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人生

2011-05-06 15:25 楼主
不在言语中
左克平

无为问:“什么是禅?”
无住笑而不答。
无为又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无住仍然只是微笑。
无为微愠道:“你怎么如此自私,不肯把体会到的智慧与我分享?”
无住刚想解释,恰好走来一个拄着拐杖的盲者。
盲者问:“大师,能告诉我什么是白色吗?”
无为忙道:“纸是白色的。”
盲者似大悟道:“哦,原来白色是薄薄的,扁扁的。”
无为忙道:“不对,白色不是薄而扁的,……墙是白色的。”
盲者又大叫道:“原来白色是高高的、硬硬的。”
无为立刻纠正道:“不对,这不是白色……我这件衣服就是白色的。”
盲者摩挲着无为的衣襟,良久,大笑而去,边走边说:“我今天终于知道了,白色是用布做的!”
无为几乎要蹶倒。
无住笑了笑,说:“难道你不愿意把真理告诉盲者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5-06 15:25 2楼
更多的佛像

有一个年轻的和尚跑来找一休,一休师父问他说:“你对我有什么欲求?”那个年轻的和尚说:“我来找寻成道。”一休说:“你曾经去过哪里?你是否曾经找过别人?”他说:“是的,我曾经跟过一个师父。”“你在那里学到了什么?”年轻和尚说:“我表演给你看,我学到了瑜珈的姿势。”他以佛陀的姿势坐着,眼睛闭起来,一动也不动。一休笑了出来,重重地敲了一下他的头,说:“你这个傻瓜!我们不组要更多的佛,在这里我们已经有很多石头佛像,你走吧!你在此,我们需要照顾更多的石头佛像!”
2011-05-06 15:26 3楼
心静如竹
布惊云

南山寺中,僧徒众多,其中有一个和尚年纪最小,资质也属他最差。小和尚终日苦思如何改变自己,却不知该怎样去做,心情愈加愁苦。
一日,小和尚终于鼓足勇气,到师父的禅房,向师父道出心中的疑惑。师父并没有回答他,而是领着他来到寺中后山的竹林。
师父缓缓地对小和尚说:“你看这些竹子和地上的蕨草,皆由为师几年前栽种。刚开始种下它们时,蕨草很快就长得郁葱茂盛,而竹子却毫无生息。一年又一年,年年如此,但我始终坚持浇水、施肥。”
看小和尚疑惑不解,师父又继续讲道:“直到第五年,竹子才拱出了嫩芽,弱不禁风。但只过了六个月,它们便长到齐人高了。竹子用了五年的时间来扎根,才有了今日的苍翠。人亦如竹,你只有心静如竹,定性扎根,方可有所造化。”
小和尚如醍醐灌顶,顿悟了师父的教诲。
2011-05-06 15:26 4楼
不会计较
尹玉生

有一个武士,他非常出色而且颇具威名,因为技高,所以他非常骄傲。有一天,他遇到一位禅宗大师,当他看到禅宗大师俊朗的外形,优雅的举止,他突然间感到自卑起来。
于是,他对大师说:“为什么我会感到自卑?仅仅在一分钟前,我还是好好的。但我刚跨进你的院子,便突然自卑起来。以前,我从没有过这种感觉。我曾经无数次面对死亡,但从没有感到恐惧,为什么现在有些惊恐了呢?”
大师对他说道:“你耐心地等一下,等这里所有的人都离开后,我会告诉你答案。”
一整天,前来拜访大师的人始终络绎不绝,武士等得心急如焚。直到晚上,房间里才空寂起来。武士急切地说道:“现在,你可以回答我了吧?”
大师说:“到外面来吧。”
这是一个满月的夜晚,刚刚冲出地平线的月亮洒下皎洁的光辉,大师说道:“看看这些树,这棵树高入云端,而它旁边的这棵,还不及它的一半高,它们在我的窗户外面已经存在好多年了,从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这棵小树也从没有对大树说:‘为什么在你面前我总感到自卑?’一个这么高,一个这么矮,为什么我却从未听到抱怨呢?”
武士说道:“因为它们不会比较。”大师回答道:“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2011-05-06 15:27 5楼
感恩是互相的
武宝生

唐朝时有一位龙潭禅师,少年时家境贫寒,无处栖身,流浪到一处寺庙前行乞。道悟禅师发现后,便给他50个铜板,让其自谋生路。他得到50个铜板后,做起了卖烧饼的生意,晚上就睡在寺庙外的大树下。后来,道悟禅师又将寺旁的一间小屋借给他住。为了表示谢谢意,卖烧饼的小伙子每天送10个香喷喷的烧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禅师又总是从中挑出一个最大的烧饼回赠给他。小伙子不解,拒绝回赠。
道悟禅师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为什么?”“你送我10个,我回你一个。这时我的感恩之心啊!”“你帮助了我,应该我向你感恩啊!”“不,感恩是互相的。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啊!”
道悟禅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小伙子。他开悟出家成为一代宗师:龙潭禅师。他深怀感恩之心,终生行善,为社会、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
2011-05-06 15:27 6楼
种心

一日,有一位高僧途经庄稼地。
田里的汉子看这个和尚深一脚浅一脚地冒着太阳赶路,就讥笑道:“师父走得那么急,是不是找不到地方打秋风了?”
高僧一听这汉子的话,就停下脚步说道:“如果说我去打秋风,那你又在做些什么呢?”
那汉子高傲地说道:“我在播种、耕地,期盼丰收!”
高僧微微一笑:“那看来我们也算是同行了!”
那汉子一脸讥讽的样子,说道:“你也是耕耘者?”
高僧仍就是微微一笑:“只不过我和你的耕耘方式不一样而已!”
那汉子满脸疑惑地问道:“有何不同?”
高僧言道:“你播种耕地,需要有犁,需要有牛,而且要有一块地和良种,再加把蛮力才行。到头来这收成是否好,还要看你当初耕的地是否松软,用的牛是否强壮,种的地是否肥沃,使的劲是否得当,节气是否平稳。即便最后你确实有收成了,那收到的粮食又能为天下多少饥苦的人填饱肚子呢?”
那汉子听高僧这么一说,脸上挂着不服气的表情说道:“那你又能为天下苍生做些什么呢?”
高僧还是微微一笑:“我以众生的心灵为田地,以博大精深的佛法作为种子,以深厚的修为作为耕牛。我在芸芸众生的心田,播上开启智慧的种子,以深厚的修为为执迷的人开垦前行的道路,从而使众生拔出烦恼,得到安乐。并以他们在心田中成长起来的智慧,去开拓更广泛的财富。而他们又以开悟的心,去四处广传善缘,让更多得人在心里种下启智明慧的种子,使更多的人得到恩泽。”
那汉子听完高僧的话,不禁面带羞色,俯身拜倒于高僧的脚下。
2011-05-06 15:28 7楼
禅言得失
闲云居士

有一个年轻人,多才多艺,但真正的学业却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于是,他去请求一位禅师为他指点迷津。
这位禅师见到他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先请他大吃一顿。禅师吩咐人在桌子上摆满了上百种不同花样的斋饭,大多数是这个年轻人未曾见过的。开始用餐时,年轻人挥动筷子,想要尝尽每一道菜。当用饭结束后,他吃得非常饱。
禅师于是问:“你吃的都是些什么味道?”
他摸了摸肚子,很为难地说:“百种滋味,已难以分辨,只有撑胀。”
禅师又问:“那你是否舒适、满足?”
他答道:“很痛苦。”
禅师笑了笑,亦是没有说任何言语。
次日,禅师邀他一同登山。当他们爬到半山腰时,那里有许多稀奇的小石头。年轻人很是庆幸,于是边走边把喜欢的石头放在口袋中。很快口袋便装得满满的,他已经背负不动,但又舍不得丢掉那些石头。
此时禅师猛然呵道:“该放下了,如此又怎么能登到山顶?”年轻人望着那未曾到过的山的顶端,顿时彻悟,立即抛下袋子,轻盈地登上山峰。
2011-05-06 15:28 8楼
这山这水都是你的
纪广洋

化缘回来的路上,涉过一条小河,又攀上一座大山,小和尚有些累了,就要求坐下来歇歇。一同回来的老和尚就依了他,二人坐在山巅的一块石头上谈起心来。小和尚说:“咱们僧人皈依佛门,四大皆空,讲究一种虚静。那么我们来世上一遭,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还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
“为了佛,为了自己的心啊,”老和尚开导小和尚说,“属于我们的事物太多太多了,自由的身心和超脱的意念,以及蓝天、白云和这山这水。”老和尚看小和尚一脸困惑的样子,又补充说:“当一个人四大皆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这世间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可以梦游四海,可以思度五岳,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企及的呢?”
小和尚就说:“那尘世间的人们不是也拥有这些东西吗?”
“不,”老和尚说,“有钱的人,心中只拥有钱;有宅第的人,心中只惦记宅第;有权势的人,心中只关注权势……他们摄取、拥有某项事物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这项事物之外的所有事物。”
这时玉兔东升,金乌西坠,山岚炊烟拂拂袅袅,小和尚观望着山水云月,终于舒心地笑了。
2011-05-06 15:28 9楼
壁画禅
笑兰

一群和尚在寺院的石壁上画了一幅龙争虎斗图,龙腾虎跃,好不威风。单看那龙和虎,近乎完美,但整幅图组合起来却不生动,形似而神散,和尚们为此非常苦恼。
老方丈观罢,一语道破天机:“飞龙在天,下击之前,身躯必然会向后缩;猛虎踞地,上扑之时,虎头定然会尽量压低。龙身越弯,向前飞腾的越快;虎伏得越低,往上跳跃得愈高。”
最后,和尚们按此意见修改,整幅画面立即就生动了起来。
做人做事,参禅悟道,都是一样。
2011-05-09 15:29 10楼
烛光下的先知
王溢嘉

夜晚,异乡人来到先知的住处。门开着,一盏煤油灯放在门边的桌子上,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却没有人。
异乡人疑惑着走近房间。
慢慢适应屋内的阴暗后,异乡人才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借着烛光看书。
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意,不解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黯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光下看书,反而在这里看书呢?”
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引走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地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2011-05-11 10:57 11楼
寺外也有佛

寺院门外的山道旁,来了一位施茶的男子,他搭起了一个非常别致的小凉棚。寺院的主持方丈有无法师抱着感激之情前来拜访,他问那个中年男子:“请问施主,您为何前来施茶?”
“为了还愿,”中年男子谦和地说,“回顾前二十年,我投身商海,敛财聚金,贪得无厌;展望后二十年,我打算走近佛门,路边施茶,回馈众生。”
有无方丈非常感动,连声夸道:“若能施茶二十年,施主能成佛也。”
转眼就是十年,这一天,施茶的男子步入佛门,拜见老方丈。他带来一卷厚厚的题为《佛门轶事》的书籍(书中的故事,全收集于十年的施茶过程中),请老方丈题字作序。老方丈翻阅之后,惊羡感叹道:“施茶十年,您已立地成佛了!”
沉吟片刻,方丈提笔写道:“山中本无茶,寺外也有佛。”
⬅ 清代最美麗的格格(真實相片) 老茶馆 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