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

2020-01-06 14:27 楼主
治病

中医的治病是依靠药法,药法的创立是依靠学术思想的指导,学术有高深低浅,认识、见解、思维、智识存在在人的知识中被人们利用而产生效果,智者见智,创者独创,有所发现,有所揭秘。平庸易见者,如天地日月,寻常易感者,如饥渴冷暖,学而定式者加减乘除。不易见,不易感,纷纭麻乱又无定式,是最难得客观之真实。在谋事难得应心遂愿,在治病难成上乘国手。

我今生对中医学废寝忘食总想一厥中医尽我人生之职,才感瞑目于九泉。这些年来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产生了几点小发现,几觉抱献曝之忱,辽东白豕之奇,不可保密之,泄于同道众师友。

我现谈一谈口腔溃疡一病,这个病有的也很难治,你虽然治好了几例,但有的就十几年,几十年或伴你终生想尽万方之治不愈。我今在屡治失败的治疗上发现了一种治疗学术思想,是彻治不渝的完全治愈了这个病。为了共同研究,我暂不讲这种学术思想,先把治疗的药物公众于大家,为求谋略之见是否可同,请同道师友研究一下。方子是:黄芪、薄荷、麦冬、细辛、远志、牛膝、半夏、白芷、代赭石、双花、沉香、生甘草、连翘、人参、黄连、黄芩、大黄、姜黄、败酱草、公英、化石、泽泻。方子基本是这样但分量不同。请师友们有多年不愈的口腔溃疡试一试,可是分量必须调恰是百发百中的。这个治疗的学术思想在哪里?如不深知是不用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01-06 17:12 2楼
此病应属阴证范畴的疾病,自应以补元气虚才可治愈。人参黄芪首当重任。其它无有也罢。
2020-01-06 17:37 3楼
老人家说的有一部分道理
2020-01-06 18:31 4楼
针与灸才是依靠理论推出来的。而药是试出来的,然后再归纳。
2020-01-06 18:46 5楼
用药也得按阴阳辨证来使用才好。
2020-01-06 21:02 6楼
病久则虚是一定不移的道理,但是病有深浅,五脏寒热不一,阳气太虚补之有效,再补就无效则必有其他原因,气已足再补已无益处,必调平五脏之寒热,攻补适宜,否则都是徒劳。
2020-01-07 09:39 7楼
老中医挺老 说:
治病

中医的治病是依靠药法,药法的创立是依靠学术思想的指导,学术有高深低浅,认识、见解、思维、智识存在在人的知识中被人们利用而产生效果,智者见智,创者独创,有所发现,有所揭秘。平庸易见者,如天地日月,寻常易感者,如饥渴冷暖,学而定式者加减乘除。不易见,不易感,纷纭麻乱又无定式,是最难得客观之真实。在谋事难得应心遂愿,在治病难成上乘国手。

我今生对中医学废寝忘食总想一厥中医尽我人生之职,才感瞑目于九泉。这些年来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产生了几点小发现,几觉抱献曝之忱,辽东白豕之奇,不可保密之,泄于同道众师友。

我现谈一谈口腔溃疡一病,这个病有的也很难治,你虽然治好了几例,但有的就十几年,几十年或伴你终生想尽万方之治不愈。我今在屡治失败的治疗上发现了一种治疗学术思想,是彻治不渝的完全治愈了这个病。为了共同研究,我暂不讲这种学术思想,先把治疗的药物公众于大家,为求谋略之见是否可同,请同道师友研究一下。方子是:黄芪、薄荷、麦冬、细辛、远志、牛膝、半夏、白芷、代赭石、双花、沉香、生甘草、连翘、人参、黄连、黄芩、大黄、姜黄、败酱草、公英、化石、泽泻。方子基本是这样但分量不同。请师友们有多年不愈的口腔溃疡试一试,可是分量必须调恰是百发百中的。这个治疗的学术思想在哪里?如不深知是不用的。

慢性口疮多为“脾虚气滞、寒郁于表、湿热内蕴”之证。

这个方子的组方思想是“扶正祛邪”,也是治疗慢性病的通常原则。
功效:“益气滋阴、行气化痰、解表散寒、清热利湿”。

用药太多了,可以化繁为简。
沉香人参贵,可用廉药代之。

黄芪、党参、防风、白芷、藿香、生石膏、生甘草、黄连、姜半夏、薏苡仁、延胡索、佛手。
用这十二味或可。
⬅ 阳气重要论 老茶馆 历史真相。转载一篇关于中医在历史大事件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