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王清任

2011-08-18 17:30 楼主
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河北省五田县人。曾祖王凝机为岁贡生,后因不肯投充,而设药肆托于医。清任初为邑武痒生,纳粟得千总衔。为人刚直磊落,凡事主正义,在乡鸦鸿桥河东村开小药铺时,立匾额曰“正中堂”,故意小书“中”字,以讥县衙,因而受到迫害。只好流落他乡行医。其约于廿岁左右习医,即发现“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起处自相矛盾”。十年间存更正之心而无腑腑可见。直至1797年四月初旬,游医于滦州稻地镇,见诸义家中尿小儿因染瘟疹痢症而死以席裹半埋者甚多,而犬食之余,皆破腹露脏,于是不避污秽,每日清晨往看细视,如此一连十天,凑集看全三十余人,大抵已明脏腑解剖位置。但因胸中隔膜一片,其薄如纸,看时皆已破坏,未能验明,时时牵记于心。后又观察了两个行刑犯人,可惜“虽见脏腑,隔膜已破,仍未得见”。到(1829)年十二月十三日夜,遇江宁布政司恒敬公,曾镇守哈密,领兵喀什噶尔,所见诛戳尸最多,于隔膜一事最悉,乃拜叩而问,细细说明形状,前后历42年,终于访验得确。于是绘出《脏腑图记》,并成《医林改错》一书,时在道光庚寅年(1830)孟冬。

王清任作为一位杰出的医学革新家,在所著《医林改错》中,一是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胸腹腔内脏器官、血管等解剖位置,较过去有改正,有发现;二是创活血化瘀新理论拟出许多新方,于临床颇有奇效;三则否定胎养、胎毒等陈说及综成“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新说,其贡献巨大,值得肯定。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29 22:14 2楼
王清任,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人,生于清乾隆33年(1768年),卒于道光11年(1831年),享年63岁。

王氏酷爱医学,他不仅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很有研究,而且在临床治疗方面造诣极深。他二十岁开始行医,三十岁便颇有名望,在深州(今唐山)、奉天(今沈阳)及北京等地名声大噪,求医者络绎不绝,在人们心目中享誉很高。

其代表作《医林改错》两卷,记载有关古人在人体解剖和脏腑生理功能方面的错误,并详细论述了半身不遂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又通过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对活血化瘀诸法进行了阐述,其学术观点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王清任


重视实践及气血理论

王清任对中医药学理论的探讨,非常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临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是真知灼见。作为医者只作凭臆度来处方治病,那只会贻误病情,后果不堪设想。他强调:“医家立言著书,必须亲治其症,屡验方法,万无一失,方可传于后人。若一症不明,留于后人再补,断不可徒取虚名,恃方立论,病未经见,揣度立方。”充分显示出重视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

王清任还认为元气为生命之源,有元气则生,无元气则死。诊病处方,他从人身正气考虑,均归结为虚证,在治疗时善用补气之黄芪。正如其说:“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他把血瘀形成的原因归纳为是由于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所致,此外血与邪结亦是血瘀的重要因素。“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从以上可知,王清任论述气虚与血瘀病机,意在说明气虚是很多病证产生的病机之一。

对脏腑解剖的认识

王清任通过医疗实践,体会到医家必须精通脏腑解剖,才能提高医疗效果,否则将会“开口动手便错”。同时他认为古人对脏腑的记载,有不少都是错误的,于是他便以求实的治学精神,大胆地研究人体解剖。他不怕困难,不辞劳苦,亲临故地或刑场去观察尸体数十年之久,终于绘出了脏腑图42幅,纠正了古人的一些错误记载,王氏这种大胆认真的改革精神,对后人启示很大。

但也应看到,中医的脏腑学说不仅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不能把西医学观念生搬硬套,更不能从形态学来否认中医本身,这点是王氏错误之处。

独创活血化瘀新方

王清任非常重视气虚与血瘀,强调“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在这一基础上独树一帜,大胆创新,确立了补气、活血、化瘀、通阳等治则,通过自己大量临床实践,终于研究出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临床实用价值极大的方剂,对各种瘀血症的治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王氏总结的这些具有独特风格的方剂,充实了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方剂的内容,对发展中医药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 清代名医——王士雄 老茶馆 清代名医——陈念祖(陈修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