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铭谈中医的是非

2011-05-17 12:09 楼主
運用經方的方法,這些年來不少醫家提倡要“抓主證”,可以理解為每一個藥方有相應的一些特定病徵,只要你抓住這要點,便可以確定如何用方。


對於這種看病方法,中醫界有不少爭議,一方面這方法能夠“火紅”起來,就說明它是簡單明瞭,容易學會,所以得到很多初學者的追隨;可是另一方面的人認為,這方法太過簡單了,忽視了病機,沒有得到經方的深意。


對於“抓主證”的對與錯,我想可以用一個比喻去說明:


假如你是一個老師,剛剛到了一個新的班去講課,班裏面有幾十個新面孔,那麼你如何去辨別每一個人的樣子?


一下子面對這麼多人,腦子肯定很亂吧。在這種情況,通常會先留意某些人的“特徵”,例如某某同學個子特別高,某人金色頭髮,誰眼睛很大,他戴眼鏡…… 可是,“特徵”往往不是某人的專利,例如個子高的人有好幾個,當你認識這些同學越久,你就越能夠區分身材高大的幾個人中,他們之間有甚麼不同。


當老師跟同學相處日久,已經完全熟悉整班同學了,那時你再去問他:你怎麼去辨別你班上的同學?雖然老師可能還會跟你形容:甲同學身材高大、皮膚黑亮、戴眼鏡、聲音低沉……但是,其實老師眼裡頭認出的這個人,已經不再是依靠甚麼“特徵”,而是一眼就看出來了。


實際上,老師是已經能夠認出整個同學的面孔、身材、聲線、性格……就是人的全部,就算這同學明天換了衣服和髮型,他都能辨認出來。從這角度看,老師去辨認同學,他究竟是不是依靠抓住“主要特徵”呢?不是了,雖然你要問他某同學怎麼辨認時,他可以道出這人的多少特徵,但實際上他並非因為這些特徵來判斷的,而是在它腦海裏面已經有了這個人的全部資料,只不過要說出來的時候,它只是抽取某部份內容而已,沒有可能用語言去描述整個人的樣貌吧。


那麼,在運用“經方”時“抓主證”,究竟是對是錯?我想大家都已經明白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5-17 12:10 2楼
不少中醫強調,學習中醫必須要“看病案”,認為從病案中學習是提升臨床水平的重要方法。


對於這種觀點,也是有不少爭議的。就好像上文“抓主證”的對與錯一文中所說,由於病案所記錄的東西,基本上可以說是“主證”,所以就存在相同的問題。


或許有人認為,只要在病案中寫詳細一點,不像古人寫病案這麼精煉,那就可以了吧?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可以用繪畫的比喻理解。


就好像一幅“蒙羅麗莎的微笑”,你可以用文字給她形容,是一個貴婦人,棕黑色的長髮,眼神幽怨,嘴角微微向上翹起,右手搭著左手……儘管你寫上上萬字去描述,假若你跟一個沒有看過“蒙羅麗莎的微笑”的人,去用上述文字描述無數次這一幅畫之後,他能夠在腦海裏面生成這一幅圖畫嗎?必然是不可能的。莫說是這一幅畫,即使是簡單的一些線條圖形,都不可以轉化成文字的,圖畫與文字還是兩種不同的媒介。


就如中醫看病,望診就好像看病人的臉當做成一幅畫,病人整個臉部的氣色,當我們用文字去說出來,例如說,當我們說這個人臉色偏黑,可是“黑”這一個概念也包括了好多不同程度的黑,幾個醫師聽到則形容之後,甲醫師與乙醫師和丙醫師,他們各自在腦子裏面所想到的黑色,都不一樣。


簡單一點的說,中醫在寫完病歷之後,病人的“整體”能否透過你的文字而“再現”出來?從前述“抓主證”與“圖畫與文字”的比喻來看,我們知道用文字來形容圖畫,其實只能夠描述“主要特徵”,因此圖畫的整體就無法呈現出來了。


所以,《道德經》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禪宗之所以強調:“不可說”,就是指當我們用語言文字去嘗試解釋“道”,必然不是道的全部,所以一說出來就錯了。


那麼,究竟從“病案”裏面是否能夠學好中醫?我想大家都有了多一個角度去思考了。
2011-05-17 12:10 3楼
中醫教科書上教導中醫的看病方法,叫作“分型論治”,就是每一種病會分幾個類型,例如感冒分:風寒、風熱、暑濕、虛人外感等四類。


“分型論治”之所以在教科書普遍出現,是因為他易學易教,讓中醫很容易普及。當然這也引申出好多爭議,例如感冒只分這麼少的幾個類型的話,那麼中醫看病的“千變萬化”到哪裡去了?生病時候的演變過程如何體現?中醫的天人整體觀如何分型?這些都不好回答。


為甚麼會有分型論治的出現?這需要把整個產生的故事慢慢說出來。


以前文“老師辨認學生”的比喻進一步說,假如一個班主任要休假,有另外一個新的老師要來這一班裏代課,代課老師問:“班裏面的同學有什麽特徵?”班主任知道,班上每一個同學都不一樣,你要我簡單說整個班的特徵,這沒甚麼意思;但是假如要我將全部同學的特徵都講一遍,那樣也沒甚麼可能,那麼班主任就採取了一種折衷方法,將班上的同學分成幾大類:活躍型、文靜型、懶惰型、積極性……跟代課老師分析每一個類同學要怎麼相處。


那麼,班上的同學究竟可否這樣分類的呢?簡單來說可以,嚴格來說不可以。從粗略而言,分類確實能夠幫助我們執簡馭繁,但是班裏面的人其實個個不同,你說一個人可否同時是文靜又活躍而又有一些懶惰的?就是因為沒有一種分類是“完美”的,於是就引申各種各樣的分類角度,去將人去分類,但假若最仔細的分類,應該就是以個人為單位了,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其實就等於沒有分類吧。




有了前兩篇“抓主證”與“學病歷”的理解之後,理解“分型論治”的問題變得易如反掌。


就像前文說的,當一個老師熟悉了自己的學生之後,他辨認同學的時候本身就不是依靠“特徵”,而是他已經知道這個人的全部。高明的中醫也是一樣,假若他已經熟悉“醫道”、“人道”,他看到了人的整體,他一眼就看出疾病的成因,他並不是依靠甚麼“分型”的。但是,當你逼著要問他:“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假若他每一次都跟你講:“這是不可說的。”或者說:“這太複雜了,難以用文字去形容!”那麼作為學生的聽上去,就會越來越覺得這沒法學,甚至懷疑這醫生是否有問題。


於是,爲了讓中醫能夠傳承下去,“得道”的中醫也就開始想,還是應該把自己看到的東西,簡要的總結出來吧!就好像“抓主證”一樣,讓初學者先有一些東西可入門,於是對於每一種病,嘗試總結有多少種分類。高明的中醫也知道,當他一這樣總結出來,它就不是事實的全部了,可是你要每一個初學者都“頓悟”不太可能,還是先給他們一些法門慢慢“修行”吧。


從這個角度來看,“分型論治”本身不是錯,就好像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也好像是“分型”的一樣將每個病以下分多少種方藥可治,是對於圖畫的“主要特徵”的“描述”。與“抓主證”的問題一樣,初學者往往誤以為“分型論治”就是“中醫的看病方法”,其實這只是讓你有一些門徑可走,若在熟悉了中醫“見病知源”的看病方法之後,中醫水平到了另一個層次,“一眼就看出人的全部”的時候,那個時候就知道這一個世界其實不需要“主證”、“分型”,這些都只不過是人為的分類而已。


這就是學中醫之所以強調“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原因。就好像說香港有一座“鳳凰山”,你問我這一座山是怎麼樣子的?無論我如何用文字去給你形容,也是比不上你親身去踏足它、觀察它。假如你問“岐黃之道”究竟是怎樣的?答案也是一樣吧。
2011-05-17 12:12 4楼
中醫教育裏面,每一門課都可以說是“各家學說”。這裡指的“各家學說”,是指那些中基、中診、內科、婦科……不說西醫課程,其實所有中醫學科,老師都是“各教各”!每一科之間未能夠有機的融合,怎樣叫學生融會貫通?怎樣體現中醫的整體觀念?


曾經有人統計過,中醫臨床各科裏面(內外婦兒骨傷五官),所用的方劑加起來有兩千多首!試問當今有那一個學生能背上?於是很多老師都美其名說,方劑都只是用來示範“法”,那既然如此,為何不用簡單一點、數量少一點的方劑來示範?這很明顯反映了,每一門學科之間,沒有互相溝通。


又例如中醫界都很重視經典,可是除了經典本身的四門課外,其他課程都與經典相距太遠了,臨床上運用經典的老師也寥寥可數,所以學生們都投訴,學了經典之後是應用不了的,只是一種空的理論。


這個問題的根本是,中醫理論究竟是“一”還是“多”?


例如說,幾個老中醫坐在一起看同一個病人,基本上是溝通不了的,因為大家的想法不同,大家只能說各自自己的看法。對於這種現象,有人認為這就是中醫的特點了!有很多不同的理論,可以“同病異治”。這雖然是一種說法,可是實際上反映了中醫理論已經偏離了“一”,而走向了“多”。“多”本身不是問題,假若“多”不能回到“一”,就好像一顆大樹,只剩下枝葉,沒有了根了,失去了生命力。


所以在設計中醫課程的時候,應當時刻都關注“一”,找回中醫的核心理論,然後圍繞著這個理論用不同角度去切入,讓學生到畢業的時候,能夠抓到“一”,才能夠道一生二生三生萬物……
2011-05-17 12:13 5楼
中醫大學本科課程的考試模式,採取了非常之呆板的方法,大都只是選用了一般的閉卷考試,實際上沒有考到學生真正的能力。(當中的問題,我在另外一篇文章裏面說得很深入了,可參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a05fa0100nwiv.html)


假若問我,真正的考試應該怎樣考?我會毫不猶疑的說:「不要考試啦!」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我偏激,說:不考試,那麼誰來決定醫生的水平?百姓生病了怎樣知道找誰來看?如何防避哪些黃綠醫生、騙子?


我想,這些問題其實自古都有,那麼古代大部份中醫,都沒有經過什麽「考試」吧!再說,假若現在在大學畢業了的中醫,他們都通過了大學的眾多考試,你能夠說明他們有怎麼樣的水平嗎?是否一等榮譽的醫術就最高?有沒有不懂看病的學生,但是仍然能夠胡混過去?有多少學生在考試之後十年,還能夠記得當初考試的內容?莫說十年,一個月後能記得的有多少?常說德比術更重要,有什麽考試能夠考核中醫的醫德?……這些問題,要讓教育管理者回答的話,都非常尷尬。


毫無疑問,考試所能考核到的,是「考試技巧」。就算是通過了註冊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都不能代表什麽,你能夠說他「會看病」嗎?真有不少通過考試的中醫,實際上不會看病啊!考試是不能給患者帶來什麽保證的。


曾經有老師給我們講過:「真正的考試在臨床」。其實自古以來,中醫要通過的真正考試,一方面是他的師父認為他能夠過關,可以獨立行醫,而更重要的一關是「臨床」,當他獨立行醫後,有無患者願意給他看,這就是真正的考試吧!


現在學中醫有了「考試」這種東西之後,反而讓我們轉移了目標。禪宗有一句話說:「以指指月,見指忘月」,就是說,我問月亮在哪裡?你用手指只給我看,我看著你的手指,就忘記了本來要看的是月亮。當我們中醫同學都努力去追趕著考試的時候,就忘記了中醫本來真正的要學什麽,所以難怪我們大部份過來人都感歎,考試之後都把學過的「還給老師了」!其實還的只是考試所背誦的資料吧。


聽了上述的理由,或許還有很多人覺得大學要考試。我想要指出,考試是可以的,不過考試不是可以讓人學好的方法,考試也不可能提高中醫的水平,而只能夠說明你或許到了一個「最低標準」(當然這個標準是什麽?誰來定標準?沒有人知道,是一種想像出來的理想),就好像你通過了駕駛考試,只是代表政府允許你可以在路上駕車,而不代表你駕駛技術高超,也不保證你不會發生意外。


假若要培養高水平的中醫,我們還是要少點走歪路,不要浪費時間在無聊的事情上面,專心一致的「看月亮」就可了,不要看「手指」。世界上眾多優秀的大學課程,都沒有考試,或者考試相當靈活,老師都知道考試是甚麼一回事吧,學生又何必認真?
2011-05-17 12:14 6楼
現在的中醫本科課程,問題真是太多太多了,數不勝數,在《中醫本科課程問題及改革建議》一文中已有詳細論述(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a05fa0100nwj2.html)


有人問我:假若給你重新設計一個本科課程,你覺得該如何設計?中西醫課程比例如何?


這一個問題也實在問得太大了,課程設計本身應該是「教育學」研究的內容,是一個很客觀的科學問題,要遵循中醫的科學原理來設計課程,這可得費一番功夫了。


至於中西醫課程的比例,現在中西醫課程比例理論上說是7:3,但有人研究統計是說5.5:4.5,實際上肯定是4:6以上的了!因為,不可以單看課程時數的多少啊!現在的中醫理論課程中間又有不少西化內容,在中醫院臨床實習實際上學西醫的多,那麼整個中醫課程,都不知道有多少可算是中醫!事實上,就算現在搞一個10:0的純中醫課程,也不可能是純中醫的了……


中醫經過了這麼多年西化的道路,要重新找回中醫的根本、正本清源,真是很難的事。






***






假如不談具體課程內容,而只說設計課程的理念,倒是可以談談某些個人想法。我粗略想起碼有4條原則,都是按照傳統中醫學習的方式來提出的:


一、因材施教


每一個學習者的能力、喜好、切入點不同,也要看他與老師的互動結果。因材施教其實就是一對一、或者最多是一個老師對幾個學生,大家關係密切,互動學習。


二、不要講課


既然上大學了,就不用老師再給你講課吧。傳統中醫師承教育,絕大部份都沒有老師講課的時候,就算現在的西方名牌大學都是如此,有問題就自己主動提出吧!一個孩子習慣了被餵食,就不會習慣自己主動去拿起餐具吃飯的了。已經是大學生,就應該戒掉填鴨式教育,鼓勵主動學習。


三、直面原文


既然現在的教材這麼多問題,而現在要我們重新寫一本超時代的教材又似乎不可能,那麼我們學習中醫,還是回到所有中醫古籍的原文去吧!直接面對一手資料,比二手資料要好多了。將「研究」和「學習」合併起來,從一開始就讓學生明白「研究」的方法,懂得如何面對古人。長期吃別人消化過的高營養品,以後自己的腸胃就不懂消化粗糧了。


假如有教材的話,就最多只是作為概論、導論、引言。比如中醫內科學,就只看每一個病的前面介紹,後面甚麼分型的都不要吧。


四、自選科目


既然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喜好、興奮點不一樣,那麼就應該按照自己的進度來學習,不用追求人人一樣(人人一樣只是爲了方便管理),不用一個學期全班同學學習同一門課。自古中醫都有學習「四小經典」與「四大經典」的「先甜後苦」和「先苦後甜」的爭論,其實兩種學習方式都可以嘛,誰說一定要先由淺入深?


尤其是在大學本科的學習,重視的是思維方式的建立,而不是知識的灌輸了。讓同學多選修不同其他學系的學科,尤其能夠開闊視野,補充學習中醫之前應該有的文、史、哲基礎。
2011-05-17 12:15 7楼
早前在一個會議上,有熱心中醫發展的朋友提出了:老中醫一個一個的死去了,現在的中醫青黃不接,出現了斷層危機,如何可以挽救這種情況,加快培養中醫人才?


若這一個問題讓我回答,我會說:快不了、不應該加快。


不是這樣嗎?中醫在過去60多年來,就是因為希望加快速度,透過辦各種課程如五年本科、七年制、碩博連讀、非醫攻博,抑或是傳統班、師承班、西學中班等等,就是希望一下子把中醫隊伍的「人數」增多了,可是倒頭來,結果還是一樣,甚至把問題加劇了。


這一個加快的問題,雖然想法是好,可是具體做法多是「揠苗助長」。


教育是一件百年大事,一個人怎麼可以從孩子變成大人,總需要經過一個過程吧;一個人由學會走路到變成奧運選手,也是經過多年才能成功的。要讓一個人從中醫學生變成專家,肯定不是三、五年的事了。


更何況,現在學中醫的,都要面對一個苦況,就是先要學習5-7年錯誤的東西,後來要成為高水平中醫的話,就要先拼命將前面學過的澄清、洗腦、放下,往往要再花5-7年的時間,之後才有機會更上一層。


不是這樣嗎?假若一個人一開始學習寫中文字,你叫他寫的筆順完全是錯的,那麼他可能一輩子都改不過來。從一開始我們先入為主的教了年輕人錯誤的東西,之後要改可是更費勁啊!


中醫教育的問題太多了。我在大四的暑假,花了一個月去研究本科課程的問題,寫了萬五字的文章,不怕字多的話可以去看看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a05fa0100nwj2.html


整個中醫本科教育都走錯了方向,教育內容也不對,現在我們說要加快中醫人才的成長,其實都是做「補救」的工作,將這些學過錯誤東西的人拿來重新「洗腦」,談何容易啊?


所以,要加快中醫人才成長,從根本去說,先不要再再拔苗助長了。高水平的中醫,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
2011-05-17 15:04 8楼
好文,等待下文中!
⬅ 《韩非子--难四第三十九》四 老茶馆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已经正式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