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不能分派

2014-02-24 17:16 12楼
我觉得这个事儿,我用一个医案来诠释。这是一不太有名的清嘉庆道光时的叫孙采邻的医案。
一个呕而胃痛,用的是木香,枳壳之类,病好了。同卷,同一患者两个月后得了腹痛,用的好像是温疏,好了。
我对这个医案的理解是病人初时得了中上的病,用了中下的药,虽然好了,但伤了下。
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前几天论坛上还有个医案,病泄还是啥的,反正是下焦病,过几天病人来了,说好了,但要治咳嗽。
陆懋修说叶派治温成损的时候,专门说了,反损证,询问就发现正好一年前得温,叶派某人用甘润治愈,如此者不少。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这是治病的路数不同而善后没做好。
你用王道治法,邪气没出路,停下了。我治一个腰痛不能直而脉弱的,润药20剂后,一攻而病愈。
你用霸道法,邪去了,正气恢复不好。我治一个类风湿,桂枝芍药知母汤,20天,脉转沉,舌苔薄了,转一贯煎养正。
看以前的很多医案,最后都有六味或六君之类的收尾,这是很好的方法。
2014-02-24 17:20 13楼
kabasky; 说: kabasky 发表于 2014-2-24 16:57
我认为很好理解。经方只是规矩,示人以大概而已。
人知大龙汤里有桂枝、麻黄,却忽视了石膏这味关键药。

据我了解,实践中不是这么简单的,路子很多啊,就象刚举例的刚猛少林和阴柔太极,殊途同归,但是殊途同归的道理却不是简单就说明了的。
2014-02-24 17:23 14楼
小医大道 说:
据我了解,实践中不是这么简单的,路子很多啊,就象刚举例的刚猛少林和阴柔太极,殊途同归,但是殊途同归

这没有充分了解我只能说那么多。我玩过咏春、太极,吃过各地美食,同样发觉一样共性:练功可以分家,饮食可以分口味,而医学,国家不能分开。
2014-02-24 17:27 15楼
扁鹊的三兄弟的故事虽是编的,但确实是很好的例子。你轻描淡写治病,他治一个症状好一个症状,然后到死为止,所有的病都是这么治,终于死于不治之症。而轻描淡写的门可罗雀。这就是现实,
2014-02-24 17:32 16楼
刘国栋; 说: 刘国栋 发表于 2014-2-24 17:16
我觉得这个事儿,我用一个医案来诠释。这是一不太有名的清嘉庆道光时的叫孙采邻的医案。
一个呕而胃痛,用

治温成损,温燥伤阴,也算是老生常谈了。
2014-02-24 23:47 17楼
kabasky 说:
中医学没有门派,《黄帝内经》说的很明白!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

谢谢分享!赞!!
2014-02-25 09:02 18楼
本帖最后由 dazhangyu888 于 2014-2-25 09:16 编辑


扁鹊有两个哥哥,三兄弟都精通医术。大哥医术最高,二个其次,扁扁鹊在三兄弟中是最差的。
大哥能在人还没有生病的前兆时,预测到病,并及时预防。但由于没有人相信,认为自己一点也没有生病的迹象,故认为自己很健康,不相信自己不久的将来会生病,故都认为扁鹊的大哥是骗子。
二哥能在人有一些生病的迹象后能发现病的严重性并及时医治。但由于刚发病,病情很轻,大家或者不医治,或者以为是小病,即使二哥将他们的病治好了,他们也认为医生能治好这种小病是在平常不过了。故也不以二哥的医术为多高明。
扁鹊却只能在病人病入膏肓时才发现病情,并医治。由于人已病入膏肓,在扁鹊的医治下恢复,人们认为他是神医,能起死回生,故认为扁鹊的医术最高。故三兄弟中唯有扁鹊出名。

能治病入膏肓的医生才叫医生,呵呵

不过后来扁鹊也改治未病了,可是下场却不好。

话说扁鹊见蔡桓公,说桓公有病,桓公不信,还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借此邀功。等到桓公病入膏肓,再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就逃到秦国去了。他不得不逃,否则就会有性命之忧。然而,逃到秦国的扁鹊并没有逃脱厄运。扁鹊治好了秦武王的病,秦武王想封扁鹊为太医令,太医李醯出于嫉妒,在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扁鹊知道后,又离开秦国,正当他们沿着骊山小路逃走的时候,李醯派人扮成猎户,半路劫杀了扁鹊。一代名医,就这个下场。
2014-02-25 09:41 19楼
研究可以分门派,临床不应分门派!
2014-10-13 12:03 20楼
中医老土枪 说:
研究可以分门派,临床不应分门派!

一看就是高人
⬅ 海带惊人的药用效果 老茶馆 民间中医和医院中医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