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名老中医集萃之十三:精研江西地方医学史的杨卓寅

2011-04-12 15:37 楼主
杨卓寅(1915—1998),字亮琴,江西进贤县罗溪乡人,中共党员,原任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国家级中医专家。主编《中医内科讲义》,著有《农村家常便药》、《伤寒六经证治歌括》。晚年潜心研究江西省地方医学史,编写《江西杏林人物》、《江西十大名医谱》,承担 “旴江医学研究”科学课题,填补了江西地方医学史研究领域的空白,曾当选为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副会长。

先生的祖父是一位儒医,父亲亦知医,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于1934年考入江西国医专修院(后改称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勤奋求学,刻苦钻研,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器重。当时国民党政府企图消灭中医,中医中药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面对恶劣的形势,先生毅然发起成立上海《光华医学杂志》社南昌分社,积极撰稿,推销杂志,为中医救亡奔走呼号,竭尽全力。

先生于1937年离校后,回原籍开业,誉满乡里。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进贤县人民医院、南昌专区人民医院、江西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宜春医专讲师,江西中医学院内部、各家学说、医学史教研室主任、教授,,深受全省中医同道的爱戴。六十年来,为中医的医疗、教学、科讲事业竭尽了绵薄之力。1986年当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副会长,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先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一贯主张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师古而不泥古,继承有所创新。他在临床方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外感宗仲景、天士、鞠通,内伤法东垣、丹溪、景岳,旁参各家学说,而对乃师姚国美的《中医病理学》、《中医诊断治疗学》两部书尤为服膺。他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程钟龄的“医门八法”不够全面,并举《伤寒论》方证为例,如五苓散、猪苓汤的利水,旋复代赭汤的降逆,赤石脂禹余粮汤的止利等,在“八法”中难以归纳进去,遂补充涩、渗、升、降四法,成为十二法,这是对“医门八法”的继承和发展。其论文《论医门十二法》发表于《江西医药》和《新中医》杂志,深得同道赞许。

先生在教学上推崇陈修园研究经典的治学态度与普及方法,他曾仿效陈氏《长沙真方歌括》的体例,编写了一本《伤寒六经证治歌括》,将《伤寒论》的证治内容提纲挈领加以概括,使学生易懂、易读、易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杨卓寅先生晚年的心愿是研究江西地方医学史,收集杏林人物资料,探究其来龙去脉,编著《江西省十大名医谱》、《江西杏林人物》等书,负责“旴江医学研究”科研课题,填补了江西地方医学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以上资料来自:

【1】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杨卓寅》:http://117.40.29.101/famousView.asp?id=5

【2】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进贤当代名人传略》:http://61.54.243.197:8080/kns50/detailcyfd.aspx?QueryID=8&CurRec=4



附“旴江医学”印象(转自医古文的搜狐博客:http://yiguwen.blog.sohu.com/114834877.html)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万少菊(南昌 330077)

旴江,古称旴水,现名抚河。其发源于江西广昌县血木岭,流经江西省东部的广昌、黎川、南丰、南城、金溪、资溪、宜黄、崇仁、乐安、临川、进贤等十几个县、市。旴江两岸,土地肥沃,宝藏富饶,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达,历代名人辈出,诚为“物华天宝,地杰人灵”之邦。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旴江水,不仅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学家(如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曾巩,著名词人晏殊、晏几道父子,清代著名学者蔡上翔等)、哲学家(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政治家(元代的理学家吴澄)、艺术家(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同样也哺育了数百位闻名于世的杰出的医药学家,在赣抚大地形成了一支独秀的“旴江医学”流派。其名医众多,学术医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著述浩繁,涉及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内、外、妇、儿、针灸、骨伤、五官等各科,无愧为“伟大宝库”中的明珠瑰宝,堪与安徽“新安医学”、江苏“孟河医学”、广东“岭南医学”相媲美。

旴江医学 源远流长 名医代出

江西文化开发始自汉高祖置豫章郡,至赵宋江西人文遂臻于极盛时期,而以旴江为突出。故旧抚河一带,素有“才子之乡”之称,加之立“书院之制”,致讲学之风大盛。另外,南宋时实行“文官之治”,政府重视文士的培养和选拔,当时身为宰相的范仲淹曾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说,不少人弃儒从医,儒医相通,形成了 “仕人达医”之风尚。而旴江一带,更有子承父业,师徒授受盛行,使医学植根于民间,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基础之上,上述因素,对旴江医学的形成影响颇大。据地方志和医学史记载,仅宋、元、明、清四代,旴江流域就成就了医学家约200人。其中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位:

王安石(1021—1085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学识渊博,对医学也深有研究。尝谓:“某自诸子百家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对医学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熙宁九年(1072年)改革太医局,实行“三舍法”,每年春季招生三百名,计分上舍四十名,内舍六十名,外舍二百名。分方脉科、针科、疡科三个专科,每个专科的学生,也必须学习其它有关的学科。太医局不但强调理论学习,而且还注意学生实际医疗技术的训练,令学生轮流为三学(太学、律学、武学)的学生和各营将士治病,每人发给印纸,记录治疗的经过和结果,到年终进行考评,奖优罚劣,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王安石虽非职业医学家,但他这种改革措施,在我国医学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陈自明(1190—1270年),字良甫(一作良父)。临川人,享年八十岁左右。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藏书甚多,自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幼年时即开始学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十四岁时,就读完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几部经典著作。成年以后,他又遍游东南各地,每到一处,即寻师访友,博采众长,因而进一步丰富了多方面的医药知识,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特别是在妇产科方面尤为擅长,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妇产科专家。

危亦林(1227—1347年),字达斋。元代,南丰人,享年七十一岁。曾任南丰州医学教授。他家五代都是医生,高祖云仙游学东京(今河南开封),遇三国时名医董奉二十五代孙,授以大方脉科(内科),回家后医道大行。伯祖子美从临江刘三点和新城陈某学习妇人科,又从杭州田马骑学习正骨兼金镞科(骨伤科)。祖父碧崖随黎川周伯熙学习小方脉科(儿科)。伯父熙载从福建汀州路光明学习眼科,后又随南城周后游学习治疗痨瘵。亦林家学渊源,勤奋好学,精研内、外、妇、儿、骨伤、眼目等科,又从本州斤竹江东山学习疮肿科及临川范淑清学习咽喉口齿科,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技术全面的医学家。特别是在骨伤科方面尤为擅长,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骨伤科专家之一,在国外也有相当的影响。

龚廷贤(1522—1619年),字子才,号云林。明代,金溪人,享年97岁。出身世医家庭,家学渊源,曾任太医院吏目。父龚信,号西园,精医术,亦曾供职太医院。弟廷器,子懋陞,侄懋官,均为医官。廷贤早年习举子业,屡试不售,乃转而随父学医,继承祖业。曾隐居于金溪县之云林山中,因别号“云林山人”。在隐居期间,潜心研究医学,从事著述。他除了继承家学以外,还经常寻师访贤,勤求博采,与名家研究医术,因而博学多闻,精内、外、妇、儿各科,学验俱丰。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获得“医林状元”的医生。他的著作《万病回春》在日本影响极大,为学习汉方医者的必读之卷。

李梴,字健斋(一作楗斋)。明代,南丰人。其兄李桥,为明代名进士,历任要职。梴亦为邑庠生(秀才),负奇才,但他不慕荣利,超然物外,致力研究医学,博览群书,医学理论渊博,临证经验丰富,行医于江西,福建两省各地,疗效卓著,赢得了病家的高度赞誉。晚年,将其数十年积累起来的学术心得,撰成《医学入门》九卷。该书曾传到越南。

龚居中,字应圆,别号如虚子。明代,金溪人。生卒年代不详,据其所著《红炉点雪》刊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来推测,其可能是公元十七世纪明末万历、崇祯年间的人。居中精研医学,曾供职太医院。其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在《红炉点雪》一书中,他汲取了朱丹溪、葛可久辈治疗“痨瘵”的宝贵经验,继承了张洁古、李时珍等的脏腑补泻的用药准则。对“痨瘵”的病因病机已有了相当的认识,对“痨瘵”的临床表现亦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居中出身于世医家庭,医学理论渊博,临床经验丰富,精内、外、妇、幼各科,而尤擅长治疗“痨瘵”,在中国医学史上堪称为一位杰出“痨瘵”专家。

黄宫绣(1730—1817年),字锦芳。清代,宜黄人,享年八十七岁。宫锈出身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向习举子业,尤专心致志钻研医学,是我国清代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宫绣学问渊博,对医学有较高深的造诣,他根据《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经》等古典医籍的理论,参考历代名医的学说,结合自已的见解,著书立说。其治学严谨,凡有“一义未明,一意未达,无不搜剔靡尽,牵引混杂,概为删除,……断不随声附和”。特别是他注重实践,探求真理,故其著作,概以“求真”冠名。如《医学求真录》、《脉理求真》、《本草求真》。其研究本草,论述药性,也是“每从实处追求,既不泥古薄今,复不厚今而废古,惟求理与病符,药与病对”。这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事求事的治学态度,为后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谢谢星焕(1791—1857年),字斗文,号映庐。清代,南城人。世医家庭出身,少年时攻读儒书,欲应科举,因家计困难,遂绝意进取,弃儒而专攻医学,继承先业,在当地行医四十余年,活人无数,声誉卓著,曾将其平日的临证治验,辑成一部医案,名《得心集》,取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之意。星焕医学理论渊博,“俎豆内经,鼓吹仲景,襟带李刘,炉冶喻薛”(见《得心集》姜演序)。其临证处治,善于探求病机,找出切合治疗原则的理论根据,故立方用药,往往一击而中。其在辨证、立法、选方、遣药等各个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旴江流域,名医辈出,举不胜举,然而旴江医学家们却有着共同的学术特点:一、遵崇经典著作,博采众家之长;二、师古而不泥古,刻意创新发明;三、精晓临床各科,论治辨证严密。

旴江医家 著作如林 卷帙浩繁

“才子之乡”的旴江医学家在治学和临诊之余,还擅长著书立说。宋、元、明、清四代,医学著作约有一百余种。其中现存且流传后世,对我国医药学发展影响较大的有:南宋临川妇产科专家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外科精要》、《管见大全良方》等。元代南丰骨伤科专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明代金溪“医林状元”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种杏仙方》、《鲁府禁方》、《济世全书》等。金溪治疗痨瘵名家龚居中的《红炉点雪》、《福寿丹书》、《小儿痘疹医镜》等。南丰医学教育家李梴著有《医学入门》。清代宜黄黄宫绣的“求真”系列著作有《医学求真录》、《脉理求真》、《本草求真》。南城谢谢星焕的《谢谢映庐医案》。

此外,宋代还有临川李子野著《难经句解》、《脉诀集解》;李浩著有《伤寒钤法》;晏传正《明效方》。南城人傅常撰有《产乳备要》;黎民寿著有《简易方论》、《决脉精要》、《断病提纲》;崇仁人吴曾撰写有《医学方书》;金溪人黄彦远著有《运气要览》。元代有临川人游东之著《集验良方》;南城人严寿逸著有《医说》;崇仁人熊景光著有《伤寒生意》;金溪人邓元彪著有《医书集成》;精通医术的蒙古人萨谦斋在建昌(今南城)太守任内,查考名家方书,搜集民间验方,撰《瑞竹堂经验方》。明代临川人节朝璋著有《扶生堂医案》;南城人姚宜仲著有《脉诊指要》;程式著有《脉症约解》;谭浚撰有《医宗》;金溪人龚信著有《古今医鉴》;王宣撰《张长沙伤寒论注》;江道源著《尊生世业》。清代临川人祝星霞著有《锦囊抉要》;南城人吴霖著有《小儿秘要》;张尘生著有《论喉科三十六种》;曾鼎著有《痘疹会通》、《医学入门》、《妇科宗旨》、《外科宗旨》等书;谢谢甘澍(名医谢谢星焕之子)著有《一得集》、《寓意草注释》、《医学集要》等书;邓学礼著《目科正宗》。刘式宋撰写有《白喉治法要言》、《妇科生化新编》、《小儿急慢辨证》、《痘疹会通》、《内外症治医案》等书;姜璜著有《本草经注》;吴鼎著有《医学辑要》;张效京著有《良方备览》;黎川人孔毓礼某月《医门普渡》、《痢疾论》;杨居耀著《杨氏家藏》;崇仁人陈鉴著有《医方本草考辨》;杨伟才著《医方纂要》;宜黄人邹梦莲著《痘科集成》;金溪人李相著《灵枢经注释》;杨士恒著《脉经汇贯》;广昌人魏国仪著《式堂集验良方》及《医统》等书。所作涉及到内、难、伤寒、金匮、本草等医学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各学科,卷帙浩繁,举不枚举,给后学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遗产。

旴江药业 古帮生辉 驰名中外

旴江药业史于东汉,基于南宋,至明代约1800余年,逐渐形成了的药业发展的完整体系。旴江药业,自古有两大帮系。一为樟树帮,一为建昌帮。前者以“药不过樟树不灵”和“药不到樟树不齐”闻名天下;而后者则是“药不到建昌不行”名闻赣、闽等地及海外的“建昌帮”药业的发祥地。

建昌府址南城,古称“旴江”。据载,东晋著名医药学家、道家葛洪曾踏足于麻姑山(位于南城县西部)采药炼丹,可见旴江药业源远流长。到宋代,官府设立“建昌军药局”,十分讲究道地药材,遵古炮制。元代,建立“三皇宫”(后改为“药王庙”),成立省内外药商云集洽谈药业的庙会集地。其名早已享誉海内外。明代,南城成了朱元璋后代益王朱祐槟的藩封之地,建昌府除了内设“医学”,授医学教授,建“良医所”,聘“益府良医”外,还立“惠民和剂局”,精制丸散。药材炮制加工精良,交易日趋兴旺。明末清初,福建南平、邵武、建宁、汀州及江西赣南、广信诸府、州、县的药商经河道山川径抵建昌购销药材。乾隆间,赣、闽、浙“商帮”、“官帮”大兴,由于“南城民通慧而善贾”,又“乐为远游”,“人尽商”。当时“建昌商人赴福建延邵一带经营者最众,赴汉口者亦不少,最多者资金百万”,其中尤以药业称著。道光间,江浙沿河“有卖出渡排帮等名目”,建昌中药业即以严格的行会约束、精湛的炮制工艺、雄厚的药业资本,面向山区,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聚而成帮,自成体系。

“建昌帮”药业流传地域广,其经营范围以赣、闽山区为主。此外,还涉及汉口、上海、广州、江苏各地。亦有远走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立业者。清代后叶,城区还有40余家中药店和18家资本雄厚的大药栈(行)。

“建昌帮”药业加工炮制精,在省内外竞争中,为求发展,积历代经验,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已一套独特的传统炮制技术。其传统特色为“工具、辅料独特,炮制方法考究,擅长饮片制作。片斜、薄、大、色艳、气香、味厚,毒低、效高”。辅料取材,习用当地土特产,如谷壳、生姜、河沙、灶心土、米泔水、豆腐泔水、蜂蜜、米酒等。补养药炮制,注重辅料运用,使饮片、形、气、味俱佳。特殊炮制工艺品种,多注重加工炮制的分寸,如时间、火候、水量、力戒太过与不及。其精美质高的炮制技术博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依赖。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认真贯彻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遗产的方针政策,“建昌帮”的中药炮制传统经验,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南城县政府自1982年开始组织有关人员广泛搜集和整理散在各地中药人员中的中药炮制技术,系统总结了“建昌帮”中药业102个中药特色品种工艺中的传统加工具、辅料、炮制方法、保管方法等,挖掘了濒临失传的“刀制八法”、“谷糠制炒”、“煨制附片”等中药加工技术,并编写了二十三万余字的《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一书。

而“樟树帮”同样也以其炮制工具独特、饮片加工细腻、炮炙手法高超而驰名中外。它独特的炮制工具主要有:铡刀、片刀、刮刀、碾槽、冲钵、蟹钳、压板等。尤其是“樟刀”中的铡刀、片刀,以其面小口薄、轻便锋利为特色。饮片加工细腻,是因其一直延用传统的饮片加工工艺,象“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枳壳凤眼片,川芎蝴蝶双飞片”等,早已在药业界耳熟能烊。药物炮炙手法上素有“法效雷斆”之训。不论是润药、洗药、切片、干燥,还是炒药、火炮、火煅等都有其“樟树帮”的特色。

源远流长、风格独特的旴江药业如今古帮生辉,为振兴中医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中药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作出了具大的贡献。(以上资料,均据《江西地方志》及已故杨卓寅教授《江西十大名医谱》。)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卫生部:严禁抗菌药物滥用 处理收受回扣不姑息 老茶馆 江西名老中医集萃之十四:善治萎缩性胃炎的姚奇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