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膏是否需要先煎

2021-06-04 22:49 12楼
夜视仪 说:
我计划自己捣碎一点啊,以前没想到这个问题
颗粒状的和水的接触面积大,药物溶出好一些。
2021-06-04 22:52 13楼
江海余生 说:
颗粒状的和水的接触面积大,药物溶出好一些。
粉末状更容易溶解吧
2021-06-05 07:31 14楼
{轧细}的生石膏应该不用先煎。
而且{生石膏}与{谷薯类}可以{使汤药稠度加大}的药物配伍的情况下,用量还可以减少,节省石膏资源。
因为此时会形成生石膏微粒的{悬浊液}而使摄入量增多,胃酸会提高生石膏的{溶解度}而提高吸收利用率。
2021-06-05 08:39 15楼
夜视仪 说:
粉末状更容易溶解吧
实验结果和你这个认识正好相反,况且石膏溶解度不大,怎么样都能形成饱和溶液。
2021-06-05 09:06 16楼
江海余生 说:
实验结果和你这个认识正好相反,况且石膏溶解度不大,怎么样都能形成饱和溶液。
我觉得是悬混液,用米会让液体更浑浊,有利于生成悬混液
2021-06-05 14:15 17楼
颗粒的里面结晶水保持得好,辛润的特性好。
大便溏的一般不用石膏,而用黄芩,一个润,一个燥。
2021-07-20 13:59 18楼
这里一些观点我是存疑的,比如白虎汤降热,有些人拿去用,喝下去快的十分二十分钟就解热了,如果按照成分说,物质在脾胃是不能被吸收的,只能在肠道才能被吸收,问题在于喝下去的白虎汤,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到不了肠道的,怎么可能吸收退热?第二,如果成分论是对的,那么使用石膏后只出来一部分成分,大部分都还是石膏体,那用过的石膏在配入白虎汤是不是还具有退热的功能?我个人认为用生石膏不需要久煮,中医配药主要讲象,气、数,从来也不讲成分。大部分人认为石膏是寒的,我个人认为石膏的性是比凉多点,比寒少点,这种相对应四季中的秋天仲秋和晚秋之间的寒凉,或者说既有寒也有凉。白虎汤之所以叫白虎汤,是以为迅而猛,主要指的是生石膏。石膏用现代话说事单晶体沉积而来,是慢慢凝结 ,在古人看来这种慢慢沉积过程就天气作用的过程,石膏的寒凉他不象冬天的水遇寒立结。所以用水火煎取的就是这部分自然的东西,在中医就叫气,而所谓的成分在肠道吸收的,偏向于味的概念。所以石膏的药性来自天禀水寒凉而结,用的时候人赋水热而取用,所以久煮石膏我个人认为是不必要的,反而会降低这种效用。味为气所结,味比气厚,所以气味这个东西是阴阳两用的。这个东西就行人体的结石,要么水之余寒结,要么火之余热结,本质都是气不及或者气有余,几乎没有成分之说,为什么以前的儿童少结石,你能说儿童身体里面没有钙之类的东西,肯定不可能,因为儿童水火均衡的多,但是现在儿童由于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开始结石了,就是水火不均衡。再者如果成分是对的,那么人吃下去的饭和水都是成分,照道理应该大部分被人体吸收了,也就不需要新陈代谢,人会无限制的变大,就不会有多少大便和小便了,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人吃饭喝水是用气和味,而不是成分。
2021-07-20 14:14 19楼
江海余生 说:
实验结果和你这个认识正好相反,况且石膏溶解度不大,怎么样都能形成饱和溶液。
捣的越细,这种药性或者气在自然温度作用下,就消失的多,也不利于久存,这也是成分论解释不了的,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气跑了很多,成分丝毫未变。所以这样也可以看出来,石膏治病是以气主为先,味为后,其实不光石膏,其他药材也是一样的。
2021-07-20 14:25 20楼
学习岐黄中医 说:
捣的越细,这种药性或者气在自然温度作用下,就消失的多,也不利于久存,这也是成分论解释不了的,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气跑了很多,成分丝毫未变。所以这样也可以看出来,石膏治病是以气主为先,味为后,其实不光石膏,其他药材也是一样的。
个人理解不同,只要能说得通都可以。
⬅ 中土是谁? 老茶馆 吴鞠通说虚不受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