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补泻

2010-06-11 07:18 楼主
针灸手法虽多,但总不外乎补泻两者。临床运用时,由于疾病有阴阳表里之异,虚实寒热之分,因此,斜灸补泻必须依据八纲分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一般说,阳证多为实热,故宜针宜泻;阴证多为虚寒,故宜灸宜补。其具体应用,阳证多针少灸,刺浅而不留,出针宜快;阴证多灸少针,刺较深而久留,出针宜援。

“表里”是指疾病部位的浅深而言。皮肉病宜浅刺,筋骨病宜深刺;表病宜浅刺疾出,里证宜深刺久留。

“虚实”是指正邪的强弱消长,是决定针灸补泻的关键。虚证宜补宜灸,故多灸、少针;实证宜针宜泻,故少灸、多针。然而由于阴阳虚实的不同,又当具体分析。如阴虚发热,虽宜于补法,但忌用灸;阴盛寒实,则既宜泻法,叉宜施灸。此外,如虚实相兼,应补泻并施;虚实不显著,应平补平泻。

“寒热”是指疾病的属性。寒证宜留针、多灸;热证宜浅刺疾出,或刺出血,不灸。但因临床既有单纯的寒证与热证,也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或寒热错杂的病证,又宜分别对待。如真寒假热,应从寒治;真热假寒,应从热治;寒热错杂,则当根据病机而综合施用针灸。

总之,针灸补泻,必须以八纲分证为依据,再结会人体的胖瘦、强弱等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

附:针灸类别与补泻符号

处方时,对于斜具、灸法类别与补泻方法,一般不用文字说明,而以符号代之。 (文章出处:德宏中医按摩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6-11 07:37 2楼
【转】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补法是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指能疏泻病邪,使亢奋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的效果主要与疾病的性质、患者的体质及腧穴的特性有关,更与针刺手法有关。

(1)机能状态:针刺对人体在病理情况下不同的机能状态,具有一定的双向性调整作用,如机能低下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邪盛而表现为实证时,针刺可以泻实。

(2)腧穴特征:许多腧穴有一定的特异性。有的能够补虚,如足三里、气海、关元、膏肓俞等穴;有的可以泻实,如十宣、少商、曲泽等。

(3)补泻手法: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我国古代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和创造了很多针刺补泻手法。临床常用的几种基本单式补泻手法有:

疾徐补泻:进针慢、退针快,少捻转为补;进针快、退针慢,多捻转为泻。

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退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退针为泻。

开合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

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为泻。

迎随补泻: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斜刺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迎经斜刺为泻。

捻转补泻:左转时角度小,用力轻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为泻。

另外还有很多复杂的复式手法,临床上常用的有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

烧山火因可使病人局部或全身出现温热感而得名,适用于治疗麻冷顽痹等寒证。操作方法是:将穴位纵向分为天、地、人三部,将针刺入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再将针刺入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天部。如此反复操作三次,即将针按至地部留针。

透天凉因可以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现寒凉感而得名,适用于热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应刺深度的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地部。如此反复三次,将针紧提至天部即可留针。

此外,临床上对于虚实不明显的病症一般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本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操作时应均匀地提插、捻转,力量速度中等,以得气为度,然后用中等速度出针。
⬅ 睡觉打呼噜按什么穴位呢? 老茶馆 谈谈针灸补泻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