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历代注家们

2009-09-08 01:12 12楼
张琦(公元一七六四年至一八三三年)初名翊,字翰风,号宛邻,江苏阳湖人,张惠言之弟。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三年,年七十岁。嘉庆十八年(公元一八二二年)举人。历知章丘、馆谷等县。善医术,民有病者,设局自诊之。琦工诗词古文及分隶,尤精舆地之学,与兄惠言齐名。著有《宛邻诗文集》四卷,《战国策释地》二卷,《素问释义》十二卷,均《清史列传》及《立山词古诗录》等,并传于世。

清代著名医学家张琦,江苏阳湖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即1764年),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享年七十岁。嘉庆十八年中举,以誊录议叙知县。嘉庆十九年至道光三年,主要奔走于河北、京师一带。道光三年,发山东,署邹平县。道光五年,补馆陶,在馆陶八年,卒于官。为官期间,“政绩尤著”,“民爱戴之”。

张琦,初名翊,字翰风,江苏阳湖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医学著作主要有《素问释义》十卷,《本草述录》六卷,并对《庄氏慈幼二书》做了批注。

关于张琦生卒年代及里籍,各种资料记载互有出入,今结合有关资料,加以考证,并对其生平作一概述。

1 里籍考

《清史稿·列传·循吏三》之《张琦传》载:“张琦,初名翊,字翰风,江苏阳湖人。……琦少工文学,与兄编修惠言齐名” [1]13 054。详张惠言官居翰林院编修,故称编修惠言。《清史稿·列传》之《张惠言传》载:“惠言,江苏武进人” [1]13 241。张琦与张惠言兄弟二人俱为清朝名流,然两传所记二人里籍不一,一为阳湖,一为武进。

考阳湖位于江苏武进县东五十里,近阳山,北承运河,南流入太湖,故名阳湖。清代武进与阳湖两县并为江苏常州府治,民国时期废府,以阳湖并入武进,属江苏常道。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地图看,阳湖、武进二地名俱存,从现在地图上看,仅有武进,而无阳湖。可见,两县毗邻,时有分合,故有二人里籍不一之记载。

2 生卒年**

关于张琦生卒年代,主要有3种说法:一为生于1763年,卒于1833年,见《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册》[2]等;一为生于1763年,卒于1832年,见于《中国历代医家传录》[3]656等;一为生于1764年,卒于1833年,见于《近三百年名家词选》[4]等。据《清史稿·列传·循吏三》之《张琦传》:“道光三年,发山东,署邹平县。……五年,补馆陶。……馆陶地斥卤,……琦精求古沟防及区田法试行之,未竟,病卒。”又云:“在馆陶八年,民爱戴之。”详此传虽未言及张琦之生卒年代,然据“道光五年补馆陶”、“在馆陶八年”、“卒于官”等文可推知张琦约卒于道光十三年。

《馆陶县志》载:“张琦,道光三年,历宰邹平。道光十二年三月十二曰卒于官,年七十”[3]656。确切地记录张琦卒于“道光十二年三月二十日,年七十。”

然考《伤寒悬解后序》,序末落款“道光十二年秋八月阳湖张琦” [5]423,又《四圣心源后序》序末落款“道光十二年冬十一月阳湖张琦” [5]774,及《庄氏慈幼二书》序末落款“道光十二年六月阳湖张琦” [6],据此三序则《馆陶县志》所载张琦卒于“道光十二年三月二十日”可能有误。

据《伤寒说意跋》赵汝毅云:“壬辰冬,谒张翰风夫子于陶署。语及岐黄学,夫子曰:昌邑黄坤载先生医术,仲景而后一人也。乾隆间,四库馆中校纂诸臣知医者寡,故其书虽已著录而卒未大显。子其为我访求未刻之书以来,毅识之于心不敢忘。盖是时夫子已刻黄氏书四五种,凡数十万言矣。次年毅设账济南,以语陈孝廉元圃,元圃谓其友宋君有黄氏《伤寒说意》钞本,因走借观。书未至而夫子没,哲嗣仲远复申夫子遗命,求黄氏之书,一为《周易悬象》,一为《四圣悬枢》,一即《伤寒说意》也。然毅既以此书寄仲远,值夫子柩将返丧,至无以为旅资,且行李已首途,故仲远谆谆以改抄相属,毅诺之” [5]716。“壬辰冬”即道光十二年,据此跋,张琦亦当卒于道光十三年。前文已言,张琦为嘉庆十八年(1813年)举人,五十岁后始为吏。据此可知,张琦1813年约为五十岁,以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计,张氏约享年七十岁。此与《馆陶县志》记载“年七十”相符。

古人计算年岁均以生年为一岁,张琦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若以享年七十岁计,张氏当生于乾隆二十九年,即1764年。

3 生平概述

关于张氏生平,各种资料记载不一。《清史稿·列传·循吏三》之《张琦传》云:“张琦,初名翊,字翰风,江苏阳湖人。嘉庆十八年举人,以誊录议叙知县。道光三年,发山东,署邹平县。抵任,岁且尽。阅四百七十村,麦无种者。即申牒报灾,亲谒上官陈状。破成例请缓徵,因邹平得缓者十六州县。民失物,误讼邻邑长山,归狱于琦。琦曰:‘汝失物地,大树北抑大树南?’曰:‘树北。’琦曰:‘若是,则我界也。’民愕然,曰:‘诚邹平耶?即不欲以数匹布烦父母官。’持牒去。后权章丘,邹平民时赴诉,琦曰:‘此于法不当受。’慰遣之。章丘民好讼,院、司、道、府五府吏皆籍章丘,走书请托,掎摭短长。琦任岁余,无一私书至。结案二千有奇,无翻控者。五年,补馆陶,会久旱风霾,麦苗皆死,饥民聚掠。琦祷雨既应,严捕倡掠者。廉得富家闭粜居奇状,按治之,民大悦。乃请普赈两月。馆陶地褊小,赈数多邻邑数倍,大吏呵之。寻有诏责问岁饥状甚切,乃按临灾区,民迎诉赈弊,惟馆陶得实。始劾罢他邑令,厚慰琦。士有讼者,阅其辞不直,则曰:‘课汝文不至,讼乃至耶?’先试以文,不中程,责后乃决事,士讼遂稀。馆陶地斥卤,不宜谷,又卫水数败田。琦精求古沟防及区田法试行之,未竟,病卒。”又云:“在馆陶八年,民爱戴之。理讼不待两造集,即决遣之。以其辞质后至者,莫敢狡饰。有疑狱,亦不过再讯。胥吏扰民,必严论如法。然筹其生计必周,故无怨者。”又云:“琦少工文学,与兄编修惠言齐名,舆地、医学、诗词皆深造。五十后始为吏,治绩尤著。”

《武进阳湖县合志》载:“字翰风,阳湖人,兄惠言。琦嘉庆癸酉(1813年)顺天举人。历官山东,邹平、章邱知县,补馆陶。精医术,治县时,值大疫,全活甚众” [3]656。

《清代七百名人传》载:“张琦,字玉可。……琦善医术,民有病者,设局自诊之” [7]。

《中国医籍提要》载:“张琦,字翰风,号宛邻” [8]。另外,张琦为其女张纬青之诗稿集《纬青遗稿》之刊刻,曾有《序》附于其书前。《序》中述及一段张氏经历,云:“吾第三女纟册英,字纬青,既殁之六年,其弟■孙裒其遗稿,订其讹误,缮写成帙。……岁甲戌(嘉庆十九年,即1814年)九月,余自豫返里。纟册英年十九,出诗词请益,行间有奇气,甚异之。其年十月,余仍游豫,转至京师,凡十余年不得归。……道光癸未(道光三年即1823年),余以知县分发山东,明年甲申眷口自南来,而纟册英以其年七月病殁,年甫三十” [9]。

据以上资料,张琦初名翊,字翰风,又字玉可,号宛邻,为江苏阳湖县人。少工文学,与兄编修惠言齐名,精于诗词、地学、医学。嘉庆十八年中举,以誊录议叙知县。嘉庆十九年至道光三年,张氏主要奔走于河北、京师一带。道光三年,发山东,署邹平县。道光五年,补馆陶,在馆陶八年,道光十三年卒于官。张琦为官期间,“政绩尤著”,不仅断案公正,令民信服,而且重黎民疾苦,爱民如子,在大疫之年曾设局亲自为百姓诊病,“民爱戴之”。
2009-09-08 01:12 13楼
内经历代注家们:胡 澍
胡澍一、[清]字亥甫(一八二五至一八七二),一字丹伯,号石生,安徽省绩溪县人。咸丰九年(一八五九)举人,官户部郎中。工篆书,得秦、汉人遗意。亦能画梅。卒年四十八。《昭代尺牍小传续集》

二、[清]字南山,安徽省怀宁县人。工山水。《怀宁县志》

三、胡澍(1825-1872年)清代医家。字荄甫,又字甘伯,号石生。绩溪(今安徽省绩溪县)人。咸丰九年(1859年)举于乡,后捐升郎中,分发户部山西司。因中年多病,后弃仕从医。撰《黄帝内经素问校义》(1872年),对《素问》中某些字词、文句难解者予以训释。
2009-09-08 01:13 14楼
对胡澍校勘《素问》的方法研究



关键词:胡澍 《素问校义》 校勘

胡澍,字荄甫,一字甘伯,号石生,安徽绩溪人。生于清·道光五年,卒于同治十一年,终年48岁。曾从师学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顾炎武《音学五书》、江永《四书切韵表》诸书,通声音训诂之学。后见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之书,益笃嗜之,昼夜玩索。中年多病,因治医术,撰《素问校义》。惜其寿不永,草创未就,仅编撰了39条,义例略如王念孙之《读书杂志》。

因清**据之风盛行,故胡澍于《素问》校勘用力最勤,共有校文21条。其不仅校勘了“宋本”,而且旁及全本、熊本、藏本。胡氏不仅校勘了《素问》经文,而且对林亿的“新校正”也偶有勘校。

胡澍校勘《素问》的方法,涉及到了以异本相校、以本书自身内容相校和运用推理的手段而进行勘校的方法,即近人陈垣先生所言之“四校法”中的对校法、本校法和理校法。其中胡氏以理校法、本校法为主,间有使用对校法的。

对校

对校是以异本相校,即运用《素问》之不同版本互校的方法。胡澍以“宋本”为祖本,以熊氏本、道藏本为参校本,通过各本对校,发现版本间存在的异文。如《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素问校义》曰:“‘恬惔’,元·熊宗立本、明道藏本均作‘恬憺’。”又如《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必温病”,《素问校义》认为是“写者误倒也”。曰:“从熊本、藏本乙正。”此类校文,《素问校义》共出3条。

本校

本校即以本书自身内容校勘。《素问》虽文出多人之手,又非成书于一时,但其中的文句、语法、用韵等,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胡澍充分利用文义相关、结构相对及文辞押韵等特点,参考本书前后内容及王冰注文勘定正文。

1.参考本书前后内容或王冰注文勘定正文。如《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而熊本、藏本“生长”作“长生”。《素问校义》曰:“作‘长生’者,误倒也。注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谓四时之生长收藏。’是正文本作‘生长’之明证。下文亦曰:‘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此条校文,胡澍既据王冰注文校,又据本篇前后经文校。

2.据文义相关、结构相对、文辞押韵订正谬误。

据文义,如《上古天真论》:“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素问校义》曰:“‘以耗散其真’与‘以欲竭其精’句义不对,则皇甫本,作好是也。‘好’读‘耆(嗜)好’之‘好’,‘好’亦‘欲’也。”

据句例,如《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邪?人将失之邪?”《素问校义》曰:“‘人将失之邪’当作‘将人失之邪’。下文曰:‘人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征四失论》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邪?’与此文同一例。”又如《金匮真言论》:“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而藏本无“也”字。《素问校义》曰:“上文‘是以知病之在筋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下文‘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句末皆有‘也’字,不应此句独无,藏本脱。”

据对文,如《四气调神大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而熊本、藏本“若匿”作“若匪”。《素问校义》曰:“高诱注《吕氏春秋·论人篇》曰:‘匿,犹伏也。’《经》以‘匿’与‘伏’并举……其为‘匿’字无疑。”又曰:“‘若有私意’当本作‘若私有意’,写者误倒也……‘若私有意’、‘若已有得’相对为文,若如今本,则句法参差不协矣。”

据韵例,如《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校义》曰:“‘阴阳之征兆也’,本作‘阴阳之兆征也’。上三句‘下’、‘女’、‘路’为韵……下二句‘征’、‘始’为韵。”

胡澍运用本书自身内容校勘,共出校文8条。此法的运用,说明胡澍不仅对经文前后内容非常熟悉,而且对经文的用韵及篇章结构也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理校

理校是在无别本或他书可校的情况下,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时,而采用的方法。古医籍校勘在据理而断是非时,主要是根据文理和医理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判断。胡澍精研经学,具有深厚的小学功底,然而对医学却涉入不深,所以其校勘多从文理入手。

1.据文义校勘误字,如《四气调神大论》:“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素问校义》曰:“此言圣人顺于天地、四时之道,故身无病,无取于奇病也……‘奇’当为‘苛’字,形相似而误。”

2.据训诂判断正误,如《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王冰注曰:“夫人之身,常偏汗出而润湿者,久之偏枯,半身不随。”林亿《新校正》曰:“按‘沮’《千金》作‘祖’,全元起作‘恒’。”《新校正》对此并未作取舍。《素问校义》曰:“王本并注是也。《一切经音义》卷十引《仓颉篇》曰:‘沮,渐也。’《广雅》曰:‘沮,润渐洳湿也。’《魏风》:‘彼汾沮洳。’毛传曰:‘沮洳其渐,洳者王制,山川沮泽。’何氏《隐义》曰:‘沮,泽下湿地也。’……孙本作‘祖’,乃偏旁之讹。全本作‘恒’,则全体俱误矣。”

3.据古音定夺是非,如《四气调神大论》:“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沈。”《新校正》曰:“详‘独沈’《太素》作‘沈浊’。”《素问校义》曰:“‘独’与‘浊’古字通。《秋官序》:‘官壶涿氏。’郑司农注:‘独读为浊。’又蝈氏疏:‘独音与涿相近。’书亦或为‘浊’,然则,‘独沈’、‘沈浊’义得两通。”

由于胡澍的文字、音韵、训诂功力扎实,所以其非常善于运用据理推断的校勘方法,胡氏利用此法共出校文11条。

当然,上述几种校勘方法,胡澍并非独立使用。有时为了强化论证的依据,多种校法混合使用,即多法合校。如《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校义》曰:“‘春必温病’于文不顺,写者误倒也。当从《阴阳应象大论》作‘春必病温’。”此为采用本校法。胡澍又曰:“从熊本、藏本乙正。”此又为以对校法相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李怀之
2009-09-08 01:14 15楼
内经历代注家们:姚止庵
内经历代注家们:姚止庵



《素问经注节解》简评
作者:孟繁熙
《素问经注节解》系清初姚止庵撰。止庵于明亡后弃儒治医,医药之书靡不研求,尤殚精《灵》、《素》。《节解》以王冰注为底本,参以宋之《新校正》,复以张景岳、马元台诸家注而参断之。对王冰注本作了适当的改编和节略,斟酌损益,以畅王氏之不足,既发皇经义,又联系实际,余多受启发,兹爰述数端,以教正于同道。

慎思明辨,切中经旨

《内经》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旨义深邃,历代有关著述颇多,诸家注各有阐发。面对先贤之说,姚氏采取了审慎抉择的态度,既不一味盲从,也不一概否定,而是实事求是地评判得失,是即是,非即非,择善而从,关键是要符合经旨本义,从而熔为自家之说。如《痹论》中“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王冰注:“尻以代踵,谓足挛急也;脊以代头,谓身卷曲也”。王注实误,与“善胀”之状不合,即使马莳等人的注释虽无大误,亦语焉不详,使学者不知所从。姚氏云:“尻以代踵二句,语意奇妙,盖状善胀之形容也。凡人之气,上至头,下至足,运行不息,则折旋任意,俯仰自如。今邪著于肾,气闭不行,一身尽胀,但可坐而不可行,但能俯而不能仰,如踵以尻,而头以脊也,善胀之状,乃至如此。”这里姚氏既弄清楚了肾痹的症状,又指出了肾痹的病机是“邪著于肾,气闭不行”,肾为水火之脏,肾阳不足,则气不能化,所以水道不通,溢而为肿,故治水肿必先治气,若气不能化,则水必不利。惟下焦真气得行,始能转化,下焦真水得位,始能分消。姚注使学者在临床上容易与经文对照理解,这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内经》对消渴、消瘅的论述非常丰富,涉及病因病证诊断治疗各方面。如《通评虚实论》中有以脉断虚实预后的论述云:“消瘅虚实如何?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不可治。”姚氏解释说:“王注既与经文之意相左,其误已明,而《新校正》引诸家之言,亦无决断。窃谓瘅者热也,消者渴也,消本于热,故曰消瘅也。消瘅之病,实火者少,虚火者多,其原起于肾亏无水,津液枯槁,欲得外水以自救。脉实,大病虽久而可治者,火近于实,非尽水亏,故云可治;脉小坚而且悬绝者,明属真水干槁,故病愈久愈不可治也。王氏泛论固非,并云可治者,亦非,元方所论脉法,虽合经意,然亦无所发明也”。这里对三家注都作了评判,指出诸家或泛泛而论,或囿于成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火实水亏与真阴干涸两者在层次上—轻一重,在预后上判然有别。前者非尽水亏,故可治。后者根本已亏,故不可治。博洽明快,使学者读后倍感清晰,精切有理。

《病能论》有“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一段黄帝岐伯问答,王冰注文颇有支离不通之感,即张景岳、马元台及后来的张隐庵诸家注亦未明确。姚注云:“心无所慕,则情无所锺,坦然而卧,帖然则安矣。……卧不即安,皆情有所倚之为害也。是故欲保命者,先须却病;欲却病者,须断妄想;欲断妄想,先用清心。心清则妄去,妄去则神定,卧云乎哉。”姚氏先引《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之文,以经解经,接着阐述了不得卧的原因在于欲望,在于心不清,在于心不安,注文有理有据,层层剖析,绝不空泛,又切近经旨,符合实际,于临床大有裨益。

厚积薄发,迭出新见

姚氏既勤学不息,又笃于实践,强调学用结合,他精研经典,对《内经》尤钩深研赜,析疑启奥,多有新见。如《厥论》中有关厥证的论述,指出:“厥凡三义,一谓逆也,诸凡言厥逆是也;一谓极至也,……热厥寒厥,盖言寒热之极也;一谓昏迷不省人事也,本篇之言阴盛阳乱是出。乃世之云厥者,止以手足逆冷,不知人事为言,合之经旨偏矣”。厥证虽繁,要不出姚氏之论。又如《阴阳别论》中有关“阴阳结斜”的阐释,诸家注令学者茫然不知所云。姚注“夫斜犹偏也,偏于阳则热,偏于阴则寒,而其气之所结,或偏于阴,是多阴而少阳,为阴寒之凝结,名为石水”。令人耳目一新。

姚氏阐扬《内经》治则,更是新见迭出,如《阴阳应象大论》中“中满者,泻之于内”,各家或注消除,或注泻下。姚氏云:“潜消默运,是谓泻之于内也。……盖中满者只在上中二焦,其云泻者,不过调而利之,非若治肠中坚实者之以攻下为泻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同居中焦,若脾胃失和,水湿不得运化,壅塞中焦,潜消默运,除湿祛痰,调理气机,实得经文奥旨。又如《阴阳应象大论》中的“血实宜决之”,姚注:“决宜兼内外言,……至若外而痈疽之实热者,须针割以破其毒;内而阳盛之血热,或蓄瘀作疼,急宜攻下以去其实,皆决之之谓也”。他把血实的范围明确为痈疽、热毒、蓄瘀,可谓发前人所未发。再如《阴阳应象大论》“气虚宜制牛引之”。注家或语焉不详,或作导引按摩。姚云:“《甲乙经》‘制牛’作‘掣’,良是。掣者,以手牵物也。盖气实则宿于丹田,虚则浮而逆上……掣引二字妙甚,如敛而降之以保肺,或温养中宫以培母,或滋补肾阴以归元,委婉调摄,使浮动之气,顺而不逆,其掣引之意乎!”运用校勘之学,阐发意蕴,不但识见高明,切合经旨,且大大有益于临床实践。又如《脏气法时论》中“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气句”,历代医家既有阐发,也有争论。姚谓:“燥则津液枯,腠理闭,上下之气不通矣。然欲开而通之,非辛不可,辛走肺,肺为肾之母,降下之令操焉,母得益,自能养其子,于是腠理开,津液至,气自通而燥自润矣”。千百年来,均以辛味“能散能行”,即发散解表,行气行血。“辛润”之说,多无阐发,姚注从五脏生理及其关系着眼,发明辛开肺气,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肾之燥从而得以滋润。这是对《内经》辛润说最精辟的阐述,同时也对我们临床治疗肾病的思路,以有益的启迪。

(注:本文引文均自《素问经注节解》,清·姚止庵撰,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


东平县中医院(山东,271500) 孟繁熙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8月18日 04:30pm 时添加 -=-=-=-=-
张序余见徐文长自作传曰∶“余读旁书,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若黄帝素问诸编,倘假以岁月,更用绎,当尽斥诸注者谬戾,标其旨以示后人。”似文长于素问尤自信而深奇。后见其评释,语意皆从文章起见,犹落词人见解,其中精理妙义,若未之透彻也。今见吾友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其沉酣于轩岐篇帙中十有四年,凡经注之赘词错简,赝笔肤言,簸之扬之,去其糠秕,淘之汰之,弃其砂砾,真能劈开混沌,嚼碎虚空,如涤灰湔发,条条见颖,如利针刺肤,点点见血,诚洞体之神匕,见垣之妙睫也。盖止庵原为艺林巨儒,文飞将,别游戏于岐黄间。在常人视之,谓儒作医,菜作齑,易若反掌,而孰知其研究此理,不厌精微,不替寒暑,止庵之用心可谓至矣。宜其举以治病,弃人之所取而取人之所弃,恒立决于一诊间也。今其书具在,无论世之业医者,目不识脉经本草,药不辨佐使君臣,庸庸者流,无足与言痛痒。即前此诸名宿如马元台、王曰逵、张景岳之为注解,较之止庵所言,略者详,疑者晰,博洽明快,何异去幽暗而睹青天,今而后人人可以读内经矣。余非能医者,然能知医。止庵之为医,固不以余知为幸,而余知止庵医解将见于天下,直为后人幸。止庵其殆内经之朱考亭乎,惜乎徐文长不及见也!
时康熙岁次己未十月同学弟剑南张岱拜撰


《素问经注节解》,清,姚止庵,公元1644-1911年 中医古籍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8月18日 04:31pm 时添加 -=-=-=-=-
自序
内经素问之创自轩岐也,王太仆注解于唐,高保衡、孙兆、林亿校正于宋,咸谓灿然明备矣。然而后人见 之不敢读,读之不能解,解之不尽明。即有自以为明者,使之临病,真假莫辨,从正倒施。嗟嗟!经学之荒, 无过今日矣。余自甲申以后,播迁之余,无志当世,时取医经而翻阅之。见上而天文,下而地理,草木昆虫, 无所不备。其于人身也,内而脏腑,外而皮毛,寸量铢算,纤悉靡遗。至矣哉,圣人之教乎。然其旨奥,其 事博,其文错杂而难稽。人非上哲,鲜不目眩于望洋,踌躇乎歧路。余用是展玩再四,思更有以斟酌而损益 之,务使人人可以读,读即解,解即明焉,而且施无不当也,然后可。因而取唐之法,宋之新校正,以及明之 马元台、王曰逵、张景岳诸长老之所论说者而参断之。凡十年,至康熙壬寅三月,喟然曰∶今而后吾知所以 斟酌而损益之矣。于经之正意已完于前,而复赘词于后者,则去之;经之言已见于别篇,而又重出于此者,则 删之,文词残缺,义无可考,强解之而无味者,或阙疑或尽除之,语之脱误,考别本以补葺之;字之舛讹,会 文理以订正之;句法之颠倒,段落之参错,凡属传写纷刮者,通上下文语气以更易之;至于后人赝托以补篇目 之数,如着至教等七篇词句杂驳者,则 为删削以贯通之,凡得一百七十八所,计删六千六百八十六字。夫素 问,经也。经者,圣人之言也。余何人斯,而敢取圣人之言而删之,亦云节焉而已矣。易曰∶“天地节而四时 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言损有余,补不足,以归乎中正之节也。今素问之原文具在,太仆之注解 具在也。如所言赘词重出者,太仆存之而未去;残缺赝作者,太仆仍之而不删;又如脱误讹舛以至颠倒错杂之 类,太仆或聊且顺文而无所发明,或旁引滥收而安于浅陋。无怪乎后人读之茫然不能解,解之懵然不尽明,甚 且至于畏而不敢读。又安望其临病别真假,定正从,确然施之而各当也哉。此余之所以既节素问之有余,而复 为臆解以畅王氏所未足,斟酌损益,不自知其 狂惑也。是役也,始自壬寅三月,迄于己酉之十二月,凡七年,又七年而灵枢之节解亦相继而成,余之从事于 内经者凡十有四年。今而后读内经者,其或可以庶几矣。 \x康熙丁巳五月望后二日会稽止庵姚绍虞谨序
2009-09-08 01:14 16楼
内经历代注家们:张志聪
张志聪
张志聪(约1630~1674),字隐庵,浙江杭州人。少年丧父,遂弃懦习医,师事名医张卿子,穷研医理,于《内经》、《伤寒论》颇有心得。构侣山堂于杭州香山,招同道、弟子数十人,讲论医学,为中医医学教育民间授徒形式之一大发展。著《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宗印》、《金匮要略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行于世,《针灸秘传》今佚。晚年又著《伤寒论纲目》九卷(1673)、复集《伤寒论》各家注而为《伤寒论集注》,书未成而卒,由门人续篆为六卷。
2009-09-08 01:14 17楼
内经注家:高士宗


内经历代注家们:高士宗
自述

余童年丧父,家贫无所资,藉舌耕以奉母。及制举之业不获售,遂习岐黄之术于倪先生之门,所授书有《药性全生集》、《明医指掌》、《伤寒五法》并《诸方歌诀》。以为道在于是。二十三岁即悬壶,治病颇效,多有称许者。然循方投药,究未能刻期应验。甲辰岁,余年二十有八,七月中旬,患痢甚笃,延时医诊治,药日投而病日剧,月余不得愈。遂不服药,至仲冬而痢方止。因叹曰:医之不可为也。医治我若是,我治人想亦若是。以医觅利,草菅人命,谓天理何?其时张隐菴先生开讲经论,遂往学焉。得究观《伤寒》、《金匮》、《神农本经》及《素问》、《灵枢》诸书。朝夕参究,始悟前之所习,皆非医学之根源。隐菴先生亦以针芥之投,无微不晰。如是者十年,岐黄至理,虽未能窥其堂奥,而论证施治,已不同于往昔之见病治病,执风痰、气火、感寒、停食之说,遂循方而投药也。故每遇一证,必究其本而探其原,处方用药,不同俗流,是以人咸谓余偏执。嗟嗟!人命攸关,余岂故为离奇而偏执耶?夫只阅方书,不明经论,知其外,不知其内,则视余诚偏矣。以药试病,中无定见,究其末,不究其原,则视余诚执矣。盖医理如剥蕉心,剥至无可剥,方为至理。以至理而论病,则大中至正,一定不移,而岂偏执之谓哉?即如《薛氏医案》、《赵氏医贯》、《医宗必读》、《裴子言医》等书,亦皆方技之颖悟变通,非神农、轩、岐、仲景一脉相传之大道也。方书有云:不知十二经络,开口举手便错。不明五运六气,读尽方书无济。病有标,复有本。求得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此言甚善。余因及门进论,著授《医学真传》,以示正道,以斥旁门,而使学者之不可不慎也。余何敢与世争名哉?亦俟知我者之不罪我而已。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8月18日 04:34pm 时添加 -=-=-=-=-
序著书家书成必序,序者,序着述之由,约以数语明此书之有裨于世也。余于《黄帝素问》一书殚注十载告竣,名曰《直解》。自谓有是经宜有是解,有是解宜付剞劂,会于吾心,质之古人,吾事毕矣,又何序焉?孔安国序《尚书》云∶伏羲、神农、黄帝书谓之三坟,皆言道也。《素问》以阴阳之理,阐天人之道,天地阴阳俱于人身,人身阴阳同于天地,苟非其人,此道不明。今以轩岐论而问之儒,儒必不知,诿诸医;复以轩岐所论而问之医,医且茫然,无以对。呜呼!《素问》之传数千百年矣,数千百年之不明,何日明之!儒与医之不知,何人知之!且夫轩岐开医道之原,而轩岐经论不彰;方技为旁门之术,而方技伪书日盛。医安苟简,畏其所难,必以轩岐《内经》教医,天下其无医哉!嗟嗟!是犹杨墨之言,充塞两间,一旦语以孔孟之学,必讥其迂远而不切于用矣。诚如是,则余以是解解轩岐,亦即以是解质轩岐,不必质天下也已,又何序焉?虽然,序之而不欲序伤之也。心焉伤之,无可语者。然岂竟无可语者,聊存数言,以俟后之君子。
时康熙乙亥之春钱塘高世士宗题于侣山讲堂


《黄帝素问直解》,清,高士宗,公元1644-1911年 中医古籍
2009-09-08 01:15 18楼
内经历代注家们 : 汪昂

汪昂(1615-1694年)清代医家。字讱庵,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曾中秀才,于经史百家均有深入研究,因家庭贫寒,遂弃举子业,立志学医。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决》等。大多为入门书,便于初学者阅读。且每书均能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由博反约,有很大影响。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一书,把《黄帝内经》里的《素问》、《灵枢》两部分合纂为一篇,并分类加以整理、注释,给后学者以很大的便利。又将古代医学的处方和搜集的民间验方,分门别类,逐一加注,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撰成《医方集解》3卷。他还选集中医常用剂方320余首,分为20类,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200首,书名为《汤头歌决》,成于康熙三十一年。这是一部很重要的医学入门书,歌诀中包括方名、组成药物、适应症及加减法等。简单扼要,便于记忆,汪昂的医学著作,一直被学医者奉为入门的必读课本。现在的医科大学教材里,仍选用他的部分著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汪昂不仅是卓有成就的医学家,而且自幼坚持练功,讲求养生之道,强身防病。他年过八旬,身体仍健壮,精力充沛。所著《勿药元诠》一书,载有《养生颂》、《金丹秘诀》、《保健十六宜》等功法10余种,论述精辟,至今仍被医学家和养生家沿袭应用。
2009-09-08 01:15 19楼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编辑本段]简介
医经著作。又名《素问类纂约注》,三卷。清·汪昂撰。刊于1689年。本书选录《素问》、《灵枢》二书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象、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参考历代《内经》注家之论作了简要注释。本书特点有二:其一,所选《内经》原文较为精要;其二,分类简单而注释精辟。现存数十种清刻本。
[编辑本段]序跋
凡例
一素问、灵枢各八十一篇。其中病证、脉候、脏腑、经络、针灸、方药。错见杂出。读之茫无津涯。难以得其会。本集除针灸之法不录。余者分为九篇。以类相从。用便观览。于各篇之中。复有前后条贯。数仍不离乎九也。一素问、在唐有王启玄之注。为注释之开山。注内有补经文所未及者。可谓有功先圣。然年世久远。间有讹缺。风气未开。复有略而无注者。至明万历间。而有马玄台、吴鹤皋二注。事属继起。宜令经旨益明。而马注舛谬颇多。又有随文敷衍。有注犹之无注者。反訾王注。逢疑则默。亦不知量之过也。吴注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然多改经文。亦觉嫌于轻擅。余之所见者。三书而已。及书已成。复见张隐素问集注。刻于康熙庚戌。皆其同人所着。尽屏旧文。多创臆解。恐亦以私意测度圣人者也。集中遵各注者十之七。增鄙见者十之三。或节其繁芜。或辨其谬误。或畅其文义。或详其未悉。或置为阙疑。务令语简义明。故名约注。阅三十余年而书始就。诚不自知其无当。唯高明之家教之。一灵枢从前无注。其文本古奥。名数繁多。观者蹙颦眉。医家率废而不读。至明始有马玄台之注。其疏经络穴道。颇为详明。可谓有功后学。虽其中间有出入。然以从来畏难之书。而能力开坛坫。以视素问注。则过之远矣。一素问治兼诸法。文悉义详。故说理之文多。灵枢专重针灸。故说数之文多。本集以素问为主。而灵枢副之。其素问与灵枢同者。皆用素问而不用灵枢。至于针灸之法。与医药不同。本集不暇旁及。故概删而不录。然素问所引经文。多出灵枢。则灵枢在前而素问居后。踵事增华。故文义为尤详也。一素问所言五运六气。弘深奥渺。灵枢所言经络穴道。缕析丝分。诚秘笈之灵文。非神圣其孰能知之。本集义取纂要。不能多录。欲深造者。当于全书而究心焉。一本集所引王注。乃唐太仆启玄子王冰注也。新校正、乃宋秘书林亿诸人所校之文也。马注、明玄台子马莳注也。吴注、明鹤皋吴注也。张注、乃国朝武林隐张志聪等所注也。
汪昂识
2009-09-08 12:12 20楼
好贴。
⬅ 思辨与争论 老茶馆 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