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涛:莫让高昂注册费阻断中药的“漂洋之路”

2011-05-03 19:38 楼主
欧盟委员会29日发布新闻公报称《传统植物药指令》将从5月1日起全面实施。据欧盟官员透露,截至目前没有一例中药通过注册,届时将不得在欧盟市场上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4月30日京华时报)别说欧盟了,就在香港地区中药遭遇到专门法律的拦路。去年12月3日香港《中医药条例》生效后,未获注册的中成药禁止在港售卖。如发现有人售卖,零售商也将负刑责。近年来,从马兜铃酸伤肾在新西兰等国遭广泛封杀开始,英国禁止销售数种中药、"复方芦荟胶囊"汞超标11.7万倍、何首乌疑致肝炎黄疸关于中药的负面报道没有停过。前年九月份的同仁堂在澳大利亚打响一场"红花保卫战",尽管首战告捷,但历经千载锤炼、代代传承的"国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质疑,尤其是无一例中药在欧盟市场获得放行,作为国人应认真反思与积极应对。

中医药是民族瑰宝,也是属于世界的瑰宝。随着国门大开,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青睐中医药,澳大利亚患者被西医的诊断为终生不孕,经过同仁堂悉尼分店医师的精心治疗,她成功怀孕,一时传为佳话。但是,近年来中医药在海外登堂入室,遭遇到诸多尴尬。由于中国在主导权上的弱势,中医药在欧美市场美国只能摆在保健品的货架上,成为一种替代药品,无法获得"身份证",甚至出现了"人参卖了萝卜价"的怪象。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过高的注册"门槛"成为中药难以通过注册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说,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设置中药高门槛,归根结底是因为中药的毒副作用问题始终未能破解。虽然指令中的注册程序较西药有所简化,但由于难以拿出过去15年的欧盟药用史证明,再加上数百万元的注册费用,不少中药企业望而却步。但这不意味着没有15年的用药史来佐证,中药走出国门就一筹莫展,因为传统民族药物的验证并非全靠用药史来说话。对此,相关部门和行业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必须立即启动智慧和对策。

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方面做足功课,提升中药炮制工艺,做到合理配药、减毒增效是最为关键的。一方面应运用先进工艺和科学检测手段,最大限度降低中药毒性;另一方面确立中医药的知识产权和主导权,占据中医药技术的制高点,提升中医药在全球的美誉度。应向国外输入中医药人才,出台优惠和激励政策,让更多的中医世家和从业人员走进国门,到海外发展中医药,为更多的外国朋友提供中医药治疗和保健服务;向外国患者提供正规的中医指导,遵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为外国患者合理配方,规范用药。同时,利用孔子学院等交流平台,培养爱好中医药的外国人从事中医药事业。在国内,积极引导广大中医药从业人员与企业的积极参与中医药的国际推广。

"酒好不怕巷子深"。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从中药中得到好处时,他们的注册门槛自然就会降低,中药走出国门的障碍就会逐渐消失。这是体现传承和发扬光大祖国医学的一种历史责任与现实诉求,更是让中医回归科学本源的务实之举。(梁江涛)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京沪近六成白领亚健康 追求高收入成过劳死主因 老茶馆 酗酒对身体器官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