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论

2018-08-12 07:01 楼主
汗论
汗就是人的躯干上出了水液。经曰:“人身之汗以天地之雨名”,雨是积水之珠,从云雾积珠而降下,云雾升腾在天是由地气之所为,地气升腾是有冷热所造成,人体以小天地,汗溺同源,血水同源,汗之出是因气之宣,溺之下是因气之化;溺是水液的降出体外,汗是水液的宣出体表,天冷地寒多溺少汗,天热多劳汗出尿少。汗出的原因很多,病机也不一样。有热汗,冷汗,战汗,惊汗,恐汗,劳汗,蒸汗,外感出汗,内伤出汗,亡阳之汗,脱阴之汗,瘀滞之汗,痛汗,燥神之汗等等。
热汗的病机病因又不一样,有大热而汗,有蒸热而汗,有阵热而汗,有燥热而汗,总之汗多从热而发。热是发汗的病机,然而还有不因热而出汗,那就不是热的病机,另有一种原因。
冷汗大约有两种现象,一是因惊恐心神失约,体气涣散突然出汗,二是体表阳虚冷汗自出。
战汗是邪正斗争浑身颤抖而出汗,这种汗多数在温病后期,或一些外感病缠绵不愈的后期,我亲自目睹与有我曾祖父亲自治验。战汗汗出脉静身凉病得痊愈,战汗不出造成病转深重或造成生命垂危,难以救治。
惊汗是在突然惊吓之下而出汗,这种汗多数是凉汗,因为在突惊之下神不守舍,心气涣散,体表不固,水液突出所致,恐汗则与它不同,恐汗多数是热汗,惊则乱,恐则散,心气不收,卫气难行开合之功,收者力,开者驰,内气不收力虚而驰则表汗缓出此是恐汗。
劳汗与蒸汗:劳汗是多动而发的汗,多动多劳,动则生热,热主蒸发,热汗必出,这是一种健康的表现。蒸汗是蒸蒸发汗,这种汗是内有蒸热而发的汗,多数是内淤造成,大便郁结,或气血郁结,或湿热郁结等,热瘀久而不散造成蒸蒸发热因而汗出此为蒸汗。
外感出汗是外邪影响表气的开合功能而出汗,类型很多,脉浮缓发热恶凤汗出是太阳中风,脉浮缓口粘不渴发热不扬汗出不爽属湿温,脉浮数发热口渴汗出已,身复热属风温,身热汗出无力在暑天作业而得是阳暑,外感出汗的种类更不可一概而论。
内伤出汗也是有很多原因:气虚多汗是因表气不固,血虚出汗是内敛不足,阳虚出汗是阳不合阴,阴虚出汗是虚中有热,劳倦出汗是内气不收,总之内伤出汗皆虚,内淤出汗多实。
亡阳汗出与脱阴汗出都是危证,亡阳身无热,脱阴汗如油,如遇大汗出身发凉医治要极端注意,不是好预兆。病重大汗出黏滑如油也要极端注意,老百姓所说的“水来淹”是病终之象。
瘀滞之汗是内淤出汗:血瘀出汗是有痛疼胀满或不寐之感,湿郁出汗有闷瞀之觉,气郁滞出汗多有张满之象,水热不行出汗多有小便不利之意,肠道不畅出汗必见燥结便难。内郁出汗多实少虚,不可补也。
痛汗与燥汗则相连而相异,痛汗是标,它是因痛疼不可忍受而出的汗,这种汗虽在出汗的范围,但是不属疾病治疗的范围。燥汗是因遇事心情不痛快而出汗,这种汗也不在治疗的范围,在汗论中虽加副说明,但在治疗上也是贅语之谈。只不过明了汗出的原因而已。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10-24 16:53 2楼
耳目一新,最近遇到一例腋下容易出汗的,不是狐臭,出汗后皮肤容易冰凉,不知道什么原因。
2018-10-25 01:37 3楼
汗出只有一个原因,阳强阴弱!
我作一个比喻。一根管子,管壁四周布满极细的小孔。管子一端通入水,另一端出水。那么在正常流水下,细孔不会渗出水,因为孔很细,而且在水管子里的流水是没有压力的。但是当管中水出现压力时,细孔便会渗水。而压力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入管之水本身有压力。第二种是入管水压正常但是出口受堵造成水压升高。
人体同样如些。当我们做剧烈运动出汗相当于入管水压高,因运动时心脏加剧其泵的作用。第二种便是静脉回流受堵。
内经一句话就概括了汗的原因:阳加于阴谓之汗。
2018-10-25 01:45 4楼
岀汗其实是为了平衡阴阳,同样下利也是为了平衡阴阳。一个在外一个在内而已。
2018-10-25 20:45 5楼
辨证分型治汗证


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过度出汗者,中医称汗证。其临床表现通常有两类,白昼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见于西医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亢、风湿热、结核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病过程中。中医可分四型辨治:

气虚血亏型:以自汗为主,或有盗汗。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心悸眠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养血,固表止汗,可选大补黄芪汤(《丹溪心法》)加减:黄芪、防风、川芎、山茱萸、当归、白术、甘草、五味子、人参、茯苓、熟地黄、肉苁蓉、浮小麦、煅牡蛎。偏气虚,可选玉屏风散加味;偏血虚,可选归脾汤。成药可酌选人参养荣丸、虚汗停颗粒、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

营卫不和型: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可表现为局部出汗、半身出汗,舌苔薄白,脉缓。治宜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煅牡蛎、黄芪、浮小麦、麻黄根。若汗后发冷,可酌加附子以温阳敛汗。成药可选桂枝颗粒合虚汗停颗粒或黄芪精口服液。

虚火内炽型:以盗汗为主,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颧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降火滋阴,以当归六黄汤加味: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煅牡蛎、浮小麦、乌梅、银柴胡、麦冬、五味子。成药可酌选二至丸、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丸。

邪热郁蒸型:蒸蒸汗出,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尿黄,大便偏干,舌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泄热化湿,以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泽泻、通草、车前子、当归、生地黄、甘草、茵陈。成药可酌选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必须说明的是,对单独出现的汗证,依此辨证治疗效果确凿。对急性热病、危重症和其他疾病引起或伴发的汗证,应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
⬅ 毒狗药火了 老茶馆 少说多听末尽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