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中医师由“火热”被整“冷”的几点启示

2011-10-11 21:12 12楼
讲了件我老师的事,十年前,我老师是针灸医师退休回故里。刚回来时门庭若市,每天停在那里的车满满的,很是壮观,我亲自去哪里学习拜师。老百姓自发组织跟我的针灸老师盖了几间平房(长期在外地工作,家中房屋破败),可见当时的影响力。两年过去了,我的老师现在用门可罗雀形容不过分。还是他这个人,还是这样的技术,还是抱一颗为乡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为什么病人反差之大?
我分析一下,提自己的观点,中国自古有句老话说,远处的和尚会念经,近处的和尚胡哼哼。老师刚从外出来,老百姓认为带有光环,一传十十传百。就轰动一阵,时间长了,并非是传的神医了。治疗效果不是次次很满意,去的人就慢慢少了。
我只是实话实说,并非欺师灭祖,老师的针灸,不会有别人卖假的,或以次充好,但人还是少了。
我们这也有在大城市退休的老中医,回家开方子,真是门庭若市,后来都不行了。这事真的事实,所以我建议这件事换一种角度看看。
2011-10-11 21:15 13楼
两年过去后,看病的人,可用门可罗雀形容了,如今十年了,不能说老师没人找,只是太少了。
2011-10-11 21:18 14楼
仁心妙手 说:
那药店老板是鼠目寸光的黑心奸商,害人也害己!

是啊,赞成
2011-10-17 21:49 15楼
小名医 说:
两年过去后,看病的人,可用门可罗雀形容了,如今十年了,不能说老师没人找,只是太少了。


这是另一种情况,不是人老了,是知识老了!
2011-10-22 17:53 16楼
桔皮当陈皮常有的事
2011-10-22 22:25 17楼
小名医 说:
讲了件我老师的事,十年前,我老师是针灸医师退休回故里。刚回来时门庭若市,每天停在那里的车满满的,很是

我想不是医师的医术不行,而是医师的医术不适应当地病人的要求,本人所在的医院以前有个老中医师下来交流,开始有很多病人,两个月后病人也很少了
2011-10-23 16:16 18楼
在大医院,医生和病人是双向选择的,因为人口基数大,因此你特长所对应的病人也多,而回乡下后,大病小病都找你了,更多的可能是你非特长的病人来找你,再说乡下人,要求的一知二已,没有城里人素质那么高,医患之间的沟通也不足,大要就是如此了
2011-10-23 18:32 19楼
化十 说:
我想不是医师的医术不行,而是医师的医术不适应当地病人的要求,本人所在的医院以前有个老中医师下来交流,开

确有这样的现象!
2011-10-23 18:33 20楼
化十 说:
在大医院,医生和病人是双向选择的,因为人口基数大,因此你特长所对应的病人也多,而回乡下后,大病小病都

说得有道理!
⬅ 木天蓼子 老茶馆 张镜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四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