾四物汤而崩血反剧,继见其口苦口干,舌苔黄,而认为系血热妄行,予清热泻火之剂而腹痛如绞,且崩血不减;不得已,易医治之。医云:脾不统血,予归脾汤治之,不效,又以升阳举经汤加棕炭治之,仍不效。求治于余。审视其证,面色皓白无华,神疲乏力,食纳几废,经血淡而兼有血块,腹部冷痛,口苦尿黄,肢厥苔黄,脉沉细而涩。证脉合参,诊为寒热夹杂,虚实并见,脾不统血之证。因思李翰卿先生曾云:虚实、寒热夹杂证的处理最难,难的是如何处理寒、热、虚、实的比例关系和如何分辨它们的多少。他说:衡量寒热多少的方法,一般可采用症状、舌象、脉象对比法,即脉象为热者为热多寒少,脉象寒多者为寒多热少,脉象虚多者为虚多,脉象实者多为实多。余宗其意,予黄土汤加味。处方:伏龙肝30克(另煎),阿胶10克(烊化),黄芩9克,生地9克,白术9克,附子9克,甘草6克,炒灵脂6克。药进2剂,果然崩血大减,继服8剂,崩血停止,食纳大增,腹痛消失。
2009-10-11 20:20 10楼
案例二:
患者李××,女,成。突然经血大下,血块甚多,面色皓白无华,气短息微,腹胀腹痛,苔黄干,大便秘结,数日未行,脉沉滑数。经数医治疗无效。某医始以独参汤治之不效,继以收敛固涩之法治之,仍无功。乃易另一医治之,医云:血热兼有瘀血所致,急予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法治之,3剂后,诸证不减。不得已,至某院妇科诊治,查血色素5克%,输血500毫升,并配用其他西药三天仍不效。因思其证,面色皓白,气短息微,可谓之虚,虚者当补,然前医屡用补益而不效。腹胀腹痛,舌苔黄干,大便秘结,可谓之实,实者当泻,然前医曾以寒凉而无功,余久久不能决断,偶忆李翰卿先生曾云:虚实夹杂难断其比例者,当求之于脉。思之,本病脉见沉滑而数,沉滑而数之脉为实为热,故此证乃实热所致。实热者,为什么清热凉血而不效?乃但清热凉血而未通腑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实热炽盛者,多见吐、衄、下血、崩漏,故必通腑始可有效。处方:生地9克,丹皮9克,黄芩9克,香附9克,木香6克,大黄4克。服药1剂,经血即止。
2009-10-11 21:49 11楼
虚实兼顾,攻补兼施,确为高手!只是“症”与“证”之间的怎样才能做到统一合理,请不吝赐教
⬅ 痛经 老茶馆 速效痛经散治疗痛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