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清胃散

2012-03-05 09:03 12楼
名称: 清胃散

别名:清胃散

组成: 人中白3钱,青黛1钱半,白芷1钱半,杭芍1钱半,生石膏2钱,冰片1钱,牛黄5分,麝香1分。

出处: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 口糜。

用法用量: 上患处。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各家论述: 方中人中白有清热解毒、祛瘀止血之功效,外用可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牛黄外用亦可清热解毒,治疗口腔疼痛、红肿,此二药加冰片、麝香、青黛,共臻解毒、清火、消肿之目的。白芍和血,白芷祛风,生石膏外用亦治疮痈红肿流脓,内服可清胃火,故方名清胃,亦正本求源之意。
2012-03-05 09:04 13楼
名称: 清胃散

别名:清胃散

组成: 真生地黄3分,当归身3分,牡丹皮半钱,黄连(拣净)6分(如黄连不好,更加2分,如夏月倍之),升麻1钱。

出处: 《脾胃论》卷下。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 胃经积热,上攻口齿,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龈溃烂,或牙宣出血,或唇口腮颊肿痛,口气臭热,舌咽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者。

用法用量: 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放冷服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都作1服。

各家论述: 1.《医方考》:升麻能清胃,黄连能泻心,丹皮、生地能凉血,用当归者,所以益阴,使阳不得独亢尔。 2.《医方集解》:此足阳明胃药也。黄连泻心火,亦泻脾火。脾为心子,而与胃相表里者也。当归和血,生地、丹皮凉血,以养阴而退阳也。(石膏泻阳明之大热),升麻升阳明之清阳。清升热降,则肿消而痛止矣。

附注: 清胃汤(《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消胃汤(《不知医必要》卷二)。
2012-03-05 09:04 14楼
名称: 清胃散

别名:清胃散

组成: 升麻、白芷、防风、白芍药、干葛、甘草、当归、川芎、羌活、麻黄、紫浮萍、木贼草各等分。

出处: 《疠疡机要》卷下。

主治: 热毒在表。

用法用量: 每用5-7钱,水煎服。
2012-03-05 09:04 15楼
名称: 清胃散

别名:清胃散

组成: 生姜(薄切)。

出处: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孔氏家传》。

主治: 小儿胃热吐。

用法用量: 以紫苏汤调下。

制备方法: 以生面拌,晒极干,略焙为末。
2012-03-05 09:05 16楼
名称: 清胃散

别名:清胃散

组成: 益元散1两,砂仁5钱。

出处: 《活人心统》卷下。

主治: 心下痞闷,呕吐,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 用冷水或沸汤调下1-2钱。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012-03-05 09:05 17楼
名称: 清胃散

别名:清胃散

组成: 车前子1钱,石膏1钱,大黄1钱,柴胡1钱,桔梗1钱,黑参1钱,黄芩1钱,防风1钱。

出处: 《金鉴》卷七十八。

主治: 小儿生赘。固脾胃积热上壅,赘生眼胞之内,初起如麻子,久则渐长如豆,隐摩瞳仁,赤涩泪出。

用法用量: 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12-03-05 09:06 18楼
名称: 清胃散

别名:清胃散

组成: 酒炒黄连、生地、当归、丹皮、石膏、黑栀。

出处: 《麻症集成》卷四。

主治: 热邪蕴隆于胃,牙根溃烂出血,唇口肿痛。
2012-03-05 09:06 19楼
名称: 清胃散

别名:清胃散

组成: 姜黄、白芷、细辛、川芎各等分。

出处: 《金鉴》卷六十三。

主治: 骨槽风初起。乃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起于耳前,连及腮颊筋骨隐痛,肿硬难消,热不盛者。

用法用量: 先以盐汤漱口,再以此散擦牙痛处。内服清阳散火汤。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012-03-05 09:08 20楼
名称: 清胃散

别名:清胃散

组成: 川楝子半两,黄柏(微焙,炙)半两,当归(洗,焙干)半两,地榆(炙)半两,黄连(去须,炒)半两。

出处: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张涣方。

主治: 小儿挟热泄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8分,煎至4分,乳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 X 泻白散 老茶馆 G 葛根黄芩黄连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