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

2021-12-29 09:25 12楼
【原文】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学习理解】
太阴病的主要症状是“腹满而嗌干”。少阴病的主要症状是“口燥舌干而渴”。厥阴病的主要症状是“烦满而囊缩”。

太阴病:
腹满,消化不良的症状,显示脾胃虚寒。“嗌干”,咽喉干燥,津液不足,显示阴虚。所以太阴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阴阳俱虚弱。太阴病从三阳传变而来,阳明病时病人已经发生了阴虚,这里当然仍然阴虚,故咽喉干燥。腹满为太阴病的定位症状。

少阴病:
口燥舌干而渴,比太阴病进一步阴虚,不仅干燥而且口渴。请注意,病人在阳明病阶段本来已经出现了咽干口渴症状,而进入太阴病阶段则口渴症状会消失。为什么,因为太阴病的本质是脾阳虚,病人的消化系统功能严重减弱,于是病人虽然津液不足而不出现口渴症状。口渴就意味着病人会喝水,而病人不能耐受喝水,于是病人口渴症状消失,这是病人的自我调节机能在发挥作用。到少阴病阶段,病人的脾阳有所恢复,于是又出现口渴症状。所以,太阴病时病人的阳气最虚弱,到少阴阶段病人的阳气是有所恢复的,而不是进一步加重。

厥阴病:
烦满而囊缩。烦,即心烦,这是阳明病阶段已经出现的症状,到太阴和少阴病阶段心烦消失了,这是因为病人的阳气很虚弱了。心烦需要一定的阳气支持,阳虚者不会心烦,而是昏昏欲睡。到厥阴病阶段病人的阳气进一步恢复,故而出现心烦。烦满,即烦闷,心烦而且心窝部胀闷,消化不良的症状,这是因为脾阳没有完全恢复。囊缩,阴囊收缩。这也是病人阳气恢复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总而言之,病人在太阳病阶段时阴阳俱阳盛,而邪气亦强盛,人体一切生命活动正常。阳明病阶段则病人的阳气有所损伤,而代之以邪火。邪火扰心,打乱人体的生命活动,而且消耗阴气。经过少阳病过渡时期,突然病人的阳气衰弱到极限而表现为太阴病,然后病人的阳气和阴气气逐渐恢复,变为少阴病和厥阴病。最后病人恢复健康。这是伤寒热病的自然病程演变规律。
2021-12-29 09:37 13楼
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已经创立了六经辨证,只是张仲景把六经辨证进一步完善和仔细化了,并且指出了具体的药物治疗办法。
2021-12-29 09:54 14楼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徽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病人患伤寒热病时不再暴露于寒气。无论伤寒热病,只要不再暴露于寒气,就会自然痊愈,并且这个痊愈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反过来说,如果病人再次暴露于寒气,则“不免于死”。

按照《黄帝内经》的时间划定,伤寒热病一天传一经,最后痊愈需要十二天。时间上肯定不会这么确定,但是演变过程的规律是可以确定的。

太阳病病人的阳气和阴气都不虚弱,阳明病病人的阴气虚弱到极限,阳气虚弱了而阴气虚弱为主,故而发生内热,即邪火。邪火进一步加重阴虚。导致病人的物质基础受到动摇。经过少阳病过渡时期,病人的阳气因为失去物质基础而突然极度衰弱。然后阳气恢复,阳生阴长而阴气跟着恢复。最后阴阳俱恢复正常,邪气被彻底消灭。
2021-12-29 10:18 15楼
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保存阳气是疾病恢复健康最要紧的。在太阳病阶段,邪气最强盛而病人的正气也很强盛,治疗的关键是激发阳气而不要抑制阳气。这里的激发阳气是激发表阳为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辛温解表。病人的正气是完好的,即里气是阴阳平衡的,于是不宜激发里气,因为激发里气会激起邪火。邪火被激发了,就促使病期进入阳明病。在阳明病阶段,邪气强盛,病人的正气虚弱下来了,病人阴阳俱虚弱而以阴虚为主,邪火内生。这种邪火虽然也会损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也会消灭邪气。就像两军打仗用火攻,火会烧到自己更会烧死敌人。所以经过阳明病阶段,邪气无论如何都会被大大地消灭,此时的关键在于恢复正气。治疗原则是“灭火”。不要再烧了,敌人已经烧死了,再烧唯独烧死自己人了。很多病人从阳明病直接进入恢复期,并不经历少阳、太阴等疾病阶段。

伤寒热病能不能自然痊愈,取决于阳明病阶段病人阴阳受损程度,尤其是阴气虚弱程度。阴气代表有形之物,伤寒热病破坏人体的有形之物物,尤其是各种精被消耗破坏了。有道是有形之物不能速生。精破坏了不可能一两天之内恢复过来,而如果破坏得太厉害了就会导致病人的生命摇摇欲坠,大厦倒还是不倒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听天由命了。这里最关键的要看太阴病和少阴病阶段疾病的严重程度。
2021-12-29 10:23 16楼
所以,《黄帝内经》说:“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从第七日开始恢复,能不能一步一步恢复此时可以提现出来。
2021-12-29 13:57 17楼
【原文】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学习理解】
这两段原文是逻辑连贯的。前段原文阐述天地及其云雨产生的道理,后段原文阐述人体上下之窍物质出入的道理。
在宇宙,即天地,天是阳气产生的,地是阴气形成的。阳气令物质分散,于是物体越来越细微而上升产生天。譬如云就是这样产生的。水在阳气作用下物质分散产生非常细微的水粒并上升,这是云。云在阴气作用下又聚集形成水下降形成雨。就是说,阳气使物质分散向上走,阴气使物质聚集而向下走。由于天地与人是一样的道理,那么人体的阳气使物质分散而向上走,阴气使物质聚集而向下走。
清与浊相对。清指非常细微的物体,浊指粗大的物体。阳气产生非常细微的物体从上窍出,阴气产生粗大的物体从下窍出。当然啦,粗大的物体才能看得见,非常细微的物体是看不见的。所以,上窍五官进出的东西是看不见的,而下窍进出的东西都是看得见的。五官属于上窍,其实皮毛也有出气孔的,也属于上窍。这种出气孔经过腠理。清阳从腠理经上窍发泄出来,浊阴则向下沉降进入五藏六府。就是说,人体的浊阴有两条去路,一条是从下窍排出,另一条是沉降到五藏六府之中。被排出的当然是废物或多余的东西,而有用的物体则归于五藏啦。同样道理,清阳也有两天去路,一条是从五官和皮毛排出,另一条是充实四肢和全身其它器官,发挥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所以,这两段原文高度简炼地概述了人体阴阳运行的基本规则。
2021-12-29 14:08 18楼
那么,什么是腠理呢。张仲景说清楚了。“腠者,是三焦通汇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藏府之纹理也”。古人没有显微镜,固然无法直接看清到底腠理长什么样,但是可以用脑子思考琢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腠理区分阴阳。三焦通汇元真之处,这是气运行的通道,应该是非常非常细微的管道,属于阳。皮肤藏府之纹理,当然是比较粗大的管道,属于阴。所以腠与里相对而言,腠为阳,理为阴,都是气血津液和废物运行的通道,都是运行通道而已。
2021-12-29 14:43 19楼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学习理解】
味厚味薄,指的是具有味道的物质的浓度高低。气厚气薄,是指物质的阴性阳性的强弱。食物和药物都有浓度高低的问题。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浓度太高了就具有阴性,浓度低就具有阳性。这是浓度与阴阳的关系。但是,物质本身都是阴性的,物质的功能是阳性的。这是物质及其功能的阴阳关系。气,指物质的功能。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物质的功能很强,那么它就会表现为阳性。物质的功能不强,它就具有阴性。
味厚则泄,薄则通:物质浓度很高,它就会具有泄下作用。我们常说“发泄”,其实发指物质向上窍丢失,泄指物质从下窍丢失。任何药物,如果浓度太高都会导致腹泻或尿多。只有浓度适当才能具有通调作用。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物质的功能适当才有发泄作用,功能太强了就不是发泄而是引起发热。这里说的发热,千万不要理解为今天我们说的体温升高,而是引起热病的意思。
所以,这段原文告诉我们的是,治病用药不要用量过大,过大了要么引起腹泻、尿多、汗多,要么引起热病。只有用量适当才能疏通人体的气机而治愈疾病。
2021-12-29 14:55 20楼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阴与阳一定是相对而言的,就是说,指定了什么是阴,才能确定什么是与其相对的阳。不可以脱离阴而言阳,脱离阳而言阴。当我们把水看做是阴的时候,可以把火看做是阳。如果我们把金看做是阴,那么还可以把水看做是阳呢。水与火比较,水是阴,火是阳。
那么什么是阳呢?答曰:阳为气。什么是气?答曰:物质的功能是气。
什么是阴呢?答曰:阴为味。什么是味呢?答曰:物质是味。
⬅ 《伤寒论》病名并不是以六经命名是以人体正气的多少命名(原创) 老茶馆 黄元御书不适合初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