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治验两则的启示

2012-02-05 10:00 12楼
zzz19680 说:
谢谢你回复,辛苦。脉弦就能断为少阳病吗?我听说肝在左,肺在右。左升右降,现在是右不降(肺),所以疏肝

肝主升,谁说不能主降?肺主降,谁说不能主升?降中有升,升中有降,升降果真分的那么清楚吗?不要在这里转圈了,跳出来,回归张仲景。少阳病不是疏肝,而是和解;阳明病是清、下。
2012-02-05 10:17 13楼
谢谢回复,努力学习中
2012-02-05 12:11 14楼
刘军 说:
学生认为:适者而用,六经和脏腑不可偏执。不能明确找出六经纲证的,要寻病机,比如桃核承气的病机,不仅是

我是在伤寒名医案按精选里得到这种体会的:运用经方:1,从证 2从机 3从药用功能 4从方子用法 任何一种途经都可: 刘渡舟医案:孙某,男,39岁。患病为左半身经常出汗,而右半身则反无汗,界限分明,余无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此左右阴阳气血不相协和,此应调和阴阳,令气血和则愈,宜桂枝场 这主要是从其调和阴阳来用的。 下面这案更典型: 五、无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孙百善医案:侣某男,9岁,1985年7月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自幼未有汗出,每至暑月则全身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经常抓破皮肤结血痂,痛苦难忍,曾多次到当地医院求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谷维素等药不效。刻诊: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四肢、胸腹部见有条状血痂及出血痕迹,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患儿呈现一派热象,然审证求因,此非内有实热,乃营卫不调,汗液不得宣泄之故。治以调和营卫,开发2理,处以桂枝汤:? ?桂枝5克,白芍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5剂。? ?服药后,唯腋下赂有汗液泌出,肌肤较前感舒服柔和。因患者服用汤药困难,改用桂枝、白芍、甘草各等分,共研极细末,装入空心胶囊,每日两次,每次10克,用生姜、大枣煎汁送下,服用二—日,患儿遍身菜汗出,诸症皆除,如同常人,随访三个月未有发。 从病机而用,并不见汗出脉缓。
2012-02-06 16:19 15楼
刘军 说:
我是在伤寒名医案按精选里得到这种体会的:运用经方:1,从证 2从机 3从药用功能 4从方

老弟可谓精研深思者,然,此种学习方法我亦经历十年,其中冷暖,扪心自知。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离开了实践就无意义可谈,因为我们不是讲养生的专家教授,或讲中医理论的专家教授。每一种疾病必有其应用某方的具体指征,找不出来,不等于没有,说明医者对此方的应用指征尚不完全明确。张景岳有医者意也,乃含糊之说,不要让它成为医生们的挡箭牌。桂枝汤有两个作用:一、解肌微发表。二、强胃气,益津血。适用于胃气虚寒,津液不足之太阳中风或营卫不调证。至于其应用指标,参看《伤寒论》自明。你所举案例,案一很明确;案二,也能牵强附会上,恐怕是医者意也的最好说明,平心而论,遇到这样的病,如果是以前,我是不会用桂枝汤的。也许,老弟会辨对症。咱们是学术讨论,话说得直一些,老弟不会介意吧。不过,你的确对我是个促进和激励。希望以后能多多讨论。
2012-02-06 17:11 16楼
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哮喘的辩证一定要考虑及此,本人以前也和少论及此所以效果不佳,但看了江西洪广祥的著作之后从肺肠论治,疗效非常。所以脏腑辩证同样重要。胡希恕用大柴胡治疗本病主要在于胸闷一证,因为胸为太阳之里,阳明之表,少阳之路,所以选三阳合病从少阳治。一点浅见,请指正。
2012-02-07 09:03 17楼
神农 说:
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哮喘的辩证一定要考虑及此,本人以前也和少论及此所以效果不佳,但看了江西洪广祥的著作

里实,胃气上逆,压迫横膈膜,故喘。《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中有:“按之心下满疼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之论。大柴胡汤乃少阳、阳明合病,非单纯一泻下大肠所能比拟。哮喘此证,皆有心下按之满疼之症,不知临床之中注意到没有,如有心,可多观察。虽我医案一中未写出,但,亦有此证。肺病从大肠论治,与少阳阳明合病不是一回事。
2012-02-07 09:12 18楼
哮喘此证,皆有心下按之满疼之症,我不敢苟同,因为我所见的就很少有此证,也许是个人所见不同吧
2012-02-07 09:19 19楼
神农 说:
哮喘此证,皆有心下按之满疼之症,我不敢苟同,因为我所见的就很少有此证,也许是个人所见不同吧

哮喘此证,指的是哮喘脉象弦滑有力的少阳阳明和病一型的,当然不是全部。
2012-04-25 19:54 20楼
学习了,呵呵,百家争鸣才好啊
⬅ 暴发性耳聋 老茶馆 我想学中医,现在只是一个小小中药士,怎么入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