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医——许叔微

2011-08-18 13:48 楼主
许叔微,宇知可,号近泉,生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 ,真州(今江苏仪征)白沙人。元按五年(1090年),因父母双亡,再加屡试不举,遂弃儒习医。南宋建炎元年(l127年),真州疾疫大作,许叔微上门为百姓诊治,十活八九。后南渡居常州,又迁太湖马迹山。绍兴二年(l132年)中进士,历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及翰林学士,人称许学士。因不满高宗苟安江南及秦桧陷害忠良,退隐乡里,行医济人。与抗金名将韩世忠过从甚密。岳飞被害后,韩世忠自请解职,移居苏州,常渡太湖访许叔微,共抒忧国情怀。

许叔微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对辨证施治理论多有阐述和补充。他说:“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宇,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在其学术思想中较突出的是对脾肾关系的理解,认为肾是一身之根抵,脾胃乃生死之所系,二者之中又当以肾为主,补脾“常须暖补肾气”。这一见解对后世进一步研究脾肾关系和临床座用,很有启发。他一生著述颇丰,辑有《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10卷、《续本事方》10卷(均收入《四库全书》)。著有《伤寒百证歌》5卷、《伤寒发微论》2卷、《伤寒九十论》(合称《许氏伤寒论著三种》)、《治法》、《辨证》、《翼伤寒论》、《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伤寒百证歌》,是以歌诀体裁将仲景方论编成100证,以便后学记习,遇有“有证无方”者,就以《千金》等所载之方补上;有议论不足者,多取《巢氏病源》及朱弘、孙尚、孙用和等人言论加以发挥。《伤寒发微论》共22论。第一论列举伤寒72证,详加阐释。第二论以下多为作者心得的零散札记。《伤寒九十论》,每论首记病例症状及治疗经过,加以评论,颇似今日之病案讨论。《普济本事方》是“漫集已试之方及所得心意,录以传远”的著作,按病分为23门,收录300余方;每方首列主治、方名及药味分量,次录治法、服法,后附一二个病例,并加评述。其中关于言气撅不可作中风候、益肾宜用滋补之品以及区别肠风、脏毒、血痔的不同等论点都颇有见地。许叔微于绍兴二十四年逝世,终年74岁,葬于马迹山檀溪村东麓。现马迹山建有许叔微故居“梅梁小隐”,有行迹“隐居泉”等。

许氏除传世的《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外,还撰有《仲景三十六脉法田》、《伤寒类论》、《治法》、《辩类》等,但均已散佚。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23 22:29 2楼
许叔微(1079-1154年)

宋代医家。字知可,真州(今属江苏)人。幼时家贫,加之父母双亡,遂发愤攻读经书,尤精于医学。常治难症怪症,每辞酬谢谢,尝精研伤寒之学,强调治伤寒端在辨识虚实寒热。后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对伤寒学有较多发展,不仅继承张仲景之思想,且有所阐发。后又于晚年著《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甚行于世。此外尚著有《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均未见行世。尝官至集贤殿学士,故人称其“许学士”。
2011-09-02 20:40 3楼
许叔微,是北宋时期的医学家。他字知可,号近泉,真州(今江苏仪征)白沙人。因曾做翰林学士,人称“许学士”。他命运坎坷,弃儒从医,对张仲景的《伤寒论》多有研究,并对其辩证施治的理论多有阐述和补充。他一生著述颇丰,辑有《本事方》、《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十几种著作。

许叔微的命运极为坎坷,父母早亡,屡试不中,于是他决定弃文从医来维持生计,服务乡里。当时,他的家乡疫情大作,他不畏被传染的风险,亲自上门为百姓治病,很多人被他治好。后来,他历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等职,因不满朝野乌烟瘴气而辞官回乡。

他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极有兴趣,且潜心钻研,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等关于伤寒论的著作,发展了辨证施治的理论, 成为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

《伤寒百证歌》,是以歌诀体裁将仲景方论编成100证,以便后学记习,遇有“有证无方”者,就以《千金》等所载之方补上;有议论不足者,多取《巢氏病源》及朱弘、孙尚、孙用和等人言论加以发挥。

《伤寒发微论》共22论。第一论列举伤寒72证,详加阐释。第二论以下多为作者心得的零散札记。《伤寒九十论》,每论首记病例症状及治疗经过,加以评论,颇似今日之病案讨论。

除此之外,他对中药也有一定研究,写下了《普济本事方》,这本研究方药的著作。

《普济本事方》是“漫集已试之方及所得心意,录以传远”的著作,按病分为23门,收录300余方;每方首列主治、方名及药味分量,次录治法、服法,后附一二个病例,并加评述。其中关于言气撅不可作中风候、益肾宜用滋补之品以及区别肠风、脏毒、血痔的不同等论点都颇有见地。

根据书中有关方剂来分析许氏防治老年病的经验,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一、老年人虽然体质多虚,但有病时仍需要临证用药,不可因为疾病较重而害怕,或者不判断疾病类型而擅自治疗。书中列出方剂及医案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虚证宜补者,以补脾补肾为主。在五脏病症中,许氏仅仅于脾、肾两脏列出了补益方剂。对于补肾,他提倡柔剂温养,反对滥用刚燥,推崇肾沥汤、香茸丸等。

三、对于某些重病、慢性病,不可操之过急。指出了临床用药与辨证治疗的禁忌等,对后世医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他的学术思想中较突出的是对脾肾关系的理解,认为肾是一身之根抵,脾胃乃生死之所系,二者之中又当以肾为主,补脾“常须暖补肾气”。这一见解对后世进一步研究脾肾关系和临床座用,很有启发。

许叔微于绍兴二十四年逝世,终年74岁,葬于马迹山檀溪村东麓许叔微纪念场所。现马迹山建有许叔微故居“梅梁小隐”,有行迹“隐居泉”等。
2011-09-27 08:03 4楼
曾有人言,古今懂伤寒两个半人而已,许书微就是那半个人
2011-09-28 21:54 5楼
曾读过《伤寒九十论》先生却又真才实学。
⬅ 宋代名医——沈括 老茶馆 金代名医——成无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