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全年先生商榷中医气概念【二】

2011-04-28 08:19 楼主
与王全年先生商榷中医气概念【二】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 郝守玉
【中医老是反对现代医学的还原论,而不知道,中医在器官层次上,与现代医学是一致的。只是理论构

造时,纳入了模型思维,才丰富与异化了中医理论。在我看来,以调整整体为特点的中医,这是优势,但同

样是劣势____使中医理论在推广与世界化的步伐,会遇到许多本来不应该有的困难。对气的认识同样如此。

一会强调原形有质可查的气,一会又以模型思维,将气功能化,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们在混淆了原形与

模型的中医理论的语境里,永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真是中医界悲剧!!
因为,交战的双方,可能一方在用原形武器,而一方在用模型。一方用大刀实战(原形),一方却在用

信息虚拟(模型)。而其不知,我们不自觉上了一个大当,没有用统一的概念在交流,或同一层次上的概念

在交流。都在孤芳自赏、夜郎自大、沾沾自喜、理直气壮着自己的“豪气”。】王全年先生的上述观点,我

也有同感。依据辩证法一分为二逻辑方法的观点,优点、优势,就包含有缺点、劣势。
例如关于气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早已上升为带有本原性质的哲学概念,知名的宋代理学家张载有太

虚无形,气之本体的知名论断,庄子已经有普天之下乃一气耳的理论,汉·王充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论衡·自然》)。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正蒙·太和》)。古代哲学大师王

廷相也认为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中医气概念来自哲学概念,故已纳入了模型思维。我认为中医的脏气

概念与西医的脏器概念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前者是在模型思维层次,后者是在原形思维层次,这是我们医学

工作者千万要注意的重中之重点。不然的话就会发生不必要的争论。中医的脏气概念由于层次较高,如果与

西医的脏器概念交流,那就只能各自孤芳自赏了。但是我们可以应用系统理论方法为导向,重新审视西医理

论概念,你就会从中发现,西医理论脏器概念的上层也有与中医脏气能交流的概念。这就是近来盛行的包括

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因子在内的网络调控系统,网络调控系统与液体内环境稳态共同组成的包括能量流

、信息流、物质流在内的系统,就是中医的气概念。这样一来,中西医概念就可以在同一层次交流,既克服

了中医气概念的非原形思维缺陷,又克服了西医的非模型思维缺陷。你认为怎样?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4-28 17:44 2楼
廷相也认为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中医气概念来自哲学概念,故已纳入了模型思维。我认为中医的脏气

概念与西医的脏器概念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前者是在模型思维层次,后者是在原形思维层次,这是我们医学

工作者千万要注意的重中之重点。不然的话就会发生不必要的争论。中医的脏气概念由于层次较高,如果与

西医的脏器概念交流,那就只能各自孤芳自赏了。但是我们可以应用系统理论方法为导向,重新审视西医理



胡说八道 ,中医的气与中医的治病实践及古代导引术气功有关,你不清楚经气的物质性在这混乱气的概念是歪曲中医的治病理论。
2011-04-29 07:08 3楼
中医的气论治病原理不是在西医理论的物质性层次上,下面引述一段向天清先生关于【中医学的升降出入都是气动力工作是否正常的表现。气机气化即是气动力在自稳调节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态】的论述;
【在中医药治疗中,药物的应用最为重要,并且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药物的性、味、功能因素。药物中的温、热、寒、凉四气,其中温和热性的药物是加强人体气动力的作用;寒和凉性的药物是减弱人体气动力的作用。在药味方面,以苦、辛、酸、咸、甘五味。辛、甘可以加强人体气动力,苦、酸、咸则可以减弱人体气动力。在功能方面,具有升发功能的一般可以加强人体气动力,具有肃降的一般可以减弱人体气动力。在五味中,苦甘配合使用可以减弱人体气动力,辛甘配合使用可加强人体气动力。即经曰:苦甘化阴,辛甘化阳。从这方面讲,通常所讲的化阳、化阴即是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作用。
就目前临床而言,西医以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为主,其作用类似于中医药的苦寒类药物,并且具有降低人体

免疫力的作用。而中药苦寒类药物有减弱人体气动力的作用。中药温热类药物可以加强人体气动力,即通常

所说的扶正固本作用,也就是说可以增加免疫力。西药有一些激素类药可暂时增强人体免疫力,长期应用如

同拔苗助长,在整体上是无法与中药温热药相提并论的。中药温热类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方面与西药相

比是最具优势的一个领域,是值得发掘的。这是中医在医治大病、重症方面所独有的特长。
中医学的升降出入都是气动力工作是否正常的表现。气机气化即是气动力在自稳调节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

态。如果气动力出现异常,气机气化升降出入都会出现障碍而引起人体不适或病态。
在中医药的治疗中,用药的总原则是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以调至正常为目的。这是中医愈病的基本原理

,也是衡量医者对中医基本功掌握情况的判定标准。至于用汗、吐、下、泻、温、和、清、补及化痰、补血

、活血、化瘀、生津、理气等等方法,只是围绕中医愈病基本原理对人体气动力调整的活法圆通。对于采用

什么方,什么药,用多大量,这是每个医者经验、习惯、水平、见解与胆识的问题。如果只重方药而忽视理

法,就是在治疗原则上舍本逐末罢了。】
2011-04-29 07:12 4楼
中医的气论治病原理不是在西医理论的物质概念层次上,下面引述一段向天清先生关于【中医学的升降出入

都是气动力工作是否正常的表现。气机气化即是气动力在自稳调节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态】的论述;
【在中医药治疗中,药物的应用最为重要,并且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药物的性、

味、功能因素。药物中的温、热、寒、凉四气,其中温和热性的药物是加强人体气动力的作用;寒和凉性的

药物是减弱人体气动力的作用。在药味方面,以苦、辛、酸、咸、甘五味。辛、甘可以加强人体气动力,苦

、酸、咸则可以减弱人体气动力。在功能方面,具有升发功能的一般可以加强人体气动力,具有肃降的一般

可以减弱人体气动力。在五味中,苦甘配合使用可以减弱人体气动力,辛甘配合使用可加强人体气动力。即

经曰:苦甘化阴,辛甘化阳。从这方面讲,通常所讲的化阳、化阴即是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作用。
就目前临床而言,西医以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为主,其作用类似于中医药的苦寒类药物,并且具有降低人体

免疫力的作用。而中药苦寒类药物有减弱人体气动力的作用。中药温热类药物可以加强人体气动力,即通常

所说的扶正固本作用,也就是说可以增加免疫力。西药有一些激素类药可暂时增强人体免疫力,长期应用如

同拔苗助长,在整体上是无法与中药温热药相提并论的。中药温热类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方面与西药相

比是最具优势的一个领域,是值得发掘的。这是中医在医治大病、重症方面所独有的特长。
中医学的升降出入都是气动力工作是否正常的表现。气机气化即是气动力在自稳调节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

态。如果气动力出现异常,气机气化升降出入都会出现障碍而引起人体不适或病态。
在中医药的治疗中,用药的总原则是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以调至正常为目的。这是中医愈病的基本原理

,也是衡量医者对中医基本功掌握情况的判定标准。至于用汗、吐、下、泻、温、和、清、补及化痰、补血

、活血、化瘀、生津、理气等等方法,只是围绕中医愈病基本原理对人体气动力调整的活法圆通。对于采用

什么方,什么药,用多大量,这是每个医者经验、习惯、水平、见解与胆识的问题。如果只重方药而忽视理

法,就是在治疗原则上舍本逐末罢了。】
2011-04-29 15:22 5楼
都是气动力工作是否正常的表现。气机气化即是气动力在自稳调节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态】的论述;
【在中医药治疗中,药物的应用最为重要,并且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个
中医治病本来就是对经气的运行和分布状态进行调节以影响代谢谢功能。

不清楚这些又弄个气动力,想说明什么,什么也没说明。
2011-05-05 22:47 6楼
实际上中医理论的气是一种可感知而不可见到的物质,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凭空想象的。如磁场一样你看不到摸不着,但你无法否认它的客观存在。这一点在软硬气功上都有非常具有说服力的验证。
⬅ 求助下 白癜风 老茶馆 自信来源于天天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