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简体版本《伊尹汤液经》

2018-03-07 13:15 楼主
简体版本《伊尹汤液经》

注:只是提供以利于大家观看,没能进一步校对,注意辨析!
非常感谢梁知行先生的三校原文,辛苦了!!!

《伊尹汤液经》(全本.文字版)----民国杨绍伊
目录章名
太阳病证论第一
阳明病证论第二
少阳病证论第三
太阴病证论第四
少阴病证论第五
厥阴病证论第六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
不可发汗上篇上
不可发汗上篇下
不可发汗中篇上
不可发汗中篇下
不可发汗下篇上
不可发汗下篇下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可发汗上篇
可发汗中篇
可发汗下篇
发汗以后证第九
发汗后上篇
发汗后中篇
发汗后下篇
病不可吐可吐吐后证第十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上篇
不可下中篇
不可下下篇上
不可下下篇下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上篇
可下下篇
发汗吐下后证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上
发汗吐下后上篇下
发汗吐下后中篇上
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发汗吐下后下篇上
发汗吐下后下篇下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上篇上
结胸痞上篇下
结胸痞下篇上
结胸痞下篇下
腹痛第十五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上篇
呕吐哕下篇上
呕吐哕下篇下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上篇
吐利下篇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上篇
下利中篇上
下利中篇下
下利下篇
下利便脓血第十九
火邪清血第二十
气上撞第二十一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上篇
心下悸下篇
消渴第二十三
衄第二十四
如疟第二十五
热入血室第二十六
发狂喜忘瘀血第二十七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上篇
发黄中篇
发黄下篇
中湿第二十九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风水皮水篇
黄汗篇
肺胀篇
中暍第三十一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刚痉柔痉篇
项背强篇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痛上篇
咽病下篇
辨脉法
平脉法上
平脉法下

考次《汤液经》序
第一次校字: 2007-02-01
第二次校字: 2007-02-02
第三次校字: 2007-02-04
医家典籍,向推仲景书为汤液家鼻祖。仲景之前,未有传书。惟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1]之才,撰用神农《本草》[2]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据士安言,则仲景前尚有伊圣[3]创作之《汤液经》。仲景书本为《广汤液论》,乃就《汤液经》而论广之者。《汤液经》初无十数卷,仲景广之为十数卷,故云“论广《汤液》为十数卷,”非全十数卷尽出其手也。玆再即士安语而详之。夫仲景书既称为‘论广《汤液》’,是其所作,必为本平生经验,就伊圣[3]原经,依其篇节,广其未尽;据其义法,着其变通。所论广者,必即以之附于伊经各条之后。必非自为统纪,别立科门,而各自成书。以各自为书,非惟不得云“广”,且亦难见则柯,势又必将全经义法,重为敷说。而仲景书中,从未见称引一语,知是就《汤液经》而广附之者。若然。则《汤液经》全文,则在仲景书中。一字未遗矣。
[1] 作‘元圣’。
[2] 作‘《神农本草》’
[3] 作‘任圣’
仲景书读之,触目即见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一以六经之名作条论之题首,一以“伤寒”二字作条论之题首。再读之,又得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凡以六经名题首者,悉为书中主条。凡以“伤寒”二字题首者,悉属篇中《广论》,而仲景即自谓其所作为论‘伤寒卒病’。于是知以“伤寒”二字题首者为仲景所广,以六经名题首者为伊圣之经。标帜分明,不相混窃。孰经孰传,读者自明。于以知士安之言,果不虚妄。
《汤液经》后世无传本,惟班固《汉书.艺文志》载“《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未着撰人姓名,今其书亦不传。然即其名,以测其为书,知为汤液经家,宪章《汤液经》而作之者。汤液经家述论之着录者,莫古于此。其书名为《汤液经法》,知《汤液经》原文必悉具书中,无所抉择,于是知东汉时,《汤液经》尚岿然独存。
《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惟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医师而异派者,无从得睹其书。汉世岐黄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尝谓医学之有农尹、岐黄二派,犹道学之有羲孔、黄老二派。岐黄之说,不如农尹之学之切实精纯。黄老之言,不及羲孔之道之本末一贯。岐黄学派,秦汉以来,流别甚多,着录亦广。《汉志》所载《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脏狂颠病方》十七卷,胥属岐黄家言。知者,以汤液家以六经统百病,岐黄家以五脏六腑统百病。而热病客疾,亦皆岐黄家之词。故知凡此诸属,皆岐黄家言也。农尹之学,则稽诸载记。汤液家外无别派,《汤液经法》外无二书;足证此学在当时孤微已极。幸仲景去班氏未远,得执业此经,而为之论广。伊圣[1]之经,赖之以弗坠。此其传经之功。实较论广之功,尤为殊重,而绝惠伟,可贵可谢者也!《名医录》云:“仲景受术于同郡张伯祖。”《医说》引《张仲景方论.序》云:“张伯祖南阳人,性志深简,笃好方术,诊处精审,疗皆十全,为当时所重。同郡张仲景异而师之,因有大誉。”据此。则伯祖实为《汤液经》传经大师。
[1] 作任圣
或曰。仲景书开端即首揭中风、伤寒、温病,全书所论悉不外此三端。是以三阳三阴篇中,屡有特为标出之中风与伤寒条。所标出之伤寒条,即论所首揭之伤寒病,非作者有两人也。予叩之曰:篇中屡有特为标出之中风条与伤寒条,何以全书无一特为标出之温病条?又案所标出之中风条,“中风”二字之上悉冠有六经之名。如在《太阳篇》者,必题云“太阳中风”。在《太阴篇》者,必题云“太阴中风”。何以所标出之伤寒条,无一上冠有六经名者?既云标出之伤寒条为论伤寒病,则是凡以“伤寒”二字题首者,决无有论涉中风与温病者矣。然检《辨太阳病.中篇》[1]有云:“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今案此条证论,首称“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据其句中所云之“复”字,知未发汗前必烦。考本篇论“烦”之条有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证以是条所论,则属烦躁而应服发汗药者,实为中风证。其“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下称云:“脉浮数者,可更发汗”。而《辨太阳病.末篇》有云:“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证以是条所论,则脉浮数而应解表者,亦为中风证。其“脉浮数者,可更发汗”下云“宜桂枝汤主之”,而《辨太阳病.首篇》有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又《辨太阳病。中篇》有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攻邪风者,宜桂枝汤主之”。据是二条所论,则属桂枝汤证者,亦为中风证。以上诸证,证明“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全条所论,字字皆属中风。何以此条论首,不题之为“中风”,而幻题之云为“伤寒”?
[1] 繁体版作‘然检辨《太阳病.中篇》’,据简体本改。
又《阳明篇》有云:“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据此条文中所云之“若吐、若下后,不解”,知其未曾服发汗药。据其所云之“不恶寒”,知其病本不恶寒,非因服发汗药而恶寒乃解者。据其所主之大承气汤,知非不可下之风温症,而为发热不恶寒之温病。何以此条亦幻题云“伤寒”?如此之类,篇中尚多,究作何解,于是难者哑然。
愚徐为之解曰:玆即《广论》之故也。伊圣[1]《汤液经》,以六经名题首,统论中风、伤寒、温病。仲景《广论》[2]以“伤寒”二字题首,统论中风、伤寒、温病。是以篇中以“伤寒”二字题首之条,有论中风者,有论温病者。伊圣[1]以六经名题首,统论中风、伤寒、温病,理出当然。仲景以“伤寒”二字题首,统论中风、伤寒、温病。例援旧惯。《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据此之云,足见中风、伤寒、温病三端,旧医统谓为伤寒。仲景之作。欲不溷于伊经,舍易题首,无由辨识。而易题之辞,求如六经名之能统中风、伤寒、温病三端者,实舍“伤寒”二字之沿习语,无有可取。故遂假之以作标帜,藉以别于伊圣[1]之经。篇中论首“伤寒”二字之上,悉未冠有六经名者,即职是之故。若谓此二大标帜为出一人之手,岂有既已以六经名题首统论中风、伤寒、温病,又复别以‘伤寒’二字题首统论中风、伤寒、温病者?若谓以“伤寒”二字题首之条,为专论伤寒病,则明标题云‘伤寒’,而所论者乃中风。明标题为‘伤寒’,而所论者乃温病。作者并不发热谵语,何至颠倒若是?至仲景之所以必以“伤寒”二字题首者,以前此经师所广,悉仍以六经名题首。篇中辞句较异者皆是,遂致与伊圣[1]之经混同无别故也。以六经名题首言增广诸条,疑即出《汤液经法》,惜无文以据明之。至伊经之所以不标出温病者,以温病与中风伤寒之区分甚显,不必标出而已易明故也。其所以必标出中风者,以中风与、伤寒之辨甚微。必须标出而畔岸乃见也。其所以不标出伤寒者,以已标出中风,而为伤寒者自可见也。
[1] 作任圣
[2] 简体版无《》符号
又伊圣[1]之经,于中风、伤寒、温病三端,惟标出中风一门;仲景之于伊经,亦尚左尚右,亦步亦趋,其《广论》[2]中有如是之一条云:“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呜,心下痞坚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坚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此条论首之“伤寒中风”四字,即仿伊经之标题。云“太阳中风”、“阳明中风”者,其上之“伤寒”二字,为中风、伤寒、温病三端之总括语,其下之“中风”二字,乃为实指三端中之中风证。故此条所论证象,悉是中风误下,而非伤寒。若以之解作伤寒病与中风病,则是伤寒、中风证象方治,壹是浑同,无有别异者矣。于是难者涣然。
[1] 作任圣
[2] 简体本无《》符号
然犹曰:《商书》[1]灏灏,估屈聱牙。此则文从字顺,不类《伊训》[1],何也?愚语之曰:齐人传经,每以齐语易故言,故齐诗、[2]齐论,多有异文。墨子引书,亦喜以时语变古语。《史记.五帝三王本纪》所援载虞、夏、商、周之典谟训誓。其原文之古语,史迁每以训释之字更之,致与《尚书》所载,语则同而词迥别。盖周秦两汉,传学之风尚,类喜以今字易古字,以时语变古语,故《逸周书》亦文从字顺,非伪作也,传之者以训释之字更之之故也。《汤液经》传自汉师,自不能别于风气之外。此经之文从字顺,与墨子引书,史公纪古,齐诗齐论之有异文,《逸周书》之文从字顺同故。皆传经之师,以今字易古字,以时语变古语,以训释之字,更原文之所致。如‘圊’者,厕也,今字也。古文字少,假借“清”为之。凡《脉经》本中,诸言“必有清血”、“必清脓血”,字皆作“清”,而三阳三阴篇本,则有作“圊脓血”者矣,此则为其以今字易古字者也。又何休《公羊解诂.文十三年》传注云[3]:‘“所,犹时”,齐人语也’,“所”即古语,“时”即今语也。凡《千金翼方》本中,诸言“日晡所发热”、“日晡所发潮热”,语皆作“所”。而《脉经》本,则有作“日晡时”者矣;此则为其以时语变古语者也。又颜师古《汉书.高帝纪》注云:“若,及也。”《脉经》第九卷,《平热入血室篇.妇人伤寒章》:“无犯胃气若上二焦,必当自愈”。《千金翼方》本作“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当自愈”。此即为其以训释之字更原文之证也。又古人传学,悉由口授。后师说之,每多随意举文,不遵原次。或增其字句,或减其字句,或改易其字句。故有一条两举,而彼此异词者,亦多折节错出,失次失类者。此等情实,试举《脉经》第七卷校之,逐页可见,斯亦《汤液经》文,与《伊训》、《太甲》离其肖貌之又一大因也。即以《尚书》证之:《尚书》传自孔门,历秦至汉,年数未多,已有今文古文之大异。《汤液经》由商初以至汉末,经岁几及二千,其间师师相承,其词其句,不知其几经改易。若硁硁然,执《伊训》、《太甲》之文,以比拟求信,恐果得原文原本,亦将因不通其句读,与不识其字之故,又必攻其为伪作者矣。且篇中去旧貌未远者,亦尚有,如《脉经》第七卷《可发汗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浮者热自发。濡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属桂枝汤证”。此条之文与《商书》、《商颂》,形貌即甚相近,其方质廉厉之气,比诸东溪之逸靡,西京之宏肆,秦书之谯谯,周书之谔谔,显有时代之别。以仲景之善于属辞,极力模拟,亦仅得其肖貌,而神弈骨骏之概,不逮远甚。即此证之,其真为伊圣之作,固无疑矣。又此条三阳三阴篇本作“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增减其一二字,而文气顿觉近时。察乎此,即得《汤液经》文,所以不类伊训之实矣。至是难者‘唯唯’。
[1] 繁体本无《》符号
[2] 依简体本加、符号
[3] 简体本作:何休《公羊解诂》文十三年传注云
《广论》之惑已明,再辨叔和撰次。《甲乙经。序》又云:“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案今本仲景书卷端即题云:“王叔和撰次”。以士安言解之,所谓‘撰次’者,即撰集仲景遗论,以之次入仲景书中是也。若然,则今本仲景实为伊圣[1]之《汤液经》、张仲景之《广论》、王叔和之《仲景遗论撰》[2],三种集合而成。求之叔和撰次书,见《辨太阳病.首篇》,其篇末二条之前条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其后条云:“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此二条证治悉同,前条首题“伤寒”二字,自是仲景自为,后条“问曰”“答曰”之语,必出仲景弟子记录。以“问曰”若是仲景。则书中必不复有前条;“答曰”为是仲景,则其语自属遗论。再证以前条为《脉经》中撰次本所有,后条为《脉经》中撰次本所无。既有此取舍之印迹,更见其属撰次之显然。据是以推,《辨脉》《平脉》二篇,皆属问答。则二篇悉是弟子之书。惟《辨脉法》之答语称“答曰”,《平脉法》之答语称“师曰”,有此显异。又二篇辞气,亦多不类,必作者本非一人,以其俱为脉论之遗,故并撰而骈次书首。再推之,《霍乱篇》之问答二,合三条;《阳明篇》之问答五,合八条;《太阳末篇》之问答一,合六条,皆与《辨脉法》篇、《太阳.首篇》者同出一手。
[1] 简本作‘任圣’
[2] 仲景遗论传,繁体本无《》符号
[3] 繁体本作:‘师曰:言’,据简体本改
玆又有可论者,据成本《阳明篇》篇首之问答一,合三条,其“问曰”“答曰”并载在首条。假使去其首条不录,节取后之二条,则无由见其为问答之语,即无由订之为遗论,次中此类,不得谓无。如《辨太阳病.中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一条,《脉经》录此,“病发热”上,有“师曰”二字。又同篇“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也”。《金匮》录此,“病人脉数”上,有“问曰”二字,“此以发汗”句作“师曰,因发其汗”六字。如此之类,因或削去“问曰”、“师曰”,后遂无由知其为遗论。然亦有最易知者,即此等条文既未以六经名题首,亦未以“伤寒”二字题首。推之凡未冠有六经之名,未冠以“伤寒”二字者,其语必属遗论。
玆举《少阴篇》以证之:《少阴病篇》[1]全篇,总四十五条,中以“少阴病”三字冠首者,居四十四条。其一无题首之条,据《千金翼方》本,则本与上条共为一条而不分拆。如是则是《少阴病篇》全篇,无有一条不以“少阴病”三字题首者。以是篇之条条必以“少阴病”三字冠首论之,知凡属《汤液经》文,无不以六经名题首。以一若不题,则陷人莫知其于六经谁属,而致差误故也。推之仲景《广论》,一若不题,则致使人惘然,莫知其经传谁属?知仲景自着,亦必悉以“伤寒”二字题首。若然,则凡无题首之条,谓非遗论莫属矣。
[1] 简体本无《》符号
然亦有例外者,如成本《辨太阳病.首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为有题首者也。其下云:“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是条即无题首。以此与上本为一条,因后人分之为二,遂致后者失去题首。为中此类尚多,除之则无非遗论。
又有类似以六经名题首,实非《汤液经》文,为属仲景遗论,不可不详为辨别者。如《厥阴篇》之首条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此条论首,“厥阴之为病”句,即为类似以六经名题首者也。知其非为《汤液经》文者。以《脉经》第八卷《消渴篇》载此文,“厥阴之为病”上,有“师曰”二字。以此语例推之,知《太阳篇》之首条云“太阳之为病。头痛项强而恶寒”;《阳明篇》之首条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少阳篇》之首条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篇》之首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坚”;《少阴篇》之首条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与《厥阴篇》之首条“厥阴之为病”条,皆出一人之作,皆属仲景遗论,皆由叔和撰次。
叔和非惟撰次三阳三阴篇已也,即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其撰次。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问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例》中辞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而绪论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法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辞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后,又详举也。且仲景为医中之汤液家,汤液家举书,不举《汤液经》而举《素问》,不数伊尹而数岐黄,何异家乘中不系祖祢而谱谍东邻也?至其下之“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云云。殊不知三部九候乃针灸家脉法,非汤液家脉法。针家刺在全身,势不能不遍体考脉。汤液家重在现证,脉则但侯其表里寒热、藏府虚实、荣卫盛衰,以决其治之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而巳矣。故诊一部亦已可定,不必遍体摩挲,以汤液家而用针灸家骂汤液家之语骂人。仲景纵亦精于针灸脉法,何至遽愦眊而矛盾若是?
且《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三阳三阴篇中,无一语道及。《辨脉》、《平脉》之“答曰”“师曰”类,又非仲景自作。其《伤寒例》一篇,为叔和之作,篇中已有明文。而《伤寒例》即首引《阴阳大论》,篇中之语,亦即悉出此三书。是三书乃叔和撰用之书,非仲景博釆之书也。再以叔和撰次者证之:叔和撰次之篇,有《平脉法》一篇,此撰用之书,有《平脉辨证》一种。此撰用之《平脉辨证》,即《平脉法》出处之注脚。《平脉法》既为出于《平脉辨证》,则《平脉辨证”必非仲景所博釆。又三阳三阴篇中,叔和撰次之可考见者,除“问曰”、“答曰”之《辨脉法》类,与“问曰”、“师曰”之《平脉法》类外,无第三类。此撰用之书除《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为撰用《伤寒例》之书外,亦惟《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种。《平脉法》之“问曰”、“师曰”类,既为出于《平脉辨证》,则《辨脉法》之“问曰”、“答曰”类,必为出于《胎胪药录》无疑。由是言之,叔和之作伪,实欲自见其所撰用之书。下之二段,为自述其渊源所自而已。惟其如是,今遂得知叔和之学,是岐黄而不是农尹,决非仲景衣钵弟子。
虽然,叔和之学,虽非出自仲景,然于仲景书致力颇勤。其生平于仲景《伤寒论》曾撰次三次;遗论、余论,亦撰次两次。其初撰之《伤寒论》,载在《脉经》第七卷;遗论、余论,载在《脉经》第八、第九两卷。今之《金匮要略》,遗论、余论之再撰本也。今之《伤寒论》,再撰、三撰合刻本也。其再撰本,即诸可不可八篇是也。三撰本,即三阳三阴篇是也。明其为如此者,以叔和于诸可不可篇首自言之。叔和于诸可不可篇首序云:“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阳三阴,出在诸可不可中也。”其所云“比之三阴三阳篇”中之“比”字,作“次”字解。比,次也。见《仪礼.少牢.馈食.礼注》、《周礼.世妇注》、《汉书.邱江公传注》,“之”字作“诸”字解,言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因复类合诸可不可方治,次诸三阴三阳篇中,此易按寻,而见其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阳三阴,出在诸可不可中也。叔和自谓其所撰次之作为如是,故知‘诸可不可’八篇,为叔和再撰本;其三阳三阴篇,为叔和自即其初撰、再撰二本,于‘诸可不可’门中,取其以“太阳病”三字冠首者,举而悉次为《太阳篇》;以“阳明病”三字冠首者,举而悉次为《阳明篇》;以“少阴病”三字冠首者,举而悉次为《少阴篇》。随以“伤寒”二字题首之条,与其所撰之遗论,各从证类,依次比附其间。惟余不止是三阳三阴之五十八条,犹留守于‘诸可不可’篇内,未次入三阳三阴篇中。三撰本之成,大略为如此。
或曰:不然也。叔和此序之意,言‘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三阳三阴篇中,殊难得其要领,因重集‘诸可不可’方治,较诸三阳三阴篇中,此易按寻,而见其要也。愚曰:若如所释,则是后撰者为正集,先撰者可不必存也。既云因三阳三阴为难见其要,乃复撰‘诸可不可’篇,则‘诸可不可’篇撰就之后,自应废去三阳三阴篇而不之存。即欲存之,亦理宜以之附于‘诸可不可’篇后。今既未以‘诸可不可’篇居于正位,列之于前,而仅存之于副附之地,则斯释也,恐未能合事实者也。玆请举证,以申吾说。如《辨太阳病.上篇》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此条之文,《脉经》本以之入《可汗篇》。其下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此条之文,《脉经》本以之入《汗后篇》。又其下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此条之文,《脉经》本以之入《汗吐下后篇》。又其下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则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此条之文,《脉经》本以之入《不可汗篇》。如此四条,同为太阳病桂枝汤方加减症。而‘诸可不可’本,以之分属四篇。遇有急病,愈卒寻按,请问是易见其要?难见其要?今悉以之次入《太阳篇》同条共贯之列,遇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请问是易见其要?难见其要?叔和此序,如是解之,请问孰说谁通?难者语塞。
已乃返辙回轮,寻绪研讨。窃思三撰本之以三阳三阴篇分门既为改组部居之作,则初撰再撰之以‘诸可不可’分门,必为就原书篇目撰次之作。因初撰、再撰,意止注于撰条,未暇计及篇目,故二篇皆同以‘可不可’分门,以其未变原书篇目之旧之故也。惟初撰意在博收,未谋甄别。凡出弟子籍中所载,虽异端杂说,咸并录之,故《脉经》所次中,多《内经》与他书之文,再撰已在今《伤寒论》中,知是为叔和初先起意,专集张氏一家之言之作。夫既立意专存一家之言,则势又不得不独择遗论,揖退各家,即即初撰,详加鉴别而重订之,去其初所取之《内经》杂说以成之者。叔和三作,比较雅纯,推其既为改遵张氏家法,则其于原书门类,必亦未便轻易,于是知再撰之《汗、吐、下》与《发汗后》及《发汗吐下后》八篇,必为仲景《广论》篇门之旧,亦必即为《汤液经》篇门之旧。是故《汤液经》条文,每条皆以六经名题首,以其篇门为诸‘可’与‘不可’,不于每条皆冠六经之名,则致使人莫知其于六经谁属而滋迷惑。设《汤液经》原本分门为三阳三阴篇者,则其凡在《太阳篇》之条,夫人而知其为论太阳病。凡在《阳明篇》之条,夫人而知其为论阳明病。不必每条皆冠六经之名,以故知以诸可不可分门者,为《汤液经》篇门之旧。叔和初撰、再撰之作,大略亦为如此。迨再撰书成,后始觉察。若即取论首标题之六经病名,分类成篇,同经之病,皆在一处,遇有急病,仓卒寻按,必更易见其要,于是乃更有三撰三阳三阴篇之作,继复觉察三阳三阴篇,虽易案寻而见其要,然于古人‘可不可’诸大法,则又反为所掩晦,而未易警觉。于是又以其再撰之诸可不可本,附刻于三阳三阴篇后,一以见不止是三阳三阴之五十八条,一以存古法于后世,俾与三阳三阴篇成一经一纬。叔和以二、三两撰合刻之意。大略亦必为如此。此撰出后,大行于世,代有传本。至宋成无己所刻之注本行,而各本皆亡。案:无己之注,愚甚疑之。因《明理论》、《药方论》二书,同为无己所撰,而二篇之文,远较《论注》为拙劣故也。愚疑《论注》为宋前人所撰,因兵燹播迁,人失物亡,无己得之,经岁既久,见河山易号,地是人非,竟于晚年潜以己名,冒而刻之。更复剽窃注意,加以敷衍,成《明理论》、《药方论》二书。而冒窃证物,不知不觉遂由己手亲造以立。试以二篇之文,与《论注》之语比勘验之,其迹自见,且甚彰也。林校本亦然。林校本中之编录为宋以前人治《伤寒论》者之所为。高继冲于兵燹中得之,于开宝中进之。林校言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果其书出继冲之手编录,早已考正,绝无舛错,因其文理有舛错,可以决其必系得其传钞。又因开宝入宋,年仅数岁,故又从可觉其必非宋代之物云。此注作者因不识叔和合刻之意,单凡‘诸可不可’八篇;同于三阳三阴篇之数百余条,尽以为复出而削除之,致诸可不可八篇,遂有有其名而无其书者二篇,余篇亦仅存不止是三阳三阴之孤论五十八条。而再撰本,遂亡于毒手。幸叔和《脉经》犹存,后之校者,复于《不可汗》、《可汗》二篇,详据宋版高进本,备注出其所削去之文,再撰本因得留一半身遗照,以至于今。《汤液经》原本,亦因得据之以略可考见。斯则殆有鬼神为之呵护而致然者也。
抑又思:叔和言“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细绎其语气,似三阳三阴篇,亦为《汤液经》中所有者。盖因其言‘次诸三阴三阳篇中’,知叔和再撰本亦有三阳三阴篇,因其言‘复类合诸可与不可方治,次诸三阳三阴篇中’,知再撰本之三阳三阴篇无方治之条。叔和再撰本篇目,既为本诸仲景《广论》,而《广论》篇目,又为全出自《汤液经》,则《汤液经》中,自亦必有此无方治条之三阳三阴篇。今叔和再撰本,已非完本,不可复案,乃惟就初撰、三撰二本而详校之,见三撰本之三阳三阴篇中,凡属载在篇首,总论六经证形,而不言方治之若干条文。如《辨太阳病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自此至“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数条,以及其余五经篇中,凡属类此之条文,《脉经》第七卷诸可不可门中悉无之,于是知《汤液经》中,确有此三阳三阴篇。此等条文即载在三阳三阴篇中,专明六经证形,而不及方治,其方治之条,悉载在诸可不可篇。又知此无方治条之三阳三阴篇,必列在诸可不可篇前。以此等条文所论,全属开宗明义;而叔和三撰亦以此等条文,列之于各篇之前之故也。至是乃详知叔和之言“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者,即言为‘复取后之诸可与不可方治,次于前之三阴三阳篇中’是也。允若是,则《汤液经》篇目,得此一语而更已明矣。
又案:仲景书称为《论广汤液》,而仲景所广者,自谓其为‘伤寒’,为‘卒病’,则《汤液经》中,自亦必有伤寒,有卒病。因思《汤液经》中之诸可不可篇,为论中风、伤寒、温病、风温四种,即《太阳篇》篇首题论之所揭示者也。此四种,旧医通谓为‘伤寒’。仲景之所谓《伤寒论》,必即谓诸可不可篇,《卒病论》必即谓《痉、湿、暍》等篇。又因见叔和初撰之诸可不可篇未载有《痉、湿、暍》之文,而三撰亦未以之次入三阳三阴篇中,知《痉、湿、暍》三门,其原本自为一篇,不在诸可不可篇内,即不在《汤液经》中之《伤寒论》内。《痉、湿、暍》三门为卒病,既不在诸可不可篇内,则他之卒病,必亦如《痉、湿、暍》之例,在诸可不可篇外,独立自成一篇。如《金匮。水气病篇》有《汤液经》太阳病一条,论风水、皮水、黄汗、肺胀,肺原作脾.误。此亦《卒病论》也。而诸可不可篇亦无其文,益以此据证明《汤液经》中凡属卒病,皆不在诸可不可篇内,更属必确而无可疑。于是又知《汤液经》篇目,诸可不可八篇外,尚有‘卒病’等篇。
继又思《汤液经》中,凡属卒病皆在诸可不可篇外,独立自为一篇,固矣。然以《金匮》篇目订之,如消渴,如黄疸,如奔豚腹满,如呕吐哕下利,皆《卒病论》也。卒病宜在诸可不可篇外,诸可不可篇内不应有其文。今之诸可不可篇内列有其文者,此则必有其故。因是又取叔和撰次诸篇而详案之,乃悟今之诸可不可篇内,有论消渴、黄疸、呕吐、下利诸文者,为叔和自卒病门中,撰而次入之之故。必其然者,以叔和于《痉、湿、暍》篇首亲言之。叔和于其三撰之《痉、湿、暍》篇首序云:“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此序之意,言凡属卒病皆为因伤寒所致。惟有痉、湿、暍三种,与伤寒相似,却各自不同。宜应别论,不宜次入三阳三阴篇,及诸可不可篇内,故以之见于三阳三阴篇前。余之卒病,虽云卒病,实即伤寒,宜以之次入三阳三阴篇,及诸可不可篇内。不必别论。叔和语意为如是,故知诸可不可篇,诸言消渴、黄疸、呕吐、下利诸文,其原本不在诸可不可篇内,为叔和认其为本是伤寒。而自《卒病论》中撰而次之于诸可不可篇中者。今之《金匮》中,其消渴、黄疸、呕吐、下利诸门条文,多有见于诸可不可篇中者,即其提次之蛛丝马迹。此不惟可以证明《汤液经》中,凡属卒病,皆不在诸可不可篇内。即《汤液经》中之诸可不可篇,为专论中风、伤寒、温病、风温四种,不杂卒病一条,亦因之得以证实而无疑矣。
叔和提次《卒病论》[1]文,更有一甚显明之证。《金匮,惊悸篇》有条云:“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今案《惊悸篇》全篇,共只三条,此条为其第二条。其第一条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第三条为“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此证之所以显明者,因此篇标目为“惊悸”,而此条言‘火邪’,火邪条厕惊悸论中,不当疑于错简。又此篇标目为‘惊悸’,而篇中有惊之论文,无惊之方治,显见其必有遗文。又此条证论,秃然只“火邪者”三字,显然上端有脱节。惟一之故,由此条本为《汤液经》“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有清血。名为火邪”条之下半条。因钞者自“火邪者”以下,提行别录之,一条遂成二条。又因《汤液经》此条为论火邪方治,《广论》于此下遂广有“伤寒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惊狂,起卧不安,属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一条,“伤寒加温针必惊”一条。又因《广论》此二条皆为论广伤火而惊,遗论于此下,遂又广“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一条遗论尚有论惊一条,论悸一条,存《脉经》第八卷惊悸门中。而即取其论文中之“惊悸”二字编目立篇。所以惊悸门中有“论火邪者”[2]之条。至王叔和初撰时,提取《汤液经》“太阳病以火熏之”条之上半条,与《广论》[1]论惊之二条,共次入诸可不可篇中之《不可火》[1]篇内。复于原篇之内,抹杀其既提去之条。至今此篇遂失惊证方治,惟余莫头莫脑有如错简之“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之下半条。然而正亦幸其遗有此半条,于是乎原书之本样如何?王叔和当年如何撰次?一一皆可因玆遗述而案得其实。既又持之以观,于是乎诸可不可篇之所以羼入有“论心下悸者”数条,此篇之所以徒然只“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一条,皆得豁焉而昭晰乎其故矣。
[1] 简体版无《》符号
[2] 简体版无“”符号
叔和所以必以《卒病论》撰而次入于诸可不可篇中者,此则为其撰作终始一贯之意,即欲“仓卒寻按,易见其要”是也。初撰‘欲易见其要’,故以《卒病论》[1]并入诸可不可篇。此虽欲易见其要,犹未彻底易见其要。三撰又以诸可不可篇,并为太阳、阳明、少阴、厥阴四篇,此之欲易见其要,乃得彻底易见其要。唯有《痉、湿、暍》[1]三门,因其非是伤寒,自始至终无放处,故别见之。此即三阳三阴篇前有《痉、湿、暍》一篇之由来也。三阳三阴篇后,有《霍乱》[1]一篇者,此亦由并《卒病论》于《伤寒论》中之故。案叔和初撰,已以“霍乱病,热多欲饮水,用五苓散”一条,次入《可水篇》[1],是初撰尚认霍乱为系属伤寒者也。三撰则别论之,不以之次入三阳三阴篇中者,因其论文中,有“本是霍乱,今是伤寒”一语,故又疑其非是伤寒。疑之,故不敢轻以之次入三阳三阴篇内,而谨以之附于三阳三阴篇未。此即三阳三阴篇未有《霍乱》一篇之由来也。
[1] 简体版无《》符号
复又思:叔和初撰、再撰,皆以可不可分门;而再撰唯汗吐下三门。初撰于汗吐下外,多出可温与灸刺、水火各门者,此中亦必有其故。因是,复取《脉经》第七卷诸可不可篇而详研之。见前半汗吐下三门中,其方治条之言属某汤证者,百有七条,言宜某汤者六条。后半可温灸刺、水火各门中,言宜某汤者九条,言属某汤证者二条。《脉经》第七卷篇目,为《病不可发汗证第一》,《病可发汗证第二》,《病发汗以后证第三》,《病不可吐证第四》,《病可吐证第五》,《病不可下证第六》.《病可下证第七》,《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病可温证第九》,《病不可灸证第十》,《病可灸证第十一》,《病不可剌证第十二》,《病可刺证第十三》,《病不可水证第十四》,《病可水证第十五》,《病不可火证第十六》,《病可火证第十七》,《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热病生死期日证第二十》,《热病十逆死日证第二十一》,《热病五藏气绝死日证第二十二》,《热病至脉死日证第二十三》,《热病损脉死日证第二十四》,共二十四篇。
又取三阳三阴篇本校之,见《脉经》本中,诸言宜某汤者,三阳三阴篇本亦皆言宜某汤。诸言属某汤证者,三阳三阴篇本,则统皆或言宜某汤,或言某汤主之。于是知,言属某汤证者为一本,言宜某汤与某汤主之者为一本。因思叔和初撰、再撰,皆为就原书篇目撰次之作。此之汗吐下三门中,多言属某汤证。则其所据撰之言属某汤证本,篇目必有汗吐下三门。可温灸刺水火各门中,多言宜某汤,则其所据撰之言宜某汤本,篇目必有可经灸刺水火各门。而灸刺水火各门中,有言属某汤证二条者。察此二条,一为霍乱条,一为惊狂条。知此二条为叔和自言属某汤证本之卒病门中,撰而次之于此者,非其本篇之文。除此二条,无别言属某汤证者,因是又知言属某汤证本,无可温灸刺水火各门。其汗吐下三门中,有言宜某汤六条者,为叔和所得之言属某汤证本有阙文,由叔和自言宜某汤本中,撰而补次之者。又因之知言宜某汤本,亦有汗吐下三门。如是,则是有属某汤证本,其篇目惟汗、吐、下三门。言宜某汤本,其篇目既有汗吐下三门。复多可温灸剌、水火各门。又因见此卷前半汗吐下三门,其中条文悉为《汤液经》、《广论》及遗论之文,后半可温灸刺水火各门中,《内经》之文约居其半。以《金匮》“问曰”、“师曰”类,多杂岐黄家言证之,知多可温灸刺、水火各门之言,宜某汤本,必为《平脉辨证》。多可温灸刺、水火各门之言宜某汤本,既为《平脉辨证》,则惟汗吐下三门之言属某汤证本,必为《胎胪药录》无疑。由是又因之以得知叔和撰次,惟据《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书,《广论》[1]原本,殆未之见。故叔和不识以六经名题首者,为伊圣[2]之经。以“伤寒”二字题首者,为仲景所广。此亦为叔和之学非出自仲景之门之证。
[1] 简体版无《》符号
[2] 作‘任圣’
叔和所以未得见《广论》原本者,此其故,孙思邈已言之。《千金方》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此语即道明所以未得见之故。夫以生于西晋之王叔和,去建安之年未久,且犹未得见原书,足征仲景《广论》[1]遭此一秘,始终未传于世而遂亡。幸有《胎胪药录》纪其梗概,此孤危欲绝之《汤液经》[1]论,赖之以弗坠,此其功自不在高堂生、伏生下。据其篇中载有《广论》之文,知为出自仲景亲授名《胎胪药录》者,“胎”,始也;“胪”,传也,意殆谓为《广论》[1]始传之书也。其书之篇目,今已考知为《卒病论》外,惟汗、吐、下三门。又因见言‘属某汤证’文,与“问曰”、“答曰”及凡“伤寒”二字题首之诸条中,未尝有杂岐黄家言者,足证仲景《广论》与《胎胪药录》二书,皆严守《汤液经》[2]家法。其书且严守家法,则其于篇目,必不致私以己意,妄立异同。其所立之汗、吐、下三门,与夫‘卒病’诸篇之目,必为《胎胪药录》全本乎《广论》[1],《广论》[1]全出自《汤液经》。
[1] 简体版无《》符号
《平脉辨证》之师,亦为张机仲景。《脉经》第五卷载《张仲景论脉篇》[1],其文即《平脉法》之首章,其明证也。惟《平脉辨证》之师,不止仲景一人。其《卒病论》中之“师曰”,多有其岐黄家师之说。故其篇目增灸剌各门,篇中载《内经》之说,知为非专师仲景者,以仲景《广论》与《胎胪药录》二论中。除采用灸刺法外。未尝见杂有岐黄一语故也。
[1] 简体版作‘《脉经》第五卷载‘张仲景论脉’篇’
至是,然后乃今始详知《汤液经》经文,其原大抵不过只数十余条。后师广之,成百七十九条。仲景又广之,成二百八十条。《胎胪药录》又广之,《平脉辨证》又广之,叔和起而撰次之,复得增多百九十七条。今又新增三十八条。全《汤液经》共五百一十五条。叔和之初撰为合《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书,而并其《卒病论》于诸可不可篇,故其篇目有可温灸刺、水火各门,再撰为取初撰而去其杂说,则不可剌等门遂成废墟,故篇目不得不改从《胎胪药录》,惟汗吐下三门。三撰又取其撰就之诸可不可篇方治,次入三阳三阴篇中,定其名为《伤寒论》而成今之三阳三阴篇本。至《平脉辨证》诸卒病门中,所杂厕之驳而不驯之论,叔和似见其不类,疑为非出仲景,以故削而委之于诸可不可篇,及三阳三阴篇外。既复借之,恐其散亡也,又起而合次之于《胎胪药录》余论中,而并存之。此即三阳三阴篇本外,又有《金匮要略》;《脉经》诸可不可篇外,又有《平脉证》诸篇之由来,亦即皇甫士安称其“撰次遗论甚精”之由来也。叔和撰次之作,大抵为如是。
叔和之撰次既明,《汤液经》书即出。析而观之,《汤液经》文辞质实,记序简显,发语霜临。行气风迈。殷商文格,此属一家。全经百七十九条,而汗吐下利温之诸法具详。主方二十有二,主方二十二,方名见后表。而中风、伤寒、温病、卒病之治法咸备。允非神明全智者不能作。容尚多有致遗者,是则当问诸江南诸师也。
仲景《广论》蹜蹜有循,发微穷变,补益实多,其论厥诸条,大《易》[1]之遗象也。
[1] 繁体本无《》符号
叔和撰次,其书实不可废。盖因其撰次.然后《汤液经》一表二里之法以明。所谓一表。太阳是也。二里,阳明少阴是也。《汤液经》虽分六经属病,实止一表二里三门,即惟立方治于太阳、阳明、少阴三经中是也。缘少阳、太阴、厥阴三经无专病。少阳之表里病,皆为与太阳、阳明并病.其方治已悉见太阳、阳明二经。故少阳本经中.除惟出中风方治一条以示例外,别无方治之条。太阴、厥阴亦然。其病也,必为与少阴合病。凡少阴病,论中诸言‘下利清谷’,‘下利腹痛’,皆为与太阴并病之文。诸言‘下利厥逆’,‘下利便脓血’,皆为与厥阴并病之文。‘既吐且利,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则为三阴合病之文。是以太阴、厥阴病论中,亦除惟出中风方治一条,以示例外,别无方治之条。原夫病之出路。惟在汗孔与二便。太阳主表,兼司小便,阳明司大便。少阴出路,亦是二便。《白虎通》云:“肾之为言泻也,以窍泻也。”所谓窍即前阴。西学谓肾为泌尿器,与《白虎通》之说合。又云:“小肠大肠,心之府也。肠为胃纪,心为肢体主。”故两府也,小肠大肠为心之府。心有热则移邪于府,泻其府以救其藏。此少阴病所以有承气证。而《汤液经》方治。所以皆在太阳、阳明。少阴三经中,自其出路以导之之道也。桂枝、麻黄、栀豉、白虎,发汗方药也。承气、抵当、十枣,下血下水下燥屎方药也。五苓、黄芩,利小便方药也。附子、干姜诸剂,虽云温里,其病之去,亦由汗孔。《本经》于干姜、乌头下俱云“出汗”。冬釆为附子,春釆为乌头。乌头出汗,附子必亦出汗可知,此《本经》互见例也。今夫风寒之客于表也,阻塞荣卫气行之路,使人恶风,恶寒,头痛,腰痛,骨节疼痛,故不得不用桂枝、麻黄、柴胡诸药以攻其表,发其汗,袪其邪,使由汗孔而出。风热之舍于表也,使人头目昏眩,神不清明,又常自汗出,身重难以转侧,口舌不仁,语言难出。治以豆豉、石膏,清表热,解温毒,令邪气与汗气共并,由毛窍败泄而出[1]。若夫寒邪之中于里也,设外表无病,则出路畅通,惟用附子、干姜诸剂,自里以温蒸之,邪气自由汗孔而去。温蒸其内,其外未有不微有汗气出者,是亦一汗解剂也。瓜蒂吐药,《本经》又言“下水”[2]之水邪之在上焦者,涌之使从胃口吐出。在中、下焦者,导之使自大肠泻下,犹巴豆之病,在膈上吐,在膈下利,其出路则适皆在阳明也。又养阴之药,多用地黄,凡服地黄者,大便无不快利,以故阴虚便秘必用之。《本经》言地黄“逐血痹”[2],又曰“除寒热、积聚,除痹”。曰“除”曰“逐”,去由大便可知。《金匮》百合地黄汤下云:“大便当如漆”,即其去由大便之证。用是观之,治病之法,无论其为温补、为养阴、为汗为吐、为下为利,病之去路,无一不在汗孔与二便,所以《汤液经》立一表二里之法,约方治在太阳、阳明、少阴三经中,不多出歧途以迷人。此等理法,非经叔和撰次无由见之。而叔和尤有特识之处,即分太阳为三篇,次太阳本经论文于上篇,次太阳、阳明与太阳、少阳及太阳、少阴二经合病之表病论文,暨表里并病之文于中篇,次太阳、少阳二经合病之里病论文于下篇。如斯识别,非精谙于《汤液经》理法者,不易得之。惟其次《广论》[3]论厥诸条于《厥阴篇》[3]是其小失。盖厥阴无专病,《广论》[3]诸条所论,皆为与少阴并病。[4]三阴合病之文,依《汤液经》之法,当次入《少阴篇》,以符一表二里之制。蚓仲景之作,号为‘论广汤液’,如此重要之少阴病论中,独无《广论》[3]一条,岂有此理?叔和未察,不得谓非千虑之失也。
[1] 简体版作‘令邪气与汗气,共并由毛窍败泄而出’
[2] 简体版无“”符号
[3] 简体版无《》符号
[4] 繁体版此处用、符号
[1]尝论伊尹‘以割烹要汤’,与岐伯之事正同。《广雅。释言》云:“要,约也”。高诱《淮南坠形训注》云:“要,正也”。谓以医家养性全形之道,约正汤之身也。《吕览.本味篇》载伊尹以至味说汤。乃后人依声附合之作,不足凭信。厥后华佗得伊圣[2]之割,《抱朴子.至理篇》云:淳于能解颅以理脑,元化能刳腹以涤肠。仓公华陀,盖皆得伊圣割治之传者”。仲景传伊圣之烹,《抱朴子》云:“仲景穿胸以纳赤饼”,有据此谓仲景通割道者,其实不然。仲景如通割道,其学必传。穿胸以纳赤饼,即用赤饼以开胸也。赤饼当是陷胸丸之类。与岐黄针灸,分职造化。借华佗性恶恶,去声,忌也。吝技,致伊圣[2]割道失传。其遭戮死,或天所假手也。[3]后世针灸之学亦微,独汤液经学历世愈久,而愈益尊显。斯非得道之大者,乃可大可久也与![4]
[1] 简体版此段与上段共为一段,不分段。
[2] 简体版作‘任圣’
[3] ‘其遭戮死,或天所假手也。’简体版无
[4] 简体版用‘?’符号
玆即叔和撰次之书而厘订之,复其旧名曰《汤液经》。篇目亦改从《汤液经》之旧,仍以仲景之《广论》、遗论附于下。其为《广论》者,低格写;其为遗论者,又低格写。其间字句,则谨遵《脉经》本。其《脉经》所无之条,则从《千金翼方》本。以此二本未遭羼乱,较三阳三阴篇本之经手过多为近可信故也。顾今分卷分目归类序次,必未能尽符原本之制,以无原本可考,谨取便读者,易寻端绪计,姑定之如是。希博雅君子,得其正而订焉。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孟春月古益杨师尹谨述时年六十有一
弟子李鼎录稿戊子年冬初版海门沈旦校字
(待续)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3-07 13:19 2楼
(续1)
太阳病证论第一
太阳病,其脉浮。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风,其脉缓,为中风。

太阳中风,发热而恶寒,卫中风则恶风,荣中风则恶寒。上条言卫中风,此条言荣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为伤寒。此条言表中寒风,传入于里。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中风为表病,伤寒为里病。风温为表病,温病为里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此‘火’字当是‘汗’宇之讹。下文‘若火熏之’,乃为言火。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此风温误汗必然之现象。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阳病,脉反躁盛者,是阴阳交,死。复得汗,脉静者,生。

吐,舌下卷者,死。唾如胶者,难解。舌头四边徐有津液,此为欲解。病者至经,上唇有色,脉自和,为欲解。色急者,未解。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其脉浮者,必结胸。其脉紧者,必咽痛。其脉弦者,必两胁拘急。其脉细而数者,头痛未止。其脉沉而紧者,必欲呕。其脉沉而滑者,挟热利。其脉浮而滑者,必下血。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自当愈。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当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呕,若躁烦,若,及也。脉数急者,乃为传。

伤寒,其二阳证不见,此为不传。

夫病有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不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尽未。

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阳明病证论第二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能食为中风,不能食为中寒。
阳明病,中寒,不能食而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为欲作固瘕也,必须坚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初为欲食之,小便反不数,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此为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坚者即愈。坚,大便坚也。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此为病在表。濈然汗出解后,大便坚而不溏.则风寒未传入于里,故为病愈。一本作“脉紧即愈”,误。其脉紧反去者,此为欲解。设脉浮紧为未解,紧为病传,紧为病进,何得为愈?
阳明病,久久而坚者。

汗出多,坚。发其汗,亦坚。
阳明病,脉浮而紧,其热必潮,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当多汗而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为久虚故也。
冬阳明病,反无汗,但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若厥者,其人头必痛。若不呕不咳,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冬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者,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下懊憹,必发黄。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必发黄。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即衄。
阳明病,其人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阳明病,当心下坚满,不可攻之,攻之遂利不止者,死。止者,愈。

夫病阳多有热,有热,有发热之证也。一本作阳多者热。下之则坚。则心下坚满而成结胸。本虚,攻其热必哕。无阳阴强而坚,下之必清谷而腹满。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尽戌。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是为转在阳明。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黄。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而坚,为属阳明。

伤寒传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以上广论四条,论病传。

阳明之为病,胃中寒是也。

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复不彻,因转属阳明。此与上条,出《平脉辨证》。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微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微阳阳明者,发其汗,若利其小便,胃中燥,便难是也。此与下问曰答曰诸条,均出《胎胪药录》。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其汗,若下之,亡其津液,胃中干燥,因为阳明。不更衣而便难,复为阳明病也。

问: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出而不恶寒,但反恶热。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发热恶寒者,何?答曰:然。虽二日,恶寒自罢,即汗出恶热也。虽,每有也。《尔雅释训》云:每有,虽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处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故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是为阳明病。以上问曰、答曰五条,论阳明温病。


少阳病证论第三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寐,目合则汗。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尽辰。

伤寒,脉弦细,头痛而反发热,此属少阳。少阳不可发其汗,发汗则谵语,为属胃,胃和即愈,胃不和,烦而悸。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其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其邪。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为欲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病证论第四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涩”字,当是“濡”字之讹。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尽丑。

伤寒一日,太阳脉弱,至四日,太阴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黄,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烦,暴利十余行,必自止。所以自止者,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下之益甚,复时自痛,胸下结坚。

少阴病证论第五

少阴病,欲吐而不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虚故引水自救。小便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其人小便白者,下焦虚寒不能制溲,故白也。夫病,其脉阴阳俱紧,而反汗出,为亡阳,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脉紧者,至七八日下利。其脉暴微,手足反温,其脉紧反去,此为欲解。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止,恶寒而踡,手足温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踡,时时自烦,欲去其衣被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踡而利,手足逆者,不治。
少阴病,下利止而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六七日,其人息高者,死。
少阴病,其人吐利,躁逆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踡,其脉不至,其人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服汤药,其脉暴出者,死。微细者,生。

下利,手足厥,无脉,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者是。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不死。脉不足者,灸其少阴七壮。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其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有微热,其人渴。脉弱者,今自愈。今,即也。

下利,脉数,若微发热,汗自出者,自愈。设脉复紧,为未解。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强痛,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必便脓血。喉痹为少阴病,便脓血亦为少阴病。叔和以此诸条,次于《厥阴篇》,误。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下利。厥利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恐为除中。食之黍饼而发热者,而发热者。“而”字原误“不”,今改正。因古字“而”“不”二字形近,故易致误也。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与黄苓汤复除其热,腹中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为除中,必死。

伤寒,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伤寒,厥逆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者,生。其人汗出,利不止者,死。但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发热,下利至厥不止,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为可灸少阴厥阴,主四逆。

诸下利皆可灸足大都五壮。一云。七壮。商邱、阴陵泉皆三壮。

伤寒六七日,其脉微,手足厥,烦躁,灸其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厥逆,躁不能卧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其人脉反实者,死。
少阴病,八九日而一身手足尽热,热在膀胱,必便血。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其后必便血。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此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是也。直视,谵语,喘满,死。若下利者,亦死。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为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中风,其脉阳微阴浮,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尽寅。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厥阴病证论第六

厥阴中风,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尽卯。

伤寒,腹满而谵语,寸口脉浮而紧者,此为肝乘脾,名曰纵。当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其人大渴欲饮酢浆者,其腹必满,而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为肝乘肺,名曰横,当刺期门。

师曰:厥阴之为病,消渴,其气上撞,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甚者,则欲吐。下之,不肯止。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上此篇论太阳阳明两经合病之风温表证,栀豉症。不可发汗。

阳明病,其脉浮紧,咽干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反偏恶热,其身体重。发其汗即燥,心愦愦而反谵语;加温针,必怵惕,又烦躁不得眠;下之,即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属栀子汤证。后人银翘散,即出此方。然不如径用经方之为允当,毋妄信其避用苦寒拣用甘寒之呓语也。因服苦寒药而不愈者,为热在血分,宜用生地、丹皮等。栀子、知母、黄连、黄柏为气分之药.故不能愈也。又热在于表者,当兼用豆豉与石膏,若单用栀子、知母等,亦不能愈,因表里不同道故也,亦非苦寒之过也。学者慎勿为瞽者所蒙。
栀子汤方 方药下性味,为今所注,悉本自《神农本草》。其《神农本草》所无者,别据《别录》补之。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香豉四合, 绵裹,苦寒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栀子汤中无吐药,服之而吐者.为胃中有寒,此非其治也,故云“止后服”。言当改以温药服之也。后之解者,见此得吐之语,略弗深省,竟谓栀子汤为吐剂。夫栀子汤果为吐剂者,《可吐篇》中必列之,而宋本《伤寒论》与《脉经》及《千金翼方》本之《可吐》、《宜吐》篇中,均未列有栀子汤论之文,足证其非为吐剂也明甚矣。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微溏为阳明里寒,此与“得吐者止后服”之戒同。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又自呕者。下之,益烦,心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伤寒,发热,但头痛,微汗出。发其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而腹满小便难。头痛,背强,加温针则必衄。

不可发汗上篇下:此篇论太阳少阳及三阳合病之风温表证,白虎症(@原文如此,用‘症’而非‘证’,可能有误)。不可发汗。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言语,面垢向经,谵语,遗溺。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属白虎汤证。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苦寒 石膏一斤,碎,辛,微寒 甘草二两,炙,甘平 粳米六合,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热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脉滑而厥者,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其表有热,白虎汤主之《脉经》无此条,此据《千金翼方》本文。《伤寒论)本,则其“表有热”句,作“裹有热也”四字。案里有热者必燥渴,此论未言渴,其非为里有热也可知。又据《伤寒论》中凡属白虎汤证而渴者,其方例加人参三两,此方不言白虎加人参汤,足证其未言渴,亦非略文。是此条之文,当以《千金翼方》本所载者为是,《伤寒论》本所载者为非也。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白虎汤主之。此文,“此以表有热句”下,旧有“里有寒”三字,为传钞者之误,林亿等已辨之。再以上条之文证之,更明。今删去之,免迷读者。

不可发汗中篇上:此篇论少阴温病里证,承气症.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裹,不可发其汗。
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属大承气汤证。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苦寒 厚朴八两,炙,苦温 枳实五枚,炙,苦寒 芒硝三合,苦寒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煎一沸,分再服。得下者,止。


伤寒四五日,其脉沉,烦而喘满。沉脉者,病为在裹。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属大承气汤。

咽干燥者,不可发其汗。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厥者,后必热。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其汗,必口伤烂赤。

不可发汗中篇下:此篇论少阴温病里证,黄连黄芩芍药症,当清内热,利小便,不可发汗。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苦寒 黄芩一两、苦平 芍药二两,苦平 鸡子黄二枚,甘微温 阿胶三挺,甘平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待续)
2018-03-07 13:21 3楼
续2:
不可发汗下篇上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直视而不能眴,不得眠。

疮家,虽有身疼,不可攻其表,汗出则痉。冬时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

淋家,不可发汗,发其汗必便血。

厥,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痿,谷不得前。诸逆,发汗,微者难愈,剧者言乱。睛眩者,死。命将难全。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微欲绝,手足逆冷,欲得踡卧,不能自温。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厥逆冷。

不可发汗下篇下: 此一篇共八条。千金翼方本悉无之。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痛,目运,恶寒,食即反吐,谷不得前。一云:谷不消化。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复坚。

脉濡而紧,濡则阳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医以为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裹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坚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颠。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胃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诸脉数动微弱,并[1]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一云:小便难,胞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像,根本异源。
[1] 并可发汗:“并”疑讹,观文意作“不”字乃是。(@此为杨氏原注)

病可发汗证第八:此篇论中风表证可发其汗。
可发汗上篇:

太阳病,三四日不吐下,见芤乃汗之,此条据《千金翼》本补。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至,漐漐一时间益佳,但不欲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凡云可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浮者热自发。濡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浙浙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属桂枝汤证。
桂枝汤方 桂枝辛温 芍药苦平 生姜辛温,各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甘平 大枣二十枚,擘,甘平
右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汗出一时许,益善。若不汗,再服如前。复不汗,后服小促其间,令半日许三服。病重者,一日一夜乃差,当晬时观之。服一剂汤,病证犹在,当作服之。至有不汗出,当服三剂乃解。


桂枝汤本为解肌,其人脉浮紧,发热无汗,不可与也。常识此,勿令误也。

酒客。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即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
太阳病,外证未解,其脉浮弱,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属桂枝汤证。“救”字,当是“攻”字之讹。
(@‘救’字未必就是讹字,因为‘救’字本有‘阻止’的意思。)
(@本条以荣卫立论且无低格书写者,整本杨本伊尹汤液经中只有本条。其余不是小字为杨氏所作注,就是低两格书写。所以此处不以低两格书写。按康平本伤寒论,凡论及荣卫之处也都低格书写。此处虽以太阳病起首,仍不能不疑。)


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而外不解,此卫不和也。荣行脉中,为阴主内。卫行脉外,为阳主外。复发其汗,卫和则愈,属桂枝汤证。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病,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属桂枝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若恶寒,属桂枝汤证。
太阳病,脉浮而数者,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一作麻黄汤。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一作麻黄汤。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为未解,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太阴病,四肢烦疼之病。脉浮者,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与饮之即愈。手足厥寒,脉为之细绝,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有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甘温 桂心三两,辛温 细辛三两,辛温 芍药三两,苦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通草二两,辛平 大枣二十五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于前方中加吴茱萸二两,生姜八两,切。以水四升,清酒四升和,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四服。一作酒水各六升。


发汗后中篇:

太阳病,发其汗,遂漏而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属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中加附子一枚,炮,即是。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颇烦,复微恶寒,而脚孪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干,烦躁,吐逆,当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厥愈足温,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而胃气不和,谵语,少与调胃承气汤。重发其汗,复加烧针者,属四逆汤。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甘平 干姜二两,辛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苦平, 甘草甘平,炙,各四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见下篇。
四逆汤方见后第三卷《不可吐可吐门》。

问日: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证象阳”句,“旦”与“但”同.“旦”字连下读。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脚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本条起首‘证象阳’一句,有一说作‘证象阳旦’,这可能是因为本条另有一句‘证象桂枝’。若‘证象桂枝’中的‘桂枝’代表桂枝汤,那么要断成‘阳旦’,则当有一‘阳旦汤’方可解。而且此阳旦汤证当与桂枝汤证不同。疑,当考。)


发汗后,腹胀满,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发其汗不解,而反恶寒者,虚故也,属芍药甘草附子汤。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宜小承气汤。一作调胃承气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苦温 生姜半斤,切,辛温 半夏半升,洗.辛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人参一两,甘微寒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苦平 甘草甘平,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六片,辛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
小承气汤方见后可下门

发汗后,身热,又重发其汗,胃中虚冷,必反吐也。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其汗,必吐下不止。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痛,下利,厥逆而恶寒,属四逆汤。

发汗后下篇:

太阳病三日,发其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于胃也,属调胃承气汤。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汤主之。一作白虎加人参汤。即于白虎汤内,加人参三两。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主之。此处白虎、猪苓二半条。《伤寒论》本以之附于栀子汤论之末,《千金翼方》本以之附于三阳合病之白虎汤论之末。案:附于白虎汤论之末,固未为妥,然《千金》未同以之附于栀子汤论之末,足证此二半条,其旧本亦不在栀子汤论之下。盖此二半条早已手足分散,失其主领之条久矣。玆特代为觅访,查全书数百余条中,惟此条与之合{木省},今即以之附于此条之末。读之较在栀子汤论之末更觉义明法显。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苦寒, 甘草二两,炙,甘平 芒硝半两.苦寒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一沸,顿服。
猪苓汤方 猪苓去黑皮,甘平 茯苓甘平 泽泻甘寒 阿胶甘平 滑石甘寒,碎,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若脉洪大,属白虎汤。一作白虎加人参汤。

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塞者,用栀子汤证。

汗家,重发其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可与禹余粮丸。阙。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复重发其汗,病已差,其人微烦不了了,此大便坚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其坚。当问小便日几行。若本日三四行,今日再行者,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难少,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必当大便也。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其汗,小便自利,此为内竭。虽坚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导方 蜜七合,甘平
右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捻如指许,长二寸。当热时急作,令头锐,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猪胆汁方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醋,以灌谷道中,加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已试甚良。
(待续)
2018-03-07 13:25 4楼
续3:
病不可吐可吐吐后证第十:


大法:春宜吐。

凡服汤吐,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太阳病,当恶寒而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而数,此医吐之过也。若得病一日二日吐之,腹中饥,口不能食。三日四日吐之,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此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吐之者,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诸四逆厥者,不可吐之,虚家亦然。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如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遂吐之。
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甘平 干姜一两半,辛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病者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当吐之。《千金》本,此下有“宜瓜蒂散”四字,《脉经》本无之。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浊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即止。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此与上条,各本均未出方。案:瓜蒂散与三物小白散均为吐剂。三物小白散方下云:“病在膈上,吐是也”。此二条各本均未出方者,不知是否因未详其所主为瓜蒂散抑为白散之故欤?谨案瓜蒂散中用豆豉,而三物小白散方论云“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然则邪属寒实宜白散,实而挟有温邪,或兼停水,宜用瓜蒂散矣。用者参此,临治斟酌取之可也。

瓜蒂散方 瓜蒂熬,苦寒 赤小豆甘平各一分
右二味,捣为散,取半钱匕,豉一合,汤七合,渍之须臾,去滓,内散汤中,和,顿服之。若不吐,稍加之,得快吐,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不尔者,不可与。欲呕,胸中痛,微溏,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胸中痛,非柴胡汤症。若非先其时自极吐下,可与爪蒂散或白散吐下之。

伤寒吐后,腹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伤寒不可下,温病不可发汗。
不可下上篇:此篇论中风表证不可下。
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解外宜桂枝汤。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不可下也。属麻黄汤证。
脉浮大。应发其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便坚耶?设利者,为虚,大逆。坚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不可下中篇:此篇论伤寒里证不可下。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其汗,无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温 茯苓三两,甘平 人参二两,甘微寒 白术四两,苦温 芍药三两,苦平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下之亡血,死。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少阴病,脉沉者,急当温之,宜四逆汤。
师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更疼痛,当救其里,宜温药四逆汤。
不可下下篇上:
诸外实,不可下,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则厥,当脐发热。“发热”,一本作“握热”。
诸虚不可下,下之则渴引水者,自愈。恶水者剧。
咽中闭塞,不可下,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踡,身体急痛,复下利日十数行。
病欲吐者,不可下之。
不可下下篇下:此一篇共八条,《千金》本无之。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
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里拘急,食不下,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卧反欲踡。
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浮热,冷汗自泄,欲水自灌。
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坚。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则心下痞坚。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虚者不可下。微则为咳,咳则吐涎沫,下之咳则止而利不休,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出,小便不利,两胁拘急,喘息为难,颈项相牵,臂则不仁。极寒反出汗,躯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谷气多入则为中满,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浮反在上,数反在下。浮为阳虚,数为无血。浮则为虚,数则生热。浮则为虚,自汗恶热。“恶热”当是“发热”之讹。一本作“恶寒”,与下文义复,且失韵,非。数则为痛,振而寒栗。微弱在关,胸下为急,喘满汗流,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于胁,振寒相搏(@此处为‘搏’不为‘抟’),其形如疟。医反下之,令脉急数,发热狂走,见鬼恍惚,心下为痞,小便淋沥,少腹甚坚,小便血出。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气实为孤阳。当小便难,胸中虚。今以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虚烦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医以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污泥而死。
脉数者,久数不止,不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下之必烦利不止。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上篇:此篇论阳明温病。
大法:秋宜下,冬宜温热药及灸。
凡可下者,以汤胜丸散,中病便止,不必尽服之。
阳明病,潮热微坚者,可与承气汤;不坚,不可与。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可少与小承气汤。腹中转气者,此为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气者,此但头坚后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满。不能食,欲饮水者,即哕。其后发热者,必复坚,以小承气汤和之。若不转气者,慎不可攻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苦寒 厚朴二两,炙,苦温 枳实三枚,炙,苦寒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温分再服。服汤,当更衣。不尔,尽服之。
阳明病,其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其体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如此者,其外为解,可攻其裹。若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坚,属大承气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满大而不大便者,属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下。
脉双弦迟,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属大承气汤证。
腹满时减,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不吐下而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病下之,此“下之”二字,作当下解,不作巳下解。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其人腹微满,头坚后溏者,不可攻之。有燥屎者,属大承气汤证。
得病二三日,脉若无太阳柴胡证,“脉若”,一本作“脉弱”,非。而烦躁心下坚。至四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大便,但头坚后溏,未定成其坚,攻之必溏。当须小便利,定坚,乃可攻之。
病人小便不利,“不”字误,当衍。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有燥屎也。属大承气汤证。
阳明病,其人汗多,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坚,坚者必谵语,属小承气汤证。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其脉滑疾,如此者,属承气汤。因与小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复与一升。如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此为里虚,为鸡治,不可更与承气汤。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而反不能食者,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坚耳。属大承气汤证。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愈。属大承气汤证。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阳绝于内,亡津液,大便因坚也。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抟”,一作“搏”,今改正。抟,聚也,谓结聚也。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涩”字当是“数”字之讹。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此为里虚,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脉涩何可下耶?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甘平 芍药 苦平 枳实,炙,苦寒各八两 大黄一斤,苦寒 厚朴一尺,炙,苦温 杏仁一升,去皮尖两人者,熬,别作脂,甘温
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圆,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可下下篇:此篇论寒温两感,汗下双解之法。
太阳病未解,其脉阴阳俱微,必先振,汗出而解。但阳微者,先汗之而解,宜桂枝汤。但阴微者,先下之而解,属大柴胡汤证。“其脉阴阳俱微,必先振,汗出而解。”一作“其脉阴阳俱浮”,误。《辨脉法篇》云:“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与此言“必先振,汗出而解”同,足证微字不误。
大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苦平 枳实四枚,炙,苦寒 生姜五两,切,辛温 黄芩三两,苦平 芍药三两,苦平 半夏半升,洗,辛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大黄二两,苦寒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属大柴胡汤证。
病者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可下之。属大柴胡汤证。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属大柴胡汤。《千金》作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微热者,此为实,急下之。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先与大柴胡汤,后与承气汤也。
汗出而谵语者,有燥屎在胃中,此风也,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

发汗吐下后证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上:
太阳病,先发其汗,不解,而下之。其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解其外则愈。属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千金》作麻黄汤,又作桂枝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大下以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再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续在,先与小柴胡汤。呕止小安,其人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呕止小安”,一作“呕不止,心下急”。
凡柴胡汤证而下之,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而微利。此本当柴胡汤,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再服小柴胡汤以解其外,后属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苦平 黄芩苦平 人参甘微寒 甘草炙,甘平 生姜辛温,各一两,切 半夏一合,洗,辛平 大枣四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温分再服,以解其外。不解更作。
柴胡加芒硝汤方 右,以前七味,以水七升,下芒硝三合,大黄四分,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汤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硝、大黄、桑螵蛸也。
伤寒五六日,其人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此为未解,属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八两苦平 桂枝三两,辛温 栝楼根四两,苦寒 黄芩三两,苦平 牡蛎二两,熬,碱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温服一升,日二服。初服微烦,汗出愈。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苦平 黄芩苦平 人参甘微寒 生姜切,辛温 龙骨甘平 牡蛎熬,碱平 桂枝辛温 茯苓甘平 铅丹辛微寒,各一两半 大黄二两苦寒 半夏一合半,洗,辛平 大枣六枚,擘,甘平
右一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大,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下:
太阳病,吐、下、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坚,可与小承气汤,和之则愈。
伤寒吐下后未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曰,其人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神之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属大承气汤。若下者,勿复服。
伤寒十三日,过经而谵语,内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小便利者,大便当坚。而反利,其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自利者,其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属调胃承气汤证。
发汗吐下后中篇上: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胸满者,属桂枝去芍药汤。若微寒,属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急当救裹。身体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太阳病三日,已发其汗、吐、下、温针,而不解,此为壤病,桂枝汤复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而治之。
下以后,复发其汗,必振寒,又其脉微细,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
大汗,若大下而厥冷者,属四逆汤证。
下以后,复发其汗者,则昼日烦躁不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而无表证,其脉沉,身无大热,属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辛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即安。
发汗、吐、下以后不解,烦躁,属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甘平 人参一两,甘微寒 甘草二两,炙,甘平 干姜一两半,辛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温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苦饥不能食,但头汗出,属栀子汤证。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属栀子汤证。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属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汤方 此与下栀子厚朴汤方内,均应有豉而无者,必为传钞者误遗之故。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干姜二两,辛温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下后,烦而腹满,卧起不安,属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厚朴四两,炙,苦温 枳实四枚,炙,苦寒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坚满,干呕,不能食饮,往来寒热,而未吐下,其脉沉紧,可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属栀子汤。若少气,栀子甘草汤。若呕,栀子生姜汤。若腹满,栀子厚朴汤。
栀子甘草汤方 于栀子汤中加甘草二两即是。
栀子生姜汤方 于栀子汤中加生姜五两即是。
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致升,属白虎汤。一作白虎加入人参汤。
大下后,口燥,里虚故也。
(@本条可能因为印刷故,使得排列介于低一格到两格之间,难以辨别。根据杨氏的排法,此不以伤寒起首,窃以为以低两格书写为是。)
发汗吐下后下篇上:附差后劳复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其汗,表里俱虚,其人因冒。冒家,当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表和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无津液,而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后,发汗,其人小便不利,此亡津液,勿治。其小便利,必自愈。
吐、下、发汗后,其人脉平,而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即愈。
伤寒瘥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伤寒后,脉沉,沉为内实,下之解,属大柴胡汤证。
伤寒汗出,若吐下解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者,属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三两,碱温 人参二两,甘微寒 生姜五两,切,辛温 代赭石一两,碎,苦寒 甘草三两,炙,甘平 半夏半升,洗,辛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苦平 半夏半升,洗,辛平 麦门冬一升,去心,甘平 甘草炙,甘平 人参甘微寒,各二两 石膏一斤,碎,辛微寒 粳米半升,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病已后,劳复,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枚,服之愈。
枳实栀子汤方 枳实三枚,炙,苦寒 豉一升,绵裹,苦寒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右三味,以酢浆七升,先煎取四升,次内二味,煮取二升,内豉,煮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
大病已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碱平 泽泻甘寒 蜀漆洗,辛平 商陆辛平 葶苈熬,辛寒 海藻洗,苦寒 栝楼根苦寒,各等分。
右七味,捣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
大病已后,其人喜唾,久久不了,胸上有寒,当温之,宜理中丸。
理中丸方 人参甘微寒 干姜辛温 甘草炙,甘平 白术苦温,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夜二。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此为病不尽,当复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吐下后下篇下:阴阳易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孪,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痂胞赤,膝胫拘急,烧裈散主之。
烧裈散方 妇人里裈近阴处,烧灰。
右一味,水和,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
结胸痞第十四:此篇以下,皆论卒病。凡卒病皆当分伤寒、温病,皆当遵治伤寒、温病之可、不可诸法以治之。
结胸痞上篇上:
太阳病,重发其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坚满而痛不可近,属大陷胸汤。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即痛,其脉浮滑,小陷胸汤主之。若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苦寒 甘遂末,一钱匕,苦寒 芒消一升,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煎一两沸,内甘遂末,分再服。一服得快利,止后服。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平 栝楼实大者一枚,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三物小白散方 桔梗十八铢,辛微温 巴豆六铢,去皮心,熬赤黑,研如脂,辛温 贝母十八铢,辛平
右三味,捣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上即吐,在下即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不止,进冷粥一杯。一云:冷水一杯。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结胸者;下之早,故令结胸。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其脉沉紧,心下痛,按之如石坚,与大陷胸汤。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属大柴胡汤证。但结胸,无大热,此为水结在胸胁,头微汗出,与大陷胸汤。
太阳病,医发其汗,遂发热而恶寒。复下之,则心下痞。此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火针,因而烦,面色青黄,肤瞤,如此者,为难治。面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心下痞,按之自濡,关上脉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苦寒 黄连苦寒 黄芩苦平,各一两
右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溃之,须臾去滓,分温再服。此方有旧遗黄芩一味,今据《金匮》泻心汤方文补。
附子泻心汤方 附子一枚,炮,别煮取汁,辛温 大黄二两,苦寒 黄连苦寒 黄芩苦平,各一两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脉浮紧而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不为逆也。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坚痛者,已为结胸,属大陷胸汤。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复不中与也,属半夏泻心汤。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之泻心汤,其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与五苓散。一本言:忍之一日,乃愈。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辛平 黄芩苦平 干姜辛温 人参甘微寒 甘草甘平,各三两,炙 黄连一两,苦寒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其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其痞,当先解表,表解乃攻其痞。解表,属桂枝汤。攻痞,属大黄黄连泻心汤。
结胸痞上篇下:附颈项强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痛,颈项强而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坚,当刺大杼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谵语则脉弦。谵语五日不止,当刺期门。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即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黄八两,苦寒 葶苈子熬,辛寒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甘温 芒消苦寒,各半升
右四味和捣,取如弹丸一枚,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一两,水二升,合煮取一升,温顿服,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太阳与少阳并病,心下痞坚,颈项强而眩,勿下之。《千金》本“而眩”下有“宜刺大椎、肺俞、肝俞”八字。
伤寒四五日,身体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属小柴胡汤证。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再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柴胡汤不复中与也。食谷者哕。此条宜茵陈五苓散,方见《金匮》。
服桂枝汤,下之,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属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茯苓甘平 白术苦温,各三两
右,于桂枝汤中惟除去桂枝一味,加此二味为汤,服一升,小便即利。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结胸痞下篇上: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坚,下利不复止,水浆不肯下,其人必心烦。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坚满,引胁下痛,呕即短气,汗出,不恶寒,此为表解里未和,属十枣汤证。
十枣汤方 芫花熬,辛温 甘遂苦寒 大戟苦寒,各等分
右三味,捣为散,以水一升五合,先煮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枣。强人内药末一钱匕,羸人半钱匕,温服,平旦服。若下少不利者,明旦更服,加半钱。得快下,糜粥自养。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后,心中痞坚,呕而下利,属大柴胡汤。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坚,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而利,属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辛温 半夏半升,洗,辛平 干姜一两,辛温 黄连一两,苦寒 人参甘微寒 黄芩苦辛 甘草甘平,各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坚而满,干呕而烦不能得安。医见心下痞,为病不尽,复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之坚。属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辛平 黄芩苦平 干姜辛温,各三两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一方有人参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服汤药而下利不止,心下痞坚。服泻心汤已,后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治中与之,“治中”,一本作“理中”。利益甚。治中,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属赤石脂禹余粮汤。若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甘平 禹余粮一斤,碎,甘寒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结胸痞下篇下:
太阳病二三日,终不能卧,但欲起者,心下必结。其脉微弱者,此本寒也。而反下之,利止者,必结胸。未止者,四五日复重下之,此挟热利也。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挟热而利不止,心下痞坚,表里不解,属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辛温 甘草四两,炙,甘平 白术苦温 人参甘微寒 干姜辛温,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去滓,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病者胁下素有痞,而下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侠阴筋,此为藏结,死。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其脉寸口浮,关上自沉,为结胸。何谓藏结?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下利,阳脉浮,关上细沉而紧,名为脏结。舌上白胎滑者,为难治。
脏结,无阳证,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
结胸证悉具而烦燥者,死。
(待续)
2018-03-07 13:28 5楼
续4:
腹痛第十五:附宿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而利,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玄武汤主之。
玄武汤方 茯苓甘平 芍药苦平 生姜辛温,各三两,切 白术二两,苦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小便自利者,去茯苓。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利不止,便脓血者,宜桃花汤。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为欲自利。
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腹满时痛,为属太阴,属桂枝加芍药汤。大实痛,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方 即加芍药三两,足前成六两。 桂枝二两,辛温 芍药六两,苦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即加芍药三两,足前成六两。’此处应是杨氏所注,否则与全本在”某某加某物汤”皆以同样字体大小的体例不合。疑,当考)
桂枝加大黄汤方 即于前方中加大黄二两即是
人无阳证,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减之。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与小柴胡汤。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芍药六两,苦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胶饴一升,甘微温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温服一升。呕家不可服,以甘故也。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苦寒 甘草炙,甘平 干姜辛温 桂枝辛温 人参甘微寒,各三两 半页半升,辛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分五服,画三夜二服。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为实,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者五六日不大便,绕脐痛,躁烦,发作有时,此为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涩”字当是“数”字之讹。“涩”“数”音近,故易致误也。观下条之文,自明。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
呕吐哕第十六:《正字通》引方书云:“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
呕吐哕上篇: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属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半夏汤方 即于葛根汤中加半夏半升,洗,即是。葛根四两,甘平 麻黄三两,去节,苦温 桂枝辛温 芍药苦平 甘草甘平,炙,各二两 生姜三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半夏半升,洗,辛平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不须与粥,取微汗。
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必思水者,解。急与猪苓散,饮之水亦得也。《千金》作“五苓散”。
猪苓散方 猪苓甘平 茯苓甘平 白术苦温,各等分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伤寒,本自寒呕,医复吐之,寒膈更甚,饮食入即出,属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辛温 黄芩苦平 黄连苦寒 人参甘微寒,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病人脉数,数为有热,当消谷引食。反吐者,医发其汗,阳微,膈气虚,脉则为数。数为客阳,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令吐也。
食谷而呕者,属阳明,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 见后吐利门
干呕,吐涎沫而复头痛,吴茱萸汤主之。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难治,四逆汤主之。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吐哕下篇上:
太阳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而吐,此为水逆,五苓散主之。论首“中风”二字之上,旧脱“太阳”二字,今补正。
阳明病,胃中虚冷,其人不能食,饮水即哕。若脉浮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呕吐哕下篇下:吐蛔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此字各本均作“令”,与文义不洽,疑当是“今”字之讹。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必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酸平 细辛六两,辛温 干姜十两,辛温 黄连十六两,苦寒 当归四两,甘温 蜀椒四两,出汗,辛温 附子六两,炮,辛温 桂枝六两,辛温 人参六两,甘微寒 黄柏六两,苦寒
右一十味,异捣,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捣成泥,和诸药,令相得。臼中与蜜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少少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病人有寒,复发其汗,胃中冷,必吐蛔。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上篇: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者,即呕。行者,必数更衣。反少,当温,其上灸之。旧注云:“一云灸厥阴可五七壮”。案“当温”句,言当温之也。“其上灸之”者,谓灸少阴也。
少阴病,下利,脉微,服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白通汤方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温 干姜一两辛温 葱白四茎,辛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猪胆汁十合 人屎[1]五合。
右二味,内前汤中,和令相得,温分再服。若无胆,亦可用。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辛温 人参三两,甘微寒 生姜六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即于通脉四逆汤中,加猪胆汁半合即是。甘草二两,甘平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温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辛温 猪胆汁半合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服之,其脉即出。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吐利止而身体痛不休,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1]注:“人屎”之“屎”乃讹字,当作“尿”。
吐利下篇: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为霍乱。
问曰:病者发热头痛,身体疼,恶寒而复吐利,当属何病?答曰:当为霍乱。霍乱,吐利止而复发热也。伤寒,其脉微涩,本是霍乱,今是伤寒,“今”,“即”也。却四五日至阴经。阳转入阴,必吐利。本素呕下利者,不治。若其人即欲大便,但反失气而不利者,是为属阳明,必坚,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坚。坚,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若不愈,不属阳明也。

霍乱而头痛发热,身体疼痛,热多欲饮水者,属五苓散。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
理中汤方 人参甘微寒 干姜辛温 甘草炙,甘平 白术苦温,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脐上筑者,为肾气动,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利多者,复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者,加术至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至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至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药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暖,勿发揭衣被。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上篇:
太阳与阳明合病,而自利不呕者,属葛根汤。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甘平 麻黄三两,去节,苦温 桂枝辛温 芍药苦平 甘草炙,甘平,各二两 生姜三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不须与粥,取微汗。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遂利不止。其脉促者,表未解。喘而汗出,属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黄芩苦平 黄连苦寒,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甘平 枳实炙,苦寒 柴胡苦平 芍药苦平,各十分
右四味,捣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兼主利。悸者,加桂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下利,其脉浮大,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当温之。与水即哕,属当归四逆汤。
下利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宜桂枝汤。
下利中篇上
阳明与少阳合病而利,脉不负者,为顺。负者,失也。互相克贼,为负。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当下之,与大承气汤。
下利,反脉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三部脉皆浮,按其心下坚者,可下之,属大承气汤证。三部脉皆浮。此据《千金》本文,《脉经》本“浮”作“平”。
下利而谵语,为有燥屎也。宜下之,小承气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
下利中篇下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苦平 芍药苦平 甘草甘平,各二两,炙 大枣一十二枚,擘,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半夏半升,洗,辛平 生姜一两半,切,辛温(@此处格式又与之前不同,疑,当考。)
右二味,加入前方中即是。
热利下重,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苦温 黄柏三两,苦寒 黄连三两,苦寒 秦皮三两,苦微寒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瘥更服。

下利欲饮水者,为有热,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后更烦,按其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下利下篇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而脉不出,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甘平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温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辛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赤者,加葱白九茎。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加减服之。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必郁冒汗出而解,其人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其脏寒者,当温之。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必亡血,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四逆加人参汤方 四逆汤中加人参一两即是。
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欲止,当温之。得冷者,满而便肠垢。
下利欲食者,宜就温之。
下利,谷道中痛,当温之以火,宜熬末监熨之。一方炙枳实熨之。
下利便脓血第十九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完,一半末,甘平 干姜一两,辛温 粳米一升,甘平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取七合,内赤石脂末一方寸匕。一服止,余勿服。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而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其人必清脓血。
下利,脉数而浮,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其人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火邪清血第二十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有清血,名为火邪。火邪者,桂枝去芍药以利小便,故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这条就有意思了,说是去芍药以利小便,此似乎与刘复先生说芍药利小便说相矛盾。当然依现今的研究可以知道小便的过程并不简单,中间涉及许多复杂的反应。故此处在去芍药下加注‘以利小便’(不知是否为杨氏所加注,疑,当考),颇有意思)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辛温 生姜切,辛温 蜀漆辛平,各三两,洗,去腥 甘草二两,炙,甘平 牡蛎五两,熬,碱平 龙骨四两,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
伤寒,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惊狂,起卧不安,属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伤寒,加温针必惊。
脉浮热甚而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咽燥,必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气难复。
太阳病二日,而烧瓦熨其背,大汗出。火气入胃,胃中竭燥,必发谵语。十余日振而反汗出者,此为欲解。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其人欲小便反不得,呕,欲失溲,足下恶风。腰以下不得汗故。大便坚者,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多。便已,其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脉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当重而痹,痹,不仁也。此为火逆。若欲自解,当先烦,烦乃有汗,随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当解。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撞心者,灸其核上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辛温 芍药苦平 生姜辛温,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能泄奔豚气也。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辛温 甘草甘平 龙骨甘平 牡蛎碱平,各二两,熬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气上撞第二十一
太阳病下之,气上撞,可与桂枝汤。不撞,不可与之。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坚,胁下痛,气上撞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此条宜桂苓五味甘草汤。方见《金匮》。
伤寒吐、下、发汗后,心下逆满,气上撞胸,起则头眩,其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属茯苓桂枝术甘草汤。
茯苓桂枝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甘平 桂枝三两,辛温 白术苦温 甘草甘平,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状,撞脐,属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甘平 桂枝四两,辛温 甘草一两,炙,甘平 大枣十五枚,擘,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如桂枝证,其头不痛,其项不强,寸口脉微浮,胸中痞坚,气上撞咽喉不得息,此为胸有寒,当吐之。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上篇
太阳病,发其汗,汗出不解,其人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而动,振振欲仆地,属玄武汤。
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而下之,则身体重,心悸,不可发其汗,当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以里虚。须表里实,津液和,即自汗出愈。
心下悸下篇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裹急也。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辛平 麻黄苦温,等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伤寒,厥而心下悸,先治其水,当与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其水入胃,必利。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甘平 甘草炙,一两,甘平 桂枝二两,辛温 生姜三两.辛温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过多以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而欲得按之,属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即愈。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甘平 桂枝辛温 生姜辛温,各三两,切 麦门冬去心,半升,甘平 麻子仁半升,甘平 人参甘微寒 阿胶甘平,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擘,甘平 生地黄一斤,切,甘寒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消烊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脉按之来缓,时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消渴第二十三
太阳病,寸口缓,关上小浮,尺中弱,其人发热而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为医下之也。若不下,其人复不恶寒而渴者,为转属阳明。小便数者,大便即坚,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欲饮水者,但与之,当以法救渴,宜五苓散。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黑皮,甘平 白术十八铢,苦温 泽泻一枚,六铢,甘寒 茯苓十八铢,甘平 桂枝半两,辛温
右五味,各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者,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发汗,若大汗出,胃中燥,烦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饮之,令胃中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与五苓散,利小便,发汗。
伤寒汗出而渴,属五苓散证。不渴,属茯苓甘草汤。
病在阳,当以汗解,而反以水噀之,若灌之,其热却不得去,益烦,皮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热,宜文蛤散。不差,与五苓散。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碱平
右一味,捣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一方寸匕。
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即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加上法。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而烦,其背微恶寒,白虎汤主之。一作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白虎汤主之。一作白虎加人参汤。
衄第二十四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而发热,其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候续在,此当发其汗。服汤微除,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属麻黄汤证。
伤寒,脉浮紧,不发其汗,因衄,属麻黄汤证。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其大[1]便反青,此为不在里,故在表也,故,本也。当发其汗。头痛者,必衄,属桂枝汤证。
[1]大:当作“小”

如疟第二十五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而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续自下,一日再三发,其脉微而恶寒,此为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也。面色反有热者,为未欲解,以其不能得汗出,身必当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辛温 芍药苦平 生姜切,辛温 甘草炙,甘平 麻黄去节,苦温,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甘平 杏仁二十四枚,去皮尖两仁者,甘温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服桂枝汤,大汗出,若脉但洪大,与桂枝汤。若其形如疟,一日再三发,汗出便解,属桂枝二越婢一汤。此条之方,旧与“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则亡阳也,不可复发其汗”之方相错。说见《发汗后上篇》。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辛温 芍药苦平 甘草炙,甘平 麻黄去节,苦温,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铢,切,辛温 石膏二十四铢,碎,辛微寒 大枣四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
病者烦热,汗出即解,复如疟状,日晡所发者,此属阳明。脉实者,当下之,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脉浮虚者,当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发狂喜忘瘀血第二十七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必自下,自,用也。下者即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属桂枝汤证。外解,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属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苦平 大黄四两,苦寒 桂枝二两,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芒硝一两,苦寒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半升,去滓,内芒硝,更煎一沸,分温三服。
(@本条桃仁承气汤煮法说煮取二半升,不知道究竟为几升?疑,当考。)
太阳病,如狂,其脉浮,属防己地黄汤。本条经文已佚,《金匮》作“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殆叔和就断简残句补缀其文如此。《千金》录徐嗣伯《传经方》,载治“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足以诠明方意。而辞釆神貌去经益远。今既无古本可考,特寻绎伊圣制方之旨,正其章句,改次经文。
防己地黄汤方 防己一分,辛平 桂枝三分,辛温, 防风三分,甘温 甘草一分,甘平
右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口父}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痛泄要方中用防风,此处亦用防风,不知防风之用为何?疑,当考。)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续在,其脉微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此热在下焦,少腹当坚而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属抵当汤。
抵当汤方 大黄二两,破六片,苦寒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熬,苦平 蟅虫去足翅,熬,苦微寒 水蛭碱苦平,各三十枚,熬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阳明病,其人喜忘,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虽坚,大便必黑,属抵当汤证。
伤寒有热而少腹满,应小便不利,而反利者,此为血。当下之,属抵当丸证。
抵当丸方 大黄三两,苦寒 桃仁二十五枚,去皮尖,熬,苦平 蟅虫去足翅,熬,苦微寒 水蛭碱苦平,各二十枚,熬
右四味,捣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晬时当下,不下更服。
病者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虽浮数者,可下之。假令下已,脉数不解,今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属抵当汤。若脉数不解,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其人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当出汗不出。内结亦为瘀血,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此条各本无,今然《金匮》中录出,补之于此。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上篇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其表未解。医反下之,动数则迟,头痛即眩,一作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坚,则为结胸。属大陷胸汤。若不结胸,但头汗出,其余无有,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属柴胡栀子汤。柴胡栀子汤方遗未见,疑即大柴胡畅与栀子豉汤二方之合方,如柴胡桂枝汤然。
阳明病,自汗,色赤者,不可攻也。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即发烦,头眩者,有寒食故。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寒食相搏,在里不解。虽下,其腹必满如故耳。所以然者,脉迟故也。脉迟为寒。
(@此处寒食相搏,不知是否也该同他处作‘相抟’?)
伤寒,发其汗,身目为黄。所以然者,寒食相搏,“寒食”,一本作“寒湿”,误。在里不解故也。谷疸。
(@此处寒食相搏,不知是否也该同他处作‘相抟’?)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按之不痛,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浮,与小柴胡汤。但浮,无余证,与麻黄汤。不溺,腹满加哕,不治。
伤寒,瘀热在里,身体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麻黄去节,苦温 连翘苦平,各一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甘温 赤小豆一升,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生梓白皮切,一斤,苦寒 甘草二两,炙,甘平 一方生姜二两,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黄中篇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其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而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循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阳明病,发热而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但头汗出,其身无有,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属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苦平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大黄二两,苦寒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溺如皂荚沫状,色正赤。一宿,黄从小便去。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小便不利,少腹微满,属茵陈蒿汤证。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檗皮汤主之。
栀子檗皮汤方 栀子十五枚,擘,苦寒 甘草甘平 黄檗苦寒,各五分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发黄下篇
太阳病,身黄,其脉沉结,少腹坚,小便不利,为无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属抵当汤。
中湿第二十九
太阳病,关节疼烦,脉沉而缓者,为中湿。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此条论湿温。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痛,发热而身色似熏黄也。此以下五条,论寒湿。
湿家之为病,其人但头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蚤,“蚤”字当衍。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本作“小便利”。舌上如胎,此为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饮而不能饮,则口燥也。此条宜五苓散。再参看《结胸痞上篇下》面目及身黄项背强一则。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小便不利者死,一本作“小便利者死”,误。参看《平脉法》上篇“南方心脉其状何似”一条,自明。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汤加术四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苦温 桂枝二两,去皮,辛温 甘草二两,甘平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甘温 白术四两,苦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病人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即愈。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坚,小便自利者,“自”字当是“不”字之讹,观下条及全篇之文,自明。术附子汤主之。此以下五条论风湿。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辛温 生姜三两,切,辛温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苦温 附子二枚半,炮,去皮,辛温 甘草一两,炙,甘平 生姜一两半,切,辛温 大枣六枚,甘平
(@此处大枣可能缺了‘擘’字)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遂水气未得除故耳。

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杨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甘平 白术二两,苦温 附子二枚,炮,去皮,辛温 桂枝四两,去皮,辛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病者一身疼烦,发热日晡即剧,此为风湿。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
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苦温 甘草一两,炙,甘平 薏苡仁半两,甘微寒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甘温
右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问曰:风湿相抟,身体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溜下不止,师云“此可发汗”。而其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续在,是故不愈。若治风湿者,发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则风湿俱去也。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汤主之。

防己汤方 防己一两,辛平 甘草半两,妙,甘平 白术七钱半,苦温 黄耆一两一分,去芦,甘微温
(@‘甘草半两,妙…’“妙”字疑为炒或它字)
右剉麻豆大,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水,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待续)
2018-03-07 13:30 6楼
续5: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风水皮水篇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而反不痛,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节。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节。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肺“肺”字原作“脾”,误。胀。其形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无汗出,一作“续自汗出”。而无大热者,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苦温 石膏半斤,辛微寒 生姜三两,辛温 大枣十五枚,甘平 甘草二两,甘平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皮水之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方 防己三两,辛平 黄耆三两,甘微温 桂枝三两,辛温 茯苓六两,甘平 甘草二两,甘平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则为风,无水,“无”字当衍。虚肿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沉者,与附子麻黄汤。浮者,与杏子汤。

附子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苦温 甘草二两,甘平 附子一枚,炮,辛温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杏子汤方未见。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阴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黄汗篇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抟,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抟,“抟”,或作“击”,误。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不利。“不”,原作“通”,误,今改正。下条之文,即是其证。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荣气也。“荣”,一作“劳”。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则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燥,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此处并列“燥”、“躁”,足见两证之不同)
桂枝加黄耆汤方 桂枝三两,辛温 芍药三两,苦平 甘草二两,甘平 生姜三两,辛温 大枣十二枚,甘平 黄耆二两,甘微温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寸口脉沉而弱,沉则主骨,弱则主筋。沉则为肾,弱则为肝。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碱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抟,名曰断泄。“泄”字当衍。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病历节,疼痛不可屈伸,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 麻黄三两,苦温 芍药三两,苦平 黄耆三两,甘微温 甘草炙 川乌辛温,五枚,{口父}咀,以蜜一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此处对川乌的用法颇怪,以蜜一升,如何又能煎取一升?可能是蜜加上川乌就超过一升,然后煎煮到一升,再把川乌去掉。所以最后蜜煎应该少于一升。)
右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肺胀篇
上气,躁而喘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麻黄二两,苦温 芍药二两,苦平 桂枝二两,辛温 细辛二两,辛温 甘草二两,甘平 干姜二两,辛温 五味子半升,酸温 半夏半升,辛平 石膏二两,辛微寒
右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与脾胀处相参)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苦温 石膏半斤,辛微寒 生姜三两,辛温 大枣十五枚,甘平 甘草二两,甘平 半夏半升,辛平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形”,当为“刑”字之误也。
(@本篇两个汤方‘小青龙加石膏汤方’与‘越婢加半夏汤方’中的半夏似乎脱了‘洗’字。考全本《伊尹汤液经》小青龙汤方内(方见《可发汗中篇》),半夏为‘半升,洗’,故知其为脱字无疑。而越婢加半夏汤则可能脱字。疑,当考。)
中暍第三十一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厥冷。小有劳,身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恶寒则甚。加温针,则发热益甚。数下之,淋复甚。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肤中所致也,瓜蒂汤主之。
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苦寒
右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太阳中热,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白虎汤主之。
伤寒,其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脉滑而厥者,其表有热,白虎汤主之。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热多者,目赤睛不慧。医复发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清谷,热多便脓血,熏之则发黄,熨之则咽燥。小便利者,可救。难者,必危殆。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下之,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下之目闭。贪水者,下之其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发其汗则战栗,阴阳俱虚。恶水者,下之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发其汗,口中伤,舌上胎滑,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复发其汗,小便即自利。此“自”字必是“不”字之讹,观上条之文自明。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刚痉柔痉篇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不恶寒者,名刚痉。此条之文.旧与下名柔痉条之文相错。此文宜为“不恶寒”,误为“恶寒”,下条宜为“恶寒”,误为“不恶寒”。明其为如此,因此条文中所云之“反恶寒”,与上“无汗”之义不合。因无汗当恶寒,不当云“反”故也。又《脉经》及《千金》本,其下条“名柔痉”句下,均有“旧注云:一云恶寒,恶寒为柔痉”。则不恶寒者,必为刚痉也明矣。此必是今本之传钞者,误将此文之“不”字,钞入下条,致下条多一“不”字,此条少一“不”字,遂与旧本乖异,而文义理法,亦因之以不安。今即据此互易正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寒者,名柔痉。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者,为痉。
太阳病,热,发其汗,一本“发”字在“热”字上,非。因致痉。刚痉。
痉病,发其汗已,其脉浛浛如蛇,一云“其脉沧大”。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复弦者,必痉。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刚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孪急,其人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柔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几几,强貌。古代玉几、雕几、漆几,其制皆两端上卷,故以其形容背反张之貌也。
(@在此本《伊尹汤液经》中,“栝蒌”有时作“栝楼”)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苦寒 桂枝三两,辛温 芍药三两,苦辛 甘草二两,甘平 生姜三两,辛温 大枣十二枚,甘平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太阳病,发热,其脉沉而细者,为痉,为难治,葛根汤主之。“葛根汤主之”句当在前条“欲作刚痉”句下,大误。详审之,当在此条下,今移正之。
痉脉,按之筑筑而弦,直上下行。此与下条,论刚痉脉象。
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其汗。必拘急。
痉病,有灸疮,难疗。

项背强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属葛根汤。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属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甘平 芍药二两,甘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辛温
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痛上篇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可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甘平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再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大枚,辛微温 甘草二两,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辛平 桂枝辛温 甘草炙,甘平
右三味,等分,各异捣,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煮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
令小冷,少少含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此处最后颇异‘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既是如此,又何必出方半夏散?疑此句为后人注解,非原文入此。疑,当考。)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鸡子一枚,去黄,内好上苦酒于壳中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辛平
右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愈,


伤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属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去节,二两半,苦温 知母十八铢,苦寒 萎蕤十八铢,甘平 黄芩十八铢,苦平 升麻一两六铢,甘苦平,微寒 当归一两六铢,甘温 芍药苦平 桂枝辛温 石膏碎,绵裹,辛微寒 干姜辛温 白术苦温 茯苓甘平 麦门冬去心,甘平 甘草炙,甘平,各六铢
右一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一炊间当汗出愈。
咽病下篇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咽痛,即喉痹,上篇言寒喉痹,此篇言温喉痹。温喉痹即白喉症是也。治温喉痹之法,下利者与猪肤汤;其不下利者,以白虎汤加生地、丹皮、玄参为最效。若扁桃腺肿痛不能食饮者,可以锡类散频频吹之。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内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伤寒,喉痹,刺手少阴。少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针入三分补之。
辨脉法
脉蔼馥如车盖者,名曰秋脉也。秋脉,一作“阳结”,误。
脉累累如循琅玕者,琅玕,原误“长竿”.今改正。名曰夏脉也。夏脉,一作“阴结”,误。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荣荣如蜘蛛丝者,阴气衰也。阴气,一作“阳气”,误。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抟,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则血虚。血虚则筋惕。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加烧针,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抟,则洒淅恶寒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坚,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坚,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抟,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抟,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出气,唇口干燥,踡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此“脉”字。当是“病”字之讹。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坚,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浙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知”字当衍。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假令病人欲差,脉而知愈,故以别之?答曰:寸、关、尺,大、小、迟、疾、浮、沉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平,复当自愈。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今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平脉法上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缕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脉一周身。旋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紧弦。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弦为痛,数洪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干。审察表里,三焦别分。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为出疾入迟,为内虚外实。初持脉,来迟去疾,此为出迟入疾,为内实外虚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太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膝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一云“按投”。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损谓所胜脾,脾胜不应时。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瘫肿,为难治也。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效此。
师曰: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若疼重者,复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痛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效此。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而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而欲着复衣,冬月盛寒而欲裸其体。所以然者,阳微即恶寒,阴弱即发热。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体。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
问曰:尝为人所难,紧脉何所从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肺中寒,故令紧。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紧。假令下利者,以胃中虚冷,故令紧也。
问曰:人不能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弦,弦,一作“涩”。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等类?师曰:其脉自浮而弱,面形乍白乍赤。
问曰:人病恐布,其脉何类?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师曰:脉有弦,有紧,有涩,有滑,有浮,有沉。此六脉为残贼,能与诸经作病。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脉与病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之时 病者因反吐,若下利,病腹中痛。因问:言我前来脉时不见此证,今反覆变异,故是名为灾怪。因问: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先服药,今发作,故为灾怪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脉滑也。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平脉法下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抟,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抟,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抟,名曰沉。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鞕。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此条旧在《辨脉法》篇内,又《可汗篇》亦有此文,论末有“宜麻黄汤”四字。案:凡云“宜某汤”者,悉为《平脉辨证》中之文,《胎胪药录》例言属某汤。二家之书即以分疆。《辨脉法》为《胎胪药录》之一篇,《平脉法》为《平脉辨证》之一篇。此条言宜某汤,知此条本为《平脉辨证》篇中之文,宜以之次入《平脉法》篇。又此条论首有“寸口”二字,案《平脉法》篇内,凡论病脉之文,论首悉有“寸口”、“趺阳”等字样,《辨脉法》篇有“寸口”、“趺阳”字样者,连此共止七条,余之大多并无之。以此条本为《平脉辨证》之文准之,知此七条必亦悉如此条,并为《平脉辨证》中之文。叔和以之次入《辨脉法》篇,误。今悉将此七条归还于《平脉法》篇内,用清门户。因此七条若本为《辨脉法》篇中之文者,则余之大多亦应悉有“寸口”、“趺阳”字样,有“寸口”、“趺阳”字样。而无之者,则此七条,本与之非为一类,即此即可决其本非《辨脉法》篇中之文。而此七条有“寸口”、“趺阳”字样,实与《平脉法》篇中之条为一颇。即此即可证其实为《平脉辨证》中之文也。兹即将此条,改而归入之于此。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音佛,下同。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抟,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厥,逆也。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嗢字,音同袜)。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尽,一作“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吐涎沫也。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此二句文有误,疑当作“荣盛而其肤疏,必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即无血,大即为寒。寒气相抟,即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即(@噎的古字。音同噎“ㄧㄝ1”)。音“噎”。此条曲解有误。大为热,大为病进。浮大之脉,病为在表。浮为病在太阳,大为传之阳明。脉浮大者,风也。当发其汗。医反下之,戕其内阳,胃中虚冷,又以水饮之,虚冷与水相抟,其人即噎(@同前,用噎的古字,只因此处作小字写,故用今字)。非大为寒也。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跌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跌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鞕。
跌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卫”当为“胃”,“荣”当为“脾”。字之误也。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抟,宗气微衰,四属断绝。脾病不能行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
跌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跌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趺阳脉滑而紧,“紧”字当是“数”字之讹。数为热,热消谷,故为脾气强。紧为寒,有寒,脾气何得强?持实击强者,谓恃胃能食,而多食以损脾,则痛还自伤,如以手把刃也。
跌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跌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抟,则为短气。
跌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跌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跌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坚,气噫而除。何以言之?脾脉本缓,今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坚,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前,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跌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跌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才,仅也。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
跌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抟,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抟,抟,原误“动”。今改正。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全书完)
2018-03-07 18:27 7楼
这个资源是可以复制拷贝的!
2018-06-12 19:55 8楼
老师,怎么看着像伤寒论呢?
2018-06-13 14:22 9楼
小小黑 说:
老师,怎么看着像伤寒论呢?
伊尹汤液经在前,伤寒论在后,张仲景就是在汤液经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的。
2018-06-15 09:30 10楼
这本书不是早就失传了吗?非要给拼凑出来干啥呢,不伦不类的
2018-06-15 09:42 11楼
坐看云起77 说:
这本书不是早就失传了吗?非要给拼凑出来干啥呢,不伦不类的
呵呵!
⬅ 原来人的三魂七魄竟然真的存在 老茶馆 太极是生命产生之理 ➡