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医医学模式和后中医时代

2011-05-04 15:45 楼主
中医学未来发展之道路,必须建立后中医时代或继续中医时代,建立中医医学一种发展的新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文化,改变了我们医学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理与心理,医学的发展要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塑造着后中医时代,也塑造着我们中医的未来。“后中医时代的医学模式”旨在普及中医的科学精神,弘扬中医的科学文化,力图中医与西医同步并肩的时代的到来。创造出一种新型医学的空间,也就应运而生了一种中医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中医橙色革命”,它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在世界医学舞台上。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的角度对中医的科研思路进行探讨,完善中医学自身的科研体系。坚持自我,冲破还原论认识方面的束缚,走出中西医科研的误区和困境。现代医学趋向微观世界,中医注重宏观世界,一切事物从微观到宏观,从综合到分 都是交替出现的,这是事物的自然规律。在今天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体基因组的密码逐渐被破解,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已经达到顶峰。中医辨证利用现代科学前沿,和分子生物组学、基因组学结合,对未来的中医发展医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领域。中医辨证论治是一个极其完整的辨证系统,它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有序性。任何一种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与一定的传播方式联系在一起。中医文化也往往通过对知识的占有与垄断而得以巩固。从口传到书语,再到临床治疗,都是要有一系列理论数据与实践经验。这种医学模式,“只有普遍性而没有重复性”的医学文化的产生于发展,使人们千年文化传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冲击。因此,中医的专用术语和中医的文字要统一性,要以现代科技为核心,进行智力放大和观察放大,进行数字化程序管理,使中医各家学说理论要走向统一性,多元化、多学科的中医最终趋势是走向统一性。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中医比西医更为系统化,如果说西医的统计学应用是对数和函数,而中医辨证论治运用应该是模糊数学中的微积分。中医学的相关理论与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未来中医学发展之路必将与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结合,中医学才能进入微观分析与分子生物学的领域。医学信息技术在展示科学技术向当今临床医学的全面渗透,推动医学分子科学的演化发展中,有望中医的辨证思想发挥一定作用。 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中医的辨证论治上,未来中医学发展在分子生物学和微观分析方面,具有相互渗透的可能性,指出病理学、生理学、基因组学和中医结合的必然性。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学内容与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微观水平的基因调控与修饰,反映着生命机体的功能状态,基因组学的多样性高度强调了每个人的基因组学特异性。至今,虽然人类基因组图谱和三十万对碱基全部被破译,但基因方面的治疗并不成熟,而且绝大多数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多基因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神经精神病等属于多种功能基因调控失常所致,目前尚不适宜基因治疗。中医擅长于从整体上进行功能的调节,擅长于调控基因功能,可供基因组学研究借鉴。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基因组学与中医的结合研究,探索的结果可能是双向的,即在中医的研究中采用基因组学的方法,从而促进中医的现代发展;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一方治多病,多病用一方;中药三七、藏红花,既能止血,又能活血,也是双向调节。同时中医的研究也将促进基因组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医学与基因组学的结合,把整个生命医学提高到崭新的时代,有利于建立未来中医医学发展的统一模式。“未来中医”和“后中医时代”或“继续中医时代”之说,的确是一种科技文化的创新。它并兼容和包含地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增强扩大了医学内容范围,更主要是提出未来中医学的基本进化蓝图的构想。比如说:中医药对慢性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过敏性的疾病和免疫系统的疾病;对急性病毒性甲流、禽流感、SARS及超级细菌等方面治疗效果比较优异;对心理疾障,控制衰老,延续生命,而今多有中医占据的位置。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学结合推动了医学临床上的进步。中医的整体思想和辨证观对人体的疾病有着特殊的优势,在各个医学领域中,中医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后中医时代”重塑。为了描绘未来中医发展的蓝图,我们必须重新编写《现代中医系统论》、《中医疾病控制论》、《中医全息论》、《中医学未来发展的医学模式》、《现代中医临床疾病治疗模型》、《中医电脑专家系统》、《中医微观辨证论》、《中西医鉴别诊断学》、《中医参西学》、《中医病理学》、《中医体质辨证养生学》等中医人文科学与生命科学教学书籍。为“后中医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让炎黄子孙的医学为世界未来医学作出重大贡献。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5-05 12:06 2楼
要将中医发展到分子,离子,基因等等对应量化工程,是个非常巨大的艰难的工程。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011-05-05 13:25 3楼
回复 2# liangg


中医走向未来,其发展方向,首先要确定线路图和模式。因此,对中医的科学性概念重新认识、重新评价、重新定义并迅速创立一个后中医时代,医学发展是模式的问题,不是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问题。中西医结合五十年来,投入的人力物力,难道投入还少吗?中西医结合五十年,还是走向死胡同,这主要是医学思维和创新上出了问题,中西医结合半个世纪,出现了畸胎、怪胎,对其必须进行人工流产。否则,中医会被历史所淘汰。因此,中医要与时共进,融入到科学前沿的行列中。再大的困难,莫过于民族的精神与思想禁锢。当然,后中医繁荣时代的兴起,辉煌的后中医的时代到来,需要很长时间。只要我们在思想方法上有了正确的方向,相信中医能走出困境。
2011-05-05 18:29 4楼
因此,中医的专用术语和中医的文字要统一性,要以现代科技为核心,进行智力放大和观察放大,进行数字化程序管理,使中医各家学说理论要走向统一性,多元化、多学科的中医最终趋势是走向统一性。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中医比西医更为系统化,如果说西医的统计学应用是对数和函数,而中医辨证论治运用应该是模糊数学中的微积分。中医学的相关理论与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未来中医学发展之路必将与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



微积分是可以得到精确答案的,不是模模糊糊的,再者中医本身治病也是可以定量的。
2011-05-05 18:31 5楼
中医学的相关理论与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未来中医学发展之路必将与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

没看出来有多少联系,也是医学生物学和化学反应而已。
2011-05-13 12:59 6楼
回复 6# 神机定通


一个模型的建立对疾病的诊疗是有好处的,不过对于系统论、控制论,没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是无法了解和认识的,所以对于你的言论,我只能遗憾的理解为是你的愚昧无知,顺便叮嘱下你,人还是要一直在学习的,还要多元化的学习。还有,和你说话真的、确实、的确很累,学术之争应当建立在同等水平之上,而你连系统论、控制论都不懂,在没懂之前就不要和我争论了。你的话如果被人理解为是肠道在排气,终究是不好的,你说对吧?
2011-05-13 18:36 7楼
一个模型的建立对疾病的诊疗是有好处的,不过对于系统论、控制论,

你一个学医的在这装什么懂系统论,控制论,蒙别人行,再者那些本来对中医治病原理的解释毫无帮助,你等硬往那里钻,只能证明你对中医治病原理的无知,是瞎子点灯白废蜡,再者你说话嘴干净点,别转弯骂人,以为就你会骂人吗,你这算是有文化吗,你有个鸟文化!是辩理不过了吧。
2011-05-13 18:41 8楼
中医学的相关理论与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未来中医学发展之路必将与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

你别在这胡扯淡了,弄个钱学森的话跑这充学问,钱学森不明白的事还多着呢。
2011-05-13 22:53 9楼
中医走向未来,其发展方向,首先要确定线路图和模式。因此,对中医的科学性概念重新认识、重新评价、重新定义并迅速创立一个后中医时代,医学发展是模式的问题,不是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问题。

就你这样的在中医知识方面白痴也想确定什么中医发展模式还规化之类,一个经络经气让你这样没脑子研究中医的人想个千八百年的来个子子孙孙前赴后继的也整不明白,你还是回去看病蒙人适合些。

有没有文化不重要,要是不知道自已吃几两粮食,可就真是个混饭吃的了。
2011-05-13 23:04 10楼
中西医结合五十年来,投入的人力物力,难道投入还少吗?中西医结合五十年,还是走向死胡同,这主要是医学思维和创新上出了问题,中西医结合半个世纪,出现了畸胎、怪胎,对其必须进行人工流产。

你这么不是胡说八道,对中医药的研究有很多具有价值的发现,你说说什么是经络经穴,经络经穴具体的作用是什么,你学过针刺吗,你要是真懂就讲讲人参都有什么化学成分,疗效是什么,发生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要是都不能回答,别在这扯淡什么研究中医,看你到像是怪胎生的,嘴都长倒个了,都不是人在讲话,要流就先流了你这个烂胎。
2011-05-14 13:09 11楼
我已发表了两篇专题文章与你讨论,希望你提出宝贵意见。
⬅ 建立未来中医多学科体系的医学模式 老茶馆 自序:中医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