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院只能学到学院的话语模式,学不到中医精深内容

2009-07-08 23:31 楼主
在医学院只能学到学院的话语模式,学不到中医精深内容

有位做出版的朋友,一直希望找到一些作者,将中医写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几年间,他找了很多中医药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都非常不理想:他看不上硕士博士们写的文章,觉得这些文章“不说人话”;硕士博士们也瞧不起他的写作要求,觉得那是“下里巴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很困惑,于是问我。
我说:“这要归结到中医教育上去。中医药大学培养出来的这些人,并没有把中医的实质内容学得很精深;他们得心应手的,只是现代学院派中医的话语模式。”
中医是一门实践学科,自古通过师带徒、父传子,代代延续。学习中医的人,从第一天起就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往往,实践甚至要先于理论。弟子“侍诊”,就跟着师父一起,看病、抄方、抓药、出诊。老师不专门开课,而是在具体操作中顺便讲讲医理、药性、诊断的方法、用药的原理。先经过实践中的耳濡目染,等师父认为机缘成熟了,可以看某某书了,才开始看书,系统地学习理论。学了理论,马上又回到临床中去应证。如此反复,这就叫“白天临证夜读书”,一直到出师后。只不过,出师前,有师父在一旁及时指引和纠正,可以在师父的临床中观察和积累经验;出师后就得靠自己摸索,在自己的独立临床中观察积累。等医道纯熟了,理论和实践的能力强了,又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参悟到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中医的“实质内容”,或者说,是中医的“精深内容”。
中医进入学院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理论在前,实践在后。先是一个劲学习各种理论,一个劲应付考试、论文,到了临近毕业的时候,好不容易有点“实习”,也不是纯正的“侍诊”式学习,而是西式管理的医院和病房间做很多近乎体力劳动的事情。即使能跟师侍诊,但时间也不会很长,老师带的实习学生很多,病人也很多,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很少,远远没有过去师带徒、父传子的那种默契。实习只是一个过场,不以临床疗效作为判定这个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标准,最后要毕业,还得靠写毕业论文。
论文,是学院的必需。无论想取得哪个学科的学位,都得写毕业论文。论文怎么写呢?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它有其固定的模式。就像“八股文”,有它固定的几个部分,也有它固定的行文风格。这就是学院派的“话语模式”。有了这套模式,一切都好办了。即使学院中人(包括老师和学生)对所研究的内容本身不是太了解,也是不妨碍他们写论文的。因为,这套话语模式的巨大阵势,可以让你有很多套话可说,你可以花大量的笔墨去引用文献,然后进行爬梳,略作臧否。这个话语模式甚至可以让你不需要表态自己的观点和学识,而且这样还可以赢得一个美誉:科学而且客观的研究。这种话语模式必然是拒绝通俗的,越不通俗越能显示学院派的遗世高蹈,越高蹈不群也就越能够进行自我保护:文章没人能看懂,当然也就不会有人批评。不惟医学,学院派的绝大多数学科的话语模式都是这样,相对而言,医学还算没那么过分的。
所以,经历了学院派话语模式的严酷操练的学生,形成了他们固有的写作模式和文风。他们什么都敢写,但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拿去哄那些学术期刊、学术图书的编辑,这些编辑做着与学术相关的工作,但并不在学术之中,他们对作者是仰视的,不会计较文章的实质内容。但如果遇到通俗读物甚至畅销书的编辑,这些人就惨了。这些编辑要求作者“讲人话”,哪怕在高深的学问,你都得给我通俗化,让老百姓能看懂,不然我就不理你。
而要将一门学问通俗化,尤其是要想将中医这样的学问通俗化,谈何容易!你必须对它的实质内容有精深的把握,这是需要很深的功底的,包括理论功底和临床的功底,但这正是学院派培养出来的人所缺少的。这样的人,当然有,他必然是经历了很多锤炼的,包括医学的锤炼和写作的锤炼。这种人不仅能做中医,而且会是非常不错的中医。当然,只要条件允许,他是无暇著书立说的,早就悬壶济世去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7-08 23:46 2楼
那咋不把医学院给砍了
2009-07-09 20:37 3楼
学院教育是大锅饭式教育,本来不是教精深东西的。
2009-10-21 16:20 4楼
学校教不出名医来,学校教的是入门的东西,名医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实践,钻研的结果。
带徒就能带出名医来?大家看看医学史。名医都有数年甚至十几年的背诵经典的过程。不要以为带徒就不用读书了。
学中医有三条路,背经典,做临床,投名师。背经典是后两者的基础。
学校不就是背经典的过程吗?
名师带徒,师必须是名师、明师,徒必须能苦读、善思。名师出高徒,但别忘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别把中医的衰退归罪于学校。在中国这种官僚体制下,学校和个人没有资格承担振兴中医的重任。(我不是中医学院的教师,不是推卸责任。)
2022-03-20 13:14 5楼
现代大学(包括医学院)学习制度都是模仿西方的,但模仿地又不完全(画虎不成反类犬),西方的自由创新和交流碰撞的精神失去了,反而继承了派别山头以及相关斗争攻讦等封建旧习,整体就是一个新瓶装旧酒的空壳子。这样一来,国外的好的东西没有利用上,那相应的不好的地方也就残留了下来。比如,西方模式的缺点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下的东西(包括医院),本质上继承了资本主义生成产品以及追求利润的特征:大量复制、流水线化,商业化。自然而然,医学院批量生产只会考试的机器(进而再去教下一代,如此循环),医院也只会以利润为主(古代名医甚至能做出为穷人免诊费,甚至自己帮助买药,决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医院那只是一份赚钱工作,而古代医生觉得这份职业不仅仅是赚钱,更多是一份责任)。

即便是师徒授受、半日临床半日读书模式的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方式,也少有名医量产的情况。稍作统计就可发现,古代很多名医大多都是自学成才的(自学的原因基本都是挚爱的亲人因病而死或惨死于庸医手中),真正太医院的医生,没什么名医。这也说明,中医的传承,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问题,或者换句话说,志向与发愿(念力)才是最重要的。
⬅ 我的手工编织与纸工 老茶馆 [转帖] 病機十九條分類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