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11-06-05 10:24 楼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健康管理硕士 马桢伟2011、5

《黄帝内经》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病以祝由已。”(物质结构、功能都没有问题,只需宏观信息调控即可);“中古之人,从八方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病以导引、按跷已。”(物质结构没有问题,调整功能而已)“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作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病必五谷汤液醪醴、针砭何奈?”(物质结构、功能都有问题,必“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物质结构、功能并调)又言:“圣人杂合以治,……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一个好医生必须学会审时度势,综合使用上述方法,不可偏执)。
战国时期,魏文王问扁鹊道:“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善治未病之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也就是我们家人推崇备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仅善治已病之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可见“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思想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产生,由此一脉相承,千百年来的实践大多已证明:
上工(上等医生治未病)、中工(中等医生治欲病)、下工(下等医生治已病)的次序应该是:小病-亚健康(未病)修身养性(积德养浩然正气)攻心为上(孙子兵法: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中病-慢性病不影响生活(欲病)用食疗按摩等保健方法(孙子兵法:其次伐交),大病-急性发作不能正常活动(已病)用药物、手术…(孙子兵法:伐兵、攻城掠地不得已而为之)。就其疗效《黄帝内经》本有言:“上工(祝由、导引)十愈八九,中工(食疗、按跷)十愈六七,下工(用药、手术)十愈四五(注:愈不仅是有效率,更多指适应面)。”就治病而言,上工者良医也。唐代药王孙思邈言:“良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可今天我们常常将上工、中工、下工的次序颠倒:一般而言,有病先上正规医院(医院越大越好、药物手术越贵越好),当被医院告知终身病不能痊愈,再求助于食疗、保健品,不行再求助体锻、气功等养生方法,唯彻底希望破灭时才求助于攻心--积德做好事、皈依“宗教”相信“鬼神”。在普遍人眼中:下医是“科学”,中医是“玄学”,上医是“迷信”。甚少有人明白:上医是攻心为上的治国之道,中医是有的放矢的治人之道,下医是线性对抗的治病之道。就系统而言,上医、中医是母系统,下医是子系统,本来应该上医领导中医、中医领导下医。可今天的局面是:下医领导中医(医生常常不懂养生,却对养生有否决权),中医领导上医(儒释道的博大精深唯以养生为合法)……,而且一个新药一般只需30%疗效就能过关,一个保健品则需有70%以上的疗效,倘若介绍平常食品或简单方法养生有近90%以上的人得益,仍然有“权威”人士出来批评“愚昧”,如此“倒行逆施”,上工乃至中工的疗效还能不打折扣吗?
何以如此?原来造成今天中医事业发展停滞不前,中西理论沟通困惑的瓶颈,某种程度上,并非来自“外力”,而是来自我们中医内部自身理念“僵化”和“自以为是”的反作用。一是我们的中医“权威”们过分强调‘辨证施治’的神圣不可侵犯,把“博大精深”囚禁于少数具有“神仙般”光环的“古董封藏”,从而把本应属于中医‘上工治未病’(普及模式)的大半壁江山拱手相让于西式保健;二是把‘下工治已病’(传统模式)的成熟方法囚禁于“方证对应”,很大程度教条僵化局限中医治疗范围;三是主流中医西化,用经方治疗急病大病阵地基本失去(中医泰斗邓铁涛先生言:“失去中医急救阵地是中医界的耻辱!”);因此导致今天无论是未病、欲病、还是已病中医市场,今已全方位塌陷,此恐怕并非只是简单历史发展、西医渗透…原因?由此潜移默化的“科普教育”进而造成今天老百姓的普遍认识:未病亚健康养生靠科普(西式保健品),欲病小病靠问医生(西医),急病大病上医院(医院越大越好、药品手术越贵越好)。在当代知识层次的眼中,有病不上医院接受正规西医治疗而找中医,已等同“愚昧”“迷信”无疑,唯有西医宣告不治,走投无路才想起还有一个中医的存在,权且拿它“死马当活马”辅助试试……。中医这条“鱼”本是靠老百姓的“水”养活,由此不足10%的市场份额(90%市场份额拱手相让--水将干枯)根本无须大量专业中医存在,尽管今天登记在册的主流中医人数已自然压缩为解放初期的几十分之一,但仍然有大量“空置房”,主流中医连自己都吃不饱,面对汹涌发展的绿色民间“江湖”中医,又唯恐分了他们仅有-从西医手中乞讨所得的“残羹剩饭”,于是纷纷出笼作为科普教育百姓:“有病要相信科学,还得上正轨医院,找正轨中医,不要相信江湖郎中!”(恰恰忘了自己祖师爷也是江湖出身)。……失去市场,不能生存谈何发展?中医耕者无其田,‘窝里斗’自然而然!
对此在下好有一比:因为当今西医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医疗市场资源重组改革中,西医既是‘动迁方和被动迁方一部’又是“拆迁组”角色,中医是“被拆迁方”。因为所处地位的不公平:主流中医、民间中医、养生保健、原本是同住一幢“中式小楼”三个楼面的三兄弟(保健品是其亲缘关系的派生)一根藤上的三个果,本来和谐相处,各有各的市场份额,且相互照应,根本无须窝里斗。后遇“动迁”重组,西医拆迁组利用三兄弟的“消息闭塞”“各扫门前雪”,只拿出了一层楼面的“价格”(1/3市场份额)让三兄弟自己分……,于是老大说:“我是嫡系长房(主流中医)应该由我继承”;老二说:“我的条件困难(民间中医),应该由我多拿一些”;老三说:“我虽非嫡出,然是中西结合高科技宠物(养生保健)贡献最大,多得一些是历史发展之必须!”由是,本来和睦的三兄弟吵得不可开交,‘窝里斗’不断升级。因为关系“生存”谁也不肯退让,唯求助于法律(卫生局-医疗管理部门)解决:因为一个楼面的动迁款只能安置一户家庭,卫生局‘老娘舅’当然偏向于自己的嫡出外甥(主流中医),于是藏匿最大好处的西医动迁组出面代表“法律”调解:判定老二系民间江湖身份不合法应予取缔;老三验明正身非嫡出没有继承权,被赶出望族家门只得以“烧火丫环”(只谈养生,不能治病)身份自谋生路;仅剩一层“楼面”自然唯老大继承莫属,为了中医 的“发展”西医动迁组既做了“贪官”又立了“牌坊”。
结果老大虽保留继承了自己的一亩三分,但却发现难以维持。(因为“顾客”已今非昔比,大多已为西医的“残羹剩饭”和“硬骨头”,已不是原来的技术所能胜任;不仅自己擅长的不能发挥,而且加上缺少以前老三老二的铺垫配合,鲜有以往的“轻车熟路”。)疗效失常想维持都难,谈何发展?为了保持饭碗、维持仅剩的一亩三分地,唯有投靠西医(西化中医)另谋出路!可骨质里本是龙的传人,“否定中医”或否定自己承认“自己无能”心又何甘?中医情节何在?于是大祭司(大教授)们白天“挂羊头卖狗肉”用西式中医压抑自己,晚上释放中医情怀,不断重唱祖辈创业“革命歌曲”,写文章、办讲座、开膏方…既舒展了自己正统“经典”中医情节,又能赚点“小钱”补贴家用、重新体现自己的中医价值。当然其中难免有人为了“利益”而堕落为药品或保健品“吹鼓手”;甚至为了报答动迁组的“恩情”或迫于动迁组的淫威,面对面上老二、老三们被逼另辟蹊径开创的“江湖”业绩,常常还不得不违着良心挺身出来“围剿”;更多的“执着”于自己一亩三分的嫡传正宗,不思既失施展平台说明廉颇老矣!反倚老卖老“偏执”而振振有词,结果误导后来、贻害非浅!
[因为是祖辈经典“革命歌曲”一并非亲力亲为,二因时势变、辩证异;后辈学之,唯有见多识广、心有灵犀“慧根”者能审时度势变化“辨证施治”方能有所得,倘若不明道理机械照搬的后辈学之,此古人“革命歌曲”连头衔正宗的大祭司们都找不倒施展机会,何况“初出茅庐”后辈?因为缺少当世之备,找不倒施展岗位,难以谋生立足,于是大骂“上当受骗--中医学院培养了中医掘墓人”的有之;改行学西医或成为药品“吹鼓手”的有之;即使学有所得,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想施展也唯有“江湖”一条道上走到“黑”,不谋‘当世之备’焉能有好果子吃?本来谋‘当世之备’,在动迁组淫威“垄断”下维持一亩三分,也常唯有以‘拿来主义’‘弃理求术’东施效颦行得通,故秘方绝技、小方小术“鱼目混珠”谋三六九近视利益者当今盛行,然此小道小术忽悠大众或对付小病尚可,何以撑得起博大精深中医大梁?]。
老二因遭取缔,被迫漂洋过海到海外重新收拾一方天地立足,“西天取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知西医之弊端,焉知中医之伟大!”一路降妖伏魔,无意间却重扬了国威,唤醒了一部分外国老百姓的中医意识,为了重申自己正统嫡出合法身份须打回老家寻根,又多少缓和了本土即将干枯的中医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在本土依旧隐身江湖打游击的“妖猴”,即使心比天高,‘老子天下第一’齐天大圣“妖梦”不断,也大多必须先受西天佛祖(科学)五指山的“镇压”]。
老三被逼以“烧火丫环”(只谈养生,不能治病)身份推向社会自谋生路,按照市场经济‘适者生存’法则,谁掌握了销售,谁就是老大!谋市场立足常唯有‘科学忽悠’加‘神秘技术’极尽所能,甚至“坑蒙拐骗”在所不惜,然“烧火丫环”杨排风挡不住的风采(真实本领)因为有西方高科技包装,却常常更有机会得以施展,有更多顺应历史潮流的“当世之备”亮相;杨排风(老三)的“年轻漂亮”犹胜于佘太君(老大)的“精神矍铄”;老三养生保健的“海纳百川”犹胜于老大嫡传正宗的“闭关自守”;因为无须遵循‘方证对应’教条、具有最大普及概率的养生保健“修环境”眼见为实效应,常常解决了诸多西医中医“治病”的“不可能”,结果‘治未病’‘治欲病’变成了老百姓心目中实实在在的‘治已病’‘治已已病’(疑难病);巨大的社会适应性和经济利益让众多专业的、粉丝的、嫡传的、杜撰的、姻缘的……竞向模仿攀比,一时间众多保健品、保健方法、保健养生会所、讲座、书籍、专业培训、高人神人……雨后春竹、铺天盖地,火红异常、想阻挡压制也难!虽社会对之褒贬不一,但长此以往却终于造成了今天中医业态的“外热内寒”(围城效应)奇怪现象!
更有甚者,因为眼见老三“辩证”时代“潮流”借西天佛力(现代科学)得到了巨大经济利益,让依赖不平等得到垄断地位的西医动迁组市场受到挑战;让捉襟见肘、一亩三分难以维持的老大眼馋;于是由动迁组出钱,通过媒体让‘在位’老大出面“验明正身”,用“嫡传正统”教育老百姓:“江湖郎中都是骗人的!保健品都是骗钱的!看中医还得上大医院,找正规中医!”然疑难病人真正找上门去,老大们却仍“有苦难言”。失去施展平台、难以普及推广的‘嫡传正统’因为限于“霸道”本就十中四五,再加上大医院中医西化,中医大多已成为西医之附庸或点缀,即使真有父辈《伤寒》“火神”力挽狂澜的真本领也只能被动迁组诸多条框束缚了手脚,不敢使用、难以发挥(注:常常中医主流名牌大腕唯有在自家私人门诊或业余看病、写书、讲课时才能显现中医思维);何况临床长期习惯西医为主、中医辅助-搪塞,习惯站在中医风险外面批评别人,真正中医实践能力岂能有多少长进?结果虽天天叫嚷:“有病还得看正规中医,法律规定养生保健只能辅助…”,但实践中因为大医院中医‘西医为主、中医辅助’疗效质次价高,老百姓病急乱投医、眼见(包括销售利益的驱使)老三的成功“业绩”,唯有把老三代替主流中医,而且平心而论也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君不见满世界的江湖游医,谁没有几个言之凿凿的成功病人?凡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保健品(坑蒙拐骗除外),哪一个没有治愈“顽症”“难症”的成功案例?甚至根本没有学过医,常仅学习了几个月的中医‘刮痧、拔罐、推拿、针灸、保健品…’简单保健方法,因为解决问题,于是就有人鹤立鸡群成了“大师”“专家”,拥有了众多‘粉丝’,让主流权威专家眼馋或自叹不如(典型例子:张悟本)。反是曾经的主流,一旦退休或自己遭遇西医之不可能,反求“民间江湖”时,常坦然相告:“一生行医、仔细反省,鲜有几个成功的案例!”原来这个世界本就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在医学这个领域,与其说“上帝的玩笑开得太过”,不如说现今的西医动迁组太无知、太霸道!而老大们(主流中医)在夹缝里求生存,太窝囊,太软弱,太自私,太自以为!
由是“占着茅坑不能拉屎,不仅推诿茅坑有问题,还让人家必须学他拉屎。”老大们因为疗效不佳,于是一方面推诿当今中药饮品污染不是道地药材…,故疗效不行;另一方面遵循动迁组规划却要求老二老三们按照他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①老大方法因为中药不行而中医失效,那么老二、老三方法有效是否应该以他们为标准、规范?“嫡传正统”是否应该易位?②面对疗效缺位的病人解释是中药不行,而面对今天N流感世界难题却骄傲的登报宣称:“中医研究发现1800年前张仲景《伤寒论》的大青龙汤对此非常有效。”请问今天大青龙汤所用药物是否是1800年前古人墓穴的出土中药材?如果不是,那么同样的中药,怎么“疗效不行”的中药一会儿又有特效了呢?
当然普通老百姓哪里弄得清这其中诸多“猫腻”,然正统权威人士的科普教育却不能不相信。由此“相煎何太急?”结果造成老百姓的“错误”意会:“中医自己都在相互攻奸,中医还是欠科学;相信不可理喻中医类同‘愚昧’;中医市场骗子太多,惹不起还躲不起;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相信中医!”中医市场、中医养生的公信力、诚信度大打折扣、恶性循环,市场份额的日益萎缩今天已成不争的事实……。然市场经济,失去市场份额,生存尚且困难,妄谈发展岂不贻笑大方!因此障碍今天中医发展的主要瓶颈,不是缺乏经方高手(即使学有所成,也无用武之地,惟有民间江湖能够用此一条道走到“黑”);不是缺乏方法技术(满世界的养生方法技术介绍-书籍、高人铺天盖地);不是缺乏疗效(简单‘茄子绿豆’…都能创造规模效应,何况中医核心技术);缺的是明理沟通打破神秘;缺的是老百姓对中医观念的正确认识;缺的是夺回本应是中医市场份额的理念;缺的是重新收拾中医市场、中医养生的公信力、诚信度的大众教育;缺的是公开、公正让所有中医‘耕者有其田’简单、易懂、安全、易上手的古中医现代“五笔输入”“windows”窗口平台。
当然现实社会也许并没有如此“肮脏”,主流中医也并非真的那样“不堪”,西医也不见得如此“霸道”,您也可以认为:这上述全部的一切都是在下的“戏说”或“信口胡说”。然虽然“染色漫头”毕竟是馒头中的少数,三聚氰胺奶粉也毕竟是奶粉中的极少数,……但因为人命关天,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却足以让最高层都“如临大敌”;那么中医“相煎太急”引来的中医市场、中医养生的公信力、诚信度大打折扣、市场份额的日益萎缩今天却是真实的存在!所谓“熙熙攘攘皆为一个利字”,经济社会离开了市场,即使中医再伟大又何以生存发展!倘若中医这杆大旗在老百姓心目中倒伏,那么不仅是人命关天,而且是民族关天!
由此在下以为:为了改变当下中医“相煎太急”局面,为了中医、中医养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让中医耕者有其田”当务之急,故就现今中医理论、方法、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西明理沟通的评判标准而言,除了原来①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实践的疗效;②有利于中医事业的科学发展;当今还得加上一条③有利于夺回本应属于中医事业的市场份额。有此三个代表(三条标准),中西明理沟通高下左右之判定自能一目了然,中医内部自身理念“僵化”和“自以为是”又何须因不知其伪,还在那里王婆卖瓜自吹自擂?中西结合“西天取经”又何必追求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中医“耕者有其田”,又何须相煎太急!这才是解决中医事业发展滞后的真正症结所在,也是谋中西结合“西天取经”根本途径的“无字天书”,让中医众多有真本领的“齐天大圣”明理得道成为“战斗胜佛”的有益“紧箍咒”!

后 记
文中‘类比’取材于几年前一个朋友家里动迁的真实故事,所幸的是,最终因为老三适应社会,通过一定渠道(也使了一些小钱)“惊动”了动迁组的上级领导,找回了本应属于他们自己应得的份额,不仅老大、老二、老三各得一套住房,而且还得到了一定的动迁补偿,此事以皆大欢喜告终。对照今天的中医,笔者行文目的也就是希望提请当今众多中医放眼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何须“相煎太急”?团结起来向“动迁组”讨回自己应该的市场份额,谋中医“耕者有其田”也有一个“安得广厦千万户”皆大欢喜局面。然“联吴抗曹”世上最难的也许就是人心的统一划齐,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派系内部都必然有左、中、右的存在,经济社会,在“利益”面前常常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永远的朋友,某种意义上“汉奸”是最适应社会变化的“典范”,维持会也的确曾对抗战有过“贡献”。生活中,常常直系亲人家庭内部的窝里斗远要比商业朋友之间的反目惨烈多多,其中背后原因常常还是“利益”作祟!“攘外必先安内”,利益争夺自古到今历来如此,今天中医又岂能例外?故而子曰:“小人同而不和”(为了自己利益,同为“中医”相互排挤),“君子和而不同”(为了阶层集团利益中西虽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却能相对和谐)。……今天,老大被大势所迫成为(投降西医)中西结合“维持会”由来已久;老二“西天取经”挂靠如来佛祖(现代科学),妖怪齐天大圣转正为“战斗胜佛”风头正旺,老三穿上“现代科技”外套,成立西学保健大军“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利益正浓;看来新一轮虽“团结”在“西式科学、科技”麾下,但由利益划分带来的“窝里斗”正在紧锣密鼓,利益所在要想谋兄弟联手“联吴抗曹”一致对外恐怕有点难!由此只希望防患于未来,提醒诸中医自己“兄弟”不必再热衷于“窝里斗”,即使真如此,网上诸同志皆傍观者清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6-15 20:15 2楼
中医之祖也是江湖郎中,这话不假。
⬅ 医案启示-------下肢水肿 老茶馆 桢涵茶平台戏说‘经气’真实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