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阴补阳功过讨论

2011-07-26 23:19 楼主
1、补阳之功,错则伤阴;补阴之功,错则败阳;补土之功,错则伤水;补水之功,错则伤土。
体会:阳性喜动喜升,此自然之理,不愁升热,只愁不降,上焦热已达最高,只可清降,不可再升(清胃散中用之升麻,普济消毒饮中之柴胡、升麻),中焦热也宜清降,可散,但不可再升;下焦阳微不升,只可益阳,不单升阳,用升药则阳脱也;能量守恒,阳经之火,为阴经阴中之阳的根,《四圣心源》:“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补阳之功效在于给予外源性的“火种”点燃人体脏腑自身可生火的能源“阴液”,生自己的火,促使阴生阳,催发自身生发阳气。单纯认为给的火越大阳就越旺,是因为不明白“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原理,过错在于使用了过多“分散的火”伤阴耗液,解决途径不在于改使用“小火”,而是使用“致密的火”、“集中的火”,潜降肾中阳气,如龟板+附子,熟地+淫羊藿,龙骨/牡蛎/海蛤壳+附子等。

各脏腑中均各有阴阳,如天干旱时浇水,阴虚补阴本是正道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过多补益阴液就可打破本身十分脆弱的阴阳平衡,不能及时转化为阳的“过多”的阴液成为了洪水成了“涝”,出现阴盛阳虚局面,湿盛则阳微病情加重。所以过错不在于补错了阴,而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补阴的脏腑选择问题:
脏腑就象浇水要选择的容器一样,每个脏腑是不同的,脾喜燥恶湿,肺胃喜润恶燥,自身的特点决定浇水的多少,同样浇水补阴肺胃可以多浇点,但脾就要少浇点;药物有归经,决定了补阴要有所侧重,如麦冬主要补肺胃心阴,用来补肾就不合适,当然不包括金水相生的相互转化理论。

二、补阴时应及时排出“废阴”:
浇花水时发现花盆下面都会有个小洞,目的在于排出多余的水分,否则容易烂根,原理是一样的,补阴后多余的阴液如果不及时排出,就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脾土湿气太盛就会使脾气升清力量减弱,肝气就会升清乏力,出现肝陷,久郁化火,出现各种心肝相火亢盛的失眠、口舌生疮、面部痤疮、偏头痛等。所以治疗时应以“六味地黄丸”为参考,补脾土时用淮山+茯苓,补肾水时用地黄+泽泻,补肺水时百合、天麦冬、阿胶+浙贝母,补肝阴时酸枣仁、白芍+茯苓等。

三、应注意中气的中枢地位和作用:
肺胃胆气主从右降,肝脾气主从左升,脾气不升则营养、水谷、水湿不能上升得到及时的利用,胃气不降则多余和利用完的废物不能及时排除出去,白白占内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7-26 23:39 2楼
比喻得比较形象,期待下文
2011-07-27 08:09 3楼
期待下文!!
2011-07-27 09:03 4楼
好文章顶起来。
2012-07-17 16:51 5楼
有意思
2012-07-20 19:20 6楼
学习!
2012-07-20 19:33 7楼
荒漠; 说: 荒漠 发表于 2012-7-20 19:20
学习!

说的好!顶一下!
中药之中温阳通阳药物偏,纯补肾阳药物很少!(也许是我学艺不精)
想聆听这方面教诲…
2012-07-20 19:47 8楼
秦岭游民; 说: 秦岭游民 发表于 2012-7-20 19:33
说的好!顶一下!
中药之中温阳通阳药物偏,纯补肾阳药物很少!(也许是我学艺不精)
想聆听这方面教诲

可否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一团阳物,就像太阳一样:阳在不断耗散〈实际消耗的是阴精形成的形,以热和光的方式耗散,这种形是不可能得到补充,直到自我毁灭…得了另一种新生…〉
所以:补阳是不可能的!通过温阳、通阳让阳能持续更久、和眴、详和〈也许就是阴平阳秘状态〉;通过滋阴、补阴,让阴的形更充实,在少壮之火引导下水火交融.阳阴平衡从而生命持久!
⬅ 舍本求末----西方医学之以形治形是伪科学 老茶馆 暑湿案(渔翁诊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