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四逆汤

书名 所属卷 阅读
📙医宗金鉴 📃卷三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4735


     治少阴下痢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 其人面赤色, 或腹痛, 或干呕, 或咽痛, 或痢止脉不出者. 厥阴下痢清谷, 里寒外热, 汗出而厥者主之.干姜三两 强人可四两 甘草 ( 炙 ) 二两 附子 ( 生用, 去皮 )大者一枚, 右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温再服, 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 加葱九茎. 腹中痛者, 去葱加芍药二两. 呕者,加生姜二两. 咽痛, 去芍药, 加桔梗一两. 痢止脉不出者, 加人参二两.【注】论中扶阳抑阴之剂: 中寒阳微不能外达, 主以四逆. 中外俱寒,阳气虚甚, 主以附子. 阴盛于下, 格阳于上, 主以白通. 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主以通脉. 是则可知四逆运行阳气者也, 附子温补阳气者也, 白通宣通上下之阳气者也, 通脉通达内外之阳气者也. 今脉微欲绝, 里寒外热, 是肾中阴盛, 格阳于外, 故主之也. 倍干姜加甘草佐附子, 易名通脉四逆汤者, 以其能大壮元阳, 主持中外, 共招外热反之于内. 盖此时生气已离, 亡在俄顷, 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 岂能疾呼外阳耶? 故易以干姜. 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分者, 恐涣漫之余,姜,附之猛不能安养元气, 所谓有制之师也. 若面赤者, 加葱以通格上之阳. 腹痛者, 加芍药以和在里之阴. 呕逆者, 加生姜以止呕. 咽痛者, 加桔梗以利咽. 痢止脉不出气少者, 俱倍人参, 以生元气而复脉也.


⬅ 四逆汤 📃目 录 白通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