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间四十万人放弃行医 原因在于得不到尊重?

2009-02-16 14:10 12楼
11# 中云
不公平的竞争,才是中医发展的主要所在.
做医生难,难的是治疗疾病的不段变化.人的思维的僵化(固定思考模式).对于基层医生,个人认为是 没有退出的可能.最关键的是其本人的经济主要来源没有变化.再者,有固定的人缘网络,所以其经济是相对固定.从医患关系来讲,都是邻居乡亲,小问题容易解释.
而城市的医生除了对象文化程度相对高点,所以对医生的要求也高些,除了能治疗疾病,最主要的是先要能抓住病人的心理,从这里打开病人的心结.简单点说,如果是熟悉的人介绍来的患者其疾病只要诊断正确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的.然如果初次接触的病人,自然是有所怀疑的.尽管你的诊断是正确的,但治疗效果相对前者是要差点的(除非做好了他们的心理工作).
如果我要弃医的话,那肯定是因为精神方面的原因.除非我没能力活下去.
2009-04-28 22:23 13楼
人最难突破的就是自我!
别无良法之际,中医应人人当自强!
2009-05-03 20:30 14楼
13# cd小草

医疗改革为何屡屡重走老路
天道还是人道?看网上医疗改革文章有感!
马桢伟2008年10月

医疗改革,网上有篇文章“忽视广大医务工作者基本利益的医疗改革是不得人心的……”诉说了当今广大医务工作者待遇低、工作难、两头受气、基本利益还遭医疗改革所忽视,与同等知识层次比较待遇,许多人悔不当初学医,抱怨“下辈子再也不当医生”;而另一方面,更多的患者、医药代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批评当今医生们“黑了良心”在捞昧心钱、发缺德财……;医生的待遇到底是低还是高?由此引发了网上大争论。
其实毋庸置疑,两边所说都是实情,君不见真正的症结在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最大的副产品就是职工与“领导”之间收入的几何级差别。道德经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就分配而言,有人多拿本就是建筑在更多人的少拿基础上,尽管物价上涨,但企业有限的产值增长常常满足不了人心贪欲的增长,常常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压低劳动者的分配比例而获取更多的利益。遗憾的是,企业改革的承包人制度似乎为此准备了阶梯,企业的利益分配由承包人作主,自然所有制度、规章、法规向当“官”的倾斜,分配怪事见怪不怪。某个保险公司掌门亏掉了200多个亿,还在按“规矩”“制度”拿6000万奖金大言不惭。一个小小的奖金提成方案改革“储户的每一笔存款,都与银行行长的奖金挂钩”,让所有国有银行行长每年凭空多得了几十万的奖金。因为分配制度的制定只有承包人的“代表”,没有劳动者的“代表”,于是乎常常更多的职工利益让承包人“代表”了。那么因为有院长、主任承包“老板”们高收入,自然就有相当多底层医生“打工仔”的低收入,何足为怪?更有甚者,因为用临时工、农民工成本最低、利益最大,不仅企业在让职工下岗,而且此风见长,学校、医院纷纷效仿,造成现今三级大医院常常更多的是免费实习生、外埠临时合同医生,让你挣扎在起跑线上顺理成章,爱干不干找个人比找条狗容易,你有发言权吗?要想实现自己应有价值,被逼无奈只能依赖灰色收入,(帮“老板们”斩人)结果造成现今的医疗行风败坏,让医生成了“保险代理人”老百姓的出气筒。凭心而论,今天老百姓用于医疗、保健的开支不可谓不多,政府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和老百姓的医疗补贴也不可谓不多,甚至整体开支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承受能力,然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没有多少改观,广大基层第一线医生正常收入与其它知识层次行业相比仍然偏低,与他(她)们的实际付出不相匹配。究其原因,实在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得有些离谱。当官的、在位的用“承包权”制定的制度--分配方案把广大底层医生的劳动收益“代表”了、“瓜分”了,好比一项工程的层层转包,最后老百姓得到高价缩水的医疗服务质量自然毋庸置疑了,也许占用国家利益大部分人会事不关己,可掏了老百姓的腰包,老百姓能不鸣冤叫屈吗?
有个西方经济学家曾经说过:“10%的少数人群占有90%的财富,本是上帝为了惩罚人类贪欲而创造的经济学‘马太’效应。”这也是马克思《资本论》所言剩余价值再分配的最终走向。为了在这‘马太’效应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市场经济打拼的本就是争狠斗恶,最低底线也得圆滑适应,常常“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因为能够挤入经济学‘马太’效应高端的毕竟少数、打拼来之不易,于是,“成功者”剥削众人劳动所得还常常振振有词,美其名曰“依靠本事竞争”;那么赚不来钱,不能为“老板”所用,是你没本事,是你狗熊,天经地义!至于道德良心常常是现实的手下败将,信誉本为发展而立,不能生存,谈何发展?久而久之,围绕着权利、利益制定的制度形成了医疗权力利益生物链。不幸的是,我们的医生本是百姓健康的捍卫者也被纳入了依赖这生物链生存的成员,(辛苦学了“十八般武艺”,只有卖于“帝王”家,用于自己“强身健体”何以谋生,医院不用只能是非法游医,别无它途。)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争夺那份注定被瓜分后仅剩的“蛋糕”,医生这个宣誓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职称中的大量人群,其身份和地位早已变质,常常首先是医院承包人的打工者、医疗商品的推销者,其次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于是常常不得不放宽和放弃道德底线伦为医学商品的变相推销员,甚至不惜以损害消费患者的利益为代价,去换回本应属于自己的生存权利,这已成不成文的规矩。如此恶性循环,老百姓能不骂娘吗?时至今日,‘白衣天使’这个称号在一些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眼里逐渐沦为“白衣吸血”,医患关系紧张,当医生难,当医生不值(当有良心的医生不值),让许多学医者悔不当初,只能抱怨“下辈子再也不当医生”,这也是基本事实。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根本之环节。”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还是‘损不足而补有余’本是关系着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代表”问题。依赖少数当权者、承包人、利益人制定的法规、条文、乃至改革方案,又有多少不体现‘马太’效应‘让钱围绕着钱权滚动’,又能有多少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利益呢?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百家讲台言:“失去道德的制约,任何高科技、法律、法规都有可能成为利益和荒唐的帮凶。”此话并非虚言,医疗改革在“市场经济”的幌子伪装下,用合理合法的“高科技”手段已经让国家政府背上了沉重而不堪负担的“十字架”(今天几乎所有的国家大医院都债台高筑,豪华的医院大楼、设施又有多少是依靠自己医疗本领赚回来的?依靠国家贷款、今天用明天、乃至下一代的钱本是家常便饭。除了少数敢于向患者下刀子宰客部门或许还能承担一些巨大贷款利息或承包费用,能聊以粉饰巨大透明窟窿,可谓经营之佼佼者以外,更多不能向患者下狠手的部门,大概也唯有继续“哭穷”,再向国家伸手这一条路。于是国家能不背这沉重“十字架”吗?然而‘损不足而补有余’的‘马太’效应‘让钱围绕着钱权滚动’本是贪婪无底洞,能够依赖良心发现吗?)依赖少数利益人、承包者,国家政府化大价钱建立的医疗秩序、医疗市场、医疗生物链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当今有目共睹!然而一旦想砸碎这一医疗秩序、医疗市场、医疗生物链也许损失更大,痛苦更多,将触及更多利益人的基本利益在所难免!这将又是一条更加艰难而痛苦的路程!
前车之鉴,十年以前美国政府为了摆脱国家不堪负担的医疗保险费用,白宫医学顾问调查团事经一年半的调查结论:“政府不应该为那些不过关的高科技手段买单!”今天我们的政府面对今天的医疗改革能不能有所感悟?
电视《郎咸平说西方公司的秘密》,其核心关键在于政府-国家机器必须站在小股民的立场上引入政府的严刑峻法以保证公平推行的概念(损有余而补不足)。用这种带有马克思学说冲击的观念回顾西方公司法的发展,从《反托拉斯法》到《反垄断法》…一直延续而来的一种新形式资本主义维持公平的精神,可以很意外地发现,美国政府的矛头针对的竟然是大家族-大的利益集团。但它决不是采用所谓武力的方法来解决,而是希望劳资冲突从资本家一方开始化解,而不再等到弱势一方--劳动者被逼无奈的反抗开始。举个例子,微软的比尔盖兹在几年前提出把所有的财富捐出来成立比尔盖兹基金会。取之于社会,还之与社会,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个人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政府为了国家经济的有序和谐发展所推行的宏观调控之结果(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也是一种真正的“上工治未病”)。同理,我们今天的医疗改革,倘若缺乏“上工治未病”之治本精神,老是依赖国家“救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红药水、救火龙头治标方法,能不屡屡重走老路吗?
知其两端之偏而执其中,当今权宜之计:医疗改革何不暂时绕开现行的医疗生物链,利益链(自然就绕开了少数当权者、承包人、利益人的“误导”)。解放医疗门槛、全面开放医疗市场、把国家政府给予医疗事业、给予广大老百姓的医疗补贴直接发放给每一个普通老百姓,让广大老百姓代表自己的心声选择适宜自己的医疗方式(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提倡),最广大人群代表最广大人民自己利益建立起来的医疗秩序、医疗制度自然应该能‘损有余而补不足’替天行道!决定并影响着千百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充满生存竞争的医疗改革何愁老是走老路、走回头路!此议并非在下空穴来风、杞人忧天,实在是广大最基层老百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因为没有绕开利益人,朱*基总理受到了糊弄,结果使其大刀阔斧的粮食政策、农业改革有违初衷;为了得到第一手真实情况,温家宝总理常常会绕开他手下的得力干将搞“突击变线”。2008年全国两会人民代表谢谢子龙代表如此说:“其实政府这些年一直在加大投入,但是要回应百姓呼声,我认为政府应该像对种植粮食的农民给予直补一样,把投入的这一块直接补贴给患者,而不是投给医院让他们去改善职工福利或者被卫生主管部门挪用去建楼堂馆所。这样我们的医改才不会是走老路、走回头路。”
然而,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大凡改革方案,上层初衷总想替天行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结果常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逃‘损不足而补有余’的‘马太’效应。以往工资改革、房产改革、医药改革……盖莫如此,要让真正‘损有余而补不足’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方案、政策、法规得以实行,依靠少数承包人、利益人何其难也!
值得庆幸的是,当今最高领导层自当政以来,素有‘平民政府’之美誉,从为农民工追讨工资到免收农业税、直接把农业补贴发放到农民手里,从抗震救灾到大力发展贫民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桩桩件件都在显示最高领导层为最广大基层老百姓谋利益‘损有余而补不
足’之决心,众‘望’所归,多少老百姓翘首以望,但愿此次医疗改革能不违初衷,不走回头路,能跳出‘马太’效应的紧箍咒,让广大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而不是让改革方案再一次沦为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捞钱工具!
2011-06-22 10:50 15楼
不谈政治吗,只谈民生
2011-06-22 11:53 16楼
医术好的话生活保障是不成问题的。放弃是好事,也是值得尊重的。
2011-06-22 13:26 17楼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一位母亲用中医治疗女儿近视的经历 老茶馆 热血江南--谈脉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