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眩晕症治(部分)

2009-06-21 09:03 楼主
张仲景在其名著《伤寒论》和《金匾要略》中对眩晕的辨证论治,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方药,这对后世起着指导性作用。历代先贤孙思邈、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张景岳等对眩晕得认识各有发展和侧重。如“无风不作眩”,“无火不成晕”,“无痰不能眩”,“无虚不作晕”等等。合而观止,颇多详尽。元、明、清以来一些医家进一步掌握了眩晕与头痛,肝风,中风等疾病的内在联系,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近些年来中医界对眩晕的辨证论治,日益完善,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为治疗眩晕提供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

眩晕一证为常见之临床病症,现代医学中有多种病可以出现眩晕,耳源性眩晕有美尼尔氏病,迷路炎,链霉素,卡那霉素中毒,晕船、晕车等等;脑性眩晕有脑动化脉硬化,高血压脑病,锥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小脑病变、颅内感染性疾病大呢感;还有高血压、低血压、失血、脑外伤、眼病、心动过速,神经官能证,外感疾病等等。治疗中如用中药必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有好效果。

眩晕之治疗,先贤们颇多详尽全面,并各有侧重,如《医学六要》提出了按痰火、风痰、阴虚、风热、死血等11种辨治法。还有一些医家见仁见智更有发挥者。但总起来多以风、火、痰、虚、瘀辨治。这样便于临床掌握,如肝阳上亢,化火生风者,应以清、镇、熄、降为主;痰浊阻滞者以涤荡为主;虚者分别以以滋肾养肝,补益气血,健脾和胃而治;瘀滞者以逐瘀活血为主;外感者当表散、和解、疏理。此外还需要因治疗,如把原发病治好,眩晕也随之而愈。故应标本兼治,各得其法,否则只治晕而晕发难愈。本篇主要介绍笔者在临床上治验的五种眩晕供参考。

一:肝阳上亢(包括高血压眩晕)
证候:本症型多因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或长期郁怒,久而化火,或风火相煽,致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从而头晕目眩,脑胀耳鸣,甚则头痛不已,每因劳累,郁怒增重。常有急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尿赤便秘,腰膝酸软。舌红少津,无苔或有黄燥苔,脉弦数有力。肝阳上亢者大部分有高血压,但无高血压者亦可有上述症状。
治则:育阴潜阳,清火熄风。
方药:
生白芍20克 珍珠母20克 天麻12克 夏枯草20克
勾 藤15克 罗步麻12克 菊花12克 草决明10克
地 龙10克 白蒺藜12克 丹皮10克 益母草10克
川牛膝20克
方解:此方为育阴潜阳,平肝熄风之剂。方中白芍补肝阴不足,抑肝阳上亢,养肝柔肝,平肝止晕。对眩晕,易怒,头胀,头痛,均有较好效果。珍珠母长于平肝阳解郁火,对肝阳上亢,兼有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甚效。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解郁结,散瘀结。天麻甘平柔弱,平肝潜阳,熄风解痉,通经活络,为治一切内风之圣药。罗天益说“眼黑头晕,风眩内坐,非天麻不能治”。如配泄火定风,平肝解之勾藤,对肝阳上亢兼有高血压之头晕,累治累效。罗布麻苦寒,平肝宁神,降血压止眩晕,平心悸,治失眠,与天麻勾藤合用常可取得满意疗效。菊花平肝阳降肝火,清热明目,对肝阳上亢,肝风上拢,肝肾阴虚,血不养肝等收效显著,是治肝经病变的重要佳品。草决明平肝潜阳,清火明目,疏风清脑,润肠通便,且能降血脂,降血压,对高血压、高血脂拌有眩晕者甚好。地龙清热平肝,活血通络,对肝阳上亢兼高血压眩晕者亦效,且地龙能防治脑血栓形成及脑血管痉挛。白蒺藜祛风清热,清肝明目,平肝潜阳,行气活血,并有抗动脉化和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配勾藤等更好。益母草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粉丹皮活血化瘀,清肝泻火,川牛膝引火下行,引血下行,肝阳上亢之眩晕起釜底抽薪之效,现代研究上述三药均有降血压之效。
加减:
1、秘结者可加大黄10克通腑泻热。
2、多梦,心悸不安者加夜交藤30克,炒枣仁15克,生龙骨20克,远志12克。
3、口苦咽干,目赤面红者加黄芩8克,栀子8克,龙肝草8克。
4、肾阴虚者加干地黄12克,女贞子12克,枸杞10克。
5、尿赤涩痛者加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清肝命目通利小便。
针灸:风池 行间 三阴交 太溪 太冲 百会
操作:风池、行间、太溪为一组。太冲、百会、三阴交为一组。每日针一组交替应用,共10次。行间、太冲出针时摇大针孔,迅速出针,不按针孔(泻法)。太溪、三阴交出针时缓慢出针,急按针孔,揉按片刻(补法)风池,百会,平肝平泻。
方义:本方滋水涵木,誉阴潜阳,泻热平肝,清眩治晕。方中风池为足少阳胆经之头部穴位。行间为足厥阴肝经之足部穴位,肝胆相照,平肝胆火,二穴又为治眩晕之要穴。三阴交乃足三阴交会之穴,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太溪为足少阴肾紧穴,滋水涵木,养肝治眩。百会乃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穴,能平肝熄风,宁神醒脑,前头晕针尖向前刺,后头晕针炙向后刺。太冲为肝经俞穴,活血通络,疏理肝气,又是治疗高血压之要穴,与风池、三阴交配伍治眩晕效著。
偏方:黄瓜藤10克,绿茶4克(龙井或碧螺春最好),白菊花10克,枣花密少许。开水浸泡当茶饮用,一日一剂,共10天。
病案举例:
薛xx,男,66岁,离休干部,患高血压10余年,平日血压150—170/100—110毫米汞柱,常有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失眠多梦,尿黄便秘等,服清眩丸,复方降压片等尚能缓解。就诊前4天正值处夏,步行10华里回家,途中突感头晕头痛,站不稳,并感肢麻心悸,经人护理返家,延医治疗不效,邀家中诊治。形体丰艘,面红耳赤,舌红少津无苔,脉弦数,大便三日未解,尿赤发烧,血压170/110毫米汞柱,即按肝阳上亢,风火上冲施治,
方拟:
天麻12克 勾藤15克夏枯草15克 黄芩12克
栀子10克 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 川牛膝15克
地龙12克 泽泻10克羚羊角3克 (磨汁服)
代赭石15克 炒白芍10克 3剂
二诊:头晕减轻,肢麻心悸好转,大便二次,尿色变淡仍烧,肤热口干尚在,血压160/104毫米汞柱,仍脉弦数,舌红少津。风火上冲大减,阴虚阳亢尚在。
拟方:
天 麻10克 勾 藤15克 夏枯草15克 地 龙10克
黄 芩12克 丹 皮10克 白蒺藜10克 元 参10克
炒白芍15克 炒山药15克 干地黄15克 女贞子12克
何首乌12克 代赭石15克 5剂。
三诊:病人自行来诊,眩晕基本消失,二便正常,脉仍弦,舌红无苔,但较前润泽,血压150/100毫米汞柱,前方去元参、黄芩,再服8剂,隔日一剂。
四诊:诸证俱悉,舌润泽,脉仍弦,血压146/90毫米汞柱,建议继续降压药。
按:该病人素患高血压,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而眩晕,本次发作:一则因平日肝肾阴虚,阳浮于上之弊;二则因初夏炎热,阳亢生风,风火上冲,突然加重。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法,先用清水,兼平肝阳之剂,标证去大半,后又用标本兼治之法,滋水涵木,潜降肝阳,诸证俱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6-21 09:07 2楼
气虚眩晕(包括低血压眩晕)
证候:本证多因久病不愈,耗气伤神,老年体弱,阳气日衰;饮食失节,操劳过度;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虚弱,使中焦运化失权,升提无力,清阳不升,不能上荣于脑。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劳累饥饿或突然起立则更重,平卧片刻即可缓解。气短声低,面色少华、胃下垂、脱肛等。大部分病人血压偏低,多在100—80/60—50毫米汞柱之间。脉虚无力。舌质胖嫩有齿痕,色淡有白苔。
治则:补中益气,健脾升提。
方药:炙草5克 白术20克 陈皮10克 党参15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当归12克 葛根8克
桂枝6克 生芪30—50克,大枣二枚为引。
加减:
1、有子宫下垂、胃下垂者加枳实(无下垂不加)因枳实可提高平滑肌紧度,但破气导滞力强。
2、有消化不良、纳食不佳者加鸡内金10克,谷麦芽各10克。
3、有腹胀便溏者加白叩10克、云芩10克、炒扁豆10克。
4、有血虚者加枸杞10克、元肉10克、炒山药15克。
方解:本方乃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成。方中炙黄芪为补气要药,尤以补益中气为最。《本草正义》说:“黄芪补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足,脾土虚弱,清气下陷最宜,与补气药同用可增强补气作用。陈皮理气开胃,与补药同用则补,与泻药同用则降,补中益气汤中陈皮既补又升但用量不宜过多。升麻、柴胡主要是起升提作用,有人试验,补中益气汤中虽有党参、黄芪、白术,但没有升麻、柴胡该方得升提作用也就不大,故二药用在此处起画龙点睛之效,足见前人构思与配方之妙。葛根性平,归脾胃经,本方中起升发清阳,鼓舞胃气之效(量不宜过大)。当归养血调经,扶虚补孙,与黄芪配用气血双补。桂枝温中补虚与黄芪配后,能振奋中阳,但用量不可过多。
针灸:
百会、足三里、气海
针灸操作:以上三穴,第一天针刺,第二天艾灸,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针刺时用缓慢出针,及按针孔揉按片刻之补法。艾卷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
方义:足三里属胃经合穴,又为四大总穴之一,能强健脾胃,补中益气,是中医强壮保健的主穴,常用于诸虚百损等病,尤对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最效;百会可升提固脱,健脑宁神,与足三里配伍,一上一下,一升一摄,一补一提,使清气上充于脑,减轻眩晕。气海乃元气之海,针灸该穴可赔补元气,激发中气,强健脾气。
食疗偏方:
生黄芪400克,红枣200克,生姜50克,羊肉2市斤。方法:先将黄芪(饮片)用二市斤冷水浸泡2小时,文火煎煮30分钟捞出,再用1市斤冷水浸泡1小时煎煮30分钟去渣,两次药液合并,将羊肉(切小块)大枣生姜及适量食盐,花椒放入,文火煮至羊肉绵烂可口,然后放入冷藏或冷冻处,分30次服完,每日一次,中午饭时与其他事物同服。如不食肉或在夏天时可去掉羊肉,只用前几味仍用同法煎服。
病案举例:
李XX,男,退休干部,主因头晕目眩,不能久立就诊。二年前渐生头晕,久立或蹲下起立时更甚,但未治疗。近数月病情增重,晨起也不减轻。素患胃下垂。纳食不佳,食后腹部坠胀,精神不振,体软乏力,诊时形体赢瘦,面色不华,舌淡胖,有薄白苔,六脉俱虚。血压84/50毫米汞柱。半月前查血色素11克。此乃素有中气不足,未加调理,致病情日重,以至清阳不升,精微布化失权,不能上容于脑,髓海空乏而晕,故应补中益气,升举中阳方用。
炙黄芪30克 炒白术15克 陈皮10克 党参15克
升麻8克 柴 胡8克 当归12克 炙草5克
桂枝5克 生姜三片,大枣二枚,五剂。
针灸:
足三里、百会、气海,一日针刺,一日艾灸,交替应用。
二诊:5天后头晕稍减,精神振作,血压86/52毫米汞柱。吃饭有增,腹坠胀不减,脉舌同前,前方虽效,药力尚不足,黄芪加至50克,党参、炒白术均改为20克,再服6剂,仍用前法针灸五天。
三诊:头晕减去大半,体力有增,纳食转佳,血压90/60毫米汞柱,脉稍有力,舌胀减轻,要求治疗胃下垂,原方加枳实10克(现代研究能增强胃肠平滑肌紧张度)10剂,教病人每晚自己在两侧足三里各艾灸10分钟。
四诊:眩晕基本消失,精神纳食大增,血压100/65毫米汞柱。面色润泽,脉缓和有力,舌正常。X光拍片胃下垂较前提高3公分,建议再服补中益气丸10合需访三年未发。(包括低血压眩晕)
2009-06-21 10:38 3楼
好帖,好医案,值得一读.
⬅ 转贴台湾JT老师中医基础讲义(藥勢) 老茶馆 理气活血药增效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