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整理学习,以秦伯末临证备要为基础,参照伤寒明理论等,欢迎各位师友补充。

2018-08-06 15:30 12楼
更全面一些就好了,把从古至今来个梳理总结。也许他才力不足,财力不足,经验不足。这也不是一个人能干好的。比如医宗金鉴需要很多人合作。
2018-08-16 10:19 13楼
发热即“身热”,在外感证最为多见。一般的鉴别是:兼有恶风、头痛、

鼻塞、咳嗽的为“伤风”;兼有 恶寒、头痛、项背身体疼痛的为“伤寒”;

与伤风相似 而口内干燥的为“风温”;得于淋受冷雨或在雾露中行走、头胀如裹的为感受外湿。凡是外感初期发热,病邪均在体表,脉象多见浮数,治宜发汗。《内经》所说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就是这个意思。又因病邪的性质不同,分为辛凉发汗和辛温发汗两类,风寒宜用辛温,如葱豉汤、麻黄汤;外湿用神术散,风温宜用辛凉,如银翅散。但是,外感发热有自汗和无汗的不同, 无汗的应予发汗,自汗出的不宜再汗,所以还有桂枝汤调和营卫来解肌的方法。外感发热的脉象多浮数,但也因病证不同,有兼紧、兼滑、兼濡等差别。如果脉不浮而沉,或见细弱无力,便是脉证不符,不可贸然发汗,以防恶化。

外感证初期发热,大多有恶风、恶寒现象,倘汗出后不恶风寒,发热稽留或逐渐增高,便是表邪化热传里。一般多在中焦阳明,出现口渴欲引凉饮,舌苔黄腻,脉象滑大,当用甘寒微辛法,如白虎汤。

内伤杂证,也有发热,但热型不同。李东垣曾作 《内外伤辨惑论》,如说“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外感手背热、手心不热,内伤手心热、手背不热”等。参阅本门“发热定时”、“寒热往来”各条。



伤寒明理论: 伤寒发热。何以明之。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 然散而成热者是也。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烦躁相类而非。烦躁者在内者也。潮热之热。有时而热。不失其时。寒热之热。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有谓翕翕发热者。有谓蒸蒸发热者。此则轻重不同。表里之区别尔。所谓翕翕发热者。谓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汤发汗以散之。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其发热属表者。即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其发热属里者。即阳气下陷。入阴中所致也。观其热所从来。而汗下之证明其辨焉。若热先自皮肤而发者。知邪气之在外也。若热先自里生而发达于表者。知邪气之在里也。举斯二者。为邪气在表在里而发热也。惟其在表在里俱有发热。故邪在半表半里者。亦有发热之证。何者。以表证未罢。邪气传里。里未作实。是为半表半里。其发热者。或始自皮肤而渐传里热或始自内热而外达于表。盖邪气在表发热者。则表热里不热也。邪气在里发热者。则里热甚而达于表也。其在半表半里发热者。则表里俱发热。而但热又轻于纯在表者也。经虽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然少阴病始得之。亦有反发热者。盖亦属其表也。特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发汗者是已。发热为阳。寒之常也。一或阴阳俱虚与其下利新汗后。又皆恶其发热也。经云。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下利发热亦死。内经云。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此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斯亦发热也。讵可与寻常发热一概而论耶。医者更当明辨之。

张氏医通:东垣云。仲景论内外不足。发热自汗之证。大禁发汗。若饮食劳倦。杂病发热。自汗表虚之证。认作有余。误用表药发之。汗大出而表益虚也。身尽热。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为外伤。手足不和。两胁俱热如火。先少阳也。从内而之外者为内伤。伤食令人头痛。脉数发热。但左手脉平和。身不疼痛是也。人迎气口俱紧盛。或举按皆实大。发热而恶寒。腹不和而口液。此内外俱伤也。夏月火乘土位。湿热相合。病多烦躁闷乱。四肢发热。或身体沉重。走注疼痛。皆湿热相搏。郁而不伸。故致热也。发热身疼。而身如熏黄者。湿热也。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风湿也。汗出而身热者。风热也。身热脉弦数。战栗而不恶寒者。瘅疟也。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发热。恶风自汗。寸口脉浮。胸膈痞满。有类伤寒。但头不疼。项不强为异。虚烦与伤寒相似。身热脉不浮紧。不恶寒。但热而烦。头不痛。脚气为病。大便坚。脚膝两胫肿痛。或枯细者。当其发时。亦发热憎寒呕恶。有似伤寒也。春夏之交。发热而渴。或微恶寒。右手脉来数盛者。温病也。身热头疼。自汗多眠。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风温也。夏月大热而渴。脉盛躁者。热病也。夏月脉虚。身热而喘乏者。伤暑也。四肢发热。口舌咽干。烦躁闷乱者。心与小肠之火。乘脾土之位。脾主四肢。为诸阳之本。脾热故四肢发热。每日晡时憎寒壮热。脉数盛而有痛处者。痈毒之将发也。
李士材治夏彝仲太夫人。年届八十。因彝仲远仕闽中。忧思成疾。忽发热头疼。医以伤寒发散禁食。一剂而汗如浴。喘促神昏。其脉大无力。即令进食。而投参、 、白术、橘红、甘草、煨姜。一剂而喘汗差减。倍用参、术至一两。证愈七八。惟食未强。此火衰不能生土。加熟附、干姜。服二月而痊。

医宗金鉴:发热无时热翕翕,炊笼腾越热蒸蒸,表热尿白里热赤,外需麻桂内凉承,燥干烦渴为阳热,厥痢外热属阴经,阳热宜清白虎辈,阴热四逆与白通。
【注】发热无时热翕翕,谓发热无休止之时,若合羽外复之表热也。
炊笼腾越热蒸蒸,谓发热如炊笼蒸蒸内越之里热也。表热,热不在里,故尿白也;里热,故尿赤也。外需麻桂,谓表热无汗宜麻黄汤,有汗宜桂枝汤。内凉承,谓里热轻者宜凉膈散,重者宜三承气汤。发热兼口燥,舌干,烦渴者,为阳经之热也。发热兼厥冷,下痢清谷者,属阴经之热也。阳热宜清,白虎解毒辈也。阴热宜温,四逆白通汤也。
【按】翕翕,蒸蒸发热,俱有汗,二证相类。若以翕翕之表热,误为蒸蒸之里热,下之则逆;若以蒸蒸里热,误为翕翕表热,汗之转伤。
翕翕之汗热虽同蒸蒸,扪之自温,不似蒸蒸之汗热、扪之自有热气透手也。其间或有疑似难辨,又当审小便之白赤,舌胎之润燥,自可决也。
2018-08-20 21:42 14楼
谢谢!总结的好,学习了!
2018-09-12 10:14 15楼
发热定时n
不恶寒,只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如潮水之有讯,称为“潮热”。
本证有虚有实,都属里证。区别 是:虚证由气血亏损引起,大多热能退清;实
证由外邪传里,热不退清,至一定时间上升

实证潮热,多由外感开始,身热汗出蒸蒸,大便秘结,腹内胀痛拒按,每至午后四时左右热势增高,故又称“日晡发热”,属阳明胃家实,严重的能使神昏谵语。治宜攻下,用大承气汤。这是《伤寒论》的治法,必须证实体实,正气能够支持,方可使用。后来《温病条辨》提到热邪最能伤阴和下后正虚邪气复聚,出立护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亦可斟酌采用。吴又可说:“正气日虚一日,阴津日耗一日,须加意防护其阴, 不可稍有卤莽。”其意义也在于此。
虚证潮热,以血虚和阴虚为多,常在午后或夜间发热,伴有心悸、汗出、神疲力乏、脉象细数等虚损证 状。多由大失血、大泻后和久病等形成,水竭火炎,真阴消烁,形体日瘦,热自肌骨之间蒸蒸而出,日久则阴愈耗伤,气亦虚弱,故也称“骨蒸劳热”。宜在养血滋阴方内,采用清骨散法。也有上午潮热,下午热退,或 饥饱劳倦,中气损伤,营血亦虚,身热心烦,懒言体困,脉大无力,属气虚范围。李东垣有甘温除热法,用补中益气汤,方内升麻柴胡本有退热作用,勿作单纯升提药看。
暑天小儿发热,或早热暮凉,或暮热早凉,兼有渴饮,尿多,烦躁,睡眠不宁,往往纠缠不解,至秋凉则自然消退。每见于东南和中南地区,尚无确当病名,暂称为“夏季热”,可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加减。(刘平老师有讲解,见类方条文)
临证实验录:定时发热我一般用柴胡剂处理。
张氏医通:潮热有作有止。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发。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有虚有实。惟伤寒日晡发热。乃胃实。别无虚证。其余有潮热者。当审其虚实。若大便坚涩。喜冷畏热。心下 然。睡卧不着。此皆气盛。所谓实而潮热也。凉膈散、大柴胡辈下之。若胃气消乏。精神憔悴。饮食减少。日渐 羸。病虽暂去。而五心常有余热。此属虚证。宜逍遥散、小柴胡等加减。有每遇夜身发微热。病患不觉。早起动作无事。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朝用加味逍遥散。暮用六味丸。不应。用当归补血汤、加减八味丸。有潮热似疟。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气弱脉弦。服补药不效者。此属饮证。随气而潮。故热亦随饮而潮。于痰饮门求之。气口脉滑。内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者。于伤饮食门求之。
2018-09-12 12:54 16楼
但由于外感的证候较为复杂,恶寒又是一个早期证状,初起很难确诊为某种疾 病,大多观察数日后才能作出决定。
---------------------------------------------
先养病,观察数日,等重了,然后截肢吗?

仲景告诉您的?
2018-09-12 16:08 17楼
“李士懋:很多高学历中医人的中医功底令人不敢恭维”
一文提到-------
“秦伯未老师提出:余之教人也,先之《内》、《难》、《本经》,使知本也;次之以《伤寒》、《金匮》使知变也;次之以诸家之说,与以博也;终之以诸家医案,与以巧也。”知本达变,既博且巧,这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途径。”
好家伙,上来就爬珠穆朗玛峰!其次才是仲景!

这人什么眼光嘛!
连捷径都看不出来,临床治病不重要,耍嘴皮最重要啊!
《内经》就适合耍嘴皮子!

真是中医界的祸害!
2018-09-27 11:28 18楼
寒热往来n
一阵寒一阵热,一天一次或一天有数次发作,称为 “寒热往来”。这种发热,有时能够退清,有时不能退清。凡是从外感传变而来的,都为少阳经证,常伴口 苦、咽干、目眩、胸胁胀满、脉象弦数等证,用小柴胡汤和解,不可汗吐下,妇人月经未经前常有忽寒忽热,头胀,胸胁胀闷等现象,系肝气或肝火郁结所致,可用调经汤,即小柴胡加入四物汤。也有妇女月经适来或月经刚净,外感风寒发热,或在发热期内月经来潮,邪热乘虚袭入子宫,疲热互结,亦使寒热往来,《金匮要略》称为“热入血室”,同样可用小柴胡汤泄热。但已经热入血室,应佐清营祛瘀,可在方内酌加丹参、赤芍、泽兰、焦山栀,热甚的并宜去人参加生地。
“疟疾”的主证,也是寒热反复发作,有一天一次,有两天一次,也有三天一次的,但与寒热往来的病情大不相同。一般疟疾的发作,先为背部觉冷,肌肤粟 起,呵欠频频,接着战栗鼓颔,肢体酸楚,再接着高热 如烧,头痛如裂,口渴喜冷,最后遍体汗出,热退身和,前后过程约为六至八小时。其特征是:寒热有一定 时间,每次的证状相同,脉象在寒战时多沉弦,发热时 转为洪大而数,汗出后脉渐平静。常用方有清脾饮、截疟七宝散等。服药当在发作前二小时左右,如果已经发作后服药,反会增加病势。本病用针灸治疗亦有良效,取穴以大椎、陶道、间使、后溪为主,但亦须在发前进行为要。所以《内经》上说:“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凡为疟者,药法饮食皆然也。”
疟疾中有寒多热少的“牝疟”、先热后寒的“风 疟”、但热不寒的“温疟”和“瘅疟”,以及从原因上分的“暑疟”、“湿疟”、“痰疟”、“食疟”、“瘴疟”等。足见前人对于疟疾有过细致的观察,但有些是类疟而不是正疟。其中瘴疟在岭南烟瘴之地比较多见,属于热瘴者,发时热甚寒轻,面赤目赤,烦渴饮冷,胸闷呕吐,头痛,肢节烦疼,溲赤便秘,甚至神昏谵妄,治宜清热辟秽,用清瘴汤。属于冷瘴者,发时恶寒战栗,热微头痛,腰痛脚软,甚则神迷不语,治宜芳香化浊,用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当神昏时期,可兼用开窍急救,参阅内脏证状“昏迷”条。
疟疾经久不愈,最能耗伤气血,呈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劳动力衰退,即使寒热止住,劳动后仍会复发,成为“劳疟”。此时不宜再用常法应予调补气血,用何人饮。也有久疟胁下结块,劳动则寒热,称为“疟母”,治法参阅胸胁腋乳证状“胁下硬块”条。
湿热痰浊郁于中焦,出现寒热如疟,汗出不清,胸闷呕恶,口干饮少,小溲黄赤,大便或秘或溏而臭,用 达原饮治之。此方本治疫邪蕴伏募原,故以槟榔、草果、厚朴泄化肠胃,佐以芩、芍、知母、姜、枣清理和解。但临床上并不限于疫证,凡寒热往来,舌苔垢 腻,用之均效,并可酌加柴胡开表,大黄攻里,分解寒热湿浊胶结之邪。

伤寒明理论:往来不常。又寒热如疟。与夫发热恶寒。皆似而非也。然寒热加疟者。作止有时者也。及往来寒热。则作止无时。或往或来。日有至于三五发者。甚者十数发。其与疟状有以异也。至于发热恶寒者。为发热时寒并不见。恶寒时热不见也。不若此热已而寒。寒已而热者。虽然。应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当和解之。又有病至十余日,而结热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亦可与大柴胡汤下之。不可不知也。
张氏医通:寒热如疟。表里不和者。小柴胡为主药。至夜转甚者。加丹皮、山栀。日久虚劳。寒热不除者。柴胡四物汤、加味逍遥散。脾病则血气俱不宁。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脾病如疟状也。元气虚人。遇劳即发寒热。此元气下陷之故。或劳力而发寒热。腿缝中结核作痛。谓之劳发。俱宜补中益气汤。病寒热间作。腕后有斑三五点。鼻中微血。两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殊无大热。此脾胃气虚而挟微邪。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煨葛根。郁怒而发寒热。逍遥散。内伤疟疾寒热。各具本门。伤寒寒热。不在此例。
医宗金鉴:往来寒热少阳证,寒热相因小柴胡,如疟寒热三五发,太阳麻桂等汤除。
【注】寒而热,热而寒,寒热相因不已,故名曰往来寒热,为少阳主证,宜小柴胡汤。寒热而有作止之常,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谓之疟,属杂病也。寒热而无作止之常,日三、五发,谓之如疟,属太阳经未尽之表邪也,宜麻桂各半汤。若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有汗宜桂枝麻黄一汤,若无汗亦宜麻桂各半汤。此皆治太阳未尽之微邪法也。
2018-10-09 11:54 19楼
口苦n
胆热或肝热证,多见口苦,故《内经》称为“胆瘅”。如说:“此人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又说“胆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治宜龙胆
泻肝汤加减。但热病中常见口苦,不作为主证,热清则苦味自除。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岑木通车前子当归
张氏医通:1,脾热则口甘。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胃热则口淡。
口苦。经云。有病口苦。名曰胆瘅。夫胆者中精之府。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也。龙胆泻肝汤。或小柴胡麦冬、枣仁。不应。本方加川连、胆草。
类证治裁:1.口之津液通脏腑,肝热则口酸。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胆热则口苦,龙胆泻肝汤。心热亦口苦,黄连泻心汤。脾热则口甜,泻黄散加佩兰。胃热则口臭,清胃汤。虚则口淡,养胃进食汤。肺热则口辣,泻白散。甚则口腥,加减泻白散。肾热则口咸,滋肾丸。胸胃热郁则口臭,加减甘露饮。2.《脉诀》曰:左寸洪数,心热口苦;右寸浮数,肺热口辛。左关弦数,胆虚口苦;倘若洪实,肝热口酸。右关沉实;脾热口甘;脉数则口疮。
景岳全书:口苦口酸等证,在《原病式》则皆指为热,谓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或口淡者亦胃热也。若据此说,则凡以口之五味悉属火证,绝无虚寒之病矣,岂不谬哉。如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口淡者未必尽因胃热。盖凡以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苦,肝肾虚则真阴不足而为燥。即如口淡一证,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亦岂皆胃火使然耶?故凡临此者,但察其别无火证火脉,则不宜以劳伤作内热,而妄用寒凉,此治有不容误也。 2.口疮口苦,凡三焦内热等证,宜甘露饮、徙薪饮主之。火之甚者,宜凉膈散、玄参散主之。胃火盛者,宜竹叶石膏汤、三黄丸之类主之。若心火肝火之属,宜泻心汤、龙胆泻肝汤之类主之。多酒湿热口糜,宜导赤散、大厘清饮、五苓散之类主之。若劳伤心脾兼火者,宜二阴煎、清心莲子饮之类主之。若思虑谋为不遂,肝胆虚而口苦者,宜七福饮、理阴煎,或五君子煎之类主之。兼火者,以黄芩龙胆草之类随宜佐之。凡口疮六脉虚弱,或久用寒凉不效者,必系无根虚火,宜理阴煎、理中汤之类反治之,或用官桂噙咽亦可。
2018-10-22 13:35 20楼
口渴n
口渴为常见证状,在诊断上有重大意义。口渴与否表现在饮水不饮水。渴欲饮水者,多为里证热证。例如 外感身热,初起不渴,渴亦饮水不多,病为在表,如果身热不退,渴而多饮喜凉饮,便是化热入里。一般口渴 不作主证治疗,轻者在处方内酌加芦根、瓜蒌皮。重者须分火盛和津伤,火盛者用黄连、黄芩等苦寒泻热,热退则渴自止;津液损伤的须用石斛、玉竹、天花粉等清热生津。如果热恋伤阴,口渴不止,可用连梅汤法,酸苦泄热,甘酸化阴。也有肠胃热盛,大便秘结,口渴咽干,舌苔黄糙,当用泻下法来清热存津,称为“急下 存阴”,亦叫“釜底抽薪”法。
(刘军:没有说到:伤寒第282条,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虚,故引水自救:是因为阳虚气不化津所致,小便当色白,当喜饮热水)
一般口渴多为气分有热,若口渴而烦躁,舌质红绛,或舌尖红刺,为营分郁热,宜用清燥汤。但热邪刚入营分,往往口反不渴,吴鞠通所谓“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分也。”这是邪热人营,蒸腾营气上升的缘故,病情比气分更深一步。
以口渴为主证的有“消渴”中的上消症。上消的 特征是:频渴频饮,饮水即消。一般由于肺热津伤,用 天花粉散;也有心火偏旺,消烁肺脏气阴,用黄芪竹叶汤和生津饮。假如肺寒气不化水,饮一溲二,难治。
口渴多欲饮水,如果渴不思饮,饮亦不多,或喜热汤,为湿浊水饮内阻,津不上承所致,称为假渴。不可清热生津,相反的宜芳香温化,水湿除去,口自不渴。同时水湿证本不应渴,若服药后口反作渴。为水湿已解之征,亦不可当作渴证治疗,为此,口渴当辨欲饮不欲饮,饮多饮少,喜凉喜温,气分营分,并结合其他证状。不可一见干渴即认为热证。
⬅ 说白伤寒论 老茶馆 取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