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加减论

2009-05-28 17:11 楼主
古人制方之义,微妙精详,不可思议。盖其审察病情,辨别经络,参考药性,斟酌轻重,其于所治之病,不爽毫发。故不必有奇品异术,而沉痼艰险之疾,投之辄有神效,此汉以前之方也。但生民之疾病,不可用穷,若必每病制一方,是曷有尽期乎?故古人即有加减之法,其病大端相同,而所现之症或不同,则不必更立一方,即于是方之内,因其现症之异,而为之加减。如《伤寒论》中,治太阳病用桂枝汤。若见项背强者,则用桂枝加葛根汤。喘者,则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白芍汤。更恶寒者,去白芍加附子汤。此犹以药为加减者也。若桂枝麻黄各半汤,则以两方为加减矣。若发奔豚者,用桂枝,为加桂枝汤,则又以药之轻重为加减矣。然一二味加减,虽不易本方之名,而必明著其加减之药。若桂枝汤倍用芍药而加饴糖,则又不名桂枝加饴糖汤,而为建中汤。其药虽同,而义已别,则立名亦异。古法之严如此,后之医者,不识此义,而又欲托名用古,取古方中一二味,则即以某方目之。如用柴胡,则即曰小柴胡汤,不知小柴胡之力,全在人参也。用猪苓、泽泻,即曰五苓散,不知五苓之妙,专在桂枝也。去其要经,杂以他药,而仍以某方目之,用而不效,不知自咎,或则归咎于病,或则归咎于药,以为古方不可治今病。嗟乎!即使果识其病而用古方,支离零乱,岂有效乎?遂相戒以为古方难用,不知全失古方之精义,故与病毫无益而反有害也。然则当何如?曰:能识病情与古方合者,则全用之。有别症,则据古法加减之。如不尽合,则依古方之法,将古方所用之药,而去取损益之,必使无一药之不对症,自然不倍于古人之法,而所投必有神效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5-28 20:46 2楼
如用柴胡,则即曰小柴胡汤,不知小柴胡之力,全在人参也

用猪苓、泽泻,即曰五苓散,不知五苓之妙,专在桂枝也。

看了此贴,发现这两句最好
2009-05-29 06:49 3楼
辨证无误,识得古方奥妙之精髓,古方尤可治今病矣
2009-05-29 07:44 4楼
知君臣佐使,思过半也.
2009-05-29 11:37 5楼
伤寒论 之所以成为经典,其中的一项就是 组方用药严密,哪怕是药量的加减,都有依据,都有严格的运用条件。
现在很多好像开出的方子多一味少一味都无所谓,还举着‘医者意也’的大旗
更搞怪的,明明加出的药味比原方都多了,还在说用的是某某方
2009-05-29 12:27 6楼
深有同感.
2009-09-30 17:40 7楼
现实就是这样无奈啊
⬅ 方药离合论 老茶馆 方剂古今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