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用脚踢进去的针也有效”【程玮】

2009-08-16 11:27 楼主
有感于“用脚踢进去的针也有效”

三号行星在跟大大阿哥的针针灸贴中说了一句:“用脚路易进去的针也有效”。看到此论,感触颇多,特来论坛抒发一番。
用针刺的方法取穴治病,它属于中医的方法。中医和西医,它们都属于治疗人体疾病的实用科学。作为现代医学主流的西医,它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使其突飞猛进、得到全面、广泛深入发展的。西医有其明显的优势特征,那就是:说理明白、方法有可靠依据(如各种实验)、临床可重复,可复制受授、易于普及推广,因此它能够成为今天的主流医学。如各种**物,即使是傻瓜给他人注射,它也能起到麻醉作用。反观中医,因其产生发展承传流派等不同,今天的中医,可以说,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超级庞大的体系。仅以方法而论,中医就可分为针法、久法、药法、推拿、正骨、点穴、气功等多种治疗方法,而且各种方法之中以分为许多流派。同是用药治病,基于不同的理念,它都能使疾病治愈。如汗吐攻补泻等。现代医学它有一个指标清晰、全世界统一的、简单、客观、和所谓科学的疾病及其治疗的标准。相反地,在中医的体系里,治病的方法和疗效很难找到一个较好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是依据患者的自我感觉以及其功能态的改变。如一个腹痛或腰腿痛的患者,好的标准是其不痛能正常的工作生活。现代中医,为了使自己的治疗效果得到患者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不得已,转而要患者去作西医的各种理化检查。不光中医大系统内难找到一个大家能够较为接受的统一的疾病评判标准、方法评判标准、疗效评判标准,即使是同一种治疗方法(如中药),因其承传流派不同,也拿不出一个可评判的标准。就算某流派有了一个科学可行的整套标准,它也不能作为另一流派诊疗的评判标准,这亦如此人一穴治百病而彼人则百穴治病一般。
我习研针灸有年,于药是门外汉,想就中医针灸方面的学习和承传谈谈个人认识。
现阶段的中医针灸应该选取什么样的发展方向,不同流派的东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为了更好地表述我的观点,让我们回顾一下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吧/
工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可谓之一个缩影。工业生产,逐步由家庭作坊变为大工业化、专业化的集约模式,产品的生产方式越来越简单,若你想办一个电视机生产工艺总厂,无需自己生产和研发各个部件,只需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部件组装即行;
生产操作的简单化。一个农民工,培训一周即可上线,加入生产高科技产品的行列;
相机,过去由对焦、调光圈和快门变得一按即有,老少皆会;
麦当劳,因规范了其各项流程标准而在全球广泛复制;
简单的、傻瓜式的复制(也称复印)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占有优势的大趋势,正是由于其傻瓜式的复制方法,故其才能得到空前的发展,由此形成巨大的市场。
当今的社会是由什么决定一切?是市场/ 没有了市场,什么都是空的、假的、虚的。
当今中医的问题是什么?同样是市场/ 市场抛弃了你,你怎样培养、怎样扶持、怎样倾斜都没有用。
那么,要赢得中医更大的市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医所提供的服务。服务所包含的内容之中,又以技术服务最为关键,简单直接的说即是疗效,疗效上不去,或者说中医的疗效不能大大超过西医,拿什么去和人家争市场。即使中医的疗效上去了,还要有个很大的超越才行。处在同一个水平层次,中医还是争不来市场的。因西医比中医更直观,尽管中医的成本低,但西医的科学性、可信性、真实性却要比中医高许多。所以,同样的疗效,尽管中医药成本低廉,它亦毫无优势可言。中医要获得优势,那其疗效就必须大大超越西医才行。
前面论述了中医的发展要靠市场,要争市场要靠疗效,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如何提高中医(针灸)的疗效。说起疗效,它所包含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太广了。过去的中医,大多数有师承,很小就跟人学徒,临床实践耳闻目睹得多了,学徒数年总能积累一些经验,至独自开业,由于过去医药缺少,医生初行医解决自身温饱已不是问题。而今毕业之学子,未有过临床,本身的教育体制和方法又存在众多缺陷,毕业后仅工作上就要面对许多问题。西医的攻势、上面已有的老中医、未来的房子车子等,有几个能再十年磨剑?别说发扬,这个现状继续下去,继承都危险/
任何技术的争夺都可归结为人才的争夺,人才争夺的核心又在于下一代的争夺。我们现在的中医是个什么样子呢?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一书中已写得很明了,入学已是三流人才,毕业后除了转行,真正继续学研中医的少之又少了。
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面对这样一个未来,我们要赢得市场、赢得下一代,赢得未来,我们就需要中医界里各种大量的、安全的、简便易行的、可复制的傻瓜技术,而非是十年磨剑才能获得的专有技术(如手法、气功等),一但这种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中医就有可能赢回更大更广的市场,新毕业学生就能解决温饱及后顾之忧,新学子也能因此而获得成就感并得到别人的尊敬,中医院校就可争夺到未来的精英。
今年年前在广州小停时与三号行星聊天,三号行星在比较中西医的发展特点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西医有着全面的开放性、公开性、巨大的吞噬性和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或纠错功能),这是西医能够长足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因其开放,所以能容纳;因其公开,所以普及,所以会有人争着去弥补其存在的缺陷;因其巨大的吞噬性,所以任何一个医学上的新发明创造、任何一项新技术、任何民族的一种替代医学,它都会想方设法的去用西医的理找其科学依据,将其完善后纳入西医的技术体系范畴;因其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任何一个理论或技术上的错误它都能得到快速的自我修复,由此而变得十分完善。反观中医,正好与西医的特性相反,中医是封闭的、秘密的(神秘的)、排它的和唯我独尊的。如果不改变中医的这种特性,在西医还在长足发展的未来,中医的前景必将是暗淡的。
通过上面中西医发展特点的比较,回过头来再看中医各流派的东西应当如何去继承和发扬,其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中医各流派的技术拥有者,为了中医事业的更好 推广普及,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将自己所掌握的一些专有独门技术公开,不要怕别人学了超过自己,不用怕市场被人夺去,不要有“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付”的思想,不要因经书一句“非其人莫授”而认为这是遵守医道。真正的,你将技术公开了,他也将技术公开了,不光中医市场因此而变得广阔、变得繁荣昌盛,你也会因此而大爱裨益,你过去遇到的一些难题疑问,就会因为大家技术公开而霍然冰释,从此又开了一片新的天空,赢得更大更广的市场。再者,你公开了技术,非是中医的道中人他也学不来,中医的东西它本身就有这样的制约性。君不见:《黄家驷外科学》、《英语九百句》图文资料样样齐全,买它的人成千上万,可真能学到的又有几个?但对于真想学者,这样的资料是起很大帮助的。
回过头来再讲讲针灸中的复制技术。针灸治病,有无可普适的、可获得广泛推广的、傻瓜式的复制技术呢?它需不需要以坚实的中医理论为基础?需不需要操作者有高明的辨证本领?它能否象电灯开关一样按下开关灯就必亮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现代科技的成功有很大部分原因可归咎于产品操作的简单化。不光是中医针灸方面,中医整个大系统中,类似于数码相机一按即有的傻瓜技术实在是太多了。我父有一友,得人相传一金丹法(相传是道教祖师之一的葛弦所传,葛弦在樟树曾开山立庙、设炉炼丹),用三号行星的话来说,治疗各种内伤可说是通杀。此人农民一个,60多岁,小学文化,大字不识几个,但所治伤即能包好,用之无痊愈。吾父今年1月10日因爬楼梯取棉被而落下受重伤,经其十次治疗身体反而好过从前。类似这种的情况很多,诸君稍若留心即能发现许多,这说明中医里存在着大量的这种傻瓜技术,只是这些技术拥有者不愿公开罢了(顺便提一下,为什么不愿公开?一个重要原因,即是这些技术很简单,成本很低廉,一但公开就毫不值钱,只有人为地造成隔行如隔山之感受,这种技术才有它的神秘之处,才有它的价值。过去一百年来,在当时大家都认为的所谓高端技术皆无不如此,以我习医十几年来的研究和发现,针灸中众多的傻瓜技术亦无不如此。
关于我所发现和了解的中医针灸方面的傻瓜技术,在后续的文章中将慢慢介绍,同时也希望网友们也能将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傻瓜技术发贴在相关的栏目之中,为繁荣中医作一份努力。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8-16 12:05 2楼
范老师发给我这么多鸡蛋呀

这个文章是程玮老师写的,转过来的目的就是共同学习、探讨。所谓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更欢迎范老师指正,理不辨不明 嘛
2009-08-16 12:25 3楼
这类文章的主导思想就是机械的教条主义,它总是认为唯我才是真理,张口科学、闭口科学,就是不知道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的定义很快就会成为明天的垃圾、笑柄。从西药的不断取替就可证明,人类千姿百态,形形色色,不可能完全一样。用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概念来衡量一切,真是可笑之极。作者拿自身是会针灸的说事更是自圆不了其说,试问:你的针灸水平若何?懂得补泻否,会子午流注吗?明白神针八法吗,懂得营卫之气吗,弄懂生克制化五行学说吗,拿你自身那微不足道的水平,就干冒天下之大不韪。小视中医?小视中医的针灸学?在我认为:要想反对的,首先要懂它、会它、真正的了解它,才有发言权。一个一知半解之人,还敢大言不惭的指手画脚,那就是自不量力啦。
2009-08-16 12:45 4楼
3# 范武德

范老师明眼,程玮老师是《经穴探源》的作者,本行就是学机械的,但对针灸学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首站里近期我搜集了一些他的针灸医案,范老师可以参阅
http://www.baicao99.com/html/44/]http://www.baicao99.com/html/44/
2009-08-16 12:48 5楼
《经穴探源》节选
1 中府手足太阴之会,肺经募穴。
[别名] 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注:本书中的所有穴名,包括别名皆直接引自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发行的《腧穴临证指要》一书。
[穴义] 收募大脏腑中的气血物质输供手太阴肺经。
[名解]
1)中府:中,与外相对,内部也。府,脏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主要来自由于中焦产生的胃气以及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中府。
中府名意,其一,明示了本穴气血物质的来源,这个来源即是来自于中焦产生的胃气以及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脏气者,不能自至致于手大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其二,明示了本穴气血物质的特点。本穴气血由胸走手,气血物质由内走外,外者为阳为气,故本穴气血物质中以气为主;其三,明示了本穴气血物质运行的方向,即是由胸走手;其四,明示了本穴针灸施治时所能调节的人体部位和其调节的气血对象,这个人体部位即是胸腹及手,而其调节的气血对象则主要是气。
2)膺中府:膺,胸也。中府,名意同前。穴名之意是对中府穴之名的补充,不光包含中府穴名已有的各种之意,还特别强调本穴的气血物质由胸腹输送而来。
3)膺俞:膺,胸也。俞,输送之意。膺俞名意指本穴气血由胸部输供。
4)府中俞:府,脏腑也。中,与外相对,指内部。俞,输送。穴名之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
5)肺经募穴: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故名。
募者聚集也,募集所得之物其来源也广泛,非是来自一方一地,而是来自各个不同地方。结合上面对中府名意的分析,可推而断之,中府穴气血物质的来源与内部的各个脏器有关,是各个脏器气血物质的混合体,故此中府穴又称为肺经募穴。
中府穴何以会成为肺经募穴?肺经经脉的起始点何以在前胸上部而不在人体其它之处?这个问题,它与肺经气血的特点有关,同时也与中府穴所处的人体坐标系中的位置有关。
其一,肺所主的物质为人体中比重最小的气态物,气态物在人体系统中通过运动后它总是向人体系统重力场中的最高位置聚集,这是肺经气血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二,人体中存在着多个重力系统,有胸腹重力系统、有大脏腑重力系统等,中府穴它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人体各重力系统坐标系中的最高位置(这点无法验证,只能凭理解和推断),因此,人体中各种轻质的气血物质,在人体重力场的作用下只能向中府穴方向运动,这也就自然形成了中府穴募聚胸腹气血的特定功能。
对于中府穴是肺经募穴,还可以用下面的取类比象来进行说明(如果您也认为这算取类比象)。人体的胸腹大脏腑即是一个大澡堂,中府穴则象一个墙上开着的窗,由于里面热而外面凉,里面的湿热之气自然地就会由窗而出(并不断的散热冷却),这个窗实质上就是一个澡堂水湿之气的募聚之口。
6)手足太阴之会: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各个脏器,其中又以脾肺二脏所供气血为最,同时具有脾肺二经气血之特征,故而称为手足太阴之会。
本穴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的各个脏器,它不光包括肺的气化之气,也包括心的气化之气、脾的气化之气和肾的气化之气等等。由于肺的气化之气比重最小,因此在大脏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所聚集的肺气最多。再者,各脏器所供中府穴的气血物质之中,肾的气血之寒、心的气血之热、肝的气血之风动,皆与肺的气血特性相去较远,唯有脾的气血特性与肺的气血特性较为接近。因此,输供中府穴的气血物质中是肺之气血最多,脾之气血其次,其它脏器输供的气血较少,肾输供的气血则最少,它主要体现了肺与脾二经的气血特性,故称手足太阴之会。值得一提的是,中府穴为手足太阴之会,非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手太阴和足太阴二经物质交会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同时具有此二经气血物质的特性,以“手足太阴之会”名之是为了和其它的交会穴统一说法。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气态物,气压低、温度高,所处为三部九候之天部,以肺气和脾气为主。
[运行规律] 胸腹内部各脏器的温热水湿气态物由大脏腑系统跃迁到体表系统的皮部层次。
[功能作用] 将大脏腑系统的气血物质以水湿气态物的形式向人体体表系统输送,以提供人体体表所需的高温能量、体液及各种物质营养;通过向外输送物质能量以调节改变大脏腑和体表系统的温、压水平。
[治法] 以中府穴为分界线,将躯干A与手臂B分为二部分,AB同热或脉大者泻之,AB同寒或脉细者补之灸之,A热B寒者提插通之。
例 刘某,男,27岁,自述胸腹闷胀约一周。诊其脉浮而数,查中府压痛明显,遂用泻针法,针后症状随之而解。胸腹闷胀,脉象浮数之症,以脉推之应有表热,但却无热。脉之浮者当责其肺,脉之数者当责其热,此人表虽无热内却有热。胸腹仍人体一容器,内热传之以气,气热则张,气张则肺胀,肺胀则“迫脏腑、胀胸廓”,故致胸腹闷胀。中府穴为脏腑器官与体表经脉的连接通道,泻之则内气得出,故此例胸腹闷之症能针到病除。
2009-08-16 13:06 6楼
所谓的《经穴探源》也许是作者的自身心血,但如果你有兴趣请看看清代岳含珍的《经穴解》就知道他所谓的“探源”大部是抄袭的。另一方面他一方面反对中医(所谓传统中医)另一方面又在鼓吹所谓的现代中医,我不知他的现代中医是啥样的理论,是否脱离传统的中医经典。是否是他独创的中医理论,倘若是在中医学术方面有所心得,那你就直接说说心得就行啦,没人说你不行。但绝不能学**拾着佛教的牙惠,反倒自称高出佛祖几千倍。这样做岂不可笑。
2009-08-16 13:58 7楼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 温度决定健康 老茶馆 附子为百药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