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温病之“治法”

2012-05-03 20:52 12楼
应当用越婢汤吧!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刘渡舟认为此条是温病的脉象及治法。
但用什么方子呢?
这与后世温病学家所讲的温病亦喜汗解的认识一样,但发汗的麻黄汤之类的方子显然是不能用的。吴鞠通说温病初起用桂枝汤,这可以吗?
我感觉越婢汤较好,或者桂枝二越婢一汤是否可行?
2012-06-02 18:09 13楼
温病学中既然"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说明邪直入里,按里症之清法治之即可勿再犯表。至于表热汗出皆由里热而得就像白虎汤症也大汗大渴直接清里而不会去弄什么清凉发表之类。除非有表证则麻黄汤,桂枝汤加减足够根本不用多立一法混淆耳目。再观《温病条辨》各章都有伤寒论的影子,虽然看似有很多方剂只是用药习惯不同而已。伤寒论包含表证(桂枝汤,麻黄汤加减),表里兼有症(大小青龙,越婢汤等),半表半里(大小柴胡汤加减)再加上里症。其中一部分就是整个温病学的三焦辨证。所以我觉得温病学就是像我们多展示了一些药材的用法而已在医理上完全包含于伤寒杂病论之内,是伤寒下属的一个小派别而已根本没有资格与伤寒并列。
⬅ 五行学说的形成原理——老丁说中医(33) 老茶馆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其中其中白术,是生白术,炒白术,还是焦白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