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点心得

2021-10-02 18:45 12楼
从葛芩连汤想到的
如果说因为胃热,导致胃肠道吸收水分的功能受限,肠道中积存过多的水,那么会出现下利,同时又现实有表证,这个表证非常有可能是因为水无法送到体表导致的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就会导致无法出汗,也就不能散热,体表会积存一部分热,这个热可以用黄芩来平衡掉,内部肠胃的热是用黄连解决的,而葛根,只是一个把水从阳明拉倒太阳表的药。
所以说这里面没有一味药是治腹泻的,却能解决腹泻问题。


而我想的的是葛根的效果,如果单纯的用葛根把津液拉倒体表,而体内的热和新补充的津液一起作用,会有一种汗出而热不解的情况,就如同阳明病白虎汤症,经常出汗,能散掉一部分热,最后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也就是体表的伏邪,温病的一种,每每补充上去的津液被体表的热蒸腾掉,热散掉一部分,留存一部分,除非用葛根加其他辛凉解表的药,或者清热的药,来去掉这个体表的热,打破这个平衡,否则有可能一直就处在这个状态了。

整个这个过程有点像添油战术,送一点上去打光了,再送一点上去,战线一直维持着。
2021-10-26 16:49 13楼
一直清热却总也清不完的原因。

本身热是不可能清的完的,真没了,人也没了,主要是不该有多余的热才对,那么拆解的时候可能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产生的多了,一种是去路堵了,一种是散热通道不畅。
前两种应该是比较常见的,第一种比如心火过旺,肝阳过亢等等,甚至虚症应该也算在里面,过劳嘛,第二种比如郁症,或者实证,瘀血啊,承气汤啊之类。
第三种有些很明显,比如麻黄汤症之类,有些就不明显,比如因为湿或者燥导致的散热不畅,通常是低热,能感觉有热,但是不管怎么清都还是在,就是热流通的通道不畅,这个时候不解决这种燥或者湿的环境,人体内正常产生的热,就是不能顺利的流通,就是会瘀在某一处,甚至产生炎症反应,类似于温病了。
2022-03-16 18:34 14楼
夜视仪 说:
纠正一些我以前的错误认识。
阴阳互根,阴阳一体,原先只觉得阳气不足会背冷,后来发现津液不足也会,金匮里刚痉柔痉,都是背部僵硬,一个是水多,一个是缺水,说明很多症状不能单纯的就认为是一个原因。

人体的五脏有个小循环,任脉督脉有个循环,八脉也有一个循环,十二经也是一个循环。

以前太关注小循环了,忽然发现大循环不通,小循环也是有问题的。

认识到下焦寒会格拒,阳虚会导致浮越,上焦的热会无法进入下焦,出现乌梅丸症的上热下寒。
那么相对的下焦热的时候同样会使得阴进不去,所以下焦湿热导致的阴虚才难处理,简单的阴虚如果只是缺水还好办,如果有痰阻呢,瘀血呢,甚至萎缩呢,不把这些因素排除,也补不进去。阳要收进阴里,需要乌梅或者其他潜阳的药,那么阴要补进去成为人体结构的一部分,看起来更复杂一点。

久坐的人或者下肢活动不够的人,腿脚部分的循环是有问题的,下焦或者说丹田这个部位也是一个枢纽,脑力活动需要大量血液支持,但是躯干部分又不需要,这就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也特别容易出现上热下寒。

我开始认为用真武汤来润五脏,水蒸腾上来了,自然会降下去,后来发现不行,六腑有问题,回流就不对,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最容易出问题的是胃和大肠,经气如果不能下降到脚部再回流回来,那么真武汤就面临无水可用的问题,然后又从外面来吸收水,导致水反而更多了,如果不存在肾阳不足情况,那么可以把附子去掉,下肢回流不畅,那么可以加大芍药,中间阳明有热,那么用点石膏,蒲公英,水不够润到下肢,那么再加点麦冬,沙参,有痰饮,再用天花粉,浙贝,这么搞下来果然是越来越接近江海老师的路子了。

身体内循环或许没有问题,但是大循环出问题的话,腿部回流就不正常,实际上津液经过阳明胃和大肠后已经被烧灼到没有多少了,严重的时候腿是会发冷的,看起来是四逆,其实不对,用寒润的药后会热起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说阴阳互根的原因,津液能够到达腿部的时候,自然能量转化也就正常了,腿部卫气也恢复了就不怕冷了,而轻微症状的时候,脚是热的,自我感觉发烫,但是又没有汗,因为津液不足,津液在腿部消耗一圈再回流到下焦膀胱的时候,就是一种缺水状态,而上焦回流是正常的,甚至有可能因为汗出也不足,总的下来就还是下焦阴虚的状态,人体运行是一环扣一环的,搞不清楚,就解决不了问题。
津液实际上是承载阳气的关键,好比水有比热容一样。理解了这一点,就明白为啥太阳经气为寒水,感冒刚开始都是太阳病。
2022-03-16 20:34 15楼
kastin 说:
津液实际上是承载阳气的关键,好比水有比热容一样。理解了这一点,就明白为啥太阳经气为寒水,感冒刚开始都是太阳病。
嗯 很关键了,水谷精微都在津液里
2022-03-16 20:51 16楼
goldharp 说:
湿
1 在肺中 → 用升散 麻黄、青龙等
2 在胃肠中 → 崇刚土 作堤防 利水道 平胃散 正气散等
3 在经络 → 利水为主 生苡仁、防己等
4 在细胞 → 渗利为主 泽泻、泽兰等
5 在手厥阴 → 先开窍 再利水
6 在肌肉 → 分消法 三仁汤等
7 在体表 → 麻黄加术汤 麻杏苡甘汤等

湿病很难治的,主要就是定病位,要找到湿在哪里。
但很不错的是,90%的湿,都是白腻或黄腻苔。胖大齿痕往往不是湿,是阳虚或肝郁的多。这是经验。
因此没有腻苔的话,基本不要用祛湿药,否则后果自己承担了。
胖大齿痕往往不是湿,是阳虚或肝郁的多。这是经验。——个人觉得肝郁为主,阳虚多半也带有阴虚,胖大舌不是很多。
2022-03-16 20:59 17楼
至于金不生水,也是源自于冷交换的不足,或者说位置不对,上升的 水蒸气没法冷却成雨水——其实这个水蒸气冷凝成雨水过程就是依靠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宣发正常,那么热就散,热散就冷,冷则凝。所以如果肺宣发不够,那肃降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肃降光是有冷凝也不够的,还得润。光干冷,那是下冰雹下雪的。
2022-03-16 22:22 18楼
kastin 说:
胖大齿痕往往不是湿,是阳虚或肝郁的多。这是经验。——个人觉得肝郁为主,阳虚多半也带有阴虚,胖大舌不是很多。
郁在舌上比较难看出来,一般我以脉来判断是否有郁。
2022-03-17 09:16 19楼
舌头的紧张度可以判断肝郁(反应精神和平滑肌的紧张程度)。
如见“棒棒舌、尖尖舌”一定是肝气郁结。

如果舌体不紧张,则可从舌尖边是不是偏红,有没有瘀点来推测,因为肝郁会化火,也会导致气滞血瘀。
2022-03-17 09:20 20楼
梦回杏林 说:
舌头的紧张度可以判断肝郁(反应精神和平滑肌的紧张程度)。
如见“棒棒舌、尖尖舌”一定是肝气郁结。

如果舌体不紧张,则可从舌尖边是不是偏红,有没有瘀点来推测,因为肝郁会化火,也会导致气滞血瘀。

还有一种情况,可谓“极度肝郁”的“标志性舌象”:舌中一条深长的裂纹
⬅ 浅谈神医 老茶馆 化脓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