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运用 杨维杰: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答疑

2011-06-10 18:08 12楼
十二问:你提过『动气针法』,你知道大陆也有『运动针法』吗?是否大陆比较先呢?


答: 董老师早在五零年代或更早就应用动气针法,我在1975年已详述于《针灸经纬》中。 近几年才从事针灸的人有些认定大陆早有运动针法,但据我所知有记戴最早皆于1980年以后,大陆流行运动针法应该是这近十几年单穴流行才开始的事,至少晚于董老师三十年。八零年代及九零年初期,我曾在大陆进行过学习及讲课教学,到过不少地方,当时到处均以针 刺局部为主,重视补泻,患处扎满了针,试想那有可能让患处活动而运用动气针法?若是有,也可能只是少数穴位少数病种,像董老师这样以动气针法为主,并全面应用的似乎没有。如果大陆有五零年之前就 以运动针法为主的报导,那关乎针灸历史,我当然要修正。动气针法之作用首在治神,《素问?宝命全角论》说: 「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又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官能篇》说:「用针之要,毋忘其神」,《灵枢?本神篇》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标幽赋》也说:「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都在强调治神之重要。医生及病人都要精神专一,集中精神集中力量向患处施治,所谓「必一其神,令治在针」(《灵枢?终始篇》)。需知每个穴位皆能治疗许多病,若不施以动气针法,则作用四处流散,甚么病可能都要去治,力量分散,效果就不大了。由于动气时精神集中患处,治疗作用集中于活动之患处,效果当然很好,但是前题是让患处能够活动,那就不能在局部扎针。


或许书本未载明的并不表示没有,由于生活时空环境的不同与差异,而致信息与认知不全是有可能的。基本上大陆的中医及针灸是一直是走在较前端的,所以也不能说大陆早期绝对没有此类针法。就如现在火神派在大陆似乎是一种时尚与流行。姜附剂的书出了不少,甚至有名之为「火神派医案全解」的书,但事实上「全解」并不全。在台湾的中医师差不多都读过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名医心得集—谭述渠医案》,谭述渠医师善用大剂四逆汤及真武汤,附子用量一般五六两(180克),中则八两(240克),重则十几两(五百克或更多)也是常事。甚至桂枝一剂也常用至十几两,吴茱萸也有用到一两(30克)以上者。案例比吴佩衡及李可还多,剂量也比较大。据其表示系少从广东新会陈伯坛游,见其用大剂附子之经验(轻则三四两,重则十几两)心有所疑,研究而获其理大有心得。据此来看XX先生之「全解」连大陆的医师都收集的不全(云南之戴丽三(医案中多次提及郑钦安)李继昌等重用附子者都未收入),更不用说广东之陈伯檀,香港之谭述渠了。在台湾之中医师用重剂附子的并非少数,大剂四逆汤及真武汤之运用也不少见,大家认知这不过是活用熟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温阳方剂而已,辩证论治当用则用,无人自称或被称为火神派。我想这就是时空差异信息不同所致吧。有这样的顾虑,所以编书不能随便称全书,也不能任意否定不知的信息。 不过,话说回来,董老师是1949年自山东迁到台湾的,时时不忘表明自己是『山东董景昌』,因此纵然是董老师先用动气针法,这与大陆是否较先又有甚么区别呢?
2011-06-10 18:09 13楼
十三问:有人说:『经络走行的是路线,经络系统覆盖不到的地方就不会生病了吗?换言之,非经络系统覆盖走行之处生病就是离经叛道了吗?』


答:这句话说的很奇怪,此人可能不懂中医,或尚未接触中医,或只懂中医皮毛 ,或者误解中医。中医有句话说:「不知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外连四肢,内连脏腑,人体没有不受经络影响的,否则中药及针灸就无用武之地了。


一般人学针灸只知经络之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其他经筋、经别、皮部、络脉、孙脉、别通,根本、气街都未深入研究,经络周围亦系影响所在,许多条文说道:「散入」(例如手太阴之络散入鱼际,故土水鱼际重子治疗就有交集,手阳明经之络入耳合于宗脉而主聋,此为合 谷灵骨(不只是贴骨主肾)治耳鸣之效因,)「散在」,这就表示经络是一个带。若经络只是一条线, 相信也不会是一条细线,否则请问有几个人能扎准?
2011-06-10 18:09 14楼
十四问:有人说:治病扎针不以多少论英雄,以效为是!你对这句话有何看法?


答: 治病扎针当然以效为是,但也要考虑到病人针刺的疼痛。若能一针治好就不用第二针,若能两针治好就不用第三针,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用针若不求精少,一是表示不长进,二是表示没有医德。不过在这个工商时代,每个人都很忙碌,来针刺的时间有限,想治疗的病种又多,常常好几种病一起治疗,有时许多病是一种原因,或就是一个整体病,那还好办,总体治疗不必用太多针就可解决。设若有好几个不相连属的病,则纵然每病一针,都可能需要很多针。在这种情况下想少针都难,但若平时养成尽量少针的习惯,再多针也不会多到 那里去。


治疗疾病纵然讲求一针疗法,也最好有几组特效一针,可以有所选择适合病人方便,也可在用针不多的状况下,起到互相加强的作用。例如治疗美尼尔氏证,曲池及内关都是特效针,针曲池透过肝与大肠通能治头晕,透过手足阳明同名经与胃之关系可解决呕吐,一针即效。针内关透过手足厥阴同名经与肝之关系能治头晕,透过包络与胃通可治呕吐。一针即效。如果两穴合用并不算多,效果更强,这样多加一针又何妨。(2008年5月2日刊出
2011-06-10 18:10 15楼
十五问:有人提出『台湾董氏奇穴』,你的看法如何?


答:此一说法对董老师是绝大的不敬。提出此一 说法的人, 显然不是董氏的传人或门生,董老师时时不忘自己是山东人,在其唯一的一本着作『董氏正经其穴学』之书皮封面(见图),就写着『山东董景昌编着』,有人会提出「台湾董氏竒穴」一词,必然未曾随老师学过,或未看过老师原著,才有此一荒唐无耻之说法,这是违背董师初衷的,对董老师简直就是一种污辱。提出此一说法者若有自己的创见与发明,并在台湾流行多年蔚为巨流,或可勉强如此称之,设若如此则其他各地甚至韩国美国都可能出现某某地区董氏竒穴,未尝不是好事。但本人至今未曾见及台湾有创见与发明足可称之新流派者。当年在老师旁边的学生都知道,老师怀乡恋旧之情甚浓,常以身为山东人为荣,学生也以山东籍最多。 说起来非常讽刺;大陆及美国都早已将董氏竒穴列入针灸再教育学分课程,在大陆及韩国的一些大学中甚至有教授董氏竒穴者,美国有几所略有水平的中医大学,也有教授董氏竒穴。反而在台湾,董氏竒穴连全民保险都不给附(只给附十四经穴), 董氏竒穴也未列入针灸再教育学分课程,更没有任何大学有教授董氏竒穴者。董氏竒穴不是台湾原创,也不是董老师在台湾才突然领悟发现,而是其在山东祖辈几代的努力发展所致。因从山东带来,仍然只能算是山东董氏竒穴 ,这个学术的源头必须要辨别清楚,不能本末倒置含混其辞。我虽在台湾成长,热爱台湾。但对于这种说辞及作法不会感觉光荣。台湾某些针灸医生不可无耻而掠人之美。否则会被外国耻笑。必须认知:只有山东董氏竒穴,没有台湾董氏竒穴(见图)。
2011-06-10 18:11 16楼
十六问:董氏奇穴之木穴原主治只有肝火旺脾气躁:心门穴主治只有心脏病及干霍乱,但在你的书中为甚么作了那么多扩张,而且都很有效?请问是如何扩张这些应用的?


答:不是扩张,应该说是发挥,例如木穴原本只治两个病,在我的书中却增加了八项,变成十项。心门穴增加了最常用而特效的膝痛及尾椎痛。读者拿著书本享受这些成果应用很容易,但别人(包括老师、我及师兄弟们)增加一个作用与功能则可能要花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一个穴道的应用就如同方剂一样,想要用的好也是要从辨主证、抓病机、明经络、识五行、知部位等几个方面着手。十四经穴与奇穴一样,都是如此,才能做最大的发挥。

1、首先要尊重原文抓主证;2、其次是抓病机;3、然后是明经络:一个穴位所在要从本经所在,表里经,手足同名经,脏府别通经多方面思考;4、知部位:这个可从体应与对应思考,先看在筋在骨在脉,在筋能治筋,在骨能治骨;再看在那一节段,在上能治上在下能治下;5、识五行:该穴位之命名与五行之关系,该穴与附近十四经穴位之五行关系。掌握了这些关系,一个穴的应用就可发挥得更大更多 。

以木穴为例:辨主证抓病机:木穴主治肝火旺脾气躁,也就是肝脾不和,可见本穴有疏肝理脾、清利头目,开窍疏肝的作用。明经络: 本穴位在食指,系大肠经穴,与肺经表里,与胃经手足同名经,与肝经脏腑别通。透过「肝与大肠通」之关系治疗多种疾病;其治鼻病甚效,一系经络作用(大肠经至鼻外窍,肝经上巡吭嗓走鼻内窍),一则与疏肝亦有关。其治眼病眼干眼多泪也与肝经循行有关。通过大肠与肺表里故治手皮肤病及皮肤骚痒甚效。识五行:名之为木,与风相应能治风,本穴对外感风邪所致之感冒及皮肤骚痒亦有着效;治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 ,亦系因「木」主风之故。知部位:本穴在食指井穴与荥穴之间,下穴与荥穴接近同一水平,试看荥穴多能治哪些病(这个从五输穴与空间对应来思考),发挥一下。

至于心门的应用与发挥,也是从1、辨主证2、抓病机3、识五行4、明经络5、知部位几个方面来入手,就能将心门作最大的发挥。

穴位之发展如此,临床应用亦如此。不止奇穴可如此,十四经穴亦可如此。总括来说,就是从定位(定经络、脏腑、五体所在、节段所在)定性(穴位之属性对应病症之属性)定量(针刺深浅、留针久暂、针刺频率)来发挥其作用。
2011-06-10 18:11 17楼
十七问:你说穴位有时间性及空间性,能进一步说明吗?


答:穴位有时间性及空间性,这是天人合一及整体观的应用。 穴位的空间应用范围较广内容较多。这里先看看穴位的时间性,就以五输穴为例说明: 从《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所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及《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说:「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来看。


井穴治病最急,「病在脏者取之井」,古人以失神形无知者为病在脏,尤其是在中风昏厥时,常有神志改变之病症。井穴能醒脑开窍、宁神泄热及泻实祛邪。而常用于发现神志突变之急救。


荥穴治病次急,「荥俞治外经」「荥主身热」,这里的外经与经络有关,与外邪也有关,外感症或为风「寒」或为风「热」,荥穴或属水或属火,因此善于治疗外感症,外感症虽不急如中风昏迷,但风者善行而数变,常突如其来,亦属急症,只是较中风昏厥略缓而以。


俞穴治疗阵发性病变。治缓急之间的病变。「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所谓「时间时甚」就是有时间歇(停止),有时严重。这种状况的病变在临床最为常见,疼痛除「伤风」及「癌痛」外,几乎皆为「时间时甚」之痛。


经穴主治兼有俞合之性,急病亦能治,但所治之病仍以慢性居多,「经主喘咳寒热」,虽说咳喘也是声音改变之病,某些与外感有关,但更多的咳喘则属于长年慢性,如老慢支及慢性气喘等,这些病常因外感引发,但终属慢性病,用经穴治疗最好。


合穴之主治以慢性病为主,尤其是脏腑一切慢性病,「合治内府」「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合穴之主治以脏腑病为主,多为慢性病,又「经满而血者」取之于合,是说经脉有瘀血者可在合穴刺血,久病多瘀久病易致瘀,多在肘弯腿弯之合穴刺血。中医认为久病多入肾,因此必以补肾为先。也有人认为久病脾胃功能必然较差,主张应补脾胃。合穴之属性属土(阳经合穴)及水(阴经合穴),土与脾胃相应为后天之本,水与肾相应为先天之本。针合穴有调先天及后天之作用。因此善治脏腑病。


其他原络俞募郄穴等皆有其时间性。这理暂从略。
2011-06-10 18:12 18楼
十八问:要学好董氏奇穴有必要学好十四经穴吗?


答: 有人认为学好奇穴就不必学十四经,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想法,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体认,中医及十四经穴的基础越好,奇穴就可学的更好。那些学不好奇穴的人,基本上十四经也学的不好。须知奇穴是中医的一环,对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脏象、辩证当然要有一定的基础后才比较容易学上手。董师的十四经穴基础是非常深厚的,而且早期董师以针十四经为主。董老师在六零年代后期始完全公开应用奇穴,因此有些师兄十四经非常好,但并不会奇穴,即以我在美国的师兄陈国靖来说,在董师门生上排第六名(入门学生一共七十 三名),他的十四经非常好,替许多名人及外国总统看过病,但他表示对于奇穴则完全不会,这是因为他早期随老师学习后即出国在外开业。在这种状况下,因此奇穴学得比较好的反而是:后期几位在董师当年去世时仍在老师旁边学习的师兄弟们。这也应证了董老师应用十四经穴也是最棒的,学过十四经对深入学好奇穴是很有帮助的,学好奇穴也能促进十四经穴进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近几年开授两次全修讲座,始发现纵然同为针灸医师,但彼此水平相差极大,水平差的学员常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可以看出连十四经都没学好,甚至中医基础都不够,影响整个进度。
2011-06-10 18:12 19楼
十九问:中医药有取象之说,针灸也有取象之说吗?


答:是的,比类取象是易经思维的主要方法,也是中医学重要的科学方法论。此法具有直观、简单、迅速、易于记忆等作用。在中医学中运用十分广泛。不只中医药应用的很多,在针灸中也应用的很多。例如针灸的体应及对应等针法可以说都是取象的方法。中药有花叶轻浮升散:子实质重降下;枝能横行四肢;皮能利水消肿。某一部位对应人体某一部位…等说法,针灸也有类似的对应,如手躯对应、足躯对应等,现在流行的全息说与此有类同之妙。另外用药常有“吃肝补肝”、“吃脑补脑”、吃骨补骨,吃筋补筋,吃肉补肉…之说,,这种“同类相求,同气相召”出自长期实践的反复认识,其实也是取象的范畴。针灸之体应针法与此相似,也是取象的一种,即是:刺骨治骨,刺筋治筋,刺肉治肉。体应针法除以体治体外,也能以体治脏即是:刺骨治肾,刺筋治肝,刺肉治脾…等。还能以体治象,即根据脏象扩大治疗许多病,例如刺骨治寒治肾亏,刺筋治痉挛治抽风,刺肉治疲劳治便溏…等。


还有治法治则的取象,都是与自然界某些现象模拟的结果。如逆流挽舟,提壶揭盖…等。在指导用针方面,作用更大。治疗肾、膀胱、尿道结石之董氏竒穴皆在面部,即有提壶揭盖,开上窍起下窍的作用。此外五输穴根据五行取象应用,如穴位属金则与清肃、沉降、收藏相应;穴位属木则与升发、疏散相应。因此井穴虽皆治心下满,但阳井属金则以下气消满为治;阴井属木则以疏肝理气为治。荥穴主身热,但阳荥属水则补水以清热;阴荥属火则泻火以清热。其他木穴主风主筋…; 土穴主脾主气…等。可以取象而用,使其发挥得更灵活,少针而治多病。
2011-06-10 18:13 20楼
二十问:前次你提到曲池及内关治疗头晕甚效(详见第二回讨论),能将经验及机理再说明白点么?


答:这里对曲池及内关治疗头晕特效的经验及机理再作说明:

1、头晕应用曲池之机理及经验如下:头晕 , 在中医辄以「风」论。内经曰 : 「诸风掉眩 , 皆属于肝」透过肝与大肠通 , 取大肠经之曲池穴或三间、灵骨等穴 , 治疗头晕皆甚有效。曲池为合穴 , 合主逆气而泄。又《素问刺法论〉说「木欲降 , 刺阳明之所入」就是指的曲池穴。曲池穴位在阳明经上,阳明经多气多血,调理气血作用极强,因此不论肝阳上亢 , 肝血不足之头晕 , 或美尼尔氏症之头晕 , 皆极有效。若以全息对应而言,曲池恰位于上臂之起点即头点,亦主头痛病。


2、头晕应用内关之机理及经验:手厥阴经与足厥阴经同名经相通,以手厥阴经(心包)穴位治疗足厥阴肝风之病,一般皆有效。又手厥阴经(心包)与足阳明胃经脏腑别通。治疗胃经病变疗效甚佳。综合上述理由,采取能益气化痰的心包经络穴内关,治疗有呕吐之眩晕甚效,故作为美尼尔氏症(头晕呕吐)之常用特效针。配合曲池穴共针疗效尤佳,数十年来余以内关配曲池治疗逾百例以上美尼尔氏症,均能立刻见效。病患眩晕呕吐或欲呕,旁人扶持而来,针后立刻轻松,自行快乐回家。
⬅ 针推理论 程莘农针灸临床“三要” 老茶馆 针灸医案 网上针灸治包茎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