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点滴

2011-05-24 09:42 楼主
医有《内经》,必有《外经》,有《伤寒论》,也当有《伤热论》,虽未全见,未必无有。所谓医易相通,有阴必有阳,有这论必有那论,大道必简,至理必俗,一定不易之理。阴寒、阳热,至极必现对方之象,俗人难定。
病不可尽灭,也不能尽灭,阴阳之道也。中庸者寿,偏胜者强。心正则易辨忠奸,尤分正邪,此最为紧要,然后扶正抑邪,乃可疗疾。医卜者上,针灸者中,医药者下。人不妄想则不生逆症;冬拥炉,夏摇扇,自然之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古人之经验论断,适合大多数,未必适合所有人。只能细心体会前人的论述,不妄自菲薄,不生搬硬套,历久自会平中出奇,百战百胜。总之,学习中医是急不得,又难于速成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2-04 09:32 2楼
人之始生,内食五谷,五菜以充,杂食五畜。
外沐阴阳,寒热温凉,雨雪风霜,六淫伤身。
外感者轻,内伤则重,趋吉避凶,时时牢记。
三才之间,相感相应,不知其常,难保其身。
身残志短,命不久长,上难报国,下不奉亲。
知常达变,方可万全,慎而又慎,勿要暂忘。
2011-12-04 10:01 3楼
读案有感
病有奇危之症,人有泛泛之疾。辩难奇危,可于深入浅出,旁兼其它。
明晰泛泛之疾,但可及时治愈,且防日后难治之病。两者相辅相依,
不可偏废。难案宜全,不遗蛛丝马迹;平案宜简,明了直中主题。
2011-12-04 10:59 4楼
外经已经遗失,伤热论没见过,估计就是温病系列的东西。
2011-12-04 21:33 5楼
呵呵,未必没有道理
2011-12-13 09:35 6楼
人类社会不应跟着疾病发展走,如此则始终被动。也不应总想着消灭疾病,如人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相互依存,且互相转化,又如雨雪风霜无好坏一样,平衡而已。平衡者,昌且久。象老离群,蜂死巢外,知应如此,顺自然也。观世上动物昆虫,皆顺自然,人独逆之。总有出乎意料事,实意料中事,无足怪也。
送人以鱼不如送人以渔之法,送人以法不如送人以理,送人以理不如送人以平衡之道。道者,必然之理,必然之法。所谓人有当活不当活,今人久不讲矣,以致朽木遍地,且不分老少,惜哉!
至理讲与至人,非通达不可。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当然可以医治病人,解除或减少病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应该使人们知道,如何才能把人做好,有始有终成为一名正常健康的人。当然,前提一定是人们要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顺自然,享天命!
2011-12-13 20:52 7楼
小草依依 说:
人类社会不应跟着疾病发展走,如此则始终被动。也不应总想着消灭疾病,如人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相互依存,且

我有一问题:临床经验指的是什么?
2011-12-14 20:20 8楼
只有用心当医生,才能当好医生。
2011-12-15 09:50 9楼
万事万物,快则易尽,而慢才长久。快慢不同,寿亦不同。人类至今,已难知寿永。社会快,人亦快,生活黑白颠倒,应饥反饱,凡事求尽善,故不知寿。古时名医常言人寿几何,今时谁言之?非不言,不顺自然,故言不得也。
2011-12-15 10:37 10楼
学习中医仍然应该是深入浅出,学精内难,伤寒论等,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学好儒,道之学及古文。中医理论有悟性的人才能参悟其道理,而大多数的人只能在门外徘徊,所以历代真正的名医少之又少。纵观历代名医著作,大多集前人大成并参与己见,非独具慧眼则很难看出其纠偏之意。人如不识其中奥妙而人云亦云,徒使蛮力,大多会费力不讨好,做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事情来。
真正的大道理,一定是浅显易懂的。为什么又这么难记难用呢?可以想见天上阴云密布,谁都会讲出天要下雨的至理来,可雨如何才形成,下到哪里,多大多小,会有多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如何防止其弊而用其利,又有几人能想到,做到,学中医难矣。
2011-12-19 10:48 11楼
人只要有病,那么用药就是安全的。譬如缺钱,送给他钱,肯定不会错。关键是用药的人是否识证确,用药准。
所谓不破不立,医事尤是。脑血栓症,身不安宁,源是血寒,殃致它物。防是关键,治以暖血兼通,则延年有望,身得太平。
大体心脏用药不吉,些许心脏病由药所致。心脏本不易病,何为治耶?
伤寒等大书,治病可痊八九,纠偏尤重。想下医医病,而上医医医。
热症必用寒药,寒症必用热药,不易之理,无论有何曲折。
⬅ 林老师医案集 老茶馆 漫步南山-----------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