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直接治证,间接治病”求解寒温统一

2011-07-25 17:50 楼主
用“直接治证,间接治病”求解寒温统一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536398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7月7日、13日,先后刊登了笔者“中医诊治传染病战略浅议”、“寒温统一应病证结合、分层诊治”,探索“寒温统一”为热病的理论构想。热病作为“顶层”病名,统领整个外感病的诊治,为了全面继承伤寒与温病的历史成就,并且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需要把不同的辨证论治体系整合起来。
伤寒温病都是辨证体系
伤寒突出的是六经辨证,温病突出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就是说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为了辨证论治,而病名只是辨证体系的代名词,在有了顶层“热病”的大名称之后,作为次一级病名的伤寒与温病,已经失去了占领疾病区域的作用,只是“统一战线内部”不同辨证方法的差异。也就是说,即使面对同一个发热的病人,伤寒学家与温病学家可以一起会诊,共同看看用哪一个方剂治疗更合适,而不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单打独斗”局面。
伤寒与温病学家在热病的旗帜下,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谁先上阵,谁做后备,为的都是一个目标:通过调整证候,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伤寒与温病都是不同辨证体系的代表,不是不同疾病疆域的占有者,这一点很重要。在共同的目标下,可以互补,可以切磋,可以密切配合,研发新的方药。
“病是阶段”包容辨证体系
外感热病是一个过程,可以划分不同阶段,温病学家、伤寒学家都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划分,它们必然会有重叠,也会有差异。
伤寒学家把外感热病划分为六个阶段,并且以六经为名称加以概括。温病学家用卫气营血划分了四个阶段,以三焦辨证划分了三个阶段,它们内部也不统一。
伤寒的阳明病与温病的气分病可以基本重合,到了这个阶段,也不用管患者属于伤寒还是温病。也就是说,即使是寒邪致病,到了阳明阶段就不需要考虑寒邪的特点了。同样,温病后期,正气衰竭,也会出现脱厥证候,这时不能因为顾虑有可能是“灰中有火”,而不敢使用回阳救逆之品,“该温阳时就温阳”,这应该成为未来温病学的新观念。
热病是整个外感病的总称,它允许不同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划分不同的阶段,也允许不同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划分不同的证型,作为某个时空点的标志,也就是用证和方进行治疗。
病象河流,证如舟,系列方药似码头
外感热病的过程,就像九曲黄河一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温病学家、伤寒学家,在不同的地域设立了很多码头,找出来很多确实有效的方药,这就是救助患者上岸的系列措施。
患者可以从任何地方下河(发病),也可以从任何码头(证型方药)上岸。无论是顺传,还是逆传,都是生命之舟运行的过程,都应该得到医学的救助。张仲景在沿岸设立了113个(方药)码头,叶天士、吴鞠通、吴又可都设立了一些码头(方药),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患者顺利上岸,而不是坐等患者路过“留下买路钱”。收费需要划地域,帮助病人无需考虑是谁设的码头。
当然,在古人设立的码头边上,今人也可以再设立一些码头,还可以用新技术加速小船靠岸的过程,这就是静脉注射液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各种新措施的不断开发。
因此,我们可以说依靠“直接治证,间接治病”,避开寒温论争的疆域之争,开辟互相协作的方法互补,并且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这就是“把伤寒与温病逐渐融合为热病”理论构想的意义所在。
2011、7、13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寒温统一应“病证结合,分层诊治” 老茶馆 热病辨证应用“三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