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的去娱乐化 ——写在《温法纵横》之后

2011-08-09 14:45 楼主
□ 李 寅

一个中医名家的成长,是在无数次的挫折、反思、静悟的过程中逐渐修炼成的。这其中,摒弃浮躁、远离浮华、拒绝诱惑、潜心静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当代火神派在某些媒体不负责任地大力吹捧,某些人的盲目跟风下,把严肃深奥的中医娱乐化,把某些中医“名家”包装成娱乐明星,频频在聚光灯下曝光。患者点名要“某某派”医家诊治的奇观在中医的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当“火神派”成为一个流行词,当代火神派医家的代表人物像娱乐明星那样置身于媒体的追捧、粉丝的尖叫声中时,实际上已经离中医的灵魂渐行渐远了。

温法是中医八法之一,使用温法离不开辨证论治。郑钦安作为一代伤寒大家,

远承仲景、近接明代温补学派的精髓,创造性地提出“辨认一切阳虚法”,把阴证的辨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一代风气,其对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首先,温法并非万病灵丹。

其次,郑钦安所倡导的扶阳法,只是温法的一个分支,与明代温补学派医家的经验有着极强的互补性,而不是像西医那样,一种新学说的崛起,必定会取代一种旧学说。

再者,郑钦安之法并非全法,历代擅用附子、擅用温法却不属于火神派医家的经验同样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合之则全,分之则偏。

当某些初学者在中医疗效日益低下的背景下,企图找到一种具有普遍疗效的药物或特效方剂时,当现今慢性病突出、中西医疗效均不佳与患者渴求快速治愈的矛盾日益加重时,当某些人抓住这个机会,极力抬高郑钦安、抬高温法,借以抬高自己时,我不得不反复学习《中医各家学说》,使自己保持相对的清醒。

火神派学说的盛行,只是明代温补与寒凉之争的翻版。当这一切原本早有历史公论、定论的内容今天又被旧话重提时,除了学术上的偏颇、狭隘外,是否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和目的呢?

中医的发展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中医大家的成长也脱离不了特有的轨迹,那就是:远物欲,轻名利,去娱乐化。

当人们为中医再次被纳入大众视线而欢呼雀跃时,我不得不保持谨慎的乐观。我们渴望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此类“纸上谈兵有机巧、临证用药无真功”的投机,最终只会破坏国人对中医的印象。因其言之愈高,效之愈低,恐国人误会全体中医皆属此类也。

《红楼梦》曾有诗云:“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笔者一介末学,既无见识,又无天资,何敢大放厥词,将古今诸多名家一一评来?只因当今中医界在“一团和气”中夹杂着些许的夜郎自大,在一片热议中掩盖着更多的死水一潭。试问以火神之热,除了“大捧”、“大贬”两个极端外,几十万中医人有多少能真正地有所收获?是以笔者抄袭古今医论,以法立论,将温法之源流始末钩玄发挥,一以贯之,并无诋毁他人之意。诸君高明,必能知我。

最后,借南怀瑾先生诗作一首,与热爱中医、从事中医、用心思考中医的所有朋友共勉:

古道微茫致曲全,

由来学术诬先贤。

陈言岂尽真如理,

开卷倘留一笑缘。


--摘自《中国医药报》8.4 360截图20110809144351421.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09 15:03 2楼
http://www.yybnet.com/site1/zgyyb/html/2011-08/04/content_52296.htm
2011-08-09 22:23 3楼
中医戏说不得

刚刚审了一部书稿,书名叫《温法纵横》,在书稿的“跋文”中提出了“中医去娱乐化”的口号,说得太好了。近几年来,戏说中医的人太多了,戏说的表现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不懂中医的大众不少人在叫好,使真正的中医人哭笑不得。戏说中医的人有千张脸,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抓住一点,无限扩大,随意引申,千方百计将中医庸俗化,美其名曰“宣传中医”“普及中医”,可不要上当呀!


转自高远行者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ddfd470100i871.html
2011-08-10 01:58 4楼
受教了。
2011-08-10 08:34 5楼
截图是这样弄吗?
⬅ 长寿秘诀 灸足三里(老中医谢锡亮写的) 老茶馆 不知我的肾、肝、脾、肠胃是阴虚还是阳虚,不知该治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