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从“游部”辨治内科杂病的经验

2009-05-21 09:07 楼主
作者:姜枫


张磊教授,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博及医源,医理纯熟,辨治精准入细,方药灵动活泼。笔者有幸侍诊数载,得窥堂奥。现介绍张老“游部”辨治杂病的经验,希冀对同道临证有所裨益。
一、“游部”阐微
“游部”,语出《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后世医家对此注解可归纳为两种:经络循行说、气化功能说。
①经络循行说。持此论者认为“游部”指的是足少阳胆经经脉的循行特点。如《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一阳者,足少阳胆经也,起目外眦,络头分为四道,下缺盆,并正别脉六道上下,为人身之游行诸部也。”[1]《内经词典》:“游,旗帜两旁的飘带,游部喻躯体两侧的少阳经脉犹旗帜两旁的飘带,《说文》:游,旗帜之流也。”[2]以上诸注中有循行于太阳、阳明之间者和循行于身体两侧及循行于周身之别。
②气化功能说。持此论者认为“游部”指的是少阳之气在人体运行的特点。其中有谓游行于表里之间者,如《素问札记》:“少阳为半表半里,出表入里,故曰游部,部字轻讲,不必有深意,诸注恐凿。”(转引自《黄帝内经校注语译》[3])有谓游行于太阳阳明之间者,如张介宾:“少阳在侧,前行则会于阳明,后行则会于太阳,出入于二阳之间,故曰游部。”[4]吴昆:“游部者,游行于二部之中也。”[5]亦有谓游行于身体之侧者,如《黄帝内经直解》:“一阳为游部者,少阳为枢,循身之侧,开合凭之,犹游行之部署而旋转出入也。”[6]尚有谓游行于周身各部者,若张志聪:“少阳主枢而为游部……游部者,游行于外内阴阳之间,外内皆有所居之部署。”[7]张锡纯:“游部者,谓其中气化自手经至足经,自足经至手经,游行无定也。”[8]
可以看出,上述两论均有不足。从原文看,本节为以阴阳比类的方法阐述经脉循行和以经脉为基础的脉相及脉证死期,“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脉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从这个角度看气化功能说未能考虑经脉循行,似在忠于原文的“信”上略现不足。同时,单纯的以少阳经脉循行解释,不考虑少阳之气的气化功能特点,又似不能全面阐发本篇的理论价值。只有将少阳经脉循行特点和少阳之气的特点相结合,才能全面阐发“游部”的意义,因此, “游部”指的是以足少阳胆经经脉为基础的少阳之气的气化功能特点,即应为经络循行说和气化功能说两种观点的综合:少阳之经脉循行于人体游行之部;少阳经脉之气游行于周身上下,动而不拘,有游行之性;其游行之性是以游行之部为基础的,即游行于游行之部。临床上凡见少阳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的具有游移走窜不定特点的病证,或具有少阳之气动而不拘特点的病证,皆可以“游部”为指导进行辨治。
二、临证承启
兹录张磊教授治验三则,以示张老从“游部”辨治杂病的经验。
例一、张某某,男,成人,干部。患左侧胸背连胁疼痛3个月,治疗无效,于1969年5月就诊于张老。张老诊为太阳、少阳经气不利之疾,投以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白芥子、青皮治之:
桂枝
9克 白芍
9克 柴胡
9克 黄芩
9克 半夏 9克 党参 9克
白芥子 9克 青皮
9克 甘草
6克 生姜
9克 大枣 4枚
上方服三剂而愈。[12]
例二、肖某某,女,35岁,干部,2000年7月就诊,诉周身窜痛2月余,伴两胁下痛,自认为似与阴雨有关,双手畏冷水、困胀,左肩胛骨部位酸困,舌质淡,苔白,脉细。诊为太阳营卫不和、少阳经气不利,从太阳少阳论治,处以桂枝汤合曲直汤化裁:
当归 10克 丹参 30克 知母 10克 山茱萸 10克 白芍 10克 桂枝 10克
竹叶 10克 甘草 6克
六剂,后以他病来诊,诉服药后痛除。
例三、何某,女,36岁,农民,2005年9月就诊,患者全身游走性疼痛8月余。 分娩后生气出现上症,生气后加重,手足心热,口干苦,大便溏,睡眠多梦,舌质红,边有齿痕,舌苔黄腻,脉沉滞。此为少阳郁热为患。
柴胡10克 生白芍 15克 当归
10克 炒白术
10克 茯苓
12克

丹皮10克 栀子
10克 地骨皮10克 生甘草
6克 秦艽
10克
生龙牡各(先煎)30克薄荷(后下3克)
六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温服。
二诊,9月21日 全身游走性疼痛明显减轻(去80%),仍眠差,守上方加炒枣仁 30克 五味子 10克,7剂以资巩固。
例一病在少阳经脉循行之处,为游部经脉之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白芥子、青皮化痰行气止痛;例二周身窜痛,有少阳游行之性,病在两胁,属少阳之所部,为游部经脉、气化并病,以曲直汤补肝活血,息少阳妄动之气,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竹叶泻郁热。曲直汤出《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张锡纯治疗“肝虚腿疼,左部脉微弱者”之方,以山茱萸补肝,知母泻热,当归、丹参、乳香、没药活血止痛。例三诊为少阳郁热,系肝气不舒,日久郁积化热,流行于游部,治以丹栀逍遥散加味清化少阳郁热。例一治在少阳,例二治在厥阴,例三为热郁游部,为邪干游部所致,但均以是病在“游部”,皆以 “游部”为指导,三例均辨证精准,效如桴鼓。
他若游部为痰、瘀等邪阻滞,出现的病证皆可推而广之。当然,若举凡具游移之性的疾病皆以“游部”论治则又属胶柱鼓瑟,当鉴之戒之!
按:张磊教授披阅本文后加按语如下:此三例皆遵《内经》“一阳为游部”的理论进行治疗,皆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由此可见,《内经》博大精深的理论使人视野开阔,思路广泛,临床用之得当,往往能获奇效,深感医者对《内经》不可不精读也!

参考文献:
[1] 马莳著,田代华主校.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50
[2]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14
[3]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515
[4] 张介宾.类经(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76
[5] 吴昆(著),孙国中,方向红点校.黄帝内经吴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407
[6] 高世宗(著),于天星按.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713
[7] 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371
[8]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下)[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76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 老茶馆 《金针王乐亭》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