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杏林中人&橘井泉香

2009-06-29 08:03 楼主
悬壶济世
汉代时在汝南有个卖药的老翁。因为病人找他看病,吃了药后大都很快就痊愈了,所以他在市场的生意相当的好。没有人知道他从哪儿来的,当然也没有人知道他姓啥名啥。但他总是在卖药时候,前面会挂一个葫芦,虽然没有人知道葫芦里装了什么东西,但人们也就自然而然的称呼他为“壶公”了。

费长房因为地利之因,经常可见到壶公。有一次,费长房无意中发现人家不知道的一个秘密,发现壶公帮病人看完病后,见四下无人就一溜烟的跳进葫芦里消失了。费长房很好奇的,不动声色又观察了几天,发现壶公每天都是这样不见的。费长房闷了很多天终于闷不住了,找到壶公想问出个端倪来。

壶公听了费长房的话,笑着说:“今天等晚上没有人时,你再到我这儿来吧”。到了晚上,费长房依约前来。壶公对费长房说:“我要跳进葫芦里去了,你敢来吗?你要不要跟来一看究竟呢?”然后,两个人一下子就都跳进去葫芦里了。

费长房一跳进去后,发现外表看起来小小的葫芦,里面竟是宽敞、明亮,见到层层叠叠的楼阁,楼阁后面还有桥和七彩虹,漂亮的简直像个神仙世界了。壶公告诉费长房,他原本就是神仙,只因为做错事才被贬至人间。壶公嘱咐着费长房不可以把这件事情透露给任何人知道。

壶公后来也教了费长房医术。壶公期满回天上去后,费长房就四处行医救人。而后人们就习惯用“悬壶济世”来形容医术很高明的人。
杏林中人
杏林”作为医界的别称,由来已久。但是,为什么单单将“杏林”作为医界别称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在三国时代,庐山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据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5棵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1棵。一年年过去了,经他治愈的病人数不甚数,他园子里的杏树也已聚棵成林,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煞是好看。后来,董奉又告诉人们,凡是到他的杏林来买杏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放在仓中,就可以去林中取杏。于是,每年董奉用杏换来的粮食堆满了仓库,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贫民。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兆页)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

橘井泉香
“橘井泉香”也与道医有关。这则典故说的是西汉时湖南一位叫苏耽的道人,身怀绝技,对母亲极为孝顺,后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嘱咐母亲,明年将有疾疫流行,到时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叶来救治。第二年果然发生大规模疫情,他的母亲便遵照嘱咐,用井中泉水泡橘叶施救众乡邻,活人无数,一时传为佳话。这则“桶井泉香”典出《列仙传》之《苏耽传》,清代闽人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就将其收入《医术名流列传》之中,流传甚广。至今湖南郴州市东北郊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市内第一中学内的杼井,都是纪念苏仙的遗迹。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6-29 12:28 2楼
没读这篇文章之前,还真不知道有这样的典故呢


壶公悬壶济世仁
杏花一束杏林人
橘井泉香念苏仙
千古医道传佳云
2009-06-29 14:25 3楼
“桶井泉香”
2009-07-02 23:14 4楼
还有华佗的“青囊济世"
2009-07-02 23:28 5楼
我接着假先生的文章,也补充下

在中医书刊、碑匾以及平时人们言谈中,常会接触到中医的别称种种,如“ 杏林”“岐黄”等等,各种称谓其实都颇有渊源,且为你细细道来……

杏 林

相传三国时,吴国有个高明的医生叫董奉,有起死回生的医技,曾救人无数,董奉给人治好了病,不收酬礼,人们对他更是由衷地敬佩。为了答谢谢董奉,经他治愈的重病人,在他家附近种五株杏树,轻病人就栽一棵。数年之后,这地方蔚然出现了一片杏林。从此,“杏林”一词便成了医学的象征。人们在赞扬中医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时,往往给医生赠送“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的锦旗。

橘 井

和杏林春暖,春满杏林紧随的便是橘井泉香的故事。它同样出自葛洪的《神仙传》。话说苏仙公在修炼得道,行将升天成仙之际,他诚恳地告诉老母:当明年疫病流行,可用院中的橘叶,和着井水煮成汤液,让乡人服用便可免受其害。说完便远行而去了。其母牢记儿子的重托,当来年疫病发威时,就采撷橘叶,放在井水里煎煮成汁,然后让乡民们服用,从而避免了疫病的侵害。乡人感念苏仙公的恩德,将橘井泉香的故事广为传播,苏氏厚生爱民的情怀,一直为后人称颂。当代医药学大师叶橘泉先生之名也出自此典故。

悬 壶

据《汉书·费长房传》载:古代有一位管理街市的小官叫费长房。一天他看见一老者在街市行医卖药,治病很神,并悬挂一壶(葫芦)于铺房外面,白天卖药,晚上就跳入壶中。费长房想此老翁定非凡人,于是百般亲近他,希望能学得医术。后来老者传授给他各种治病方法,费长房从此以老者为榜样,悬壶行医济世。日后郎中行医常腰悬葫芦,或在诊所门前高挂葫芦,有些中药店也常以之作为标记。

岐 黄

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其实《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青 囊

明代沈绎诗曰:“白发至亲唯最审,青囊传业有儿孙。”这里所谓的青囊是指药囊。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名医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曾将一个装满医书的青囊送给看守他的狱吏,以谢谢其酒食供奉的厚意。华佗死后,这一青囊使他的一部分医术流传于世,故后世也称医术为“青囊”。

坐 堂

坐堂,也是中医的别称。相传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虽说也是个“正厅级”干部,但他对自己的医生职业非常热爱,总是舍不得放弃,以自己的表率示范作用阐释着“爱岗敬业”。每逢每月的初一、月半(十五),集中在这两天为患者诊疗。后来干脆把处理公务的大堂,当作了临时的诊所,“坐堂”一说由此而来。张仲景每月两天门诊,体现了真诚地为民排忧解难、治病救人的苍生大医的风范。患者在他的心里最重,他在人民的心中更重。坐堂,是中医的别称、雅号,从中我们是否也能感悟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呢?
2009-07-02 23:35 6楼

"橘井泉香"哪一个正确?
2009-07-03 08:14 7楼
橘是对的
录入出现的问题
2009-07-03 08:51 8楼

谢谢蘭先生指点
⬅ 腰椎突出-五龙针灸 老茶馆 【冷庐医话】之论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