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的理论真的经得起考验吗

2022-03-05 11:40 12楼
简之道! 说:
浏览附件109148
这是王雨三的《治病法规》里面截取的一部分论述。我本人感觉现在的中医大夫,治疗感冒短则一两周,多则一个月,是不是和王雨三说的是一个情况,动不动就牛蒡子之类的,用寒凉的药大泄其肺。我本人给自己治疗感冒,初期就是葛根汤加减,基本用不到第二付药就完事。对于治疗瘟疫方面,其他中医同道怎么看? 倪海厦说伤寒论里本来就有治疗瘟疫的思路,该信谁的

你把这些都单一化了,王的书里是喜温,有的人喜凉,医家的个人喜好而已。
实际临床中,感冒看似小病,其实非常能看出一个医生的水平。
常见的不考虑体质和兼证的类型
风寒感冒 → 麻桂 或 荆防
风热感冒 → 银翘 或 桑菊
气虚感冒 → 参苏饮 或 荆防败毒
阳虚感冒 → 再造散
阴虚感冒 → 玉竹汤
气阴两虚 → 生脉饮

算上兼证就多了

风寒 + 湿 → 麻黄加术
风寒 + 燥 → 麻桂 + 润药
风寒入里化热 → 麻杏石甘汤
风寒入里化寒 → 小青龙
风热 + 痰 → 辛凉 + 化痰药
风热 + 湿 → 麻连赤豆汤 麻杏苡甘汤 虚人用荆防换掉麻黄
风热 + 燥 → 桑杏汤
气虚 + 湿 → 参苏饮
气虚 + 痰 → 参苏 + 二陈
气虚 + 滞 → 参苏 + 陈皮 枳壳类
阳虚 + 湿 → 参附 + 平胃散 之类
阳虚 + 痰 → 参附 + 二陈 之类
阴虚 + 痰 → 难治,无定方
阴虚 + 湿 → 难治,无定方
....

怎么可能是一个温补就能解决的呢?如果一种路子能治一类的病,中医就太好学了。
2022-03-05 11:44 13楼
简之道! 说:
浏览附件109148
这是王雨三的《治病法规》里面截取的一部分论述。我本人感觉现在的中医大夫,治疗感冒短则一两周,多则一个月,是不是和王雨三说的是一个情况,动不动就牛蒡子之类的,用寒凉的药大泄其肺。我本人给自己治疗感冒,初期就是葛根汤加减,基本用不到第二付药就完事。对于治疗瘟疫方面,其他中医同道怎么看? 倪海厦说伤寒论里本来就有治疗瘟疫的思路,该信谁的
看黄成义吧,倪师的就别看了。
2022-03-05 19:47 14楼
看王雨三的书,主要是看他对脉诊特别有自信,用药特别强调脉诊的重要性,我反反复复看了多少遍,还是没看出门道。现在网上有好多教别人几天就能学会脉诊的,看了都想吐。真有那么简单,那学中医不都成高手了。
2022-03-05 19:51 15楼
goldharp 说:
你把这些都单一化了,王的书里是喜温,有的人喜凉,医家的个人喜好而已。
实际临床中,感冒看似小病,其实非常能看出一个医生的水平。
常见的不考虑体质和兼证的类型
风寒感冒 → 麻桂 或 荆防
风热感冒 → 银翘 或 桑菊
气虚感冒 → 参苏饮 或 荆防败毒
阳虚感冒 → 再造散
阴虚感冒 → 玉竹汤
气阴两虚 → 生脉饮

算上兼证就多了

风寒 + 湿 → 麻黄加术
风寒 + 燥 → 麻桂 + 润药
风寒入里化热 → 麻杏石甘汤
风寒入里化寒 → 小青龙
风热 + 痰 → 辛凉 + 化痰药
风热 + 湿 → 麻连赤豆汤 麻杏苡甘汤 虚人用荆防换掉麻黄
风热 + 燥 → 桑杏汤
气虚 + 湿 → 参苏饮
气虚 + 痰 → 参苏 + 二陈
气虚 + 滞 → 参苏 + 陈皮 枳壳类
阳虚 + 湿 → 参附 + 平胃散 之类
阳虚 + 痰 → 参附 + 二陈 之类
阴虚 + 痰 → 难治,无定方
阴虚 + 湿 → 难治,无定方
....

怎么可能是一个温补就能解决的呢?如果一种路子能治一类的病,中医就太好学了。
他的理论是以脉诊为主,断八纲,他以他临床的案例说现在实证的毕竟少,大多数都是虚症。就是需攻,也是先补为主
2022-03-05 20:59 16楼
吴鞠通的理论是从叶天士的经验里总结并自己验证过,且已经过了200多年的临床考验!
2022-03-06 07:58 17楼
吴鞠通也是一代大家。
2022-03-06 08:55 18楼

吴鞠通《温病条辨》第一首方就是仲景的[桂枝汤]: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温病条辨》治“寒湿”导致的疫病,主方是[小青龙汤]:
四十七、秋湿内伏,冬寒外加,脉紧无汗,恶寒身病,喘咳稀痰,胸满舌白滑,恶水不欲饮,甚则倚息不得卧,腹中微胀,小青龙汤主之;脉数有汗,小青龙去麻、辛主之;大汗出者,倍桂枝,减干姜,加麻黄根。
2022-03-06 09:35 19楼
简之道! 说:
看王雨三的书,主要是看他对脉诊特别有自信,用药特别强调脉诊的重要性,我反反复复看了多少遍,还是没看出门道。现在网上有好多教别人几天就能学会脉诊的,看了都想吐。真有那么简单,那学中医不都成高手了。
简之道! 说:
他的理论是以脉诊为主,断八纲,他以他临床的案例说现在实证的毕竟少,大多数都是虚症。就是需攻,也是先补为主

只会脉诊离中医高手还差得很远。
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摄、养、防、治,需要一气贯通;
诊察-〉辨证-〉方药-〉服法-〉将息,每一个环节都是影响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虚证。

中医治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单在诊察方面,四诊合参对于患者整体证候大方向的把握上也比独重脉诊精微更重要,脉证不符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还时有取舍权衡的问题。
28脉都能识全摸准的难度很大,没几人能做到,而分清有力无力(虚实)、浮中沉伏(表里)、速常缓迟(寒热)就可以断八纲,这点大多数人都可以较快的学会。
若再提升一下,能识别脉象的软硬(弦)、流利(滑)、节律(结代),辨别临床常见的证候,大体就够用了。

任何技能都是学会容易熟练难,想精于脉诊,达到很高的识别准确度,自然需多摸多练手,有条件又努力才行。
2022-03-06 10:26 20楼

而在有个别民间行医的,利用患者对脉诊的崇拜来忽悠人赚大钱,称能摸出什么结节、肿瘤的。
如果说脉诊真的能够摸出器质性病变而且能够定位的话,精确度也远远不如{形色面诊/形色手诊/耳穴诊断/望目诊断}。

去年我三姨父就白花了几千块没见效,他多年轻微的咳痰,早年患过肺结核。
类似这样的患者,只要通过症状和舌象确认了病位在肺、病机是痰瘀互结且夹阴虚,那西医的精密仪器一照,还能查不出几个小结节来?
又比如当下育龄女性子宫肌瘤的患病率超过30%,其中40 ~ 50 岁妇女发生率高达50% ~ 60%;一看患者满脸愁容(肝气郁结)、舌紫见瘀斑(有形血瘀)、又长期白带异常舌苔厚腻(痰湿之证),说患者有子宫肌瘤几乎可以百发百中。
⬅ 素答(三)今三阴三阳,何也? 老茶馆 回归中医经典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